要儆醒,有愛心

要儆醒,有愛心

《哥林多前书》16:1~24

I. 引言

很高兴可以再一次与弟兄姊妹见面,願我們的三一真神,賜平安喜樂於各位弟兄姊妹和你們所代表的家庭!

貴教會的史牧師在很久以前就與我說好,要我在今天到貴教會來講道。當時我告訴他,五月底我要休假兩個禮拜,與我太太一起去歐洲一趟,六月中我應該可以來講道。在五月中,我們就開始為我們的旅行作安排,卻聽說歐洲有 Monkeypox,猴痘,死亡率是10%。我們就開始為我們的旅途禱告,求上帝向我們指明該不該去。結果,我在五月接近月底的時候,被感染了Omicron。去歐洲的旅行當然立即取消了。上帝讓我們作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決定。感謝上帝的恩典,我現在已經完全痊癒了。

很多事情,我們可以安排,但是都需要得到上帝的決定。在我們今天要看的《哥林多前書》第十六章裡,我們也看到使徒保羅也需要修改他的行程,因為上帝要他修改。

我們現在在看的《哥林多前書》到了第十六章,也就是整本《哥林多前書》的最後一章,我們可以把這一章看為使徒保羅對哥林多教會弟兄姊妹這一封信的“臨別贈言”。

讓我們以禱告來開始我們今天所要查看的經文。

II. 在這一章裏,使徒保羅基本說了三件事。現在我們就一件一件來看:

1. 儆醒預備

首先,使徒保羅說到了“論到為聖徒捐錢”。

(1) 如果我們仔細閱讀的話,我們就會發現使徒保羅在這裏所說的不是指為自己教會的奉獻,而是對其他教會的捐助。說的更精確一點,就是為了把捐資送到耶路撒冷去。

使徒保羅對這一件事的要求是什麼呢?

他在這裡說,“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照自己的進項抽出來留著.免得我來的時候現湊。”

為什麼要“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就把捐助的款項就留出來呢?

七日的第一日,就是每一個禮拜的開始,或者說是一個星期的開始。猶太人當時是非常注重每一個以七天為週期的時間段。當時,他們還沒有我們現在的“一禮拜”或者“一星期”的概念,但是他們以七天為一個週期的概念是很明確的。這個概念是在上帝創造世界的時候,就教導了世人的。

七日的第一日就是主耶穌復活的日子,是我們的禮拜天做禮拜的日子。這一天是我們應該敬拜上帝的時候,就是在我們為自己教會奉獻的時候,也要想到為其他弟兄姊妹的奉獻。我們必須明白奉獻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我們可以花一點時間看看《民數記》第七章的話,奉獻顯示了我們與上帝的關係,以奉獻來親近上帝、以奉獻來敬拜上帝。所以一般在主日崇拜的時候都有為奉獻禱告,因為奉獻是敬拜的一部分,奉獻不是可有可無的事情。

我們現在不需要為在耶路撒冷的弟兄姊妹奉獻,當然如果我們有這樣的決定也是可以的。但是聖經在這裏的教導不是專指為耶路撒冷的教會,而是有普遍的意義的,雖然在當時的奉獻是專指對耶路撒冷的教會。

“每逢七日的第一日”這幾個字也告訴我們,當時教会的崇拜是在“每逢七日的第一日”,而不是在安息日。

在“每逢七日的第一日”來敬拜我們的上帝,這是一個從猶太教進入基督教的一個重要轉變。在舊約,人們是在安息日敬拜上帝,是在等待上帝所差派的彌賽亞來到世界拯救世人。但是,在上帝的兒子主耶穌基督已經在十字架上獻上永遠的贖罪祭,並且戰勝了死亡第三天復活了,世人就不再等待彌賽亞的來到,而是要慶祝救世主已經擊敗了魔鬼撒旦的毒勾。所以,世人就應該在“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就是主耶稣复活的日子,來敬拜那為了拯救我們而在十字架上捨命,且在第三日復活的主耶穌基督。

“每逢七日的第一日”,這幾個字也告訴我們,不是一年中的某個七日的第一日,而是每一個七日的第一日。

這就告訴我們關於一個持續性的問題。

我們常常告誡自己不要只做一個禮拜天的基督徒,要天天活出基督的樣式。為什麼不能只做一個禮拜天兩個小時的基督徒呢?

