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ke 16: 16~31

路加福音 16:16~31节

16 “律法和先知,到约翰为止。从此神国的福音传开了,人人努力要进去。17 天地废去,较比律法的一点一画落空还容易。”

18 “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奸淫。娶被休之妻的,也是犯奸淫。”

19 “有一个财主,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 20 又有一个讨饭的,名叫拉撒路,浑身生疮,被人放在财主门口, 21 要得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并且狗来舔他的疮。 22 后来那讨饭的死了,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财主也死了,并且埋葬了。 23 他在阴间受痛苦,举目远远地望见亚伯拉罕,又望见拉撒路在他怀里。 24 就喊着说,我祖亚伯拉罕哪,可怜我吧,打发拉撒路来,用指头尖蘸点水,凉凉我的舌头。因为我在这火焰里,极其痛苦。 25 亚伯拉罕说,儿阿,你该回想你生前享过福,拉撒路也受过苦。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你倒受痛苦。 26 不但这样,并且在你我之间,有深渊限定,以致人要从这边过到你们那边,是不能的,要从那边过到我们这边,也是不能的。 27 财主说,我祖阿,既是这样,求你打发拉撒路到我父家去。 28 因为我还有五个弟兄。他可以对他们作见证,免得他们也来到这痛苦的地方。 29 亚伯拉罕说,他们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听从。 30 他说,我祖亚伯拉罕哪,不是的。若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到他们那里去的,他们必要悔改。 31 亚伯拉罕说,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


在这里耶稣教导了三件事,就是第十六节和第十七节、第十八到、和第十九节到三十一节。

1. 首先,耶稣说到了,“律法和先知,到约翰为止。”

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说律法应该要废除了?

以色列人非常器重律法书和先知书,也就是全部旧约圣经。当时,他们也只有旧约。但是耶稣要告诉他们,旧约时代结束了。

整本旧约圣经,从《创世纪》开始一直到《玛拉基》书,其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要告诉众人上帝的拯救计划和祂所要派来的救世主来到世界上的征兆。而施洗约翰来到世界,就是应验了先知以赛亚所说的,“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当预备耶和华的路’”,为基督鸣锣开道。耶稣基督来到世界,应验了所有旧约圣经里对弥赛亚的一切预言。

耶稣说这个话的意思是告诉众人,现在是一个划时代的时候。律法时代到施洗约翰为止了,耶稣已经差遣了七十个人出去传讲上帝国的福音(见路加10:1~20),福音就从此传向万邦。所以耶稣在这里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从此神国的福音传开了,人人努力要进去。”,福音的时代就是从耶稣传福音开始了。我们至此也一直称我们是活在福音的时代里。

耶稣在这里还告诉我们,“人人努力要进去”,就是每一个人都要努力进去。

我们来想一想,“进去”与“努力要进去”有什么不同?

如果进去不需要努力,那就是随随便便就能进去的一个地方,也不需要有任何的条件;就像我们随时进入自己的家里一样。但是,比如去电影院,你就不能随便进,要买票;要是春节时候国内的火车,不仅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地进,就算是买票也是非常困难的。人们为了春节的火车票,不仅要排几天的队,而且还会有其他的插曲。“努力要进去”,就是像国内买春节期间的火车票的状态。

要进入上帝的福音里,是要经过努力的。真心相信是一定会有相应的行为的。

当一对男女堕入爱河的时候,一定会挤出时间来与对方见面、通话;因为这里真的有爱。如果一个人说爱那个人,但是根本没有想要见那个人、也不想与那个人通话,双方一定会怀疑是不是在两人之间有真的爱。

如果一个人说他已经是一个基督徒,但是却没有按耶稣所教导的来做,怎么能称得上是一个基督徒呢?要知道“基督徒”就是“跟随基督的人”。圣经《雅各书》特别强调了我们的行为一定要与我们的信仰一致。

要把我们所信的在行动上表现出来,在这个世界里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在现在的中国:当官的基本都在贪,如果你是当官的,你能做到不贪污吗?老百姓为了办成事,多多少少要贿赂一些,你能做到不贿赂吗?

