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imothy 4: 12~16

提摩太前书 4: 12~16

12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13 你要以宣读、劝勉、教导为念,直等到我来。14 你不要轻忽所得的恩赐,就是从前藉着预言、在众长老按手的时候赐给你的。15 这些事你要殷勤去做,并要在此专心,使众人看出你的长进来。16 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要在这些事上恒心。因为这样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

经文概论

本段经文主要保罗勉励提摩太要注重属灵操练。上帝对传道人在属灵的要求比信徒高,因为他们是信徒们的榜样,尤其在信心上。保罗对提摩太在品格上有五种的要求(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在事奉上有3方面的要求(宣读、劝勉、教导)。最后在落实上有4方面的要求(殷勤,专心,谨慎,恒心)。看来做传道人真的不简单啊!但上帝是有恩典的上帝,祂既然有这样的要求,也必定给提摩太足够的能力和恩赐,这是在14节里面可以看到的。

由于保罗在12节对提摩太说:“不要叫人小看你年轻”,所以有些解经家认为提摩太前书可能比60年代初还早就成书了,更不可能是60年代中叶时写的。其实提摩太当时已经价不是20出头的小伙子,他应该已经是30-35岁左右。保罗称他年轻是因为一方面他的确比以弗所的长老们和保罗年轻得多。另一方面,从初代教父们的写作,我们看到不少的例子教父们称呼30到40岁的人为年轻人。再看路加在使徒行传里记载司提反被石头打死时,他称呼保罗为年轻人,其实当时的保罗已过30岁了。

12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

正如在概论的分析,当保罗写这封书信的时候,提摩太很可能已经30-35岁之间,只是给他行按手礼(14节)的长老们很可能依然在他所牧养的以弗所教会。很可能这个原因保罗一方面要求提摩太不要因为比长老年幼而小看自己。这是一方面鼓励提摩太,同时也暗示长老们要支援后起之秀。在教会里,这是非常之重要的,传道人一方面不要小看自己,但另一方面也要尊重长者们,因为他们拥有很多人生经验,而长老们更拥有很多属灵的人生经验。至于教会的长老们却要学习谦卑,接受年轻的传道人在真理中的教诲。

只是保罗的教导并非是要提摩太不去介怀他人的话语,只要向上帝交代就行了。传道人,尤其是年轻的传道人,是有本身的责任,也就是除了向上帝负责任以外也有向人的责任,那就是“作信徒的榜样”。那么是哪方面的榜样呢?就是“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前面的两项(言语,行为)的品行是外在的,它们必须有后面三样(爱心,信心,清洁)内在的品格来支持。

言语上

保罗在本书前面的章节指出哪些传异端的假师傅所讲的是“荒渺无凭的话语和无穷的家谱” 因为“这等事只生辩论,并不发明上帝在信上所立的章程”(1:4)。当然保罗对提摩太的要求不只于不像这些假师傅和抗拒他们,而是每天的言语中都要懂得该讲的要讲,不该讲的就不讲。只是讲的时候也要有智慧:

箴言25:11 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

圣经里面有很多教导说话的:

雅各书1:26 若有人自以为虔诚,却不勒住他的舌头,反欺哄自己的心,这人的虔诚是虚的。3:2 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

诗篇39:1 我曾说:“我要谨慎我的言行,免得我舌头犯罪。恶人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要用嚼环勒住我的口。”

箴言12:18 说话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头,却为医人的良药。25:15 恒常忍耐可以劝动君王,柔和的舌头能折断骨头。

行为

作为上帝的仆人需要庄重,这是指他行事为人。他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让上帝的名得荣耀或者被蒙羞。只是言语和行为者两种外在的品行必须要有下面3种内在的品格支持。

爱心

此爱心是一种品德。除此以外,如果我们把爱心使用为前面“言语和行为”的动机的话,我们就不至于在人面前在言语和行为上作假了。没错,我们希望认真地说话和好行为,但总会有倾向说人爱听的话,甚至行出假的行为。事实上有些人相信某一种的概念,但在他行藏举止中会发现一些违背这概念行为。打个比方说,某人非常之爱国并且常常撰写文章支持国家的教育制度。其由衷之情确实感人,只是当孩子到上大学的年龄,却把它往他一向所反对的国家去念书。这是因为他以为自己真正的相信这概念,其实他的下意识不是这样的一套理论。他只是为了某些原因,比如对自己有好处,或者喜爱并希望这套理论成功但自己不愿意付出等等。所以他的行为和他所说的不一致。还有另一种情况,有些人为了让大家知道他跟这个社会,社区,或者一个组织的信念是一致,所以就惺惺作态地做作出来,所以他们的行为看起来是有异常的。如果我们真正的把爱成为我们真正的动机,我们就可以避免以上的错误。

