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11: 11~22

马可福音 11: 11 ~ 22 节

11 耶稣进了耶路撒冷,入了圣殿,周围看了各样物件。天色已晚,就和十二个门徒出城往伯大尼去了。

12 第二天,他们从伯大尼出来。耶稣饿了,13 远远地看见一棵无花果树,树上有叶子,就往那里去,或者在树上可以找着什么。到了树下,竟找不着什么,不过有叶子。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14 耶稣就对树说,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祂的门徒也听见了。20 早晨,他们从那里经过,看见无花果树连根都枯干了。21 彼得想起耶稣的话来,就对祂说,拉比,请看,你所咒诅的无花果树,已经枯干了。22 耶稣回答说,你们当信服上帝。


15 他们来到耶路撒冷,耶稣进入圣殿,赶出殿里作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16 也不许人拿着器具从殿里经过。17 便教训他们说,经上不是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万国祷告的殿吗?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18 祭司长和文士听见这话就想法子要除灭耶稣。却又怕祂,因为众人都希奇祂的教训。19 每天晚上,耶稣出城去。


我们这一次查考的经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主耶稣去了圣殿,但是没有住在耶路撒冷;第二部分就是主耶稣诅咒无花果树;第三部分是关于主耶稣洁净圣殿。

I. 耶稣进了耶路撒冷,入了圣殿,周围看了各样物件。

1. 当主耶稣荣耀地进入了耶路撒冷之后,祂就进入圣殿。

在这一节经文里,我们看到了两个地名,耶路撒冷和圣殿。圣殿是在耶路撒冷里面,所以耶路撒冷的占地面积比圣殿大很多。但是耶路撒冷又有圣城之称,而圣殿的原意是上帝所居住的地方。(参见撒母耳下7:1~13)主耶稣也将圣殿称为“我父的殿”, (参见约翰2:16)和“我父的家”。(参见路加2:49)

我们在查考这一章1~10节的时候,我们看到在整个耶路撒冷城里,有两种极然不同的人,就是众人热烈欢迎救世主弥赛亚的来到,称主耶稣为王;而另一方面,文士法利赛人对主耶稣却恨之入骨。

在这样的情况下,主耶稣要去什么地方?门徒很可能想象主耶稣会在耶路撒冷称王,那祂就应该去希律的皇宫。但是祂没有去希律的地方,而是到了圣殿,进入了“我父的家”。

正如马可在第九节和第十节所记载的,主耶稣是“奉主名来的”、是“那将要来的我祖大卫之国”。祂的权力大大超过罗马帝国所分封的王,祂来到世界是为了上帝的国。所以祂没有去罗马帝国所分封之王的宫殿,而是查看了圣殿。

马可记载了,祂在圣殿“周围看了各样物件”。祂在圣殿里看什么?圣经并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既然耶路撒冷里的圣殿是上帝的殿,主耶稣必定对里面的每一样物件都了如指掌,祂完全知道圣殿里的每一样物件的意义和作用:无论是圣殿里的灯台还是放陈设饼的桌子,每一句物件都有深刻的属灵意义。

我们知道,人们在圣殿里所做所想的各样事情显示了人们的属灵程度。以色列民与上帝亲近的程度,从某个程度来说,也反映在以色列国的强盛和衰亡上。

主耶稣来到世界是来拯救罪人,所以祂必定关心人们的属灵程度。圣经在这里并没有记录主耶稣的心情,但是我们发觉一个事实,就是在祂观察了整个圣殿并周围的各样物件之后,祂没有在耶路撒冷过夜,而是去到了离耶路撒冷约有三公里远的伯大尼。

2. 主耶稣并没有在耶路撒冷居住,而是到了伯大尼。

根据以下的经文,我们就知道主耶稣看到了很多在圣殿里进行的事情是祂所不愿意看到的,而且圣殿里主耶稣也受到了领袖们对祂的敌视。同时,我们知道逾越节马上就要到了,必定有许多以色列人到耶路撒冷来过节。所以在那个时候耶路撒冷一定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主耶稣决定不在耶路撒冷过夜,而要去到伯大尼。当然,在伯大尼主耶稣有很多好朋友,诸如马利亚、马大和拉撒路一家,(参见约翰11:1)还有长大麻疯的西门也是在伯大尼。(参见马可14:3)但是我们认为主耶稣在这个时候并不是因为要去见老朋友才去了伯大尼,而是祂不愿意在一个把上帝的殿变为贼窝的地方过夜。(参见马可11:17)

