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13: 14~23

马可福音 13: 14 ~ 23 节

14 你们看见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不当站的地方。(读这经的人,须要会意)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15 在房上的,不要下来,也不要进去拿家里的东西。16 在田里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17 当那些日子,怀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祸了。18 你们应当祈求,叫这些事不在冬天临到。19 因为在那些日子必有灾难,自从上帝创造万物直到如今,并没有这样的灾难。后来也必没有。20 若不是主减少那日子,凡有血气的,总没有一个得救的。只是为主的选民,祂将那日子减少了。21 那时若有人对你们说,看哪,基督在这里。或说,基督在那里。你们不要信。22 因为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显神迹奇事。倘若能行,就把选民迷惑了。23 你们要谨慎。看哪,凡事我都预先告诉你们了。


马太的记载:“你们看见先知但以理所说的,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圣地。(读这经的人须要会意)。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在房上的,不要下来拿家里的东西。在田里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当那些日子,怀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祸了。你们应当祈求,叫你们逃走的时候,不遇见冬天,或是安息日。因为那时必有大灾难,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没有这样的灾难,后来也必没有。若不减少那日子,凡有血气的,总没有一个得救的。只是为选民,那日子必减少了。那时若有人对你们说,基督在这里。或说,基督在那里,你们不要信。因为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显大神迹,大奇事。倘若能行,连选民也就迷惑了。看哪,我预先告诉你们了。若有人对你们说,看哪,基督在旷野里。你们不要出去。或说,看哪,基督在内屋中。你们不要信。闪电从东边发出,直照到西边。人子降临,也要这样。尸首在哪里,鹰也必聚在哪里。”(见马太24:15~28)


路加的记载,“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兵围困,就可知道他成荒场的日子近了。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在城里的,应当出来。在乡下的,不要进城。因为这是报应的日子,使经上所写的都得应验。当那些日子,怀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祸了。因为将有大灾难降在这地方,也有震怒临到这百姓。他们要倒在刀下,又被掳到各国去,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践踏,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满了。”(见路加21:20~24)


一般认为这段圣经是主耶稣对大灾难的描写。

I. 你们看见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不当站的地方。(读这经的人,须要会意)

1. 那行毁坏可憎的

主耶稣在这里说到了“那行毁坏可憎的”。在整本新约圣经里,就是主耶稣在这个时候用了这个词,并且马太和马可都记载了。

但是这个词在旧约圣经里也曾经出现过。我们认为主耶稣在这个时候是对熟悉旧约圣经的门徒说这些话的,所以对旧约圣经熟悉的弟兄姊妹也应该知道这个词的出处。

我们在查前面一段圣经的时候,两次说到了其中有些内容我们需要在查《但以理书》和《启示录》的时候才来解释。主耶稣所使用的这个词就是在《但以理书》里出现过三次。

我们来看一看《但以理书》里说到这个词的一段经节,我们就应该明白这个词是指什么了。

“北方王(原文作他)必带许多财宝回往本国,他的心反对圣约,任意而行,回到本地。到了定期,他必返回,来到南方。后一次却不如前一次,因为基提战船必来攻击他,他就丧胆而回,又要恼恨圣约,任意而行。他必回来联络背弃圣约的人。他必兴兵,这兵必亵渎圣地,就是保障,除掉常献的燔祭,设立那行毁坏可憎的。作恶违背圣约的人,他必用巧言勾引;惟独认识上帝的子民必刚强行事。 ”(见但以理11:28~32)

因为北方王是反对圣约的,而且他亵渎圣地,所以我们就知道北方王一定不是属上帝的。然而那行毁坏可憎的是北方王除掉常献的燔祭而设立的。

因此,大部分的解经家都认为“那行毁坏可憎的”表示“亵渎上帝的偶像”,或者“外邦人的偶像”。有的解经家认为,“那行毁坏可憎的”也就是敌基督的代表。

2. 站在不当站的地方

既然那行毁坏可憎的是表示偶像,而且是除掉常献的燔祭而设立的,我们就知道偶像是在最不应该占据的地方 - 圣殿。根据马太的记载,我们就更清楚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因为马太直接写了,“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圣地。”