同时我们必须要把这个爱心建立在我们的灵性的范畴上。单单把爱心建立在感性和理性的范畴上是不稳定的。比如一个有怜悯心的人把上帝给他的怜悯心建立在感性上的范畴,他当然怜悯到有需要帮助的人。只是当他在理性上察觉这些人的品格不好,甚至有贪婪的行为时,他的怜悯心就会很容易失去。但如果他把怜悯心放在灵性的范畴,也是他跟上帝接触的层面上,他会因着上帝的缘故,尽管很多不如意的情况下,依然没有辜负上帝给他怜悯心的恩赐。

信心

这信心当然是对上帝的信心,他包括最少有这两方面:坚定不移和依靠。坚定无疑地相信凡事的降临到我们身上都是有上帝的旨意,所以凡是也会指依靠上帝。

清洁

这里的清洁是指在罪上的纯洁,不单指外在的不犯罪,内在思想的纯洁也是一样的重要。

13 你要以宣读、劝勉、教导为念,直等到我来。

这里保罗对提摩太的教导是直接与事奉有关。此外,这3方面的事奉是按次序的,首先是宣读,跟着是劝勉,最后才是教导。

保罗对提摩太的鼓励是要求当他不在的时候必须要坚持下去,一直到他的再来临:

提摩太前书3:14我指望快到你那里去,所以先将这些事写给你。

保罗这样跟他说是让他有盼望,知道自己不是孤军作战之余,也期待同工的支援。

宣读

在当时的时代圣经是不普遍的。当时圣经是用羊皮或者草皮纸造的,由文士抄写所以是非常之昂贵,不是一般人负担得起。再加上当时文盲很多,所以在聚会时宣读上帝的话语是非常之重要,我们可以从使徒行传处理外邦信徒是否要行割礼的讨论上可以看得出来。

使徒行传15:19 「所以据我的意见,不可难为那归服上帝的外邦人; 20 只要写信,吩咐他们禁戒偶像的污秽和奸淫,并勒死的牲畜和血。 21 因为从古以来,摩西的书在各城有人传讲,每逢安息日,在会堂里诵读。」

这样的传统在犹太教依然延续到今天。

当时新约还没有正典化,圣徒宣读的是旧约,从此我们知道旧约是我们基督教不可缺少的经典,从前如是,如今也是。然而,保罗这里所指的宣读并非是单单当时的旧约圣经,相信也包括使徒们的写作和书信:

哥罗西书4:16 你们念了这书信,便交给老底嘉的教会,叫他们也念;你们也要念从老底嘉来的书信。

这样在公众面前宣读使徒们的书信和写作对将来新约正典化带着非常之重要的意义。

劝勉

一般使徒的写作和书信是涵括了两个部分,真理的理论和实践。在实践方面可以是命令式或者是教诲的形式。当时的会众不见得都能听明白真理,就是今天也有很多信徒都听不明白。所以保罗要求提摩太首先是劝勉会众,之后才做教导。这样的次序是有圣经的根据:

使徒行传13:15 宣读了律法和先知书以后,会堂的理事们派人到他们那里来,说:“弟兄们,如果有什么劝勉众人的话,请说吧!” 16 保罗就站起来,作了一个手势,说:“以色列人和敬畏上帝的人,请听!

其实这样的劝勉就像今天星期天的讲道一样。通常聚会时,讲道之前是宣读有关的经文,称为读经,之后才讲道。

教导

劝勉之后,保罗要求提摩太作教导的工作。这些教导的工作就有如今天的查经班,像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一样。浸信会对教导是非常之重视的,在周日中的晚上有查经班以外,然后星期天在聚会之前或之后还有主日学。这主日学不但是给儿童,成年人,甚至年长的都要同时学习。这样的学习与查经班很相似,只是在课题上不一定是一卷一卷地查考经文,有按主题,人物,或者其他方法来查考圣经。旧约里的祭司兼经学家以斯拉就是在教导上下苦工的上帝仆人:

尼希米记7:2七月初一日,以斯拉祭司把律法书带到所有听了能明白的男女会众面前。 3 在水门前面的广场,从清早到中午,向众男女和听了能明白的人宣读出来。众民都侧耳倾听这律法书的话...8 他们宣读上帝的律法,把意义清楚翻译出来,使众民明白所宣读的。9 省长尼希米和祭司兼经学家以斯拉,以及教导人民明白律法的利未人对众民说:“今天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的圣日,你们不要悲哀哭泣。”因为众人听见律法书上的话,都哭了。

