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ke 18: 31~43

路加福音 18:31~43节

31 耶稣带着十二个门徒,对他们说,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先知所写的一切事,都要成就在人子身上。 32 祂将要被交给外邦人,他们要戏弄祂,凌辱祂,吐唾沫在祂脸上。 33 并要鞭打祂,杀害祂,第三日祂要复活。 34 这些事门徒一样也不懂得,意思乃是隐藏的,他们不晓得所说的是什么。

35 耶稣将近耶利哥的时候,有一个瞎子坐在路旁讨饭。 36 听见许多人经过,就问是什么事。 37 他们告诉他,是拿撒勒人耶稣经过。 38 他就呼叫说,大卫的子孙耶稣阿,可怜我吧。 39 在前头走的人,就责备他,不许他作声。他却越发喊叫说,大卫的子孙,可怜我吧。 40 耶稣站住,吩咐把他领过来。到了跟前,就问他说, 41 你要我为你作什么。他说,主阿,我要能看见。 42 耶稣说,你可以看见。你的信救了你了。 43 瞎子立刻看见了,就跟随耶稣,一路归荣耀与上帝。众人看见这事,也赞美上帝。

1. 在这段经文的第31~34节,耶稣告诉了门徒们将在祂身上所发生的事情。

耶稣在这一段经文里向门徒们诉说了祂将要领受的侮辱、痛苦,以至于到被杀害和复活。耶稣知道祂所面对的是什么,但是祂没有胆怯,没有临阵逃脱,而是带领着门徒们一起向耶路撒冷去。

真正的勇敢不是无知的无畏,而是按照计划知难而上。耶稣深知前面的困境,但是祂还是昂首阔步继续向前。耶稣基督到世界上来,就是接受这些困苦和患难,为了拯救全人类。

上帝在旧约的时代就告诉以色列人,要献上赎罪祭才能免去对所犯之罪的惩罚。(对于各种献祭,请看我们网页上的说明。)献祭是需要杀生的,需要有血来还罪所欠下的债。也就是说,通过献祭求上帝赦免所犯的罪。当亚当和夏娃犯了罪以后,圣经说,“耶和华上帝为亚当和他妻子用皮子作衣服给他们穿。”(见创世3:21)这就间接地告诉我们耶和华上帝杀生了,为他们献了祭。耶稣知道祂需要被钉在十字架上,祂的血就是我们全人类的赎罪祭。

上帝拯救人类的计划在创世的一开始就已经制定了。耶稣基督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完成上帝所制定的救赎计划。所以,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一句话是,“成了”!(参见约翰19:30)就是说,耶稣在十字架上的钉死,就为全人类献上了赎罪祭,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因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而免去地狱的永死。

这段圣经所记载的是耶稣第三次去耶路撒冷,是仅仅带着十二个门徒上耶路撒冷去,平时跟着祂的一大群人都没有带。虽然有可能有一大群人跟着耶稣和祂的门徒一起走,但那些人不是耶稣带的。耶稣仔细地告诫祂的门徒,前面所等待的是什么样的情况;这些教训是仅仅对祂的十二个门徒说的。祂预言祂的受难、死亡和复活,这一切都是旧约先知所写的事情。我们认为耶稣告诉祂的门徒这些极其重要的情况,是希望祂的门徒在事情发生以后想起祂的预言。而事实也是完全按照耶稣的预言和先知所写的发生了,但是在发生的时候,门徒却没有想起耶稣曾经都预言了这些。

奇怪的是祂的门徒竟然在耶稣清清楚楚告诉他们的时候一点也不明白祂所说的话。圣经说,“意思乃是隐藏的,他们不晓得所说的是什么”。为什么耶稣所说的话,对门徒来说是隐藏的呢?我们认为耶稣当时所说的非常直白,既没有用比喻,也没有用任何难以理解的词汇。为什么门徒听不懂呢?