所以这里说到外邦人亵渎上帝的偶像居然占据了圣殿里的位置。这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公元前186年,希腊的统治者就要犹太人接受希腊的文化,同时开始强迫犹太人拜希腊的偶像、还禁止以色列人行割礼和守安息日等,以致于不少犹太人为此殉道。

这件事情是发生在主耶稣说这个预言之前,在主耶稣说了这预言之后,偶像进入耶路撒冷的事情屡次发生。直至今日,在原来建造圣殿的地方,现在还是一座清真寺,就是我们上一次查经时,说到的“圆顶清真寺”。

自从圣殿在公元七十年被罗马将军迪都和他的士兵拆毁以来,主耶稣的预言成为现实,偶像占据圣殿的位置屡次发生。进攻耶路撒冷的罗马军团,他们的旗帜是“鹰”,也是这个罗马军团崇拜的对象,这就被以色列民中的奋锐党人视为是亵渎的“可憎之物”、“偶像”,正是十诫中第二条所严格禁止的。但是罗马军团是举着他们的旗帜拆毁圣殿的。

顺便说一下,奋锐党是主张反抗罗马帝国对以色列的统治的一个政治性政党,其目标是把在以色列的外来者驱除出境。在主耶稣的十二个门徒中,就有一位是奋锐党的成员西门。(参见马可3:18)

自从迪都将军和他的军队占领了耶路撒冷以后,他们就着手更改耶路撒冷城的名称。约在公元130年代,耶路撒冷的官方名称就被改为艾利亚.卡毕徒利亚(Aelia Capitolina)直至公元638年,之后又被改为伊斯兰教对耶路撒冷的称呼,'إلياء' (Iliyā')。

在公元135年代,罗马帝国就把宙斯的雕像与庙宇竖立在被拆毁了的圣殿的废墟上。在公元688年,也就是在第七世纪,伊斯兰教徒开始在原来圣殿的位置上,建他们的“圆顶清真寺”。这一系列事件,完全应验了主耶稣所说的预言。

3. 括号里的词

(1) 这个括号是从哪里来的?

马可和马太的记载中都有这个括号,我们不认为这是主耶稣所说的话,而是有人加上的注解。

因为在括号里的内容是说对“读这经的人”讲的,而不是听主耶稣教导的听众讲的。平时,主耶稣常常对祂的听众曾经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见马太11:15)我们没有在圣经里查到主耶稣说过括号里的话。

当时,主耶稣是对祂的门徒讲说这些事,如果主耶稣要祂的门徒注意祂所说的内容,无论如何不会说“读”。我们不知道主耶稣有写过任何的书籍,我们所看到的记载都是记录了主耶稣用口述的方式教导的内容。而且当主耶稣在教导的时候,《马可福音》尚未成书,从“读这经的人”这几个字来分析,括号里的字非常可能是在写这书的时候才加上的。

顺便说一下,按照英文圣经的翻译,我们没有看到中文和合本里的“经”这个字。英文一般是翻译为“let the reader understand”,意思是“让读者明白”。所以我们认为,括号里的字有可能是马可写入的。也因为这不是主耶稣所说的,所以他就放在括号里了。

当马可写下这本书的时候,新约圣经还没有成书,所以不可能用“经”来描写。一般认为新约圣经成书是在第四世纪,就是在公元300多年的时候。吕振中的译本对这个括号里的翻译是,“诵读的人须要了悟阿”。当圣经翻译成中文和合本的时候,可能为了让读者容易明了就有了这个“经”字。这仅仅是我们的分析。

(2) 为什么马可和马太都要加这个括号?

