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ke 06: 24~38

路加福音 6: 24-38节

24 但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受过你们的安慰。 25 你们饱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饥饿。你们喜笑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哀恸哭泣。 26 人都说你们好的时候,你们就有祸了。因为他们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这样。

27 只是我告诉你们这听道的人,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

28 咒诅你们的要为他祝福,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 29 有人打你这边的脸,连那边的脸也由他打。有人夺你的外衣,连里衣也由他拿去。

30 凡求你的,就给他。有人夺你的东西去,不用再要回来。

31 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32 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爱那爱他们的人。 33 你们若善待那善待你们的人,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是这样行。

34 你们若借给人,指望从他收回,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借给罪人,要如数收回。 35 你们倒要爱仇敌,也要善待他们,并要借给人不指望偿还。你们的赏赐就必大了,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子。因为祂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

36 你们要慈悲,象你们的父慈悲一样。37 你们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你们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们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饶恕原文作释放)

38 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斗,连摇带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们怀里。因为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1. 我们看到了什么?

我们看到耶稣的两段教训:

(1) 耶稣论述了四种人有祸了。

(2) 耶稣又教导我们怎样待人。


2. 我们看到的告诉我们什么?

a. 为什么富足的人有祸了呢?

这里的“富足”是指在这个物质世界上的富足。原文中“受过”这个字是用来表达商业上接受付款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果你以全副心力去谋取世人皆以为美的东西,你是可以得到的 ─ 但是你所能取得的亦只是止於此而已。如果活在世界上只是专心为了物质,虽然有世界上的“富足”而没有天上的富足,这不是祸吗?

全世界有很多人因饑荒而死,又有一半人口未曾听闻在基督裏藉信得救的好消息。在这样的一个世界裏,如果一个基督徒只管积儹钱财,就是从道德上来看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那些被引诱要在地上得到荣华富贵,贮备钱粮以备不时之需的基督徒,应该仔细思考主耶稣这一番话。

b. 为什么饱足的人有祸了呢?

这里所说的“饱足”不仅只是指食物的饱足,也有对今生事物的饱足。

现在的医学知识也告诉我们,经常吃得很饱对身体没有好处,但是耶稣不仅对众人在这方面给于教导,而是有属灵意义的教导。

如果一个人只求今生事业上的饱足,就会在灵心上缺乏。一个人一心不能两用,不可能事奉上帝又事奉金钱地位。看到过一些基督徒,在经济困难的时候,全心全意依靠上帝,但是当上帝赐福给他,在经济上大有改观以后,就没有时间再到教会里来事奉上帝了。魔鬼以荣华富贵来诱惑人,是一个很恶毒的手法。为此,耶稣在这里提出警告,如果只顾世界上的荣华富贵,灵心上必然饥饿。

c. 为什么喜笑的人有祸了?

这里的“喜笑”是指只顾在这个物质世界的享乐,而不追求属灵的长进和喜乐。

见马太24:37 ~ 51,就可看见贪图享乐,对主再来不做准备的人,最终必然哀哭切齿。

d. 为什么“人都说你们好的时候,你们就有祸了”呢?

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人都说你好呢?如果世人都说你好,表示什么呢?表示你已经是他们的朋友了,见耶利米5:29~31。在那段圣经里,描述了竟然有假先知的存在。他们为“谎话” ─ 即巴力 ─ 而说预言,他们所说的是假预言。作祭司在假先知的指示下行事,结果使得当时百姓的宗教生活,持续地沾染属肉体的习气。一旦律法和信仰的原则遭到扭曲,社会便绝无安定可言。全国的罪孽,显示假先知和祭司因不信的恶心而犯罪,而竟受到全国百姓的欢迎。错误的教导挪去了上帝律法的限制,鼓吹利己主义和贪爱逸乐。这是犹大末日时的特徵,亦是上帝预言末世时的徵兆假先非但没有传达上帝的信息,反倒是讨人的喜悦。

见雅各书4:4:“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上帝为敌吗?所以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上帝为敌了。”

一个基督徒是要讨耶稣的喜悦,要讨上帝的喜悦;若是要讨人的喜悦,那必然有或了。

e. 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仇敌?

