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atians 6: 01~05

加拉太书 6: 1 ~ 5

1 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2 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3 人若无有,自己还以为有,就是自欺了。4 各人应当察验自己的行为,这样,他所夸的就专在自己,不在别人了。5 因为各人必担当自己的担子。


I. 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

1. 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

(1) 有人

这里所说的“有人”是指谁?显然是指加拉太教会弟兄姊妹里的某些人。根据前面的四章,可能这个“有人”不一定只是几个人,可能有不少人。

所以这里所说的是基督徒有被过犯所胜的情况,这也就是说基督徒也是有可能犯罪的。所以这里的“有人”也可以是泛指基督徒。

基督徒虽然被“称义”,(参见罗马4:25)但是我们并不是完人。注意,圣经是说我们称义,不是说我们是义;被称为就是说不是真的义,而是有这个称号而已。

所以,虽然我们的罪被主耶稣的宝血所遮蔽,我们本质上仍然是个罪人。我们与其它罪人的根本不同之地方是:第一,我们的罪已经被主耶稣的宝血所遮蔽;第二,我们是有盼望的人,因为我们已经属主耶稣,而不再是属于魔鬼撒旦。

所以否认我们是罪人是不明智的;我们是有盼望的罪人。

(2) 基督徒不应该是一个屡犯的罪人

圣经在这里告诉我们,基督徒只可能是一个“偶然被过犯所胜”,而不是屡教不改的罪人。

因为魔鬼撒旦“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参见彼前5:8)所以如果我们不求上帝,“不叫我们遇见试探”,(参见马太6:13),我们就很有可能被魔鬼撒旦吞吃了。也就是中了魔鬼撒旦的圈套,而跌倒犯罪。如果没有上帝的保守,我们跌倒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因为圣灵已经内住于我们的心里,祂为我们祈求,也鼓励我们在属灵的道路上向前奔走,所以我们决不应该甘心回到被魔鬼撒旦牵制的地位。

基督徒跌倒的可能性应该是“偶然”的,而不是必然的。而且在跌倒以后,必定受到圣灵的责备,从而会回到主耶稣面前祈求祂的饶恕。

不仅是平信徒会偶然被过犯所胜,牧师、传道人也会偶然被过犯所胜,甚至主耶稣的门徒也会偶然被过犯所胜。

圣经记载了使徒彼得在三次不认主以后的情况,“主转过身来,看彼得。彼得便想起主对他所说的话,今日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见路加22:61~62)

从路加的记载中我们看到在使徒彼得三次不认主之后的几件事情:

① 主耶稣转过身来看彼得

显然,在开始的时候,是彼得看着主耶稣,因为他“要看这事到底怎样”。(参见马太26:58)但是在这个时候,原来没有看着使徒彼得的主耶稣转过身来看彼得,我们认为在这一刻,他们俩的眼光对看了。这是主耶稣再一次呼唤彼得,犹如当我们犯了罪之后,圣灵来提醒我们一样。

② 彼得想起了主耶稣曾经对他所说的话

因为主耶稣转过身来看彼得,彼得就被主耶稣唤醒,想起了主耶稣对他所说的预言。

犹如圣灵的提醒,我们想起了圣经的教导,知道我们不该接受魔鬼撒旦的试探,跌倒得罪了上帝。

③ 彼得就出去

既然使徒彼得已经看到自己三次不让主的跌倒,为什么他就出去呢?

这个时候,使徒彼得是在大祭司该亚法的院子里,(参见马太26:58)是一个人多闹杂地方。而他是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向天父上帝认罪。

主耶稣教导我们,“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见马太6:6)我们认为这就是为什么彼得要出去的原因。

④ 彼得痛哭

彼得的痛哭显示了他向上帝痛改前非、认罪悔改的情况。

一个男人的痛哭是少见的事情,如果不是内心有极度的悲伤,没有一个男人会痛哭。从使徒彼得的痛哭,我们就看到他祈求上帝饶恕他的软弱,同时也表示他痛改前非的决心。

我们是不是记得主耶稣对那个在行淫时被抓的妇人怎么说的吗?“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见约翰8:11)主耶稣没有定她的罪,但是明确地告诉她,“不要再犯罪了”。