我们认为有两个可能,“他们才不晓得所说的事什么”:

(1) 可能那些门徒根本就没有朝着耶稣所说的那个方向去想。

他们的心里满心希望的是耶稣复兴以色列国,到耶路撒冷大展以色列复兴的宏图,消灭世上以色列的仇敌。

人做任何事都有非常大的选择性,比如:看东西是如此,于是有“情人眼里出西施”,一件很普通的事物,在某些人的眼里就捧为至宝;“视而不见”,明明在眼前的事物,却熟视无睹。味觉也是如此,于是就有“过手便酸”的故事;听别人说话也是如此,既有“偏听偏信”,更有“忠言逆耳”。由于人内心的选择性,就不接受那些不喜欢的方面。

那时耶稣的门徒一心想要重建以色列国,而且希望坐在耶稣的左右,(参见马太20:20~21)成为重要人物。所以对耶稣所说的就没有办法听懂。

我们是不是也是这样呢?读圣经的时候,是不是只注意我们想要的?是不是只强调说的恩典,而有意减少研读上帝的公义和审判?

按自己的选择性来看圣经,就会断章取义;按自己的意思来解释圣经,而没有按圣灵来带领和教导我们。

对上帝的话语,只有靠上帝的灵来带领,不能有选择性地接受;研读圣经要全面地看,不能断章取义地挑选一些经节为自己的错误辩护。

十二个门徒是在跟随主耶稣,但是由于他们对耶稣的教导只是选择性地接受,其错误的根源就是以自己个人的思想来主导什么该听,什么不愿听,而不是由圣灵来带领。基督徒要以基督的心为心,由圣灵来主导我们的一切,这样就不至于消灭圣灵的感动(参见贴前5:19),也不会让圣灵担忧(参见以弗所4:30)。

(2) 可能那些门徒太骄傲了

就在这一章的前面一段,耶稣说,“有钱财的人进上帝的国,是何等的难哪。”于是,人们就议论那“谁能得救呢?”,彼得就很自豪地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自己所有的跟从你了。”(参见25~28节)

彼得自信了,结果就是“一样也不懂得”,也“不晓得所说的是什么”了。骄傲会使我们的“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参见以赛亚6:10)无法接受上帝对我们的教导。

门徒过于自信,以为一旦跟随了耶稣,什么问题都已经就都解决了。其实没有那么简单,耶稣告诉我们,要天天背起我们的十字架来跟从耶稣。(参见路加9:23)一旦我们自满,放松与主亲近,问题就会出现。这就是为什么基督徒需要天天读经祷告,时刻与主亲近的道理。

2. 从35~43节,圣经记载了耶稣医治一个瞎眼的神迹。马太和马可也都记载了这件神迹。

(1) 路加记载了这件事是发生在“将近耶利哥的时候”。

但是根据马太和马可记载的却是在“出耶利哥的时候”(参见马太20:29和马可10:46)。问题是出在哪里呢?

我们必须对耶利哥城有所了解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当时的耶利哥有新城和旧城两部分,中间有一条路相通。耶利哥旧城有很久的历史,而新城是在大希律的时候才建造的。

一般解经家都认为当时耶稣和祂的门徒是从耶利哥老城出来,走向耶利哥新城。所以可以说“出耶利哥城”,也可以说是“将近耶利哥城”。两者没有矛盾。

(2) 这件神迹发生的时间,虽然没有被明确记录下来,但是我们知道大约的时间。

我们从后面的经文里我们知道,耶稣是到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的。逾越节在以色列人中是一个很大的宗教节日,是纪念上帝带领以色列人从埃及摆脱奴隶的身份,成为自由人的纪念。

当时,很多以色列人每年都会到耶路撒冷来过逾越节,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和她的丈夫约瑟就是这样的。(参见路加2:41)

所以这件神迹是发生在逾越节前不久。

(3) 对于这个神迹里的瞎眼的,我们来分析一下他的所有反应和行动:

A. 坐在路旁讨饭;

他坐在路旁,为什么?因为他是一个瞎子,在他面前没有光,只有黑暗。其他人都在向前走,只有他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走,因为他看不见;他只能停滞不前。