圣经在这里告诉我们,“你们这听道的人,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

“你们这听道的人”显然就是指我们了。

在我们讨论爱我们的仇敌以先,我们要明白这里的“爱”是什么样的爱。

在原文(希腊文)中,有三个字可以翻译为中文的“爱”,但是各自含有不同的意思,表示不同的爱。第一种“爱”是用来表示男女间的性爱;第二种是表示互相帮助的亲情之间的,以恩报恩的友爱;第三种是表示对别人的慈爱,一种活泼的感情。意思是说无论别人怎样待我,我却以善待之;而且我们要刻意的撇下成见,以慈爱之心去实行。这种爱心,是发人深省的博爱。前两种爱是世属的爱,世人都能作到,但是第三种爱,世人一般做不到。

基督教是讲“爱”的宗教,基督教的一切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这个基督教的爱的基础就是第三种爱。

这第三种爱,就是约翰福音3:16中,“上帝爱世人”的“爱”,上帝对我们世人,无论好坏都爱;实际上世人都是坏的,连一个好人也没有,但是上帝始终爱我们世人。这第三种爱也就是耶稣要我们爱仇敌的“爱”。我们可以察觉到,无论别人怎样对待我们,甚至羞辱、凌虐和伤害我们,我们都要把那些恩恩怨怨撇下,以爱相待。

凭人的心思是不可能对仇敌有任何的爱心的;人心经常是“仇恨在心要发芽”,人是要“牢记血泪仇”。说实在的,人是没有办法抛弃自己的恩怨,要能够赦免仇敌对你的攻击、侮辱、伤害,只有依靠上帝的能力。上帝造太阳照好人也找歹人;上帝降雨给顺服祂的人也降雨给反对祂的人。上帝不以人的行为来决定祂是不是爱某个人,上帝自始至终都爱世人。上帝爱世人,这个爱是没有条件的。同样地,上帝对我们的要求也是要有从上帝那里来的爱来爱我们的仇敌。爱是基督信仰的特权,是上帝通过耶稣基督赐给我们的。

耶稣的教导就是上帝对我们的要求,这个要求是很高的:

(1) 一个不恨恶仇敌的人,已经非常难得,但还够不上主的要求;主不单要我们不恨仇敌,祂还要我们“爱”我们的仇敌。。

(2) 属灵的“军火库”裏有一样秘密的武器,就是爱的武器;爱,无敌不克,无坚不摧。但它并不是我们天然的爱,乃是上帝所赐的爱。

(3) 爱,能化敌为友;恨,能是朋友变成仇敌。

(4) 仇敌不是外人,常是自己的人,是在上帝的家中。人若爱仇敌,就没有仇人了。

f. 一般世人对受攻击的态度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对诅咒的反应是以咒诅还咒诅,以凌辱还凌辱;道德高尚的人的反应可能是隐忍不动声色;基督徒的反应是以祝福还咒诅(罗12:14),以祷告还凌辱。基督徒在遭受逼迫时,最有效的对策乃是祷告;祷告能叫上帝作工,改变环境,使我们可以平安无事的度日(提前2:1~2)。

g. “有人打你这边的脸”,这是指别人的无理恶待。

“连那边的脸也由他打”,挨打而心裏面没有怨恨,才能转过另一边的脸再给人打;这不是我们人的忍耐、修养所能作得到的,必须是出於上帝的生命才能作得到。

“有人夺你的外衣”,这是指别人无理的剥夺。

“连裏衣也由他拿去”,“裏衣”是指一个人最贴身的财物,也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享受(连穷人也要穿裏衣);当别人不公平地剥夺我们的财物时,不但不要求取回,甚至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

“打脸”象徵羞辱。信徒应当超脱到一个地步,荣耀、羞辱、恶名、美名,都不辖制我们。

“剥衣”象徵失去隐私。我们为著基督的缘故,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林前4:9),甘心乐意丧失生活行为的隐私权。

注意:主在本节的话并不是教导我们“不抵抗主义”,也不是叫我们不须要防备恶人的恶行,乃是教导我们要认识在我们裏面上帝的生命,遇事要让上帝的生命作出反应,而不凭天然的生命行事为人。同时,本节的话是对基督徒说的,千万不要随便告诉不信的外邦人,以免招致不必要的羞辱,并且对人、对己均无益处(参太7:6)。

从这节经文中我们学到很多东西:

(1) 世人争的是谁先打人,後打人的就被认为是合法的自卫;但基督徒不但不先下手打人,甚至还不肯还手。

(2) 人打我们“这边的脸”,是主藉著人的手,来扩充我们的度量,叫我们长大;所以,最佳反应乃是转过“那边的脸”,以加增主藉人手所作的事。

(3) “这边的脸”是主在对付我,“那边的脸”是我站在主这一边来对付我自己;灵命长进的途径,乃是欢喜著“阿们”主十字架的对付。

(4) 人要拿我们的外衣,是绝对没有道理的;我们给他裏衣,也是绝对没有道理的。请记住,基督徒是不讲人间的道理的。

(5) 基督徒不是凭对错和人讲理由;讲理由的基督徒,是活在头脑(魂)裏,不是活在生命(灵)裏。

h. “凡求你的,就给他”,这裏的意思不是要我们不分青红皂白的施捨,而是要我们的心能够超脱,不受钱财的霸占,因为财物是最能霸占人心的(太6:21)。

“有人夺你的东西去,不用再要回来”,“夺”是带有暴力性的抢夺;主的意思不是要我们助长暴力行为,任人为非作歹,而是说我们不要以暴还暴,以抢还抢。

你的财物并不是属於你的,是上帝託付你管理的。凡来向你开口求助的,要把他看成是上帝差来的使者,要试验出你的存心何在。

i. 基督徒与罪人的区别是什么?

