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03: 07~12

马可福音 3: 7~12节

7 耶稣和门徒退到海边去。有许多人从加利利跟随祂。8 还有许多人听见祂所作的大事,就从犹太,耶路撒冷,以土买,约但河外,并推罗西顿的四方,来到祂那里。9 祂因为人多,就吩咐门徒叫一只小船伺候着,免得众人拥挤祂。10 祂治好了许多人,所以凡有灾病的,都挤进来要摸祂。11 污鬼无论何时看见祂就俯伏在祂面前喊着说,你是上帝的儿子。12 耶稣再三地嘱咐牠们,不要把祂显露出来。


I. 耶稣和门徒退到海边去。有许多人从加利利跟随祂。

1. 耶稣和门徒退到海边去。

请注意,和合本圣经在这里用了一个“退”字。按理说,没有这个“退”字,这句句子还是通的。但是,查考了其他的中文译本也都有这个“退”字,而且英文圣经里也都有这个“退”字。(英文里基本都是用了 withdrew这个字。)

显然这不是翻译错误,而是这个“退”字必须在这里。为什么呢?

圣经没有给我们解释为什么,但是我们可能可以试着分析一下。

在前面的经文里我们已经知道,法利赛人已经与希律党的人商议要除灭耶稣。(参见马可3:6)

按照我们上一次查考的内容,我们看到主耶稣怒目周围看他们;(参见马可3:5)根据路加的记载,文士和法利赛人“他们就满心大怒”。(参见路加6:11)似乎将要达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地步,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主耶稣带着祂的门徒退了出来,不再与文士和法利赛人争论。因为主耶稣的时间还没有到。主耶稣和祂的门徒就都来到了海边。

圣经教导我们,“你们各人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参见雅各1:19)在不该与人争辩的时候,我们要像主耶稣那样,退出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我们在以前已经讲过,当时人们常常称大的湖为海。这里所说的海,我们认为其实就是在加利利的大淡水湖,也称为加利利海,(见马可7:31)又称为革尼撒勒湖。(见路加5:1)

我们以前曾经说过,主耶稣常常在这海边教训人,可能因为那里的地形像一个剧场,可以让很多人都能听见主耶稣的教导。

2. 有许多人从加利利跟随祂。

在这里马可记载了“许多人”,这是不同于“众人窥探耶稣”(参见马可3:2)l里的“众人”。这就是说,现在有许多人是跟随主耶稣,而不是窥探主耶稣的。

根据路加的记载,其实来窥探主耶稣的也只是文士和法利赛人而已。所以并不是一般的人们都反对主耶稣。我们主耶稣基督对人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祂在他们当中施行大能的工作和显示得胜的能力。人们就很自然地来跟随祂。虽然我们不完全知道所有跟随主耶稣的人是不是完全为了要听祂的教导,还是有其他的原因,但是主耶稣吸引了所有的人。

我们在传福音的时候,要像主耶稣那样广传福音,不要计较他们初来教会的目的。在我们的教会里,有的人是为了找女朋友才来到教会的,有的人是想来推广他所做的生意而来的,有的人是因为父母来了所以他也来了,有的人觉得教堂里的音乐很好听才来到的;事实上很少有人是为了为了学上帝的话才第一次进入教会的。

每一个人初次到教会的目的很可能都不一样,但是来了,听到了上帝的话,看到了属上帝之人的行事为人,福音的种子进入了他们的心里,慢慢地才明白为什么要到礼拜堂来的真正意义。

“祂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见提前2:4)所以福音是要传给世界上所有的人的,至于是不是有人都愿意接受上帝的恩典,这是另外的一个问题。他人是否接受主耶稣,那是他人的问题不是我们的问题,我们的任务是把福音传到地极。