所以万一我们跌倒了,不仅要懊恼,而且要悔改;不回到正道是不可以的。

下图是一幅有关彼得三次不认主的图画。虽然这个画面是画家想象的,但是我们认为整个画面把当时的情况表达了出来。

2. 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

(1) 要挽回软弱的肢体

和合本圣经是用“挽回”,圣经新译本是翻译为,“你们属灵的人,要用温柔的心使他回转过来”;而吕振中的译本是写成,“你们属灵的人,要用温柔的心使他回转过来”。英文圣经一般是用“ restore”,也就是“回到原来应该有的状态”。

对于每一个软弱的肢体、跌倒的肢体我们都必须挽回他们,特别是认为自己是属灵的基督徒就更应该去挽回软弱、跌倒的弟兄姊妹。

挽回软弱、跌倒的弟兄姊妹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弟兄姊妹遭遇什么样的试探,我们都有义务扶助他们,以免他们在魔鬼撒旦的网罗中越陷越深。

在主内,弟兄姊妹是互为肢体,圣经教导我们,“我们俊美的肢体,自然用不着装饰。但上帝配搭这身子,把加倍的体面给那有缺欠的肢体。免得身上分门别类。总要肢体彼此相顾。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你们就是基督的身子,并且各自作肢体。”(见林前12:24~27)在这里,圣经说到了“有缺欠的肢体”,可能就是指那“被过犯所胜”的一部分,于是就要“把加倍的体面”给他们,这就是要我们用爱心了挽回他们,而不是立刻给他们定罪,打击他们、排斥他们;更不可落井下石,更不可讥笑他们,更不可幸灾乐祸。

(2) 如何挽回软弱的肢体

圣经在这里清楚地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来挽回他们,“当用温柔的心”来挽回他们。

什么是温柔的心?温柔的心就是充满着爱,而且满有忍耐,因为一个已经跌倒的人并不一定立刻愿意在他人面前认罪。所以我们要预先祷告祈求上帝带领我们这一个挽回的工作,准备好时间,也要预备好圣经的经文来劝说他们,同时也要体恤他们的处境,以同情的心与他们一起祷告。按照圣灵的带领来工作,不可超之过急。

挽回被过犯所胜的弟兄姊妹是一项由圣灵主导的工作,我们只是愿意作为上帝的一个器皿来让上帝差派我们,赐给我们一个良机来事奉祂。依靠圣灵的力量使他们醒悟过来,千万不要以为我们有权可以论断人;也不可以自以为我们有能力把他们挽回过来。

3. 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

上帝让我们看到有被过犯所胜的弟兄姊妹,不是给我们一个机会可以自夸,也不要以为上帝使用我们去挽回被过犯所胜的弟兄姊妹,我们的灵性就一定比他们强。

所以圣经在这里警告我们,“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刚才说,我们必须先祷告,求圣灵的带领才去进行这一份事奉。因为我们不是真正的义人,虽然被上帝称为义人,但是我们的内心还是有软弱的地方。如果我们不时时刻刻依靠上帝的大能,我们在挽回他们的过程中可能反倒中了魔鬼撒旦的诡计。

我们来看一段经文,“那时,有几个游行各处,念咒赶鬼的犹太人,向那被恶鬼附的人,擅自称主耶稣的名,说,我奉保罗所传的耶稣,敕令你们出来。作这事的,有犹太祭司长士基瓦的七个儿子。恶鬼回答他们说,耶稣我认识,保罗我也知道。你们却是谁呢?恶鬼所附的人,就跳在他们身上,胜了其中二人,制伏他们,叫他们赤着身子受了伤,从那房子里逃出去了。”(见使徒行传19:13~16)这里说到士基瓦的儿子“擅自称主耶稣的名”。什么是“擅自称主耶稣的名”,就是没有得到上帝的应许就使用了主耶稣的名。可能他们听说使徒保罗用主耶稣的名医病赶鬼,他们也就效仿。可能他们也是出于好心,但是他们所作的并不是在圣灵的带领之下,虽然他们都口中也是说奉主耶稣的名,但是非但没有把鬼赶出来,反倒自己被魔鬼撒旦制伏。

所以,我们当非常小心,属灵的工作必定要在圣灵的带领下行事。

II. 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1. 各人的重担

(1) 重担

中文圣经都是使用“重担”这个词,而英文圣经也基本都是写成burdens,也就是“负担、烦扰”的意思。

所以我们觉得这里的“重担”可以是指灵性方面的,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事情,所以是包括这两个方面的。