聖經在《約翰福音》里告訴我們,“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約翰20: 31)有的人以為一信耶穌就能得永生,卻沒有真正明白“信耶穌得永生”真正的意義。信耶穌不是買保險;買了人壽保險,把保單放在保險箱裡就好了。信耶穌不是這樣的。

在《約翰福音》第二十章31節里的“信”,在原文中(希腊文),中文圣经翻译为“信了”的那一个字是“πιστεύητε”,而且是使用了“现在式主动语态假设语气”。就是说,这里的“信”是“持续的信”。

基督徒的“信”不是禮拜天信,但是在禮拜一到禮拜六就我行我素了。

聖經又教導我們,使徒保羅說,“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以弗所4:1)使徒保羅又說,“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叫我或來見你們、或不在你們那裡、可以聽見你們的景況、知道你們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腓立比1:27)

既然我們的“信”是持續的信,我們的言語行為也需要一直與蒙召的恩相稱。所以我們的敬拜、奉獻、禱告、靈修都是持續不斷的。所以,基督徒不能是礼拜天两个小时的基督徒。

(2) 使徒保羅又講到,“各人要照自己的進項抽出來留著.免得我來的時候現湊”。

這又告訴我們什麼呢?這一句話告訴我們,我們奉獻的數目是照我們的進項來奉獻的,而不是以具體的數目來計算的。

那個寡婦只奉獻了兩個小錢,就是一個大錢。但是主耶穌是怎麼樣評價這個寡婦的奉獻呢?主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所投的比眾人還多”。(路加21:3)

從絕對的數目來看,這個寡婦所捐的一定是最小的。主耶穌清楚地告訴我們,為什麼這個寡婦所捐的是最多的,“因為眾人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捐項裡.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路加21:4)

(3) 那麼我們就十一奉獻好了。對嗎?

既然我們看到聖經告訴我們,“照自己的進項抽出來”,那麼我們就按照聖經,十一奉獻,這不就對了?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要看聖經是怎麼說的。萬軍之耶和華說,“人豈可奪取上帝之物呢.你們竟奪取我的供物、你們卻說、我們在何事上奪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們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上。”(瑪拉基3:9)上帝在這裏說到了兩方面,其一,是“當納的十分之一”。所以十分之一不是奉獻,是“納”,十分之一是應當歸給上帝的。其二,才是“當獻的供物”;而英文聖經基本是寫成Offerings。

所以,十分之一以外的,才是奉獻。

我們在一開始就講到了,使徒保羅在這裏所指的是奉獻給耶路撒冷教會的錢。這裡所講到的是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對自己教會的奉獻之外的奉獻。很明顯,使徒保羅不是要他們把對自己教會的奉獻轉到耶路撒冷的教會。

(4) 使徒保羅是不是只注重我們的金錢奉獻?

我們必須注意到使徒保羅在這裡還說了,“免得我来的时候现凑”。如果使徒保羅只是為了一定數目金錢的奉獻,什麼時候湊到這個數目就不應該是一個問題。但是他卻特別指出,“免得我来的时候现凑”。這又是為什麼呢?為什麼不要“現凑”?

我們來看看主耶穌是怎麼說的:“那時、天國好比十個童女、拿著燈、出去迎接新郎。其中有五個是愚拙的.五個是聰明的。愚拙的拿著燈、卻不預備油.聰明的拿著燈、又預備油在器皿裡。新郎遲延的時候、他們都打盹睡著了。半夜有人喊著說、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他。那些童女就都起來收拾燈。愚拙的對聰明的說、請分點油給我們.因為我們的燈要滅了。聰明的回答說、恐怕不夠你我用的.不如你們自己到賣油的那裡去買罷。他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那預備好了的、同他進去坐席.門就關了。其餘的童女、隨後也來了、說、主阿、主阿、給我們開門。他卻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馬太15:1~12)

這五個愚拙的,可能是自覺聰明。不必另外預備器皿來裝油,需要的時候去買不就解決問題的嗎?太聰明了,結果是被關在門外哀哭切齒了。

前一些年,世界各國都在追求全球化。工廠推行“零庫存”,連倉庫都不需要了。到時候,需要的東西正好送到,直接進工廠使用。這種全球一體化的想法,實際上就是“到時候現湊”的加強版。結果在疫情期間就暴露了問題。