II. 还有许多人听见祂所作的大事,就从犹太,耶路撒冷,以土买,约但河外,并推罗西顿的四方,来到祂那里。

1. 许多人听见祂所作的大事

圣经并没有告诉我们当时人们是怎样来传有关主耶稣所做的事情,但是我们知道主耶稣在当时告诉人们可以怎样来传讲祂所做的事情。

圣经有这样的记载:“那两个人来到耶稣那里,说,施洗的约翰打发我们来问你,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正当那时候,耶稣治好了许多有疾病的,受灾患的,被恶鬼附着的。又开恩叫好些瞎子能看见。耶稣回答说,你们去把所看见所听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疯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见路加7:20~22)

以色列人有一个习惯说法,“那将要来的”就是指旧约圣经里所应许的救世主弥赛亚。所以施洗约翰的问题是要明白,主耶稣是不是就是旧约圣经里所应许的救世主。但是主耶稣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反而要他们把“你们去把所看见所听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疯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作为证据告诉施洗约翰。

仔细想一想,主耶稣所做的事情好像在人的眼光中并不是什么样的大事。因为除了在圣经中记载了主耶稣所行的神迹奇事,没有其他太多的书记载主耶稣的所作所为。

但是我们在前面一次查经的时候,看到主耶稣是冒死医治哪一个一只手枯干的人,因为主耶稣医治了这个人,文士和法利赛人就“商议,怎样可以除灭耶稣”。(参见马可3:6)

想一想,全世界有多少人,但是主耶稣竟然为了医治一个人的手去冒死。我们从这里就看到了上帝的价值观。当主耶稣在讲为了寻找那只迷失了的羊,祂宁可放下另外九十九只去找那迷失了的羊。讲完了这个比喻以后,主耶稣的结论是,“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 ”(见路加15:7)

这里说到了“不用悔改的义人”。我们想一想,世界上也没有不用悔改的义人?我们都知道圣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我们,“他们都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污秽。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见诗篇14:3)“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 ”(见罗马3:10)旧约、新约都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那主耶稣所说的“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主耶稣是用对比来说明: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了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这一定是值得欢喜快乐的是,但是与一个罪人悔改来比较,在天上就更欢喜快乐一个罪人悔改了。所以,我们就知道,拯救人的灵魂在上帝的眼里是看为最重要的大事,拯救人的灵魂才是真正的大事。

圣经在这里说到,“许多人听见祂所作的大事”,但是当时的人可能只看到主耶稣的医病赶鬼,就把主耶稣的医病赶鬼,到处传开了。圣经没有告诉我们是谁在传,但是我们并不认为是主耶稣的门徒在传,因为他们还没有被主耶稣差遣出去;显然是有其他的人在传主耶稣所行的事。

那么是谁在传呢?

圣经没有详细告诉我们,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当人们看到主耶稣所行的神迹奇事,“众人都惊奇,归荣耀与上帝说,有大先知在我们中间兴起来了。又说,上帝眷顾了祂的百姓。 ”(见路加7:16)人们对主耶稣所行的神迹奇事,是这样反应的:“众人都希奇说,在以色列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 ”(参见马太9:33)人们在稀奇中,很自然地把主耶稣给传开了。

因为“上帝就是光”,(参见约一1:5)所以祂时时、处处把祂的光照耀到人的心里,如果人不抗拒,就会很自然地把上帝的大能宣讲出来。我们觉得,当时主耶稣还没有差派任何人去各地传讲,但是上帝的恩光已经照在人的心里,人们就很自然地去传讲主耶稣基督所行的大事。

2. 人们从犹太,耶路撒冷,以土买,约但河外,并推罗西顿的四方,来到祂那里。

十一支派地域图.jpg

(1) 犹太

当时的以色列是被罗马帝国所占领,所以以色列的国界都没有了。但是靠近地中海的那一部分以色列的土地主要是分成北部、中部、和南部。北部就是加利利,而中部就是撒玛利亚,南部才是犹大。这地域基本就是当初犹大支派和西缅支派所的之地。

(2)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在犹大地的偏东北的地方,是当时的宗教中心,因为圣殿是在耶路撒冷。