没有信心是行不出上帝的教导的;没有努力也是行不出上帝的教导的。

其次,耶稣在第十七节里强调了,虽然律法时代已经过去,但是律法却是不容改变的。耶稣在这里用了一个比拟:要更改律法,比废去天地还难!

谁有能力可以把天地废去呢?没有人能够,只有上帝有这样的能力,因为天地是祂造的。但是上帝是不是要把天地废去呢?查遍圣经,只有两本书里提到了上帝要建造新天新地。

一处是在《以赛亚书》里。其中,第六十六章第22节说到了,“耶和华说,我所要造新天新地怎样在我面前长存,你们的后裔和你们的名字,也必照样长存。”

另一处是在《启示录》里。其中,第二十一章第1节说到了,“我又看见了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

上面说到《以赛亚书》里说到的“新天新地”是耶和华“要造”的;但是在《启示录》里说到的“新天新地”是约翰看到的,是已经造好了的。这是约翰所看到的异像,这是说到耶稣第二次来到世界,审判了世界上的人以后所发生的。

宇宙是上帝创造的,祂有权把宇宙废去。但是耶稣在这里告诉我们,“天地废去,较比律法的一点一画落空还容易”。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在新天新地里,律法还是一点也不会落空。

为什么律法是不能改变的呢?

我们先要来看看上帝的特性。

圣经虽然没有给我们上帝的定义,但是圣经把上帝的特性清楚地告诉了我们。我们知道我们所信的上帝是全能的、祂也是无处不在的、祂也是无所不知的,另外,祂是圣洁的、公义的、永不改变的;上帝是爱,上帝是光,等等。虽然上帝是全能的,但是祂的特性限制了祂不能做某些事情。比如,上帝不能说谎,上帝也不能早三暮四,等等。

在我们知道了上帝的特性以后,我们再来看看律法是从哪里来得?

根据《出埃及记》的记载,“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住在这里,我要将石版并我所写的律法和诫命赐给你,使你可以教训百姓。”(24:12)

律法是上帝颁布的,而且是上帝自己写的。

现在,我们就可以知道时代可以改变,从律法时代进入恩典时代,但是上帝所颁布的律法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是由上帝的特性所决定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查看圣经的时候,要把圣经看的很仔细。因为圣经是上帝的话,祂的话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所以我们要把圣经里的每一个字都查看清楚,不要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要尽最大的努力来听上帝的话。因为耶稣教导我们,“人人努力要进去”啊!

2. 在第18节里,好像耶稣突然转了话题,讲到了有关婚姻的问题。

耶稣说,“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奸淫。娶被休之妻的,也是犯奸淫。”

(1) 我们先从当时的社会情况来看耶稣所说的这一句话。

犹太人在最初听到上帝让摩西给大家的律法时候,努力严格遵守上帝的律法。拉比会说,“上帝可以饶恕一切的罪犯,唯独‘不贞洁’例外”。那时的犹太人宁死也不会做三件事, 就是:第一,绝不拜偶像;第二,绝不谋杀人;第三,绝不奸淫。

但是在耶稣在世上传福音的时候,犹太人中间的婚姻几乎面临瓦解了。因为以色列人心硬,摩西就应许他们休妻。(马太19:8,“耶稣说,摩西因为你们的心硬,所以许你们休妻。但起初并不是这样。”)所以在《申命记》24:1里说,“人若娶妻以后,见她有什么不合理的事,不喜悦她,就可以写休书交在她手中,打发她离开夫家。”

由于对《申命记》里这样的一句话的错误理解,人们就以此越走越远。以后就随意解释什么是“不合理的事”,什么才是“不喜悦”;丈夫们就随意写休书,就婚姻极其不尊重。甚至当时的一些名流人物,也是屡写休书,不仅毫无惭愧的感觉,而且还自认为是按圣经的规定来行的。