圣经没有进一步地解释为什么要加上这个括号。根据我们对这段经文的理解,我们感谢马可和马太在这地方加了这个括号。提醒我们要“会意”,就是要我们不仅读字面的意思,还要明白字里面的意思。

主耶稣在这里说的是预言,没有清楚地说明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所以需要我们在圣灵的带领下细心地思考,来领会、来明白的。如果囫囵吞枣地读一下很可能就不明白到底在说什么了。

II. 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在房上的,不要下来,也不要进去拿家里的东西。在田里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

1. 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

当时的犹太人认为,既然耶路撒冷是圣殿所在的地方,必定是一个永远安全的地方,上帝一定会保守祂自己的圣殿。但是在我们在查考前面一段经文的时候,主耶稣已经明确指出,虽然这个圣殿貌似雄伟庄严,但是“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参见马可13:2)

查看世界地图,我们很容易就得出一个结论,人都是是喜欢住在平原,不愿意住在山上。世界上的大城市基本都在平原上。山城的交通绝对没有在平原上便利,尤其是在古代,那时的交通工具最多也就是有牲畜的动力而已。

主耶稣在说得很清楚,是要居住在犹太平原的人“逃到山上”。换言之,在平原地有灾祸了。

主耶稣在这个时候所说的预言,在三十几年以后就发生了。留在犹太平原的人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残杀,而记住主耶稣这句话的以色列民,在公元68年罗马将军威斯巴沙努斯向耶路撒冷进军的时候,避难到约旦芬拉山谷的人们保住了性命。

但是主耶稣的预言不仅仅是指公元第一世纪时的情况。

2. 在房上的,不要下来,也不要进去拿家里的东西。在田里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

主耶稣所说的这一句话实在是不符合日常生活的规律。这就是告诉我们,主耶稣在这里所说的不是一个常态。

在这里主耶稣告诉我们什么呢?

主耶稣说,“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在房上的不要下来;也不要进去拿家里的东西;在田里的,也不要回去拿衣裳。”这里好像说的有些含糊,在房上的不下来,在田中的不回家,那么干什么呢?好像主耶稣没有说清楚。

如果仔细阅读上下文,我们很容易看出一个情况,当“那行毁坏可憎的”掌权的时候,人们是愿意服在这个环境的压迫下呢?还是脱离那宽阔、富足的环境而到山上去,过艰苦的生活不回家,与“那行毁坏可憎的”有一个明显的分别呢?牠在那里管着全地,牠给跟随牠的人有很多好处,但是如果你不肯跟随“那行毁坏可憎的”,不受那六六六的印,那就会受很多苦。

参考路加的记载,“在城里的,应当出来。在乡下的,不要进城。”给我们一个结论就是要逃离,不要为生活用品挂虑,逃离那行毁坏可憎的是关键!

3. 在这里主耶稣教导我们不要回家取衣裳和东西,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1) 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当灾难临头的时候,留恋家里的财产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来看一段经文:“那两个天使晚上到了所多玛。罗得正坐在所多玛城门口,看见他们,就起来迎接,脸伏于地下拜,说,我主阿,请你们到仆人家里洗洗脚,住一夜,清早起来再走。他们说,不,我们要在街上过夜。罗得切切地请他们,他们这才进去,到他屋里。罗得为他们预备筵席,烤无酵饼,他们就吃了。他们还没有躺下,所多玛城里各处的人,连老带少,都来围住那房子,呼叫罗得说,今日晚上到你这里来的人在哪里呢?把他们带出来,任我们所为。罗得出来,把门关上,到众人那里,说,众弟兄,请你们不要作这恶事。我有两个女儿,还是处女,容我领出来,任凭你们的心愿而行。只是这两个人既然到我舍下,不要向他们作什么。众人说,退去吧。又说,这个人来寄居,还想要作官哪。现在我们要害你比害他们更甚。众人就向前拥挤罗得,要攻破房门。只是那二人伸出手来,将罗得拉进屋去,把门关上,并且使门外的人,无论老少,眼都昏迷。他们摸来摸去,总寻不着房门。二人对罗得说,你这里还有什么人吗?无论是女婿是儿女,和这城中一切属你的人,你都要将他们从这地方带出去。我们要毁灭这地方。因为城内罪恶的声音在耶和华面前甚大,耶和华差我们来,要毁灭这地方。罗得就出去,告诉娶了他女儿的女婿们(娶了或作将要娶)说,你们起来离开这地方,因为耶和华要毁灭这城。他女婿们却以为他说的是戏言。天明了,天使催逼罗得说,起来,带着你的妻子和你在这里的两个女儿出去,免得你因这城里的罪恶同被剿灭。但罗得迟延不走。二人因为耶和华怜恤罗得,就拉着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并他两个女儿的手,把他们领出来,安置在城外。领他们出来以后,就说,逃命吧。不可回头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灭。罗得对他们说,我主阿,不要如此,你仆人已经在你眼前蒙恩。你又向我显出莫大的慈爱,救我的性命。我不能逃到山上去,恐怕这灾祸临到我,我便死了。看哪,这座城又小又近,容易逃到,这不是一个小的吗?求你容我逃到那里,我的性命就得存活。天使对他说,这事我也应允你。我不倾覆你所说的这城。你要速速地逃到那城。因为你还没有到那里,我不能作什么。因此那城名叫琐珥(琐珥就是小的意思)。罗得到了琐珥,日头已经出来了。当时,耶和华将硫磺与火从天上耶和华那里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并城里所有的居民,连地上生长的,都毁灭了。罗得的妻子在后边回头一看,就变成了一根盐柱。”(见创世19:1~26)