不可以現凑,那麼應該怎麼做才是符合上帝的意思呢?主耶穌說,“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也是對眾人說、要儆醒。”(馬可13:37)所有使徒保羅在這裏的第十三節里,也說,“你們務要儆醒”。使徒保羅從對耶路撒冷教會的奉獻說起,目的是要我們儆醒預備。儆醒執行上帝對我們所有的吩咐,不僅是金錢的奉獻,更是要儆醒等候主的再來。所以他在最後特別說到了,“主必要來。”

2. 真心款待

使徒保羅在這一章里所講到的第二件事情是有關有人會來到哥林多的教會。

(1) 首先,講到了使徒保羅自己有可能來到。

使徒保羅為了收集為耶路撒冷提供的捐款,他自己有可能會到哥林多來。這就引出了一段关于拜訪的一段話。

使徒保羅在這個時候正在進行他的第三次旅行佈道。根據第八節,我們就知道使徒保羅準備從他當時事奉的地點以弗所出發,經過馬其頓,再到哥林多來。

在馬其頓地區,使徒保羅已經建立了好幾個教會,比如: 腓立比、帖撒羅尼加和庇哩亞,這些教會都在馬其頓。從這張地圖裡我們就看到這幾個教會都是在馬其頓。

但是這個旅行的路線是新增的,或者說是更改了的,先到馬其頓並不是在原先的計劃之中。如果我們看《哥林多後書》第一章的話,我們就會看到使徒保羅對於他改變行程的辯護。

既然使徒保羅在下一封信里有這樣的辯護,那就告訴我們當時在哥林多的人對使徒保羅更改他的行程有看法。其實,在本書的第一章里,使徒保羅已經指出了哥林多教會內部的不和,“弟兄們、我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勸你們都說一樣的話.你們中間也不可分黨.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因為革來氏家裡的人、曾對我提起弟兄們來、說你們中間有分爭。”(林前1:10~11)這也是使徒保羅寫這一封信的一個目的。

使徒保羅知道哥林多教會裡的人會因此發生議論,所以他就事先告訴他們他現在所決定的行程。但是,他主要是要告訴哥林多的弟兄姊妹,他不僅要到哥林多來,而且希望在哥林多住一段時間。

使徒保羅說,“或者和你們同住幾時、或者也過冬.無論我往那裡去、你們就可以給我送行。我如今不願意路過見你們.主若許我、我就指望和你們同住幾時。”

他的這一句話包括了幾層意思:

首先,使徒保羅希望在哥林多住一段時間。哥林多教會是使徒保羅所創立的,他深愛哥林多教會的眾弟兄姊妹。

其次,他希望能在哥林多過冬。因為冬季不適合旅行,特別是在海上的旅行,同時也可以有機會與哥林多的弟兄姊妹多多交通。

再者,使徒保羅還說到了,“無論我往那裡去、你們就可以給我送行。”有朋友要遠行,送行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為什麼使徒保羅要在他的信里特別提出來呢?

因為在當時的哥林多教會裡面出現了分門別類的現象,使徒保羅說,“我的意思就是你們各人說、我是屬保羅的.我是屬亞波羅的.我是屬磯法的.我是屬基督的。”(林前1:12)那些自稱是屬保羅的弟兄姊妹一定歡迎使徒保羅的來到,也會為保羅送行;但是那些自稱不是屬保羅的弟兄姊妹,就不會那麼歡迎使徒保羅的來到,也有可能不會給使徒保羅送行。

所以使徒保羅才在這裏說了,“無論我往那裡去、你們就可以給我送行。”就是他來到哥林多教會是希望教會里的弟兄姊妹不僅沒有紛爭,而且能夠和睦相處彼此相愛。原來分門別類的,不再分門別類,可以一起來為使徒保羅繼續他的旅行佈道送行。

非常有興趣的是使徒保羅在這裏單單提到了送行,而沒有提到迎接使徒保羅的來到和接待。言下之意就是在他剛到哥林多的時候,並不是每一個人都一樣的歡迎他,於是使徒保羅就會對教會裡的弟兄姊妹進行教導,在教會裡弟兄姊妹相互之間關係應該是怎樣的。事實上,使徒保羅在前面已經講過了,“上帝召我們原是要我們和睦。”(林前7:15C)在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是和睦,而且也是彼此相愛,不可分門別類。

主耶穌在祂即將要上十字架的時候,特別對門徒有一個至關重要的教導。主耶穌說,“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約翰15:12)所以我們就知道主耶穌命令我們的彼此相愛,是以主耶穌怎樣愛我們為標準的。那麼,我們怎麼可以在弟兄姊妹之間有任何不和睦的事呢?斷乎不可!