他是一个讨饭的。因为他看不见,即使有施舍的地方,不可能自己去取食品,而要向他人讨。

一个在灵心上瞎眼的人在属灵的道路上岂不也是这样?看不到上帝的光芒,无法在属灵的道路上向前,所得到只是讨来的二手货。自己不会向上帝索取。

B. 问是什么事;

这个人虽然眼睛瞎了,但是他注意一切所能够感觉到的。当他听见有许多人经过的时候,他就问什么事。

这说明他不仅仅是在讨饭,他还注意周围事物的变化。他并没有对讨到了饭,就感到满足。他有一个期望,希望有更好的情况出现。他积极打听,希望有机会改变他的现状。

一个在世界游荡的人,如果仅仅为了对世界上的东西有满足感,以为家道丰富就万事大吉了,那是何等的目光短浅啊。

路加记载了耶稣的一个比喻:“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自己心里思想说,我的出产没有地方收藏,怎么办呢?又说,我要这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乐吧。上帝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凡为自己积财,在上帝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参见路加12:16~21)

如果只是满足于现状,以为这世界就是一切了,不去考察、追求上帝的旨意,那是何等笨拙啊。

C. 就呼叫说,“大卫的子孙,可怜我吧!”

当他知道是耶稣经过的时候,他就就呼叫说,“大卫的子孙,可怜我吧!”

在以色列人中,人们都知道基督是大卫的后裔,也知道弥赛亚将从大卫的城伯利恒出来的。(参见耶利米23:5~6;约翰7:42)所以“大卫的子孙”就是弥赛亚和基督的代名词。

显然,这个瞎子曾经听说过耶稣,不然他不会贸贸然地称耶稣为大卫的子孙。这说明这个瞎子非常注意听周围人们的谈论。

中国人的谚语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是圣经告诉我们,“信道是从听道来的”(罗马10:17)。听是非常重要的;耶稣还告诉我们,“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这岂不是说,听了道,就信了的,有福了!

我们所信的上帝是一个会对我们说话的上帝。在旧约里多次记载了耶和华上帝对以色列人说话,耶稣在世界上的时候,“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见马太3:17)在《启示录》10:4和14:12和18:4,等多处记载了天上有声音说。所以仔细听很重要。

这个瞎子,不仅注意听,而且能够迅速地抓住机会,向上帝呼求。这是我们要向他学的地方。

D. 却越发喊叫说,”大卫的子孙,可怜我吧!”

他的大声呼求,所得到的第一个结果是:“在前头走的人,就责备他,不许他作声。”

圣经在这里用到了“责备”这个词。我们可以想象,当一个瞎子在一群人面前大声叫喊的时候,一定会受到很多人的责备甚至咒骂、侮辱。有人可能责问他,“你怎么知道这里有‘大卫的子孙’?”“你这个瞎眼的,不要瞎说!”但是这个瞎眼的,没有因为有人责骂他而改变他的追求。

圣经在这里告诉我们,他没有因为有人责骂就停止了他对耶稣的呼求,他甚至没有减少他原先就呼喊的一个字,还是照样呼求,“大卫的子孙,可怜我吧!”

根据圣经的记载,他原先只是“呼求”。但是在受到他人的责备之后,他开始“喊叫”了。就是说,声音更大了。

圣经对他的描写里,用了“越发”这两个字。“越发”的意思就是比原来更甚,他人的责备反倒是激励了他更加强烈的呼求。

你在祷告祈求上帝的时候,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件事不应该这样求的,你是不是会打退堂鼓?你是不是遇到过他人对你的祈求指三道四?你是怎样对待他人对你祈祷的批评?是修改你的祷告呢,还是激励你更努力地祷告?