在这里,我们看到所多玛和蛾摩拉是一个邪恶、淫乱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即使你不主动邪恶、不主动淫乱,邪恶和淫乱也会找到你。天使告诉罗得,你的全家必须立即离开这个地方,上帝要降灾难到这个邪恶淫乱的地方。但是又有几个人会听从呢?罗得的女婿根本不听,要不是天使拉着罗得的手和他妻子的手,并他两个女儿的手,把他们领到城外,他们是不会放弃所有的家产和金钱的。

但是罗得的妻子在逃出来以后,竟然还是留恋家产,回头看一眼,因此她就成为了一根盐柱。

所以,主耶稣在这里警告我们,不要留恋地上的家产和金钱。

(2) 不要被世界所缠连。

我们常常因为家人而放弃我们的追求。尤其是中国的父母,可以为自己的孩子放弃一切。这样的事情是不是绝是完美的呢?

主耶稣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见马太10:37)

使徒保罗告诉我们,“你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脱离。你没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妻子。你若娶妻,并不是犯罪。处女若出嫁,也不是犯罪。然而这等人肉身必受苦难。我却愿意你们免这苦难。弟兄们,我对你们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我愿你们无所挂虑。没有娶妻的,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娶了妻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妻子喜悦。妇人和处女也有分别。没有出嫁的,是为主的事挂虑,要身体灵魂都圣洁。已经出嫁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丈夫喜悦。我说这话,是为你们的益处。不是要牢笼你们,乃是要叫你们行合宜的事,得以殷勤服事主,没有分心的事。”(见林前7:27~35)

使徒保罗在这段经文里解释了主耶稣在《马太福音》第十章37节里所说的话。我们结婚成家,这不是犯罪,而是上帝所允许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父母、妻子、丈夫、孩子而分心,不能殷勤服事主,不能完全听主的命令。

根据这段经文,我们再来看主耶稣给予我们的教导,“在房上的,不要下来,也不要进去拿家里的东西。在田里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我们就知道,在关键的时候,如果家人不听劝告,就像罗得的两个女婿那样,罗得的两个女儿就不得不让她们的丈夫留在所多玛和蛾摩拉,而自己逃离。

4. 如果我们在那个时候,逃到山上去,我们的吃住怎么解决呢?

民以食为天,吃住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对于主耶稣基督来说,会有什么样的问题是祂没有办法解决的吗?

参照《但以理书》和《启示录》我们就会比较清楚一点,逃到山上怎么办?在那里就能活下去吗?感谢主,他们这些分别出去的人会被主在旷野里养活“一载,二载,半载”。(参见但以理12:7)问题就是,你心里有没有被外面的环境恐吓到,因而失去了上帝的灵对我们的光照?是不是我们被“那行毁坏可憎的”所吓到,不敢再紧紧站在上帝那一边,反倒跟随了外面的环境而背向上帝呢?