(3) 以土买

这个地名在整本圣经里仅仅在这里出现一次,鲜为人知,所以常常有人不知道以土买在什么地方。

以土买的地理位置是在以色列南部犹太的南边,应该这不是以色列的地域。(以色列的地域应该是当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以后,十一个支派所分得的地。但是当时分地基本是分了城市,疆域并不是十分清楚。)

有解经家说,希律是以土买人,不是犹太人。(http://www.phys.ncku.edu.tw/~astrolab/e_book/special_topics/essays/star_bethlehem/captions/tree_herod.html)

以土买是指巴勒斯坦西面的一个地区,在公元前587年耶路撒冷陷落以后,以东人趁着这次的不幸事件,迁移到希伯仑以南,犹大南面的中心地带。

后来,当不同的阿拉伯族人,特别是拿巴提人,涌入以东以前的领土之时,更多人迁移至犹大定居,而他们所占据的地区就被称为以土买。

罗马帝国在公元前约126年征服了他们,委派安提帕特(Antipater)统治他们。安提帕特是大希律的祖父。

(4) 约旦河外

链接加利利海和死海的那一条河流就是约旦河,这里所说的“约旦河外”,其实就是指约旦河以东的地方,就是基列和亚门一带的地区。

(5) 推罗西顿的四方

推罗和西顿是两个地理位置比较近的城市,都是在加利利的西边方,靠着地中海。推罗的英文名字是 Tyre,而西顿的英文名字是 Sidon.


这就告诉我们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到主耶稣的面前。

3. 人们从以上这些地方来到主耶稣面前

根据地图上所示的比例尺,从以土买到加利利海至少有一百二十公里,其中有不少山路,如果不走山路,距离就更远了。而其他几个地方相对近一些。

我们知道当时除了牲口以外,是没有任何其他的交通工具。现代的人们,出门至少是公交,也可能是打的,甚至自己有车,要一个人徒步走的话,除非是为了锻炼身体。

但是这些从各地来到耶稣面前的人所面临的困难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多:

(1) 这是一个漫长的旅行

如果每一天担着行李走二十公里的话,这一段路至少要走一个礼拜,而且安息日不能远行。

徒步走那么长的距离除了要花很长的时间以外,更主要的是有决心走这么远的路。

(2) 有了决心还要考虑随身携带的物品

在诸如国庆这样的长假,很多人都外出旅行。请问旅行者一般携带多少行李?

当时的情况绝对没有现在繁荣,所经之地不一定有餐厅和旅店,所以除了要带替换衣服、洗刷用品,还必须带干粮,甚至睡觉的用具等等。

在野地里走,可能还要带一些防备野兽的东西。按照大卫所叙述的,他曾经与狮子和熊搏斗,(参见撒上17:34)所以那里是有猛兽的。

这些中的大部分人并不是来见一下主耶稣就马上回去的。他们至少会跟随主耶稣几天,这样就是要再带一定数量钱财,解决跟随主耶稣的日子里吃住问题。

(3) 当时并没有现在的手机,人们怎么知道主耶稣到底是在哪里呢?

主耶稣实际上是进行旅行布道,祂带着门徒到处走,所以人们要知道主耶稣的确切位置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显然,这些从各处来的人不仅克服了重重的困难,而且都找到了主耶稣。我们觉得这也是一个神迹。没有上帝的带领,这么多人怎么可能都能从各个不同的地方走来,都能找到主耶稣。主耶稣给我们的应许是:“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见马太7:7)

III. 祂因为人多,就吩咐门徒叫一只小船伺候着,免得众人拥挤祂。

马可在这里只用了这一节圣经介绍了主耶稣是如何解决向那么多人讲道的问题。

从人的角度来看,人来得多,是好事,但是太多了也不好办。注意到在国内各大城市里的教会都有很多很多人礼拜天到礼拜堂来敬拜上帝。常常是主堂坐满了人,副堂也坐满了,教室里、走廊里都是人,怎么办?只能接扩音设备、安装闭路电视。