II. 主耶稣对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的诅咒

为了我们查经简便一些,我们把第11至14节和第20至22节放在一起来查看,虽然马可把无花果树的记载分开两部分来记载,可能是为了把主耶稣洁净圣殿来加强对无花果树的意义。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主耶稣洁净圣殿,所以我们就把这两段放在一起了。

关于这无花果树的经文,马太也有记载:“于是离开他们出城到伯大尼去,在那里住宿。早晨回城的时候,祂饿了。看见路旁有一棵无花果树,就走到跟前,在树上找不着什么,不过有叶子。就对树说,从今以后,你永不结果子。那无花果树就立刻枯干了。”(见马太21:17~19)

1. 第二天,他们从伯大尼出来。耶稣饿了

我们相信这是第二天的早晨,也可能是清晨。“他们”一定是指主耶稣和祂的门徒都从伯大尼出来。圣经在这里记载了“耶稣饿了”。

这看起来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我们觉得不平常。为什么呢?

(1) 主耶稣为什么会饿了呢?

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主耶稣和祂的门徒到伯大尼去,很有可能是住在马利亚、马大和拉撒路的家里,也有可能是住在曾经长大麻疯的西门家里。如果真的是这样,难道没有为主耶稣和祂的门徒提供早餐吗?如果提供了早餐,为什么还会饿了呢?这不是很奇怪吗?

有人认为主耶稣在那一晚上没有睡好,因为祂思念在圣殿里发生的事情,以至于没有吃早饭就出来了。我们并不完全同意这样的分析。

(2) 是主耶稣一个人饿了,还是门徒们也饿了?

圣经在这里只记载了“耶稣饿了”,没有说门徒也饿了。如果门徒不饿,那就是说他们吃了早餐。难道主耶稣有早餐不吃?

从圣经的其他章节里,我们看到主耶稣对“饿”有不同一般的情况:

① “有一个安息日,耶稣从麦地经过。祂的门徒掐了麦穗,用手搓着吃。 ”(见路加6:1)

这个时候是门徒饿了,所以才掐了麦穗,用手搓着吃,而主耶稣却没有掐了麦穗,用手搓着吃。可见在门徒饿的时候,主耶稣并没有饿。

② 圣经曾记载主耶稣另外一次饿的时候:

“当时,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祂禁食四十昼夜,后来就饿了。”(见马太4:1~2)

所以主耶稣确实有饿的时候。

③ 我们来看一下圣经记载主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交谈的时候。

圣经首先记载了,“那时门徒进城买食物去了。”(见约翰4:8)然后,当门徒把食物买来以后,圣经有记载,“这其间,门徒对耶稣说,拉比请吃。耶稣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门徒就彼此对问说,莫非有人拿什么给祂吃吗?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见约翰4:31~34)

这里告诉我们除了身体的饥饿和饱足以外,主耶稣非常注重属灵的饥饿和饱足。当主耶稣“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主耶稣就不饿了。

根据以上三出经文的查考,我们认为圣经在这里记载“耶稣饿了”并不仅是指祂肉身的饥饿,其主要的意思乃是指主耶稣急于去“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也就是之后祂洁净圣殿的工作。当然,因为主耶稣饿了,也就引出了有关无花果树的神迹。

2. 主耶稣诅咒那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

主耶稣“远远地看见一棵无花果树,树上有叶子,就往那里去,或者在树上可以找着什么。到了树下,竟找不着什么,不过有叶子。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耶稣就对树说,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祂的门徒也听见了。”

(1) 圣经对这棵无花果树的描写

圣经在这里记载了,“远远地看见一棵无花果树,树上有叶子”。这就是说这是一棵活的树,而且树上有叶子。因为有这样的外貌,人们在很远就能看到它,而且还能吸引人们来到它的面前。

(2) 主耶稣对这棵无花果说的诅咒是不是合理?

根据圣经和合本的记载,主耶稣没有找到无花果是“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

查看英文圣经,绝大部分是用,“it was not the season for figs”, 也就是“那不是盛产无花果的季节”。

从这两个翻译中,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虽然这时候还没有到盛产无花果,可以大量收无花果的季节,无花果树上也不是一定没有小小的无花果。