所以使徒保羅,不希望哥林多教會的任何一個人對他抱有任何成見,希望所有的主內弟兄姊妹都和和睦睦、彼此相愛。

(2) 其次,講到了提摩太有可能來到。

在這段經文里,有幾件事情可能會令弟兄姊妹費解,所以有必要一個一個地說一下:

“若是提摩太来到,你们要留心,叫他在你们那里无所惧怕”。

提摩太是使徒保羅培養的一位年輕的傳道人。但是,使徒保羅在這裏要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留心,叫他在你们那里无所惧怕。言下之意,就是如果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不留心,提摩太就會事事懼怕,無法開展福音事工。為什麼會這樣呢?

對於這個情況我們就需要了解一些背景,就是在當時的哥林多教會裡,可能有一些人是相當狂妄自大的。我們在前面也講到,因為使徒保羅更改了行程,他還必須為之辯護。這就可見一斑了。

既然他們對使徒保羅所講的話都會感到不滿,那麼年輕的提摩太那就更不在話下了。所以在這一封信裡,使徒保羅特別提到了“無論誰、都不可藐視他”,可見問題的嚴重性。

但是,也有解經家認為可能提摩太也是比較膽小的人,以至於使徒保羅要提醒他,“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提前4:12)

無論是哥林多教會的人藐視提摩太,還是提摩太膽小,這裡帶出來一個問題,就是教會怎樣對待年輕的一輩。

想一想,使徒保羅自己已經在巡迴佈道,為什麼他還要派提摩太和亞波羅出來?很顯然使徒保羅是要培養接班人。這對我們現在的教會是一個警鐘。曾經有一位牧師被請到達拉斯某個華人教會講道。他看到所有來參加崇拜的弟兄姊妹都是白髮蒼蒼到老人。他就說,這個教會是一個將要關門到教會,因為後繼無人。這個教會在聽到一位外來的牧師這樣的評論以後,立即聘請一位剛畢業的年輕神學生為傳道,專門做年輕人的工作。現在這個教會又成為生氣勃勃,有少年人、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歡聚一堂,這才是一個正常的教會。教會有年輕人是至關重要,是我們能否把信仰傳給下一代到重要問題。

至於怎樣來吸引年輕人來到教會,這不是今天我要講的內容。希望以後有機會再與各位分享。

另外一方面,我不知道貴教會是否有來實習的神學生。如果有的話,請注意。不要以為我剛才說了,現在的華人教會都在注意培養教會的下一代,但是不是任何讀了神學的人就一定會被教會聘請的啊。

為什麼使徒保羅會推薦提摩太?使徒保羅在這裡說的清清楚楚,“因為他勞力作主的工、像我一樣。”使徒保羅要哥林多教會看重提摩太不是沒有原因的。請弟兄姊妹特別注意和合本聖經在這裡用的“勞力”這個詞,在呂振中翻譯的聖經裏也同樣地用了“勞力”這個詞。為什麼不用“努力”而要用“勞力”?現在我們很少用“勞力”這個詞,這個詞在這裡要表示什麼意思呢?這個詞在這裡要表示提摩太是極盡全力、耗盡全部的精力,像使徒保羅一樣有自我犧牲的心來事奉上帝。

現在的教會歡迎提摩太那樣的年輕人,有扎扎實實的福音根基、勤勤懇懇的工作態度。

既然使徒保羅如此推薦提摩太,那麼使徒保羅有沒有要提摩太長期留在哥林多呢?從這封信裡,我們非但沒有看到要提摩太留在哥林多到字樣,反而看到了為提摩太送行對哥林多教會到吩咐。

這麼來看,使徒保羅只要提摩太在哥林多有一個短期到事奉。為什麼使徒保羅要這樣作呢?