爱可爱的人,人人都能做到;爱你的至亲好友,也是人人都会做的。如果一个基督徒仅仅是这样爱可爱的人,没有爱不爱我们的人,没有爱陷害我们的人,没有爱与我们为敌的人,那岂不是与世人、与罪人没有区别了吗?

上帝爱世人,不是因为世人先爱了上帝。当人犯了罪,人就躲避上帝。亚当和夏娃,当他们吃了上帝所禁止的果子以后,就躲藏了起来;不愿意再见到上帝。但是上帝没有因此而不见他们,却是来寻找他们,说“你们在哪里?”(创3:8~10)

人犯了罪,本该没有资格再见上帝了,但是上帝先爱了罪人,来寻找罪人。当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耶稣基督就为我们钉死在十字架上。上帝的爱就此向我们显明了。

“基督徒”就是学基督的人,我们要学耶稣基督爱人的式样,不然我们怎么能够被称为基督徒呢?

设身处地为别人著想,这是神国子民对待人的原则。你对待人的方法,乃是根据要人怎样对待你,不是根据人怎样对待你。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他的宗教也有类似教训;但主耶稣的吩咐却是积极的,祂要我们主动的去如此作。这是基督教与世上一切宗教、哲学不同之处。

基督徒对人的行为,不是根据情况而改变,乃是根据上帝给我们的原则而行事。

不是约束自己不加害於人,乃是去使人得益;不单是你不可向人掠夺,你还应当对人赐予;不单是你不可杀人,你还应当爱人。

你愿意得到怎样仁慈和关心的对待,你就要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其他的人。这是爱的金科玉律。

j. 关于借贷:

“倒要爱仇敌”,我们信徒要超越人生的爱恶感情。一方面,我们固然恶要厌恶、善要亲近(罗12:9),绝不可与恶人同夥(弗5:7);但另一方面,我们却要爱罪人和他们的灵魂,存心怜悯。上帝爱世人,就是爱人,在世上赐福给人,爱世人的灵魂,希望人能够从新与上帝和好。同样地,我们要爱仇敌(人),不是爱他们的罪。

“不指望偿还”,意即“丝毫不当作损失”。

“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子”,“至高者”就是上帝;这表示爱仇敌和借贷不指望偿还,乃是与上帝的儿子的生命性情相符合的表现。

“因为祂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上帝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5:45);祂公平对待一切世人,并不因人的忘恩和作恶,而有所差别待遇。

人的友爱是相对的爱,受环境的支配,只能爱可爱的对方;上帝的爱是绝对的爱,所以能够爱不可爱的人。

我们怎样有求必应,获得上帝的恩待,也当照样恩待别人,彼此作上帝恩典的管道,把上帝的爱和恩典传给他人。

我们凭著自己实在无法去爱仇敌,也实在办不到借给人不指望偿还;但我们是上帝的儿子,有上帝的生命在我们裏面,所以我们能作一般人所不能作的。

上帝将人所不该得的给了人,这就是恩典;我们只要让上帝从我们的身上活出来,也就能将人所不该得的给他人。

k. 关于论断:

什么是“论断”?论断就是以你自己的立场出发作出的评论。常常是挑剔别人的不是,宣布他人的罪状。这种从主观出发的言论,不可能符合上帝的结论。

“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这句话暗示我们只有凭著天父的属天生命,才能作到像父的慈悲一样。上帝既然用为父的慈悲心肠对待我们,我们也当照样用上帝的心肠去对待别人。

有两件事是有属上帝的爱心的人是不会做的 ─ 有爱心的人不会论断他人,有爱心的人也不会定他人的罪。耶稣说:“你们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首先,我们不可论断别人的动机;我们不能看穿别人的心,因此不能知道他行为背後的原诿。另外,我们不能论断另一个基督徒管家的职分或事奉(林前4:1~5);上帝才是各样事情的审判者。一个挑剔、吹毛求疵的心违反了上帝所要求的爱的定律。