但是即使没有小小的无花果,应该也不是很特殊的状态。所以从植物生长的角度来看,主耶稣的诅咒似乎是不合理的。

但是我们知道上帝是绝对不会做不合理的事情的,那主耶稣一定另有所指。

(3) 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耶稣饿了”的意思,可能并不是祂肉身饿了。

如果我们的分析是正确的话,主耶稣在这棵无花果树上要找的也不是为了解决祂肉身的需要。

① 圣经中常常用无花果来比喻以色列。

圣经第一次提到无花果树,就是记述亚当和夏娃用无花果树的叶子缝成裙子,遮盖身体。(参见创世3:7)所以无花果树在伊甸园里就有。

无花果树也是上帝赐福的一个象征:“因为耶和华你上帝领你进入美地,那地有河,有泉,有源,从山谷中流出水来。那地有小麦,大麦,葡萄树,无花果树,石榴树,橄榄树,和蜜。你在那地不缺食物,一无所缺。”(见申命8:7~9)在上帝所赐的美地里,有葡萄树和无花果树。

圣经常常提到葡萄和无花果,主耶稣也在比喻中说到,“从前西罗亚楼倒塌了,压死十八个人,你们以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吗?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于是用比喻说,一个人有一棵无花果树,栽在葡萄园里。他来到树前找果子,却找不着。就对管园的说,看哪,我这三年,来到这无花果树前找果子,竟找不着,把它砍了吧。何必白占地土呢?管园的说,主阿,今年且留着,等我周围掘开土,加上粪。以后若结果子便吧。不然再把它砍了。”(见路加13:4~9)显然主耶稣在这个比喻里把以色列民比喻为那无花果树,期待这无花果树有朝一日会结果子。

耶和华上帝把以色列民比喻为无花果:“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将犹大王约雅敬的儿子耶哥尼雅和犹大的首领,并工匠,铁匠从耶路撒冷掳去,带到巴比伦。这事以后,耶和华指给我看,有两筐无花果放在耶和华的殿前。一筐是极好的无花果,好像是初熟的。一筐是极坏的无花果,坏得不可吃。于是耶和华问我说,耶利米你看见什么。我说,我看见无花果,好的极好,坏的极坏,坏得不可吃。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被掳去的犹大人,就是我打发离开这地到迦勒底人之地去的,我必看顾他们如这好无花果,使他们得好处。我要眷顾他们,使他们得好处,领他们归回这地。我也要建立他们,必不拆毁,栽植他们,并不拔出。我要赐他们认识我的心,知道我是耶和华。他们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们的上帝,因为他们要一心归向我。耶和华如此说,我必将犹大王西底家和他的首领,以及剩在这地耶路撒冷的余民,并住在埃及地的犹大人都交出来,好像那极坏,坏得不可吃的无花果。我必使他们交出来,在天下万国中抛来抛去,遭遇灾祸。在我赶逐他们到的各处成为凌辱,笑谈,讥刺,咒诅。我必使刀剑,饥荒,瘟疫临到他们,直到他们从我所赐给他们和他们列祖之地灭绝。”(见耶利米24:1~10)

以色列民像无花果一样,有好的无花果,也有坏的无花果;有忠于上帝的选民,也有与上帝为敌的恶人。

② 我们对为什么主耶稣诅咒这无花果树的理解

圣经在这里记载了当主耶稣诅咒这无花果树的时候,“祂的门徒也听见了。”所以我们认为,主耶稣既诅咒了这无花果树,也是说给门徒听的。

主耶稣的这个诅咒警告了当时没有果子的以色列宗教领袖,也隐约地警告了那些日后高呼“钉祂十字架”的人们,当然也是对门徒的一个教训。

当时的宗教领袖穿着神圣、华丽的衣服,也有精确的家谱自认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可是他们内心并没有圣灵和生命的果子。这就像那棵无花果树,有叶子,但是没有果子。

我们说,这果子就是福音的果子。我们基督徒的使命在于生养众多,遍满地面(参见创世1:28)。遍满全地的目的是把福音一直传到地极!

这就是为什么使徒保罗说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参见提后4:2)。

主耶稣在这个时候的诅咒,实际上是宣布了一个重要的结果。“耶稣就对树说,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

我们说,无花果树是比喻以色列人,现在主耶稣对无花果树说,“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

我们回想一下,当初上帝呼召亚伯拉罕的时候,告诉他,“我与你立约,你要作多国的父 ”,(见创世17:4)“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参见创世12:3)也就是上帝要亚伯拉罕的后裔向全人类传福音,但是很可惜,以色列人就躺在亚伯拉罕的后裔上,没有出去向世人传福音,不结果子。在那个时候,主耶稣就宣布了,“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

现在上帝把传福音的责任交给了祂的教会,交给了我们每一个基督徒,无论在血统上是不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只要我们接受主耶稣基督为我们个人的救主,我们就要传福音、要结果子。

据有关单位的统计,大约有85%的伊斯兰教徒、印度教教徒、和佛教徒根本就没有听到过福音!弟兄姊妹,我们千万不能像当初的以色列民,自己得到了福音就不管其他人了、就不去结果子了!我们必须按照上帝所吩咐的来做,一定要传福音。