但是我们发觉这一节圣经是接着第一节,有关有人被过犯所胜,所以这里的重担很可能主要是指主内弟兄姊妹在跌到以后心里沉重、难过和受到圣灵的责备所引起的重担。

(2) 各人的重担

各人的重担可以完全不同的,甚至有人有这方面的重担,但是其他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重担。

有的弟兄姊妹被异端困扰,但是有的却能远离异端。有的弟兄姊妹在这个问题上跌到了,而另外一些弟兄姊妹却在别的事情上被过犯所胜,各人有各自不同的重担。

比如,有的人家有重病老人需要照顾,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一直都有这样的问题。

2. 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

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主内弟兄姊妹都应该互相担当。

(1) 怎样才能互相担当重担呢?

首先,我们要有团契的生活,因此我们可以在团契里互相分享各自的处境和所遭遇的情况。如果我们不把我们内心的重担告诉弟兄姊妹,弟兄姊妹怎么能为你分担呢?只有我们把各自的担子拿出来,弟兄姊妹才能互相分担。

其次,在上一节圣经里圣经已经教导我们,要用温柔的心来挽回被过犯所胜的弟兄姊妹。挽回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关键就是分担他们的重担。

(2) 根据上一节经文的教导,我们也要注意免得自己也被引诱。

对于这样分享自己因为被过犯所胜而带来的忧伤,我们建议姊妹们有姊妹们的团契,而弟兄们有弟兄们的团契,因为有一些事情并不适合与异性交流。根据我们的经验,如果有姊妹团契和弟兄团契的话,相互的分享可能可以方便很多。

哪怕是牧师、传道人我们也不建议单独与一位异性在一个房间里谈话,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魔鬼撒旦的攻击。

我们也祈求上帝赐给我们足够的同工,可以在网络上开启姊妹团契和弟兄团契。请大家也为这一事工祷告。

3. 基督的律法

(1) 基督的律法

这是和合本圣经里唯一的一次使用“基督的律法”这个名词。而圣经新译本和吕振中的翻译本也都是写成“基督的律法”。可见这个翻译是没有错误的。

通常在旧约圣经里是使用“上帝的律法”,新约圣经里只有在《罗马书》里使用过一次“上帝的律法”。圣经里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摩西的律法”,但是这里所指的显然不是摩西的律法。

我们没有在其他的地方见到过“基督的律法”这个词。那就告诉我们,圣经在这里使用了“基督的律法”必定有特殊的意义。

基督是什么意思呢?

“基督”的原来意思是“受膏者”,希腊文是“Χριστός”,也可以写成“Christos”。中文“基督”就是“Christos”的音译。在旧约圣经时代,按立一位以色列王的时候,都必须将油倒在国王的头上,象征这是上帝用来拯救以色列人的王,所以“受膏者”有表示国王的意思。

再者,旧约圣经中的弥赛亚,希伯来文“מָשׂ֧חׇה”的意思也是“受膏者”。所以新约圣经里的“基督”就是旧约圣经里的“弥赛亚”;只是旧约的“弥赛亚”是希伯来文“受膏者”的音译,“基督”是希腊文“受膏者”的音译。

所以“基督的律法”也就是“受膏者的律法”。这律法是不同于摩西的律法,也不是当时法利赛人所专注的那个律法。

圣经记载了主耶稣教导,“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见马太22:37~40)圣经又教导我们,“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见加拉太5:14)

所以我们看到旧约圣经的律法强调的是如何“行”,而主耶稣所强调的是如何“爱”;“行”是我们显露在外的形象,但是形象可以不是出于内心。就如圣经所记载的法利赛人为守律法而守律法,主耶稣说,“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见马太23:23)这些法利赛人好像是在献十分之一,但是因为不是出于真心诚意,所做的就只有表面没有实质了。

而“爱”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做给他人看的。可以说基督的律法是改变人心的律法。

(2) 怎样才是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圣经在这里告诉我们要互相担当重担。请注意“互相担当”,这就是说不仅我们要担当弟兄姊妹的重担,也要弟兄姊妹来担当我们的重担。

不单是我们对弟兄姊妹有爱心,有怜悯和同情的心,要安慰、扶助弟兄姊妹的需要,我们也需要弟兄姊妹的爱心、怜悯心、同情心,也需要弟兄姊妹的安慰、扶助,我们才会在灵里成长起来。