以斯拉首先教导那些听了能明白的男女会众,然后让这些人与利未人同时帮助那些听了不明白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先劝勉后教导的原因,因为劝勉是绝对可以听得懂,所以是可以在大聚会时宣讲(讲道)。之后在不同时间和机会分别培训那些听了明白的人,然后再让他们培训听了不太明白的人。

14你不要轻忽所得的恩赐,就是从前借着预言、在众长老按手的时候赐给你的。

12节里面包括了5种的美德,13节里面包括了事工的3方面。一个年轻的传道人单枪匹马能够做得到吗?我想是很难做得到,只是保罗相信提摩太能做得到。这并非是提摩太有什么过人之处,而是他有圣灵赐给他的恩赐。所以保罗在此特别地指出提摩太的恩赐是经历两个印证而得到,那就是“借着预言”和“在众长老按手时”得到的,好让提摩太不要轻忽这能帮助他在美德上和事奉上成就的恩赐。

所以从12和13节保罗对提摩太的要求再到14节提摩太所得到的恩赐来看,我们就知道恩赐是必定有它的用处,那就是结出12节的果子和13节的事奉。这是保罗对提摩太正面的教导。但先让我们从反面来看,反观今天在一些次基督教派里不乏“大有能力和恩赐”的传道人。很多这样的传道人就把他们得来的恩赐用来表扬和炫耀自己,这是我们可以从他们在电视节目里看到如表演一样的演出。退一步来说,假如他们的能力和恩赐倘若真的是从圣灵而来的(我们要知道圣灵能给人能力,魔鬼同样也同样给人能力),他们就更加要小心,以保罗这句经文为自勉,不要把这恩赐为己用。其实保罗早在他写哥林多前书时已经论及过这个问题。该书的12-14章里警戒和提醒信徒有关恩赐的重要性和次序,并要求他们追求最大的恩赐,就是爱。

我们是无法知道提摩太得到的是什么恩赐,但是可以肯定他的恩赐是前有先知预言,然后再在长老按手时,圣灵赐给他的。所以我们绝对不可以误解为长老按手给的,因为经文明说是“赐给他”的,只有上帝才有“赐”这个权柄。今天有很多假师傅常常说只要跟着他们的教导,并且让他们按手就可以像传授一样得着不同的恩赐,包括赶鬼,治病,最普遍的是说方言。这是绝对的错误,我们要非常之小心不要随便中了他们的诡计。圣经明说所有的恩赐都是按圣灵的己意分给众人的:

哥林多前书12:10 又叫一人能行异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别诸灵,又叫一人能说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12:11 这一切都是这位圣灵所运行、随己意分给各人的。

保罗提及提摩太得恩赐是“借着预言”,其实不只是恩赐,就是提摩太的呼召为传道人也是透过预言:

提摩太前书1:18我儿提摩太啊,我照从前指着你的预言,将这命令交托你,叫你因此可以打那美好的仗。

我们可能会问有预言就必定有先知了,那么新约有先知吗?答案是有的,只是我们要非常之小心这个话题。使徒行传的确是记载了一位先知名叫亚迦布。他两次的预言都是与信徒的生活有关,与上帝国的大事无关:

使徒行传11: 27 当那些日子,有几位先知从耶路撒冷下到安提阿。28内中有一位名叫亚迦布,站起来,藉着圣灵指明天下将有大饥荒。这事到革老丢年间果然有了...21:10 我们在那里多住了几天。有一个先知,名叫亚迦布,从犹太下来。21:11 到了我们这里,就拿保罗的腰带捆上自己的手脚,说:“圣灵说:‘犹太人在耶路撒冷要如此捆绑这腰带的主人,把他交在外邦人手里。’”

次外还有执事腓利的女儿都是说预言的:

使徒行传21:8 第二天,我们离开那里,来到凯撒利亚,就进了传福音的腓利家里,和他同住。他是那七个执事里的一个。21:9 他有四个女儿,都是处女,是说预言的。

除此以外安提阿的教会里面有几位先知:

使徒行传13:1 在安提阿的教会中有几位先知和教师,就是巴拿巴和称呼尼结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与分封之王希律同养的马念,并扫罗。

按照经文的透露,巴拿巴,称呼尼结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与分封之王希律同养的马念,并扫罗都可能是先知。此外,还有耶路撒冷教会差谴去安提阿教会澄清外邦信徒是否需要割礼的犹大和西拉都是被称为先知:

使徒行传15:32 犹大和西拉也是先知,就用许多话劝勉弟兄,坚固他们。

从使徒行传13:1和15:32看来,当时的使徒如保罗,巴拿巴,和其他有记载名字的传道人都被称为先知。只是他们是否能说预言,像亚迦布一样,还是单单只是传讲上帝话语的讲道人就不可而知了。

今天很多福音派的人士认为当新约正典化之后就再没有说预言的先知了。所以使徒行传里的能预言的先知案例在新约正典化之后就不再有了。我个人不太认同这说法,因为约翰福音明说我们能够知道将来的事情:

约翰福音16:13 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因为他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

话虽如此,但我们要知道这是圣经里唯一一处提及关于我们会知道将来的事,除此以外,没有在其他地方再提及过。此外,在新约里能说预言又有名字记录的先知就只有亚迦布。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能说预言的先知和我们能知道将来的事是少之又少,不可能常常遇见的。但是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宣称是先知和能说预言。我们如何分辨呢?如果有人告诉我们一些关乎上帝国的大事,比如有人预言耶稣什么时候回来,或者说见过耶稣并告诉他一些非常重大的事情,比如要消灭地上某个国家等等,又或者有人能明确和详细地告诉我们将来的荣耀身体是如何的,我们可以肯定这是异端。

其次是在今天一些次基督教派里塞满了能说预言的先知,只是预言都维系在信徒生活的事宜上。所以我们不能说他们全部都是假的,但肯定绝大部分都是假的,真正从圣灵来的预言可能性是非常之低,因为圣经从来没有表示过可以有这么多的预言和先知。所以我们只能称他们为极端或者是次基督教派罢了。

本节也提及到“按手”的事情。这是提摩太前后书里共3次提到按手的第一次,其余两次在提摩太前书5:22和提摩太后书1:6。我们将会在查到本书第五章时深入地探讨按手的意义。

15 这些事你要殷勤去做,并要在此专心,使众人看出你的长进来。

保罗在此鼓励提摩太,只有他把上述的事情能够以殷勤和专心的态度去行的话,众人就能看出来他的长进而认同他,尊重他,更不会小看他是一位年轻的传道人。一个传道人宣讲上帝的真理但自己却没有长进,就算那真理有多对,如果在传道人身上没有反应,没有成长的话,是很难使人信服。假师傅的话语从来都是美妙好听并且带来肉体的舒畅的同时,也非常之快见效。所以他们从来都有他们的市场,正如本书1:3-4所说。

只是属灵的事情是细水长流和水滴石穿的过程。生命么的成长是一生一世的事,绝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殷勤指不懒惰,不辞劳苦,愿意吃亏的意思;专心是不被其他事物影响,一心一意地不看环境只做保罗所教导的。如此经过日积月累的功夫,有心人必定看出他的长进。其次本节经文也告诉我们事奉上帝的人是不需要为一些不公平的事情降临到他们身上而辩解,只要按照圣经的教导和事奉,尽管没有人看到你的成长,或者看到也不以为然,但我们知道上帝是会纪念的。

16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要在这些事上恒心;因为这样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

除了殷勤和专心以外,保罗还要求提摩太要谨慎和有恒心。正如上文所述的,属灵的事情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磨练出来的,这就是恒心。至于谨慎,保罗要求提摩太特别注重两方面,就是说先谨慎自己,让后自己的教训。这里的先后次序是非常之重要。一个人所教导的真理尽管是有多对,如果他的生命出了问题,一切也是枉然的。

保罗在这里说只要按他指示而做就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他的人。这里的“救”是指救恩吗?让我们看看保罗在其他的经文里怎样说:

哥林多前书9:27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

从表面上看来哥林多前书9:27好像在说如果他不攻克己身,就算他人因他得到福音的好处,但是他可能会失去救恩。这是不对的,其实这段经文的背景是保罗在说他已经是一个得救的人,只是上帝在他身上有工作交给他,如果他做得好就有奖赏:

哥林多前书9:24 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

“这样跑”的意思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和他给你的方法来运作你手上的事工。但如果你使用错误的策略,或者使用自己的方法,不依靠上帝就必定失败:

哥林多前书9:26 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

所以对保罗来说,攻克己身是尽量管制自己,好叫自己能够“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因为这就是我们自己的方法,不是圣灵引导的方法。否则的话就被弃绝,得不到奖赏:

所以这里提摩太前书4:16经文的意义也是一样,这里的“又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是指救了提摩太和听从提摩太的人不至于掉落在哪些假师傅的教导里面(1:3-4)。我们可以结论这个“救”应该与救恩无关。但是保罗也提供了另一处的经文:

腓立比书2:12这样看来,我亲爱的弟兄,你们既是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就当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

这节经文最后一句话说“就当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从字面上来看,保罗明明把得救的工作说成为是一个需要时间才能完成的功夫。保罗没有把一个人得救看为是一刹那的时间里发生。我们传福音常常要求人做了一个决志的祷告,接受耶稣做他个人的救主。这样的做法好像一个人的永恒去向取决于一个短短的祷告,是一刹那的时间就定夺了一个人的终身去向。请问圣经哪里应许我们只要做一个“决志祷告”,国内称为“迎接祷告”,我们就马上得救呢?