其实圣经告诉我们,唯一可以提出离婚的原因是对方犯了奸淫。从整本圣经来看,摩西所说的“不合理的事”,就是犯奸淫。因为耶稣告诉我们说,“只是我告诉你们,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她作淫妇了。人若娶这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马太5:32)而犯奸淫是十诫中第七条言明禁止的。

所以耶稣在这里教导他们,犯奸淫不仅仅是指偷情。这对当时的听众可能是极其震惊说法;也是对现代人的一种警告。如今在某些地方二奶、小三泛滥,要知道到时候上帝有可能要责打的。

有人说,“小三转正了,就合法了。”我们基督徒,不能仅仅看是不是合符社会上的法律,我们更要注重上帝对我们的规定。但是据社会上的统计,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离婚率几乎没有差别。事实告诉我们,耶稣这一教导,不仅对当时的犹太人有现实意义,对我们现在也有很深刻的意义。

婚姻是不可以轻率地决定的,离婚也不可以轻率地决定的。所以,在结婚前,要睁大眼睛,仔细查看对方是不是可以成为你终身的婚姻伴侣,以免后悔;在结婚后,要尽量闭上眼睛,不要挑剔对方的过错。

(2) 但是为什么耶稣要在这个时候说到婚姻的问题呢?祂是不是有所指呢?

圣经里不止一次用婚姻来比喻耶稣与我们的关系。比如:

甲. 在《马太福音》里,当人们问祂的门徒为什么不禁食的时候,耶稣回答说:

“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陪伴之人岂能哀恸呢?但日子将到,新郎要离开他们,那时候他们就要禁食。”(参见马太9:15)

乙. 施洗约翰也用新郎来比喻耶稣。《约翰福音》第三章:

24 那时约翰还没有下在监里。 25 约翰的门徒,和一个犹太人辩论洁净的礼。 26 就来见约翰说,拉比,从前同你在约但河外,你所见证的那位,现在施洗,众人都往他那里去了。 27 约翰说,若不是从天上赐的,人就不能得什么。 28 我曾说,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祂前面的,你们自己可以给我作见证。 29 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故此我这喜乐满足了。 30 祂必兴旺,我必衰微。

丙. 在《启示录》也有提到“新郎和新妇”。

婚姻是一个“约”,而这个约应该是终身的,所以圣经里用婚姻来比喻我们与上帝的关系。但是休妻就是毁约。

而且耶稣还说过,“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马太5:28)。

我们认为耶稣是拿婚姻来解释我们人类是如何尊重上帝与我们立的约。在前面的第十四节里,我们看到法利赛人嗤笑耶稣,所以我们可以想象耶稣这样的教训也是对着那些法利赛人说的。

耶稣要告诉他们,上帝是信实的,祂是永不改变的;而人们(可能在当时耶稣特别指责那些法利赛人)如同随意休妻一样常常对上帝不忠。

法利赛人以为自己在上帝的国裏,但耶稣实际上说:“你们不能漠视上帝重要的道德律法,而仍自称在上帝的国裏享有一席位。”也许他们会问,“我们漠视了甚麽重要的道德真理?”耶稣就向他们指出婚姻的律法,是其中一条永不落空的律法。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姦淫,娶被休之妻的,也是犯姦淫。这正是法利赛人在灵性上所犯的。犹太人曾与上帝立约,但这些法利赛人背弃上帝,疯狂的追求物质财富。也许这节经文暗示他们不但灵性上犯了姦淫,而且实际上也犯姦淫罪。

3. 这是一段非常著名的教导,拉撒路与财主。

在这里我们看到整段教导是用引号引起来的。显然,这是耶稣所说的。有的解经家说这是一个比喻,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圣经里有记载说这是一个比喻;有的解经家说这是一个事实,耶稣就是把这个事实告诉了我们,但是我们也没有看到圣经有记载这是一件实际的事实。