我们基督徒的信心是建立在上帝的应许上,而不是建立在周围的环境上。

使徒保罗告诉我们,“我们原知道,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上帝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深想得那从天上来的房屋,好像穿上衣服。倘若穿上,被遇见的时候就不至于赤身了。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劳苦,并非愿意脱下这个,乃是愿意穿上那个,好叫这必死的被生命吞灭了。为此培植我们的就是上帝,祂又赐给我们圣灵作凭据。(原文作质)。所以我们时常坦然无惧,并且晓得我们住在身内,便与主相离。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我们坦然无惧,是更愿意离开身体与主同住。所以无论是住在身内,离开身外,我们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悦。”(见林后5:1~9)

既然上帝吩咐我们在那个时候要逃到山上去,我们就按照上帝的教导来做,我们要讨上帝的喜悦,上帝必定会看顾我们。

III. 当那些日子,怀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祸了。你们应当祈求,叫这些事不在冬天临到。

1. 当那些日子,怀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祸了。

主耶稣不是笼统地说,怀孕的和奶孩子的都有祸了,而是说在那个特定的一些日子里,怀孕的和奶孩子的才有祸了。

因为在这一段时间里,主耶稣要我们逃到山上去,但是对于怀孕的和奶孩子的准妈妈和带婴孩的妈妈来说,逃难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主耶稣曾教导我们说,“因为日子要到,人必说,不生育的,和未曾怀胎的,未曾乳养婴孩的,有福了。 ”(见路加23:29)

我们中国人常常以子孙满堂为有福气的象征,但是主耶稣也说过,“不生育的,和未曾怀胎的,未曾乳养婴孩的,有福了”。(参见路加23:29)没有孩子的很可能也是上帝的恩典,有孩子的也是上帝的恩典。我们所得到的恩典不一定是以子孙的多少为标准的。我们认为被上帝称为,“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参见马太25:23)这才是真正有福气的人。

我们刚才已经看了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里说的话,如果为了更好地事奉上帝,宁可没有孩子,这也是好的无比的。

我们至少在这一节经文里,我们可以明白没有孩子的家庭,并不一定是上帝不祝福的家庭。

2. 你们应当祈求,叫这些事不在冬天临到。

(1) 不在冬天临到

我们知道冬天是行动不便的时候,这对逃难来说尤其可能。

我们冬天穿的衣服就比较多,而且为了维持我们的身体,我们在冬天就会吃的比夏天多,因为我们需要食物的热量。

上面说到了怀孕的和奶孩子的在逃难的时候是很不方便的;然而,对每一个人来说,冬天的逃难要比夏天的逃难困难得多了。

(2) 你们应当祈求

显然,主耶稣在这里告诉我们,对于这个时间,我们是可以祈求的。

这个灾难是因为“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不当站的地方”而带来的。这个灾难至少也是在上帝允许的时候才发生。

现在,主耶稣告诉我们,我们可以祈求,愿上帝不在冬天降灾给我们。这就是说,如果我们“不住地祷告”,(见帖前5:17)祈求上帝,上帝就可能听我们的祷告,改变祂降灾的时间。

因为祷告,上帝改变了祂原来的计划,这在旧约圣经里有记载:“那时希西家病得要死,亚摩斯的儿子先知以赛亚去见他,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你当留遗命与你的家,因为你必死不能活了。希西家就转脸朝墙,祷告耶和华说,耶和华阿,求你记念我在你面前怎样存完全的心,按诚实行事,又作你眼中所看为善的。希西家就痛哭了。耶和华的话临到以赛亚说,你去告诉希西家说,耶和华你祖大卫的上帝如此说,我听见了你的祷告,看见了你的眼泪,我必加增你十五年的寿数。”(见以赛亚38:1~5)

圣经告诉我们,“耶和华远离恶人。却听义人的祷告。”(见箴言15:29)我们在这里看到,主耶稣再一次从侧面强调了祷告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凡事都要祷告,而且要不住地祷告。

IV. 因为在那些日子必有灾难,自从上帝创造万物直到如今,并没有这样的灾难。后来也必没有。

1. 在那些日子必有灾难

主耶稣首先肯定了这灾难的必定性。

这不是忽悠,这不是媒体发表耸人听闻的消息,这是主耶稣亲口告诉我们的事情。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情况。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些灾难会在什么时候发生,但是我们相信主耶稣所说的话,这个灾难是一定要出现的。