国内有一家很爱传福音的教会。他们每个月消耗十万张福音单张,所以我确定去拜访他们。他们平均每个月有大概有200人因着福音单张的缘故而做决志祷告,但他们的教会在过去的三年里面才从300人增长到500多人。这些做了决志祷告的人去了哪里呢?将来离开这个世界后又往哪里去呢?

我们也知道今天有很多做了决志祷告的人好像拥有了一张往天堂的飞机票和签证了。所谓“信”了之后,就可以吃喝玩乐地虚度这一生然后往天国去享福一样。有些作了决志祷告的人从来不上教会聚会,对真理完全不懂。又有另一些稍微比较好的就是受洗之后就不再在教会里出现。

事实上,从腓立比书2:12保罗把得救看成为好像是一场属灵的争战一样,需要恐惧战兢,努力争战后才得救一样。所以我们应该把决志祷告看为一个人生上帝的开始,朝着永生的门前往而已。

只是本节的上半部分明明看到信徒们“既是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所以腓立比教会的信徒不是作假,明明是有基督徒当有的馨香,甚至可以说是得救的表现。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这节经文看来好像是矛盾的。

是的,我们的得救很可能就是发生在一刹那之间,圣灵也很可能就在此时进入我们里面了。又或者说我们早就已经被上帝预先知道我们得救与否。但问题是我们实在无法证明得救这个事实已经发生了没有。

我们会说我们凭信心就可以了,我们不需要从感性上感觉到,理性上体会到,因为信心是灵性的范畴。是的,我们是依靠信心的,但是不要忘记我们所说的信心不是我们自己生发出来的信心,而是从上帝来的信心:

彼得后书1:1作耶稣基督仆人和使徒的西门彼得写信给那因我们的上帝和救主耶稣基督之义、与我们同得一样宝贵信心的人。

既然信心是从上帝来,那么一个人从来不到教会听真理,不祷告,从来不跟上帝建立关系,何来上帝给的信心呢?

所以保罗这里所说的“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其实是指基督徒一生之久的争战。在这个战争的过程中有起有落,有得胜有战败。有时深信自己已经得救,但也有怀疑的时候。有犯罪,也有圣灵的感动和责备而悔改,更有消灭圣灵的感动而继续犯罪。这是非常之矛盾的心态。如果你有这样矛盾的心态,这就是好消息。最惨的是你根本没有这种矛盾的心态。为什么呢?因为有新的生命才会有这样的矛盾心态,因为你在转变的过程中。一条虫要破茧而出成为飞蛾必定有痛处和矛盾的心态。没有这种心态,你可能根本是没有新的生命。这叫做“生命的转化”。

同时有生命的人在这场争战里,信心因为不断地与上帝建立良好的关系而增加,所以他的信心一天比一天强;同时又有与圣灵打交道而内心得着更新,继而又有外在的改变,行为也一天比一天的更像主耶稣,有着基督徒的馨香(像腓立比教会的信徒一样,常常有顺服)。就这样,此人就“做成得救的工夫”。

反观有些做了决志祷告,甚至受洗后的人,不来教会的就不再出现;来的就在聚会时睡觉,从来不成长的同时,又在教会里争权夺利成为能左右教会的人(怪不得今天的教会这么乱)。这些人如何配合保罗所说的“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呢?

顺便一提,有新生命的人是一定会谦卑。这是上帝给每一位有新生命的人的恩赐,因为只有谦卑才听得下圣灵的感动和他人的意见。如果你信主之后从来在谦卑这事情上没有长进,这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了。

以腓立比书2:12 为背景而再回到今天的4:16的“又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这句话时,我们又不能说完全没有“救恩的得救”的意义在内。所以我们应该要知道当我们接受“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这个神学观念来安稳我们信仰时,我们应该把他看为是上帝的应许,而并非是我们自夸的借口。我们更加要求上帝给我们一个谦卑的心,明白“一次得救,的确是永远得救”,但也必须有不断悔改的印证,因为“一次悔改是不会永远得救”。只有“不断悔改,更知道不是发自那个旧人,而是圣灵奇妙的工作,我们就有永远得救的确据了”。这就是“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