弟兄姊妹,花一点时间看一下《罗马书》第十一章17~21节。

3. 早晨,他们从那里经过,看见无花果树连根都枯干了。

在第二十节,马可记载了早晨的情况,也就是第二天的早晨。当主耶稣和祂的门徒再一次经过这棵无花果树的时候,他们看见这棵无花果树已经“连根都枯干了”。

马太的记载略有不同,主耶稣“就对树说,从今以后,你永不结果子。那无花果树就立刻枯干了。”根据马太的记载,当主耶稣一诅咒这棵无花果树,“那无花果树就立刻枯干了”,而马可的记载是在第二天的早晨。

这两个记载是否有矛盾?我们说没有矛盾。

仔细看这两个记载,就会发觉:当主耶稣一诅咒这无花果树,无花果树就立刻枯干了。这告诉我们,从这无花果树的叶子上,马太已经注意到有枯干的现象了,而马可是告诉我们,到第二天的早晨,每一个人都可以明显地看到,那无花果树不仅是叶子枯干了 ,而且连树根也枯干的。也就是在第二天那无花果树彻底枯干了。

4. 彼得想起耶稣的话来,就对祂说,拉比,请看,你所咒诅的无花果树,已经枯干了。

相信所有的门徒都看到了这棵无花果树已经彻底枯干了,但是只有心直口快的彼得对主耶稣说了这一句话。

当然,在门徒当时的心思里,他们只是觉得这件事很希奇。怎么会给主咒诅了以后,这棵无花果树竟然就连根都枯干了。

当时的门徒不像我们可以有整本圣经来查考,限于他们的资料和对他们来说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他们无法在那个时候就像我们现在一样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是即使对于他们的惊讶,主耶稣也抓紧机会来教导他们。

这段经文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关系到全世界的,而枯干这棵无花果树则是整段经文的中心,也是以现象象征这段经文的意义。我们毫不怀疑我们的主耶稣行这神迹的目的就在此。

对这些故事的细节,我们已经看到了。我们要看以枯干这棵树为中心的整幅画面,这样我们才可以了解耶稣行这神迹的意义。

我们首先看到祂以王的身分进城。这也是一件新事,从《马可福音》来看,也是极不寻常的。前此,马可向我们介绍了主耶稣是上帝的仆人,脱去了祂王者的身分,放下了祂的尊贵。而关于祂使命的整个真理,则浓缩在我们前面所思想过的那句宣言里,“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参见马可10:45)而在这里,同一个耶稣,仍然是上帝的仆人,马可却让我们看到祂吸引群众的注意,看到祂是王,并且看到祂以绝对的权威行动。正如群众所呼喊的,祂是奉主名来的,祂是耶和华在旧约所预言的弥赛亚,祂就是耶和华上帝。祂现在来是要以弥赛亚的形象面对全以色列、全世界。在第十章里,当祂在对那称主耶稣为“良善的夫子”者所说的话,已经彰显了祂的王权。现在祂在这些人的面前,对全以色列民和全世界彰显自己有上帝的地位。祂让他们注意到祂进城的方式。所以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们和那些从加利利来的群众,唱出了超越的真理,“和散那,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这里他们所看到的是耶和华所应许的弥赛亚已经临到了,要建立祂的国度。祂自己曾经形容这个国度是“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的国度。这个国度是服事的国度,其中最高的地位是要以降卑服事人才能取得的。这个国度是要建立在主耶稣用自己生命赎回的那些人身上。

5. 耶稣回答说,你们当信服上帝。

门徒虽然看到主耶稣行过很多神迹奇事,但是基本都是行在人的身上。这一次他们看到了主耶稣的诅咒是对一棵活的树所作出的,而且立时就看到了主耶稣诅咒的结果。

主耶稣在这个时候,很严肃地告诉门徒,“你们当信服上帝”。其实主耶稣也就是在说,“你们当信服我”;也就是说,“我就是上帝”。

上帝话语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祂说有就有,祂说立就立,所有一切都听从上帝的吩咐。所以主耶稣的诅咒不是随便说的,祂的诅咒其实就是审判,就成了定局。

所以我们刚才说,主耶稣对那无花果树的诅咒,就是一个宣告,就是审判。上帝给了以色列人那么多的时间来向世人宣讲福音,但是他们一直没有向世人宣讲福音,所以上帝就把宣讲福音的神圣任务交给了普世的教会,要我们把福音一直传到地极。