但是当时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电器设备。

按照路加的记载,“耶稣站在革尼撒勒湖边,众人拥挤他,要听上帝的道。祂见有两只船湾在湖边。打鱼的人却离开船,洗网去了。有一只船,是西门的,耶稣就上去,请他把船撑开,稍微离岸,就坐下,从船上教训众人。”(见路加5:1~3)

这里说到的革尼撒勒湖就是加利利海。我们不知道路加和马可在这里所记载的是不是同一件事情,但是至少情况有一点相像。

主耶稣“就吩咐门徒叫一只小船伺候着,免得众人拥挤祂。”我们在这里可以学到几件事情:

1. 传福音是需要有策略的

我们看到主耶稣对于那么多的人就非常有策略地使用一只小船来为祂的事工服务。

我们传福音不能光靠我们的热情,心里火热,就开始行动了。

我们说有火热的心是好事,但是这还不够。既然是传上帝的福音,必定要由圣灵的带领、有属上帝的智慧。不要以为心里火热就可以行动了。

当主耶稣用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的时候,主耶稣叫众人先坐下,五十个人一排,或者一百个人一排,然后是由门徒来分发鱼和饼。(参见马可6:39~44)

这些都是策略,否则的话五千个人都一起拥挤到主耶稣边上来拿吃的,岂不是乱糟糟了吗?

传福音是需要有策略的,这个策略是从上帝来的。

2. 传福音需要知道怎样合理使用人力

马可在这里记载了,主耶稣“吩咐门徒叫一只小船伺候着”。门徒是主耶稣传福音的助手。主耶稣知道在什么时候该怎样吩咐他们。

我们需要明白,当时没有扩音设备,主耶稣要对那么多人布道,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怎样利用地形、当时的物质条件并当时的人员,我们在这里就看到了上帝的智慧。

按照路加的记载,主耶稣让彼得“把船撑开,稍微离岸,就坐下,从船上教训众人”。而马可的记载是,“吩咐门徒叫一只小船伺候着”。

我们曾经说过,加利利的海边,有点像一件阶梯教室,既方便众人看到主耶稣,又方便听到主耶稣的教训。

我们基督徒就是学主耶稣基督的样式。主耶稣这种传福音的方式也是我们应该要学的。

我们出去传福音,一定会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也会受到人员和能力的限制。如果我们做的事情是按照上帝启示我们的来做,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我们在一起来看一下主耶稣吩咐我们的大使命:“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见马太28:18~20)

在这个大使命里,我们看到了上帝主耶稣对我们的一个应许,“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得到这个应许的条件就是我们遵循祂教导我们的大使命。

如果我们真的按照主耶稣教导的大使命来做,“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主耶稣就必定与我们同在。

所以如果条件不好,设备缺乏,人手不够,但是我们有主耶稣与我们同在,就会有主的灵给我们属天的聪明智慧,知道怎样来利用所有的条件和设备、人员和能力;就像主耶稣当时所行的一样。

3. 让传讲的人有一个很好的传讲环境

按照路加的记载,主耶稣是坐在船上教训众人。马可的记载是,“免得众人拥挤祂”。

路加的记载只是表明了主耶稣在船上坐着,给我们的感觉是可以不那么累,但是马可的记载表示主耶稣的布道的时候不会受到人们的干扰。

我们并不觉得主耶稣怕人们的干扰,但是主耶稣很可能希望听的人能够连贯地听祂的教导。这对听的人来说是重要的。所以,我们说,主耶稣的安排真是很巧妙。

当我们出去布道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对我们的讲员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条件,这样听的人就比较容易听的连贯,不会被突然发生的事情而中断。

在我们这里的教会都有管理婴孩的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建立这样的设施有两个目的,一方面小小孩不会在崇拜的时候吵闹,影响大家的崇拜,另一方面,让父母们能够安心参加崇拜。

给讲员有一个很好的传讲环境,听的人就能听的完美。完美地传福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听的人能够清清楚楚是听到所传讲的信息。