所以在教会里,我们不仅要关系弟兄姊妹,也要关心我们的牧师和传道人。不可一味期待得到牧师传道人的关爱,却不关心牧师传道人的需要。

圣经教导我们,“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见罗马13:8)这一节圣经告诉我们如何才是完成了基督的律法。

III. 人若无有,自己还以为有,就是自欺了。

在这一段圣经里,从这一节圣经开始,是教导我们个人生活方面如何安照上帝的教导。

1. 人若无有

人的一个大问题是专看他人的问题,不看自己的问题。所以圣经教导我们,“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见马太7:3)确实有很多人不愿意检查自己的问题,反而是注意到他人的问题,这样的结果就可能对自己不了解。

圣经在这里说,“人若无有”,这个“无有”到底是在讲有没有什么呢?

显然圣经在这里没有告诉我们到底是没有什么,那就是说可以是信心,也可以是爱心,也可以是忍耐...... 可以是任何的内容。

2. 人若无有,自己还以为有,就是自欺了

从字面来看,这一句话不仅容易理解,而且也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是为什么使徒保罗在当时通信那么不方便的时候,传递一封信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如果信是那么珍贵,为什么要写上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呢?

有的解经家认为这个翻译没有把愿意完全翻译出来,所以我们就查看了一些其他的翻译。吕振中的翻译是,“不是了不起,而自以为了不起的,便是欺骗了自己。”圣经新译本是写成,“如果有人本来没有什么了不起,却自以为是了不起的,就是欺骗自己。”所以在这几种中文圣经的翻译中,没有看到有什么明显的不同。我们发觉大部分英文翻译也与中文的翻译类似,但是有一些却有一些的翻译略有不同,“If you think you are too important to do this, you are only fooling yourself.”(ERV)这个英文的翻译的意思是,“如果你觉得你自己很重要,其实你并不重要。”类似这样的英文翻译也是有一些。

所以,有的解经家认为,原文的意思是:当你认为你有了,其实在这个时候你已经失去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一个例子,当你觉得你自己是很谦虚的时候,其实你已经不谦虚了;当你觉得你自己已经有足够的忍耐的时候,其实你已经没有忍耐了;当你觉得你已经很爱你的邻居了,其实你已经不那么爱你的邻居了。

这样的解释就与前面我们所引用的经文,“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见罗马13:8)完全一致了。我们的基本点应该是,“常以为亏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爱人。所以要经常觉得“还没有”,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继续追求。

3. 不可自欺

所以,我们要把我们的基本点设立在“无有”。但是人们都喜欢谈论自己有多少战绩,虽然在口头上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好像不谈自己的成绩,但是还是把自己放在好汉的位置上。

可能曾经有不少战绩,但是历史已经过去了,所以不要回顾。圣经告诉我们,“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见腓立比3:13~14)

无论我们曾经多么好,着重要看的是现在和今后如何。

躺在以前的功劳簿上是没有用的。我们在上一次查经的时候,我们讲到了走成圣的道路如同爬山。无论以前如何努力向上爬了,但是如果不继续努力,就可能从山坡上滑下来。

所以我们都要像圣经所教导我们的,“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如果我们自以为已经得着了,这是有害我们继续前进的。

IV. 各人应当察验自己的行为,这样,他所夸的就专在自己,不在别人了。

1. 各人应当察验自己的行为

我们认为这里所说的“各人应当察验自己的行为”至少包括两层意思:

(1) 我们应该时常审查自己

我们常常缺乏对自己的察验,以至于落入自欺的状态。

主耶稣教导我们,“你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所以你要省察,恐怕你里头的光,或者黑暗了。若是你全身光明,毫无黑暗,就必全然光明,如同灯的明光照亮你。”(见路加11:34~36)

主耶稣教导我们要用属灵的眼睛省察自己,在我们的心里是不是有上帝的光在带领我们。

圣经教导我们,“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也要自己试验。”(参见林后13:5)在这里圣经教导我们,不是偶尔省察自己,而是“总要自己省察”。所以我们的自我省察是应该时时刻刻的。