然而,基督徒在某些方面必须作出判断。我们必须经常判断其他人是否真基督徒,否则,我们便不能分辨出哪些是不能同负一轭的人(林後6:14)。在教会和聚会中,罪必须被审判。总括来说,我们必须判别善恶,但绝不可怀疑别人的动机或诋毁别人的品行。

“你们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这样看来,我们是否蒙饶恕就视乎我们是否愿意饶恕人。这与耶稣教导我们如何祷告是完全一致的。(太6:12)

人无权论断他人,但是应该常常检察自己,因为你不仅知道你自己做了什么,而且你也知道你为什么去做这些事。我们应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l. “倒在你的怀裏”。原来犹太人所穿的长袍长达脚部,腰间束一带子。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拉起袍子,袍子的胸前成一兜囊,以盛接东西。(得3:15)以今日的用语来说,这句话便变成:“装满你的口袋”。

“用十足的升斗”,表示上帝所给我们的,绝不会少於我们所给人的;上帝绝不亏待我们。

“连摇带按”,表示内容紮实,绝没有空隙;上帝所给我们的,都是实实在在的。

“上尖下流的”,表示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弗3:20)。

“你们用甚麽量器量给人”,“量器”原是指量取食物的器具(如斗等),这裏转用来指彼此对待的程度。

“也必用甚麽量器量给你们”,指上帝的回报,是照我们如何对待别人。。

“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这乃是我们蒙受上帝恩典的原则:我们必须先待人以恩,才能指望上帝恩待我们。

上帝的儿女若是在物质上或属灵上贫穷缺乏,必定是因为我们没有按照上帝所定的律──不肯先给别人。

信徒得丰富的秘诀乃是“给人”。要丰富,就得给;要贫穷,就可保留。自私的人,定规是贫穷的人。

世人理财的原则是“量入为出”,基督徒理财的原则是“量出为入”;信徒的收入若是有问题,必定是由於支出出了问题。

我们的上帝是宽广的上帝,祂绝不小气;祂所给我们的回报,总是远远超过我们所付出给别人的。

“你们用甚麽量器量给人,也必用甚麽量器量给你们”。多给的多得,少给的少得,这是无可更改的原则。当一个人用大的量器量给人时,必得著大量的回报。


3. 在这段圣经里你学到了什么?

a. 警戒上帝所不喜悦的事:

主在实际的生活与行动中,显明了上帝的权柄,祂就向门徒指出实际拣选上帝的路,也就是人在上帝面前是蒙福,或是受祸的路。这可以说是人与上帝的关係是準确,或是不準确所带出来的结果。祂要众人明白上帝是人蒙福的源头,没有準确的接上这个源头,上帝的心意在那个人身上固然不能成就,并且还要失去上帝所命定的福,反而落在受祸的光景里。是蒙福或是受祸,全是看在人用甚麽态度去对待上帝和祂的心意。因此人就该为自己选择决定自己永远前途的路。

b. 要活出耶稣基督的式样:

人的性情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一切的思念都以自己的利益为前提,双手紧紧抱着自己所有的不肯放下,人中间一切的苦恼与混乱,可以说都是这种心思引出来的。主带领人去学习脱离自己,主是从“只是我告诉你们”这话引出这一个学习,叫我们看见这是能承受祝福的主要关键。人若爱自己,就没有办法去拣选上帝,上帝也没有机会在这人身上作成祂的工。脱离自己具体的表现是在“你们的仇敌要爱他”;不可爱的人也要爱,善待那些跟自己过不去的人。这一切都不是人的天性中所能有的,也不是人所能忍受的。但是主明明的说,“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众)儿子,因为祂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35节)该注意这里的“你们”和“祂”的区别,至高者的众子是拣选上帝的人,而“祂”是至高者的儿子,是主自己,祂作了榜样,活出了上帝的性情,活出了上帝的形像。因此“众子”也该“要慈悲,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36节)作至高者的众子不是一种说法,而是一种生活的要求。

c. “福份”的源头乃是上帝;这四个福气的关键是“为人子”这句话(参见22节)。为祂的缘故而甘愿忍受时,咒诅就会成为祝福;但动机必须是为爱基督,否则最轰烈的牺牲也没有价值。

主在实际的生活与行动中,显明了上帝的权柄,祂就向门徒指出实际拣选上帝的路,也就是人在上帝面前是蒙福,或是受祸的路。这可以说是人与上帝的关係是準确,或是不準确所带出来的结果。祂要众人明白上帝是人蒙福的源头,没有準确的接上这个源头,上帝的心意在那个人身上固然不能成就,并且还要失去上帝所命定的福,反而落在受祸的光景里。是蒙福或是受祸,全是看在人用甚麽态度去对待上帝和祂的心意。因此人就该为自己选择决定自己永远前途的路。

d. 成为一个有福的人,是我们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