我们有几个可能性不会遇到这样的灾难,一个就是在这个灾难来到之前,我们已经离开了这个物质世界,这样我们就不会受到这样的灾难。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长寿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当主耶稣在再一次降临在地上之前,所有信靠祂的人都会被提。“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 ”(帖前4:17)我们就不会留在这个物质世界经历这个灾难。

2. 自从上帝创造万物直到如今,并没有这样的灾难。后来也必没有。

从这一节圣经来看,主耶稣对这个灾难的严重性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我们知道上帝曾经使用洪水降灾在地球上,只有留下挪亚一家,“就是那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上帝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当时进入方舟,藉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个人。 ”(彼前3:20)这八个人就是挪亚夫妻两人,加上挪亚三个儿子和他们的妻子。

现在,主耶稣说,“自从上帝创造万物直到如今,并没有这样的灾难。后来也必没有。”那就是说,末日的灾难要比挪亚时代的洪水还要厉害,杀伤力比挪亚时代的洪水还要大。那将会是什么样的灾难呢?

我们来看一段经文,“故此,当时的世界被水淹没就消灭了。但现在的天地,还是凭着那命存留,直留到不敬虔之人受审判遭沉沦的日子,用火焚烧。亲爱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们不可忘记,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祂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但主的日子要像贼来到一样。那日天必大有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销化,你们为人该当怎样圣洁,怎样敬虔,切切仰望上帝的日子来到。在那日天被火烧就销化了,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熔化。”(见彼后3:6~12)

在这段经文里,我们清楚地看到当时间到了“不敬虔之人受审判遭沉沦的日子”,所有“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那就是说,这一次灾难不再是水,而是火。

当前的世界上火药味那么重,各国的战争能力已经可以用核武器销毁整个地球了。仅仅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已经可以构想出世界末日的大火了。

V. 若不是主减少那日子,凡有血气的,总没有一个得救的。只是为主的选民,祂将那日子减少了。

刚才我们已经说过,在挪亚时代的洪水,只有八个人存留下来。我们可以从圣经里看到,在挪亚时代的洪水里只有八个人存活的原因,是因为“耶和华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除灭,因为我造他们后悔了。”(见创世6:7)那时,上帝并没有说要把地上凡有血气的都除灭,只是要除灭地上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由此可见,上帝并没有除灭在水里的活物。

然而,现在主耶稣告诉我们,在主耶稣再来之前的灾难要比挪亚时代的洪水更厉害,连水里有血气的也不能幸免。这就使我们不得不思虑这个灾难到底有几个人可以存活?

主耶稣在这里说,“若不是主减少那日子,凡有血气的,总没有一个得救的。”这就是说,如果上帝严格执行这样的灾难的话,不仅无人能够存活,而且“凡有血气的,总没有一个得救的。”无论是在天上飞的、还是在地上走的和爬的,还是在水里游的,没有一个得救。

但是主耶稣所说的这一句话是一句假设句:若不是主减少那日子,凡有血气的,总没有一个得救的。

如果上帝不减少这灾难的日子,如果上帝不缩短这最大灾难的时间,世界上没有一个有生命的活物可以存活。

那就是说,实际上,上帝会减少那灾难的日子,可以让某些人存活。所以,主耶稣在这里说,“只是为主的选民,祂将那日子减少了。”这也就告诉我们,信上帝的人里至少有一部分不会被这末日的灾难除灭。

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上帝怜悯人的心。

我们虽然是基督徒,自称是跟随主耶稣的人,但是我们的行为与主耶稣给我们的标准却还是差得很远,我们只是有盼望的罪人。“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见罗马3:10)基督徒实际上不是义人,我们只是被上帝称为义人而已。所以在圣经里是用“称义”来描写我们,“如今却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 ”(见罗马3:24)

我们向上帝认了的罪,上帝都会赦免我们,但是我们是不是还有罪没有向上帝认的呢?我们认了罪以后,是不是又犯了罪?按照上帝的标准,我们都是罪大恶极的人,至少我觉得我是罪大恶极的;一生中所犯的罪,认也认不完。

圣经有告诉我们,“耶和华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赦免罪孽和过犯。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见民数14:18)所以,按理说,我们是应该受到灾难的刑罚的,至少我是应该受到刑罚的。