我們剛才說了,使徒保羅要提摩太到哥林多教會,是為了讓提摩太有一個操練的機會。在使徒保羅的這一封信的字裡行間,我們還可以看到差派提摩太到哥林多還有一個目的,是為了哥林多教會的好處。

在這一章裡,使徒保羅在第六節裡說到了,“你們就可以給我送行”。現在在第十一節講到了對提摩太,“只要送他平安前行”,是為提摩太送行。在原文中這兩個“送行”是同一個字。也就是說哥林多人怎樣為使徒保羅送行,也要怎樣為提摩太送行。

但是從信裡的內容來看,提摩太有可能比使徒保羅更早來到哥林多,所以對提摩太的送行,就可能比對使徒保羅的送行更早。

我們剛才在講到第六節裡為使徒保羅送行是使徒保羅希望哥林多教會所有的人都能停止分門別類,都能在主內同心合意,才能一起來為使徒保羅送行。同樣的,使徒保羅希望當提摩太來到哥林多,他也能起到使徒保羅來到哥林多的一個作用,讓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從分門別類成為同心合意。

這就是為什麼使徒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要求,“所以无论谁,都不可藐视他”,要大家都能放下個人的成見,以榮耀上帝為我們的目標。弟兄姊妹合一的心在對提摩太的送行中就可以體現出來。

(3) 從字面來看,使徒保羅只是講到了他自己的行程和提摩太的行程,但是行程是上帝定的,對於這一點使徒保羅在下一封信裡有進一步的說明。

無論是使徒保羅自己到哥林多,還是提摩太到哥林多,其中的一個目的是為了哥林多教會弟兄姊妹消除分門別類,教會要建立在與主耶穌合一的基礎上。主耶穌在上十字架前在客西馬尼園里的禱告,也就常常被我們稱為大祭司的禱告就是為了基督徒與三位一體上帝的完全合一。

自從2020年的大選之後,不少教會因為對政治方面看法的不同造成了不合一。甚至因為對疫苗的態度、是不是要帶口罩,等問題也造成了不合一。但是,也有一些教會為了所謂的“合一”,就禁止某些問題的討論,導致一些會眾的離開。

我們講的“合一”是指《約翰福音》第十七章主耶穌禱告裡所說的“合一”;而不是你好我好一團和氣、不講是非的,大家都做老好人那種“合一”。

對於這個問題,今天就不展開來講。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白,在教會裡不可分門別類,要在主里合一。

3. 勉勵和問安

(1) 你們務要儆醒

第十三節經文與其說是勉勵,不如說是吩咐。因為在這一節聖經裡的幾個動詞在原文中都是命令式。

使徒保羅在這裡不是向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描寫一種暫時的態度,而是持續不變、堅持不懈的態度。這裡所說的“儆醒”不單是指不睡覺,而是要他們保持清醒的決心。

這個“儆醒”裡的“儆”是“殺雞儆猴”的儆。所以是有“看”,四處觀察的意思,要保持警覺。這個詞在聖經的其他地方,都是指儆醒等待主耶穌的第二次降臨。

那麼使徒保羅要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保持警覺幹什麼呢?要“在真道上站立得穩、要作大丈夫、要剛強。”

“在真道上站立得穩”,就是指靠著對主耶穌基督的捨命和復活的信心,不屈服與任何的壓迫和挑戰。“要作大丈夫”,就是指要去掉那些幼稚的想法和行為,要正直,拒絕引誘。“要剛強”,這個要求與當初耶和華上帝對約書亞的要求是一樣的,“你當剛強壯膽”。(約書亞1:6A)

所以第十三節的內容似乎是要求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不顧一切、勇敢前進。但是在第十四節裡,使徒保羅卻又轉過來告誡哥林多的弟兄姊妹,“凡你們所作的、都要憑愛心而作。”

使徒保羅要求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既是戰鬥英雄,也是充滿愛心的;是有愛心的戰鬥英雄。因為我們所信的上帝就是既有憐憫又有公義的神。聖經告訴我們,“凡仰望耶和華的人、你們都要壯膽、堅固你們的心。”(詩篇31:24)所有的基督徒應該有這樣的生活態度,只有這樣才能活出基督的樣式。

(2) 司提反和其他同工

使徒保羅在這裡所說的司提反並不是在《使徒行傳》第七章裡講到殉道的司提反。這裡所說的司提反應該是在《哥林多前書》第一章裡所提到使徒保羅為他一家施洗的司提反:“我也給司提反家施過洗”。(林前1:16A)