IV. 祂治好了许多人,所以凡有灾病的,都挤进来要摸祂。

我们觉得这一节圣经,与上面一节圣经不是在同一个时候,很可能是发生在第九节之后。因为这个时候,人们已经非常靠近主耶稣了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几个现象:

1. 主耶稣的爱心,祂医治了许多人

马可在这里只记载了主耶稣治好了许多人,没有记载那些患有疾病的人是如何恳求主耶稣的医治。

我们所信的上帝是充满慈爱的上帝,祂赐给我们的爱是没有条件的。

圣经里唯一一次记载了主耶稣高声说的话,就是主耶稣为世人提供了免费的活水,“耶稣站着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参见约翰7:37)

在主耶稣高声说的这一句话里,主耶稣没有对来喝这活水的人提出任何的条件。无论是男还是女、是罪犯还是自由人、是宗教领袖还是普通老百姓、是以色列人还是外邦人,只要是饥渴的,都可以到主耶稣面前得饱足。主耶稣没有说只有求我的人,才可以喝。什么条件都没有,只要愿意喝的,都能来喝。

主耶稣又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见马太11:28)

在主耶稣的这一句话里,和合本用了一个“凡”字,英文圣经基本用了“All”,就是“所有”、“一切”、“任何”的意思。所以任何人,只要到主耶稣的面前,主耶稣就使这个人得安息。

所以,我们认为马可在这里不是遗漏了病人的祈求,而是告诉我们上帝的爱心。“祂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 ”,(见提前2:4)享受祂所赐给我们的平安和福分。

2. 我们看到有许多人是为了疾病得医治才来到主耶稣的面前,因为凡有灾病的,都挤进来要摸祂。

人们来到主耶稣的面前,常常是为了目前人生中短暂的需要。人常常是只看到眼前的需要。

哪怕是现在的一些基督徒对主耶稣的看法还是存在着偏差。

在我们所听到的一些所谓的见证里,我们发觉有一些认为,信上帝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有的人见证,因为信耶稣所以找到了工作、因为信耶稣所以就遇到了一个好上级、因为信耶稣所以配偶就不与我吵架了。诸如此类的见证,如果出于一位刚信主的弟兄或者姊妹的口,未尝不可,但是如果是出于一位信主多年的口中,就不那么应该了。

如果我们反过来想一下的话,今天觉得因为信了耶稣,所以找到工作,但是如果有一天被解雇了,或者下岗了,难道就不信耶稣了吗?信耶稣不是因为主耶稣帮助我找到工作,如果我们的信仰是建立在得到这些世界上的好处的话,那我们一定要好好地深思一下了。

虽然我们的主确实会解决我们的一些世界上的问题,但是这不是我们信主的关键。一旦我们知道了有一位掌管宇宙万物的主,居然为了顶替我这个宇宙中那么渺小的人的罪,代替我们死在十字架上,又战胜了死亡,使我们可以因祂而活,我们岂不就应该敬拜祂、事奉祂、按祂的旨意来办事么?

我们一起来思想圣经里的一句话,“所以弟兄们,我以上帝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见罗马12:1)这里圣经用了“理所当然”这四个字,就是说这是敬拜上帝是必须的,把自己献给上帝是应该的。

不要以为让我找到工作,这是上帝的爱,让我失业、下岗,也是上帝的爱。明白吗?所以圣经告诉我们,“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见罗马8:28)这里的“万事”包括我们认为的好事,也包括我们认为是坏事,甚至包括我们认为可怕的事。只要我们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我们所遇到的一切事情,上帝都有美意在里面。

虽然,我们可能是因为世界上的事情得到了上帝的眷顾,才来到主耶稣基督的面前,但是我们决不能一直停留在这样的初级阶段,一直是一个属灵的婴孩。我们要长进,要走成圣的道路。

V. 污鬼无论何时看见祂就俯伏在祂面前喊着说,你是上帝的儿子。

1. 污鬼认识主耶稣的真实身份

在这一节圣经里,我们看到污鬼认识主耶稣的真实身份的。为什么污鬼知道主耶稣是谁,而人们却都不知道呢?