但是我们已经在主耶稣的名下了,我们是主耶稣的羊,主耶稣就怜悯我们,为了不让我们受太多的苦,祂就将那日子减少了。

VI. 那时若有人对你们说,看哪,基督在这里。或说,基督在那里。你们不要信。因为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显神迹奇事。倘若能行,就把选民迷惑了。

1. 那时若有人对你们说,看哪,基督在这里。或说,基督在那里。你们不要信。

首先,我们看到,在那个时候,迷惑人的人和选民同时都存在。

在这一句话里的“有人”,就是那些迷惑人的人。这就是说,魔鬼撒旦到这个时候还不会死心,牠还要来拉人入地狱。

显然,在那个时候,魔鬼撒旦并不是以一个反对上帝的面目出现,而是以一个“传教士”的形象、甚至以一个“牧师”的形象出现。牠来告诉我们,基督在哪里;而实质上是要骗我们跟随牠。

当主耶稣再一次降临的时候,祂不会只在某一个地方出现,因为主耶稣亲自告诉我们,“闪电从东边发出,直照到西边。人子降临,也要这样。 ”(见马太24:27)当主耶稣再一次降临的时候,全世界都立刻知道了。主耶稣第一次降临的时候,确实是没有人知道,所以天使向牧羊人报了喜讯。但是主耶稣已经告诉我们,当祂第二降临的时候,不再是没有人知道,而是像闪电一样,所有的人都知道了。

如果我们明白主耶稣的这一句话,我们就知道,那些迷惑人的来对我们说,基督在这里,或者基督在那里,我们就立刻知道他们是欺骗人的。当主耶稣第二次降临的适合,不需要任何人来报信,上帝让所有的人立刻就都知道了。

2. 因为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显神迹奇事。倘若能行,就把选民迷惑了。

(1) 假基督

我们刚才已经说过了,主耶稣第二次降临的时候,全世界都立刻知道了。所以任何一个在某地自称是基督的,一定是假的,是迷惑和欺骗人的。

(2) 假先知

① 先要说一下什么是先知

先知是传达上帝的话语,按照上帝的旨意预先把将要发生的事情告诉世人。(这是我们的定义。不同的人完全可能对“先知”有不同的定义。)

另外,还有一种“先知”,在圣经里是指明白上帝旨意的人,如亚伯拉罕。(参见创世20:7)

电视台里预报天气的人,虽然也告诉我们将要发生的天气,但是这些人不是传达上帝的话,所以他们不是先知。不是所有可以告诉我们将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的人都是先知。

按照圣经的记载,诸如撒母耳、但以理、以赛亚、以利亚、耶利米,等等都是说预言的先知。

② 主耶稣说,“因为众先知和律法说预言,到约翰为止。 ”(见马太11:13)

这一节圣经的英文翻译,基本都是写成,“For all the Prophets and the Law prophesied until John.”在这一句英文,可以翻译为:因为众先知和律法所的预示,到约翰为止。

这里的约翰是指施洗约翰。我们对这一节圣经的理解是:施洗约翰是最后一位说预言的先知。

③ 但是在施洗约翰死了以后,圣经还提到先知

圣经确实在施洗约翰死了以后还提到了先知,甚至圣经说,“圣灵显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处。这人蒙圣灵赐他智慧的言语。那人也蒙这位圣灵赐他知识的言语。又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信心。还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医病的恩赐。又叫一人能行异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别诸灵。又叫一人能说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这一切都是这位圣灵所运行,随己意分给各人的。”(见林前12:7~11)

我们刚才所说的先知的定义,是我们定义的,就是说,按照上帝旨意说预言的才是先知 。我们认为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二章第10节所说的先知,不是说预言的先知,而是明白上帝旨意的先知。因为明白上帝旨意的先知,没有写出先知书给我们读。亚伯拉罕也没有写圣经的任何一部分。

我们说,圣经里已经记载了上帝要告诉我们的所有的话了,如果在圣经以外,上帝还有话要向世人宣告,那就是说圣经还应该有续本。但是我们圣经一共六十六本书,一本也不能多、一本也不能少。圣经已经完全了上帝要告诉我们的一切内容,圣经没有续本,也不需要续本。