看这个瞎子,他对耶稣的祈求非但没有因为他人的责备就气馁,反倒激励了他更大的呼求。他这样坚韧不拔的信心,是值得我们深深地学习的。

E. 被领到耶稣跟前;

他那大声疾呼没有白费,也因此得到了第二个结果。主听到了他那坚持不懈、不惧责备的信心。圣经描写说,耶稣站住了,并吩咐把他领过来。

从前面的31~34节的经文里,我们就知道耶稣是一边走一边在教导祂的门徒,但是为了这瞎眼的乞丐,耶稣不仅停止了对门徒的教导,而且停下来,不走了。

设想一下,如果国家领导人的车队经过,你一个平民百姓,一个草根小民,有可能把他的车队叫停吗?即使是在所谓的民主国家里,就算你穿的西装革履的,也不可能把总统叫停下来,何况一个瞎眼的乞丐!但是我们的万主之主、万王之王,带领着祂的十二个门徒在行走的时候,而且是在教导祂的门徒的时候,竟然为了一个瞎眼的乞丐停了下来。

圣经没有记载是谁把那个瞎子领过来的。可能是耶稣的门徒去把他领到耶稣的跟前。但是我们认为,圣经之所以没有记录是谁把他领到耶稣的跟前,这就是说,把人领到耶稣的跟前是每一个基督徒应该做的事情,不需要有一个专职的人来做这件事,也不是某一个人的专利。

圣经描写是那些“走在前头的人,就责备他,不许他作声”。是走在谁的前头的?“走在前头的人”,就是走在耶稣前头的人。那些人以为知道耶稣要去耶路撒冷,以至于不愿做耶稣的跟随者,而是走在耶稣的前头。自以为灵心程度很高,但是却是在做绊脚石的工作。

当耶稣站住了,那个默默无闻的人,圣经根本没有提及的那个人,却把这个瞎眼的领到了耶稣跟前。

耶稣在升天之前的一刻所教导我们的大使命(参见马太28:19~20),就是教导我们,要把万民带领到上帝的面前。这个使命不是仅仅给牧师和传道人的,这个使命确确实实是给所有的基督徒的。

一个见不到光明的瞎眼,在呼求上帝的可怜,你是不是把他领到耶稣的跟前?还是责备他,不许他作声,成为他追求真理的绊脚石?

F. 耶稣问他,“你要我为你做什么?”

耶稣所问的问题是何等的大啊!就像一张已经签了名的空白支票,随便你在上面填数字。如果上帝问你这个问题,你可以回答任何你想要的东西,你会怎样回答?金钱、财产、地位、权力?还是其他什么东西?

在旧约圣经里,上帝也曾经问过一个人极其类似的问题。圣经是这样记载的:

在基遍,夜间梦中,耶和华向所罗门显现,对他说,你愿我赐你什么。你可以求。所罗门说,你仆人我父亲大卫用诚实,公义,正直的心行在你面前,你就向他大施恩典,又为他存留大恩,赐他一个儿子坐在他的位上,正如今日一样。耶和华我的上帝啊,如今你使仆人接续我父亲大卫作王。但我是幼童,不知道应当怎样出入。仆人住在你所拣选的民中,这民多得不可胜数。所以求你赐我智慧,可以判断你的民,能辨别是非。不然,谁能判断这众多的民呢?所罗门因为求这事,就蒙主喜悦。上帝对他说,你既然求这事,不为自己求寿,求富,也不求灭绝你仇敌的性命,单求智慧可以听讼,我就应允你所求的,赐你聪明智慧,甚至在你以前没有象你的,在你以后也没有象你的。你所没有求的,我也赐给你,就是富足,尊荣,使你在世的日子,列王中没有一个能比你的。你若效法你父亲大卫,遵行我的道,谨守我的律例,诫命,我必使你长寿。(见王下3:5~14)

圣经告诉我们,所罗门因为没有为自己求寿,求富,也不求灭绝他仇敌的性命,就蒙上帝的喜悦。

同样的,这个瞎子也没有求寿,求富,更没有求权力。他对耶稣说,“主啊,我要能看见!”