当时,人们对主耶稣的认识是这样的,“这不是木匠的儿子吗?祂母亲不是叫马利亚吗?祂弟兄们不是叫雅各,约西,(有古卷作约瑟),西门,犹大吗?祂妹妹们不是都在我们这里吗?”(参见马太13:55~56)所以,人们只知道祂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不知道祂就是上帝的儿子,更不知道祂就是上帝。

当主耶稣告诉人们,祂是上帝的儿子,但是人们都不相信祂,反而要把祂除灭。

“他们(就是民间的众长老连祭司长)都说,这样,你是上帝的儿子吗?耶稣说,你们所说的是。他们说,何必再用见证呢?他亲口所说的,我们都亲自听见了。”(见路加22:70~71)

“祭司长和差役看见祂,就喊着说,钉祂十字架,钉祂十字架。彼拉多说,你们自己把祂钉十字架吧。我查不出祂有什么罪来。犹太人回答说,我们有律法,按那律法,祂是该死的,因祂以自己为上帝的儿子。”(见约翰19:6~7)

当人们全然不信的时候,污鬼却认识主耶稣就是上帝的儿子。

污鬼是灵界的活物,牠们可以窥视一些灵界的奥秘。魔鬼有的时候甚至会到上帝面前去诬告。

“耶和华问撒但说,你从哪里来?撒但回答说,我从地上走来走去,往返而来。耶和华问撒但说,你曾用心察看我的仆人约伯没有。地上再没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上帝,远离恶事。撒但回答耶和华说,约伯敬畏上帝,岂是无故呢?你岂不是四面圈上篱笆,围护他和他的家,并他一切所有的吗?他手所做的都蒙你赐福。他的家产也在地上增多。你且伸手毁他一切所有的。他必当面弃掉你。”(见约伯1:7~11)

社会上有一些算命的、交鬼的,虽然绝大部分是骗人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是行邪术的,是与污鬼有关系的。所以上帝明确禁止属上帝的人与这种人有联系。

“不可偏向那些交鬼的和行巫术的,不可求问他们,以致被他们玷污了。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 ”(见利未19:31)

“你们中间不可有人使儿女经火,也不可有占卜的,观兆的,用法术的,行邪术的,用迷术的,交鬼的,行巫术的,过阴的。凡行这些事的都为耶和华所憎恶。因那些国民行这可憎恶的事,所以耶和华你的上帝将他们从你面前赶出。”(见申命18:10~12)

所以我们要注意,不可违反上帝的规定。

2. 污鬼都俯伏在主耶稣的面前

马可在这里描写了,污鬼都俯伏在主耶稣的面前,这就告诉我们其实污鬼不仅知道主耶稣是谁,也知道主耶稣的地位和牠们自己的地位。

污鬼虽然都俯伏在主耶稣的面前,但是这并不表示牠们已经真心顺服上帝了。圣经告诉我们,“你信上帝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 ”(见雅各2:19)

这里就告诉我们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知道上帝与真心顺服上帝是不一样的。虽然污鬼是俯伏在主耶稣的面前,好像有虔诚的外貌,但是牠们只是知道上帝,并不是降服在上帝的面前,所以圣经告诉我们,魔鬼只是战惊。

所以我们不能被污鬼的假象所迷惑。因为魔鬼当初诱惑夏娃的时候,也是装扮成为了一心为了夏娃的天使一样。

3. 虽然污鬼是俯伏在主耶稣的面前,但是还是继续做不该做的事

我们知道这些污鬼是俯伏在主耶稣的面前,好像是在认罪,但是牠们的嘴却在说不该说的话。

虽然牠们是俯伏主耶稣的面前,但是牠们却喊着说,“你是上帝的儿子”。

牠们的这个说法不是不对,但是在不该说的时候说了这话。中国人有一个说法,就是强调天时地利人和对办成功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其中的“天时”所说的就是环境与时间。所以基督徒应该听上帝的话,按照上帝给我们的环境和上帝的时间表来事奉祂。