如果说,这是一个比喻,那这实在是耶稣所讲过的所有比喻中最特别的一个比喻。这是唯一一次在比喻中提到了人的名字。比喻常常教导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的事情,所以是泛指的,不应该是特指的。所以耶稣在用比喻教导众人的时候,都没有说到人的名字,除非这个也是比喻。因为在这个故事里,耶稣说到了那个乞丐的名字叫拉撒路,而且还说到了亚伯拉罕、摩西的名字;然而,说到关于某某人的一件事,应该是事实,因为我们知道耶稣是不会说谎的,不会无中生有地说那个叫拉撒路的一件事;所以我们同意耶稣是在讲一件事实。

另外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拉撒路和财主都是以色列人,他们都知道亚伯拉罕是谁,亚伯拉罕也知道他们是谁,甚至亚伯拉罕还称那个财主为“儿啊”(见第二十五节)。所以他们都应该知道上帝,至于他们是否真心诚意地敬拜上帝,那我们就可以从他们的结局里看到了。

财主活在世上的时候,“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紫色袍”是皇室和尊贵之人的标志,因为圣经里说,“末底改穿找蓝色白色的朝服,头戴大金冠冕,又穿紫色细麻布的外袍,从王面前出来。”(参见以斯帖8:15)圣经又记载说,“这货物就是金,银,宝石,珍珠,细麻布,紫色料,绸子,朱红色料,各样香木,各样象牙的器皿,各样极宝贵的木头和铜,铁,汉白玉的器皿, 并肉桂,豆蔻,香料,香膏,乳香,酒,油,细面,麦子,牛,羊,车,马,和奴仆,人口。”(启示录18:12~13)祭司是穿用细麻布所作的以弗得(衣服);当耶稣被钉死以后,“约瑟买了细麻布,把耶稣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磐石中凿出来的坟墓里。又滚过一块石头来挡住墓门。”(马可15:46)可见细麻布是受尊敬的人才用(穿)的。

财主在世界上的时候,不仅是穿得讲究,不但吃的是山珍海味,并且讲究华丽的排场,极尽享乐之能事。可以看得出,这个财主是在极力夸耀自己的财富。

再看一下这个乞丐拉撒路,当他在世界上的日子,“浑身生疮”,“要得财主桌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并且狗来舔他的疮”,十分可怜。而“浑身生疮”在原文里是一个医学名词,路加是医生,他用这个医学名称来强力对比财主的“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顺便说明一下,这个拉撒路不是耶稣使他从死里复活的拉撒路。)

当时犹太人吃饭的时候,既无筷子也无刀叉,就是用手拿着吃,而且餐桌上也没有餐巾或者餐巾纸。在富有人的家里,吃饭时候就用面包擦手;当然擦完手的面包就随手扔掉了。所以这里说到,拉撒路“要得财主桌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估计就是捡这种擦完手所扔掉的面包了。

这里又说到,“并且狗来舔他的疮”。我们认为这里有两重意思:

(1) 犹太人很像中国人,将看不起的人贬低为“狗”,中国人会说:走狗、狗仗人势。

所以这里是描写拉撒路的地位如果狗一样被人看不起。

(2) 狗来舔人身上的疮,是因为疮口有血。狗是来舔拉撒路的血的。

可以说拉撒路是受狗活活地折磨。

当拉撒路和财主都死了,两个人所受到的待遇也是极然不同的。拉撒路死了,耶稣说他的灵魂“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财主也死了,但是耶稣没有说由天使来带领他的灵魂去哪里,只是说他的躯体被埋葬了。财主致死都是享受世界上高贵的待遇,他把他的财富都用在他自己的享乐上。

两个人的灵魂搜受到的待遇也是极然不同的。耶稣说,拉撒路是“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这是什么意思呢?当时,耶稣是在教导那些法利赛人,很有可能耶稣是按照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来教导他们。因为当时犹太人没有现在我们使用的靠背椅子,所以吃饭的时候都是斜躺在隔壁的人身上,就像是在他身后之人的怀里一样(参考约翰13:23)。所以这句话有“与亚伯拉罕一起坐席”的意思,也就是说,他们都在乐园里享受上帝所赐给的福气。

拉撒路为何在死後得以享受如此殊恩,主在此并没有明言其原因,但依上帝赐恩典的原则可以推测,必是由於他生前信靠上帝。又从本章29、31节的话来看,很可能是因他在生前因著信听从了上帝的话。