其实,这就是这个瞎子对耶稣的祷告。在人看来,瞎子要想看见,那是痴心妄想,不可能办到的事。但是他的祷告和祈求的目的非常明确,而且不是妄求,更不是有口无心的求。他可能已经在这个路边呼求了一段时间,从走在前头的人之前就开始呼求,又招到走在前头的人的责备,他更是高声喊叫地呼求,现在他被领到耶稣跟前,他就更坚信地求,要看见。

一个瞎子,就是一个从来没有见过光明的人。这次被人领到主的跟前,他还有其他什么要求的事项吗?他说,“主啊,我要能看见!”这不就是说,“我要见主面”吗?圣经告诉我们,“你说,你们当寻求我的面。那时我心向你说,耶和华啊,你的面我正要寻求。”(见诗篇27:8)他不能再在黑暗里了,他要看见从上帝那里来的光。相信他的祈求也是讨耶稣的喜悦的。

G. 立刻看见了;

对于这个瞎子所祈求的,耶稣立刻答应他说,“你可以看见。”这就是说,耶稣应允了这个瞎子的祈求。哦,这是何等大的恩典啊!因此,瞎子就从此再也不瞎了,他能够看见了。

我们认为,得到上帝在物质上的恩典,那不仅仅是对上帝充满信心的人的专利,也不是基督徒的特权。因为圣经告诉我们,“因为祂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参见马太5:45)圣经也告诉我们,“上帝爱世人”(参见约翰3:16);圣经从来没有说过,上帝只爱爱祂的人,或者专爱那些对祂充满信心的人;相反,耶稣教导我们,“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爱那爱他们的人。”所以不要对不信上帝的人得到上帝的恩典感到奇怪,因为上帝并不吝啬恩典。

但是耶稣对这个瞎子说了,“你可以看见。”之后,并没有停止。祂继续说,“你的信救了你了”。这句话至关重要。

从瞎眼到可以看见,这只是一个人肉身上的变化;现在的一些医疗方法,也有可能让一个失去视力的人得到恢复。但是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对他人说,“你的信救了你了”。

耶稣对他说,“你可以看见。你的信救了你了。”耶稣不仅医治了他瞎眼的问题,而且拯救了他的灵魂。“你的信救了你了”,就是说,“因为你的信心,你已经成为一个得救的人了。”

我们说上帝不吝啬恩典,因为祂希望人们在祂的恩典中体会到上帝的存在、体会到上帝的慈爱、体会到我们必须靠上帝的拯救。希望我们从祂的恩典中,回心转意,从新回到上帝的跟前。

H. 跟随耶稣,一路归荣耀与上帝。

一个重生得救的人,必定在生活上有很大的改变。我们看到这个曾经是瞎眼的人,本来是坐在路旁讨饭,现在他跟随耶稣,一路归荣耀与上帝。

在上一段经文里,我们看到那个年轻有钱的官来问耶稣,“我该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结果他忧忧愁愁地走了。但是在这段经文里,我们看到这个曾经是瞎眼的人,他求耶稣,“我要能看见”,结果他不仅看见了耶稣,他还走上了得救的道路。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这个曾经是瞎眼的人做了两件事:第一,跟随耶稣;第二,归荣耀与上帝。他归荣耀与上帝,而且让众人看见,因此也赞美上帝。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他来说,他决定跟随耶稣,这是最重要的。耶稣使他能够看见,这是一项神迹,也是对他的极大恩典,但是光光享受上帝的恩典是不够的。他要全面地得着上帝,他选择了跟随耶稣,一生伴随主。

我们为什么要成为基督徒?有人作见证说,信了耶稣找到了好工作、找到了对象;也有人作见证说,信了耶稣疑难病症得到了医治,等等。这些见证都是好的,但是如果只是停留在享受上帝给我们物质上的恩典,那是不够的。

我们刚才说过,得到上帝在物质上的恩典不是基督徒的专利。那什么是基督徒的专利呢?基督徒的专利就是:有耶稣基督在我们的前面,我们可以跟随;我们可以学主耶稣基督的式样,活出基督!

基督徒,只有基督徒,才会真正地跟随耶稣基督;不是基督徒,就不会跟随耶稣基督;不跟随耶稣基督的,也一定不是基督徒。

我们一生跟随主,我们就能一生享用主。什么叫“享用主”?享用主就是《诗篇》第23篇所说的: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祂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祂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

3. 我们在这段经文里学到了什么?

(1)他人对你的评论,是不是会对你的祷告有影响?对你的灵性有影响?

(2)你是一个把人们带领到耶稣基督跟前的人呢,还是在人们面前摆老资格,反倒成为他人的绊脚石?

(3)你有没有真心跟随耶稣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