根據第一章裡的內容,我們知道使徒保羅並沒有給很多人施過洗,但是很顯然,司提反一家很特殊。另外,使徒保羅在這裡明確告訴我們,這個司提反是“是亞該亞初結的果子”。根據我們剛才所看的地圖,我們應該知道這個司提反就是哥林多附近的人。也就是哥林多教會弟兄姊妹都熟知的一位弟兄。

在這裡,使徒保羅對司提反一家的描訴是“專以服事聖徒為念”。這就是說,他們是按照主耶穌的紛紛來事奉聖徒的。

使徒保羅在這裡還提到了福徒拿都和亞該古。對於這兩個人,在整本聖經裡只有在這裡提到他們的名字。沒有人知道他們到底是什麼人,有些解經家認為這兩個人是司提反家人。因為在前面提到了“司提反一家”,後來就提到了“司提反、和福徒拿都、並亞該古”。所以這樣的解釋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但是是可以接受的。

其實,這兩個人到底是哪一家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的事奉。因為他們的事奉補上了哥林多教會的不及之處。

上帝所做的事情都是非常奇妙的。哥林多教會做得不夠的地方,上帝安排另為一些人來補足。前面講到亞波羅沒有到哥林多去,但是哥林多卻有司提反的一家來到使徒保羅那裡。

在前面,使徒保羅講到了哥林多教會裡弟兄姊妹分門別類,沒有合一的心,但是使徒保羅在這裡告訴他們,在哥林多的教會裡還是有很好的基督徒。司提反的一家,不僅叫使徒保羅快樂,也叫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快樂。

雖然使徒保羅只是在這裡舉出了三個人的名字,但這裡告訴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在你們中間有專以服事聖徒為念的人,這樣的人是你們的榜樣,這樣的人、你們務要敬重,順服。

在這個世界裡,每一個教會都是有問題的。世上的教會沒有一個是完美的,但是世上的教會也不是一無是處的。每一個屬於主耶穌的教會,都有很好的基督徒,都有願意事奉上帝的好基督徒。只要我們仔細看,我們就會發覺這樣的好基督徒。

(3) 問安與祝福

A. 在問安這一部分,使徒保羅提到了不少的人名,也有一些不提名的人。但是使徒保羅都一一列出。可見基督徒之間的問安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首先,使徒保羅提到了教會之間的問安。和合本是寫成:亞西亞的眾教會問你們安。如果看英文的話是,“The churches of Asia greet you.” 這裡所說的“亞細亞”,不是指“亞洲”。因為在當時,亞細亞是羅馬帝國的一個省。我們在剛才看的地圖中應該可以看到。在那裡使徒保羅已經建立了不少的教會。教會之間的聯絡是非常重要的。(達福地區教牧同工聯禱會)

接著,使徒保羅提到了,“亞居拉和百基拉、並在他們家裡的教會、因主多多的問你們安。”

亞居拉和百基拉是一對很好的夫妻,但是在《哥林多前後書》裡只有在這裡提到他們的名字。當使徒保羅初到哥林多的時候,“遇見一個猶太人、名叫亞居拉、他生在本都.因為革老丟命猶太人都離開羅馬、新近帶著妻百基拉、從義大利來.保羅就投奔了他們。”(使徒行傳18:2)後來他們跟隨使徒保羅到了以弗所,在他們的家裏有聚會,他們甚至能夠教導亞波羅。

還有“眾弟兄都問你們安。你們要親嘴問安、彼此務要聖潔。”

我們不知道這裡所說的“眾弟兄”是指什麼人。但是使徒保羅這樣寫,想必哥林多教會的眾弟兄姊妹都知道這些人是誰。

最後是使徒保羅的親筆問候。因為使徒保羅的書信常常是又保羅口述,由另外以為代筆的。但是在落款的地方,使徒保羅常常會由他自己寫上幾個字,一方面是問候,另一方面也是確認這是他的信件。

B. 在祝福部分我們需要特別注意使徒保羅所說的內容。

可能有弟兄姊妹會問,第二十二節明明是詛咒,怎麼可以說是祝福呢?