我们再回头看那个财主离开世界以后的情况:

(1) 根据第二十三节,他是在阴间里。我们查考了英文翻译,有翻译为“阴间”的,也有翻译为“地狱”的,也有翻译为“死亡之地”的。

无论是“阴间”还是“地狱”,这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地方,但是不是我们肉身的人可以到达,却是为那些失丧的灵魂所预备的地方。

(2) 他可以望见亚伯拉罕和那个曾经在他家门口的乞丐拉撒路,而且都认识他们。可见人的灵魂有感官,而且有记忆。

(3) 在阴间里受苦,于是他向亚伯拉罕祈求。

在第24节,我们看到财主向亚伯拉罕求水,因为那里的火焰烤熬得实在痛苦。根据那里有火焰的记载,我们感觉那就是《启示录》21:8所描写的“第二次的死”。

而且,在这里我们发觉财主所受的苦不仅仅是火焰烤熬的苦,而且还有对所作所为后悔的回忆之苦。因为亚伯拉罕对他说,“儿阿,你该回想你生前享过福,拉撒路也受过苦。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你倒受痛苦。”。


在这里,我们要指出:财主下地狱不是因为他在世上的时候有钱,而是他对钱财的态度;拉撒路可以来到亚伯拉罕的怀里,也不是因为他曾经是贫穷的乞丐。

财主在世的时候,行尽了炫耀自己财富的事,目中无人也没有上帝,更没有“邻舍”。很可能上帝特意把乞丐拉撒路摆在财主的门口,让他知道不该只是追求世上的享受和宴乐,但是贪财的心堵塞了他的耳朵、蒙蔽了他的眼,以至于他听不进福音,也看不到是上帝创造了那么多的东西,也没有感到应该对门口的乞丐做些什么,更没有去敬拜创造宇宙万物的主。


钱财本身不是坏的,但是魔鬼常常用钱财、名誉、地位来蒙蔽人的心。圣经告诉我们,“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一2:15)魔鬼在试探耶稣的时候,也不是把世上的荣华富贵摆在祂面前吗?

圣经清楚地告诉我们,“人称义是因着信”(参见罗马3:28),“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参见以弗所2:8)。圣经又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玛门。(玛门是财利的意思)”(马太6:24)财主下地狱,不是因为他在世界上的时候有很多钱财,而是因为他事奉钱财,不去事奉上帝。

(4) 在阴间,财主变得要传福音了。

这是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当这个财主在地狱里的时候,反倒要亚伯拉罕派人去向他的五个弟兄传福音?是什么让他有这样的看法了呢?

很多人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显然,这个财主就是这样一个人,不到地狱不知道救恩的可贵,但是当他已经到了地狱,后悔已经过晚了。

最后,我们要来看看亚伯拉罕在这里所说的几句话。

第一,亚伯拉罕告诉这个财主,他们之间真的是可望不可即,中间有深渊相隔。在地狱里的灵魂不仅受到硫磺火的烤熬,而且还能看到天堂里的欢乐,这是苦上加苦啊!


第二,亚伯拉罕强调已经有摩西和先知传达了上帝的教训;我们又有耶稣的教导和圣经上上帝的话语。上帝已经尽力让我们知道如何避免地狱里的永死、如何得享天堂的福分,关键是我们愿意不愿意听从。

在这段经文里,耶稣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听从上帝的和不听从上帝的区别。请问你的选择是哪一个?


4. 我们在这段经文里学到什么?

(1)我们现在在恩典的时代里,虽然我们不可能靠行律法得救,我们也不能忘记律法,因为上帝的律法是绝对不会改变的。

(2)贪婪之心引入我们走歧路。

(3)要牢记这个财主的教训,“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玛门。(玛门是财利的意思)”“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马可12:30)“若有人不爱主,这人可诅可咒。”(马可16:22)

(4)注意观察上帝摆在我们面前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要思考是不是上帝在提醒我们什么事情。

(5)信耶稣得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