在旧约圣经里有许多先知,他们都说了很多预言,但是到主耶稣降临到世界上,为我们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又复活了。上帝的救恩已经成了。先知所说有关救世主的事情已经实现了。所以说世人都应该明白之预言的先知就没有再出现了。

至于在《哥林多前书》里所说的先知,并不是说预言的先知,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在圣经里有他们所说的预言。所以我们说,在《哥林多前书》里所说的先知,与旧约一直到施洗约翰这样的先知是不同的。

④ 彼得和众使徒在《使徒行传》里也有讲到说预言的事。

“这正是先知约珥所说的。上帝说,在末后的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你们的少年人要见异象。老年人要作异梦。在那些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我的仆人和使女,他们就要说预言。在天上我要显出奇事,在地下我要显出神迹,有血,有火,有烟雾。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这都在主大而明显的日子未到以前。到那时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见使徒行传2:16~21)

其实这是彼得和十一个使徒只是引用了《约珥书》第二章28~32节里的话。

我们认为主耶稣在这里所说的“假先知”是那些说假预言的“先知”。根据上下文,这些假先知,总是在预言主耶稣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降临,他们以这样耸人听闻的新闻来迷惑人。

实际上,主耶稣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 ”(见马太24:36)

(3) 假基督和假先知会显神迹奇事。倘若能行,就把选民迷惑了。

我们要明白,魔鬼撒旦也是有能力的。“后来,我们往那祷告的地方去。有一个使女迎着面来,她被巫鬼所附,用法术,叫她主人们大得财利。 ”(见使徒行传16:16)

看见污鬼可以叫人发财,这不是很迷惑人心的吗?

如果有贪财的心,就很容易就跟着这样污鬼走了。

所以魔鬼撒旦会利用人的欲望来迷惑人。如果我们的心不是牢牢地扎根在上帝的话语上,我们就有可能中了魔鬼撒旦的诡计,受到牠的迷惑。

VII. 你们要谨慎。看哪,凡事我都预先告诉你们了。

1. 这是主耶稣的警告:你们要谨慎。

在这一章里,主耶稣四次警告我们要谨慎。这里是第三次警告我们。

我们在查第十三章1~13节的时候,已经讲了主耶稣要我们谨慎的情况,现在主耶稣又一次向我们强调要谨慎。真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我们强调要谨慎。

我们常常说,主耶稣说一次已经够重要的了,如果主耶稣在一章里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我们必须要千千万万地注意了。

这也就是说,在近末日的时候,魔鬼撒旦做垂死的挣扎,牠们想尽一切方法来迷惑选民,难怪现在邪教、异端猖獗。牠们不仅在各国各地活动,也在网络上活动。真的是迷惑了不少基督徒。

2. 看哪,凡事我都预先告诉你们了。

主耶稣把所有的情况都预先告诉我们了,我们以《以弗所书》第六章来勉励弟兄姊妹:“要穿戴上帝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两争战原文都作摔跤)所以要拿起上帝所赐的全副军装,好在磨难的日子,抵挡仇敌,并且成就了一切,还能站立得住。所以要站稳了,用真理当作带子束腰,用公义当作护心镜遮胸。又用平安的福音,当作预备走路的鞋穿在脚上,此外又拿着信德当作藤牌,可以灭尽那恶者一切的火箭。并戴上救恩的头盔,拿着圣灵的宝剑,就是上帝的道。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儆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也为我祈求,使我得着口才,能以放胆,开口讲明福音的奥秘,(我为这福音的奥秘,作了带锁链的使者)并使我照着当尽的本分,放胆讲论。”(见以弗所6:11~20)

VIII. 在这段经文里我们学到了什么

  1. 我们一定要明白祷告的重要性

  2. 我们要谨慎,因为在末世魔鬼撒旦是很猖獗的,牠们会使用各种手段来迷惑选民。

  3. 对方魔鬼撒旦的唯一方法就是紧紧抓住主耶稣对我们的应许,按祂的旨意行事为人,而不要着眼在周围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