我们刚才已经说过了,当主耶稣宣布祂是上帝的儿子,人们就要把祂置于死地。所以我们说做上帝的工作,需要安照上帝的时间表。如果上帝要我们做的事情,我们不去做,这至少是懒惰;如果上帝还没有叫我们去做,我们先去做了,按照这一段经文来看,有可能是魔鬼在从中作梗。

魔鬼的本性就是不服从上帝、不照上帝的指示来做事,因为魔鬼与上帝为敌。所以我们就要按照上帝的时间表,而不是魔鬼的时间表。

VI. 耶稣再三地嘱咐牠们,不要把祂显露出来。

1. 耶稣再三地嘱咐牠们

(1) 嘱咐

嘱咐就表示不是简单的吩咐,而是仔细地叮嘱。也就是把事情吩咐的清清楚楚了。

(2) 再三

圣经在这里用“再三”记载了主耶稣对牠们的嘱咐。为什么要以这样的词句来描写?

如果主耶稣说了一次,牠们就听了,主耶稣是不是还需要再三地嘱咐?

主耶稣再三地嘱咐,就告诉我们,污鬼是不听从主耶稣的嘱咐。

如果魔鬼能够听从上帝的话,那就不是魔鬼了。魔鬼不仅不听上帝的话,而且牠们也知道不听上帝的话的结果,但是牠们至死不愿悔改;牠们只是希望有更多的灵魂与牠们一起在地狱里。

所以我们要知道污鬼既然能够对主耶稣再三的嘱咐都不听从,牠们对我们的进攻也就更不会停止的。就是对主耶稣,牠们也不肯完全停止对祂的试探,只是“暂时离开耶稣”。(参见路加4:13)暂时离开就是还要再回来的。魔鬼撒旦对主耶稣都不放过试探,何况我们呢?

2. 嘱咐牠们不要把祂显露出来

圣经在这里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主耶稣嘱咐污鬼“不要把祂显露出来”,显露什么呢?

圣经在这里没有说,但是我们看到,在前面,污鬼说出了主耶稣的真实身份,就是上帝的儿子。也就是主耶稣不仅世人,祂也是上帝。所以我们说不要把祂显露出来,是指不要把主耶稣基督的神性显露出来。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如果主耶稣说自己是上帝的儿子,人们就会说祂是说了亵渎的话,要除灭祂的。

另外,按照旧约的记载,以色列人都惧怕见到上帝,以为见到上帝就会被上帝击杀。见《出埃及记》第十九章。

所以以色列人以为是不可以看见上帝的,甚至主耶稣的门徒,“腓力对祂说,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我们就知足了。耶稣对他说,腓力,我与你们同在这样长久,你还不认识我吗?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怎么说,将父显给我们看呢?”(见约翰14:8~9)这个时候主耶稣实际上告诉祂的门徒祂就是上帝,主耶稣也仅仅向祂的门徒显明了这一点,但是祂的门徒在那个时候没有听懂。

在这里我们就看到上帝做事是有计划的,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地方说什么话都是有安排的。

所以我们要注意,不要自以为聪明,要知道人的智慧怎么有可能高过上帝的智慧呢!所以我们要学马利亚愿意接受上帝的安排,(参见路加1:38)虽然从人的角度来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甚至是一件难堪的使,我们仍然要有顺服的心。

VII. 我们在这段经文里学到了什么

1. 是主耶稣吸引人来到祂的面前,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传扬救主耶稣。

2. 我们传福音要依靠圣灵,由圣灵带领,由圣灵给我们的智慧,按圣灵启示我们的时间、地点来为事奉主。不要自以为聪明,跑到主的前去。

3. 要有顺服的心,学马利亚的顺服。对主为我们的安排要有信心,因为上帝的智慧远远高过我们的智慧。

4. 遇事不要惊慌,因为如果我们是按上帝的计划来做,祂一定与我们同在,必然保守我们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