沒有錯,第二十二節確實是詛咒。我們必須明白,對於人的認知必須要有對比。常言道,“生在福中不知福”。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沒有對比就不知道什麼是福、什麼是恩典。如果沒有地獄,只有天堂,我們就不會覺得在天堂是恩典。因為有地獄,而且知道我們本該是下地獄的,這才知道主耶穌的救恩是恩典。

當初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是當他們犯了罪,上帝詛咒了蛇,也詛咒了地,他們才明白什麼是恩典,他們想再回到伊甸園去,卻已經不可能了。

第二十二節的詛咒與後面兩節聖經明顯是一個對比。雖然上帝將普世的恩典給世人,上帝讓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但是還有很多特殊的恩典只是給愛主的人。

有主耶穌基督的同在,這是最大的祝福。但是這也告訴我們必須儆醒,要知道愛主與不愛主有什麼樣的結果。

III. 應用

1. 有關奉獻

奉獻是我們敬拜的一部分;奉獻是持續性的。 十一奉獻實際上不是奉獻,我們得到的十分之一當歸給上帝。因此,十一奉獻以上的才真的是奉獻。

我們的奉獻是按照我們的進項來奉獻的。主耶穌教導我們,“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路加12:48)

每逢七日的第一日的奉獻是操練儆醒的一個好方法。

2. 合一的教會

使徒保羅在這裡講到了哥林多教會的分門別類,他告誡他們要合一。

其實,所有的教會都是有問題的教會,教會合一的問題始終存在的。單單看我們有多少不同的宗派就可見一斑了。華人教會不僅同其他教會一樣在觀點上有不同,而且在語言上還有分別,說華語的和說廣東話的,用簡體字的還是用繁體字的,再加上從東南亞來的、從台灣來的、還是同大陸來的。一點點不同就會成為不合一的破口。

所以怎麼樣才能讓我們的教會盡量達到主內合一、彼此相愛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如果不是教義方面的問題,如果不是信仰的原則問題,我們就應該互相退讓,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

但是主內的合一不是一團和氣,大家都做老好人。對於教義方面的事情,對於信仰的原則問題,我們是沒有調和的餘地的。教會要有紀律,就是要按照聖經在《馬太福音》18:15~17的教導來行。但是教會裡的紀律都要憑愛心而作。紀律的目的是為了造就人,而不是把人推到魔鬼撒旦一邊去。

3. 真心款待

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傳道人這是很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我們比較容易尊敬年長的傳道人,但是對於剛從神學院畢業的神學生我們是否能夠像使徒保羅對待提摩太那樣了培養他們呢?是否那個像百基拉和亞居拉那樣幫助亞波羅呢?

教會一定要能夠傳承,我們不僅要學提摩太的外祖母羅以教導提摩太一樣把我們的下一代帶到主耶穌面前,我們也要讓更多的年輕人來到主耶穌的面前。對於下一代的爭奪是一場屬靈的爭戰,我們需要按照聖經的教導來打這一仗。

一定要善待你們的牧者。聖經教導我們,“牛在場上踹穀的時候、不可籠住他的嘴。”(申命25:4)在禾場上的牛都要善待,何況在靈裡澆灌你們的牧者。我們應該知道撒勒的一個寡婦,因為款待了先知以利亞,家裡的麵和油就不再短缺。上帝恩待那些真心款待上帝僕人的人。

上帝的僕人是不會有任何的缺少的,但是向傳道人給予供給的人是有福的。哥林多教會對使徒保羅的供應不是那麼完美,上帝就差派了司提反一家來補上。司提反一家就必然受到從上帝來的祝福。

4. 勉勵、問安和祝福

使徒保羅在這一章結束的時候花了一定的篇幅用來勉勵、問安和祝福。事實上,勉勵、問安和祝福是每一個傳道人都應該做的事情。使徒保羅在這一章裡有教導,也有婉轉的批評,但是他絕對沒有忘記勉勵、問安和祝福。

主耶穌常常勉勵來聽道的人。主耶穌說,“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路加11:10)這就是勉勵我們要在屬靈的道路上有追求,不要不冷不熱。

聖經裡記載了很多的問安。如果我們看《羅馬書》第十六章的話,裏面記載了很多很多問安。問安是關心的一個方面,這也就是為什麼教會要有探訪。探訪就是現代的問安,也是用行動來問安。

祝福就更不再話下了。

5. 記住使徒保羅在這裏告誡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你們務要儆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穩、要作大丈夫、要剛強。凡你們所作的、都要憑愛心而作。

儆醒等待主耶穌的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