(2) 当我们看到别人有被过犯所胜的时候,要先察验自己

当我们看到弟兄姊妹中有人偶尔被过犯所胜,我们常常会像抓小偷一样立即向他们指出。

我们不是说不要用温柔的心来挽回他们,圣经告诉我们,在我们去挽回他们以前,我们先要省察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可能我们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甚至只是看到弟兄姊妹眼中的刺,却没有看到我们自己眼中的梁木。

在我们以一个高姿态来挽回他们之前我们先要认真地察验自己。

圣经在这里使用了“察验”这个词,这个词是由“察”和“验”两方面组成的。这个词应该包括观察、试验、观察各个方面。所以我们对于自己要很仔细,十分用心地,切实地察验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2. 所夸的就专在自己,不在别人

(1) 所夸的

这里所说的“夸”并不是向人夸口的夸我自己有什么成就,而是在我们察验自己的时候看到自己在主内有了长进而夸上帝的恩典。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上帝的恩典,我们在属灵道路上的长进是极其少有的。

(2) 所夸的就专在自己

你可能会说,不对啊,这里不是说,“所夸的就专在自己”,不是夸自己吗?

不是的,这一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专门把自己的现在比较自己的过去,而不是与别人比较。如果是与别人比较的话,就会变成主耶稣比喻中,“法利赛人站着,自言自语的祷告说,上帝阿,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见路加18:11~12)那个法利赛人了。

我们刚才说,察验自己过去在上帝的带领下,我们的行为有哪些长进的地方,或者还有哪些缺乏的地方。不是与别人比较,而是察验我们自己是否有进步。如果有进步,就应该感谢上帝,如果有欠缺,就要祈求上帝加添我们力量。

所以所夸的就专在自己,不在别人了。

V. 因为各人必担当自己的担子。

1. 圣经是否有矛盾了?

在第二节里不是说,“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怎么现在却说,“各人必担当自己的担子”了呢?

我们要知道第五节是紧接在第四节后面的。在第四节里,圣经教导我们,“各人应当察验自己的行为”。在察验的时候,如果发觉有欠缺的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办?是不是可以推给其他的弟兄姊妹来补足?

这就需要看情况了。

比如,我是一个哑巴,我不能在众人面前带领祷告,因为我说不出话来。这样的情况,完全可以由其他的弟兄姊妹来代替。但是我不能因为我是哑巴,我就不祷告,只要弟兄姊妹为我祷告。这样就不对了。

圣经在这里告诉我们,上帝给我们每一个人有不同的责任,基督徒必须有祷告的生活。上帝给我们的责任,我们是不可以推脱的,也不可以叫其他的弟兄姊妹替代。

圣经教导我们,“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或说预言,就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预言。或作执事,就当专一执事。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或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施舍的就当诚实。治理的,就当殷勤。怜悯人的,就当甘心。”(见罗马12:6~8)在这三节经文里,有七个“就当”。这几个“就当”是什么意思?表示“必须做”的意思。

上帝赐给我们不同的恩赐,我们也就有不同的责任,这些责任是我们必须去做的。

2. 所以这里所说的“担子”不是前面所说的“重担”,这里的担子是我们的责任。

每一个基督徒有自己的责任,自己的责任必须由自己来负责,不能因为弟兄姊妹之间的爱,就把自己的责任推卸给他人。

我们要知道,逃避自己的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并不符合爱人如己的原则。爱心是甘心情愿地担当他人的重担,而不是依赖他人来承担自己的责任。

3. 上帝所赐的恩典里面也包含着责任。

救恩是免费的,只要我们接受,我们就得到了。但是,一旦我们得到了救恩,我们同时也得到了责任。什么是基督徒最基本的责任?传福音!

传福音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除此以外,上帝还赐给各人不同的恩赐,对于每一个基督徒上帝都会赐恩典,虽然恩典不同,但都有特别的恩典。

VI. 我们在这段经文里学到了什么

  1. 我们偶然会被过犯所胜,但是我们不是屡教不改的惯犯;一旦我们跌倒,我们就会到主耶稣的面前认罪悔改。

  2. 以温柔的心来挽回被过犯所胜的弟兄姊妹是我们的责任。

  3. 爱人如己的一个方面就分担他人的重担。

  4. 我们需要时刻警戒,免得落入魔鬼撒旦的网罗。

  5. 时时刻刻监察自己,总要以为亏欠人。

  6. 不能推脱上帝给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