III. 主耶稣洁净圣殿

1. 其他三本福音书对主耶稣洁净圣殿的记载

“耶稣进了上帝的殿,赶出殿里一切作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对他们说,经上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在殿里有瞎子瘸子,到耶稣跟前。祂就治好了他们。祭司长和文士,看见耶稣所行的奇事,又见小孩子在殿里喊着说,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就甚恼怒,对祂说,这些人所说的,你听见了吗?耶稣说,是的,经上说,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赞美的话。你们没有念过吗?于是离开他们出城到伯大尼去,在那里住宿”。(见马太21:12~17)

“耶稣进了殿,赶出里头作买卖的人,对他们说,经上说,我的殿,必作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耶稣天天在殿里教训人。祭司长,和文士,与百姓的尊长,都想要杀祂。但寻不出法子来,因为百姓都侧耳听祂。”(路加19:45~48)

“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看见殿里有卖牛羊鸽子的,并有兑换银钱的人,坐在那里。耶稣就拿绳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赶出殿去。倒出兑换银钱之人的银钱,推翻他们的桌子。又对卖鸽子的说,把这些东西拿去。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见约翰2:13~16)

2. 我们从这几段经文里看到圣殿里的情景

(1) 我们在这几段经文里看到里有两个不同的情景:

① 在圣殿里作买卖的人

有兑换银钱,有卖牛羊鸽子的生意人。为什么会有这些人呢?

A. 因为在那个时候,以色列已经被罗马帝国占领。

所以一切都是按照罗马帝国的规定,货币也是使用罗马帝国的钱币。而罗马帝国的钱币上是有该撒的像和号,(参见马可12:15~16)按照当时圣殿的规定,这样的钱币是不能奉献到圣殿的。所以,当时的圣殿领袖就决定,要把通用的罗马钱币换成圣殿的钱币才能奉献到圣殿里。

为了让到耶路撒冷来的人能够奉献金钱,所以在圣殿里就设立了这些兑换银钱的地方。

B. 按照献祭的规定,所献的牲口必须是没有残疾的。

因为大部分以色列人并不一定是住在耶路撒冷的,所以当他们来到耶路撒冷献祭的时候常常也不是带着献祭的牲口到耶路撒冷,于是常常就在到了耶路撒冷之后才来买一头献祭的牲口。

但是鉴定牲口是否残疾的是祭司,所以他们就到圣殿里来买已经经祭司认可的牲口,这样也就不会错了。

从兑换银钱和买卖牛羊鸽子来看,这个地方就像一个市场一样,而且可能因为动物的粪便,变得很臭。

可以说这时候的圣殿是一个肮脏并且吵杂的地方。

② 当主耶稣来到圣殿的时候,孩子们在欢呼。

根据马太的记载,“小孩子在殿里喊着说,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

3. 对于这两种不同声音的不同反应

我们看到两个完全不同的情景,一个是在赞美上帝,“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另一个是作买卖的声音。

(1) 祭司长和文士的反应

根据马太的记载,“祭司长和文士,看见耶稣所行的奇事,又见小孩子在殿里喊着说,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就甚恼怒”。

显然祭司长和文士对于在圣殿里作买卖的声音一点也不反感,但是对小孩子赞美上帝的声音就甚恼怒。

一般资料显示,圣殿里的领袖与这些作买卖的是有联系的。想一想觉得也是。不然那些兑换银钱者,从哪里得到圣殿的钱币?还不是照样用有该撒头像的钱币来换圣殿钱币?圣殿的钱币是不能在市场上使用,所以兑换银钱只是圣殿领袖们为了得到更多的钱而已。

在圣经中我们看到“耶稣对银库坐着,看众人怎样投钱入库。有好些财主,往里投了若干的钱。有一个穷寡妇来,往里投了两个小钱,就是一个大钱。耶稣叫门徒来,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见马可12:41~44)我们没有看到圣经有记载这个寡妇是先去兑换了银钱才来奉献的。她的两小钱可能连兑换的手续费都不够。

我们有看到,“到了迦百农,有收丁税的人来见彼得说,你们的先生不纳丁税吗?(丁税约有半块钱)彼得说,纳。他进了屋子,耶稣先向他说,西门,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税丁税。是向自己的儿子呢?是向外人呢?彼得说,是向外人。耶稣说,既然如此,儿子就可以免税了。但恐怕触犯他们,(触犯原文作绊倒)你且往海边去钓鱼,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它的口,必得一块钱,可以拿去给他们,作你我的税银。”(见马太17:24~27)

根据主耶稣对彼得所说的话,解经家都认为这个税钱是交给圣殿的,而不是交给罗马帝国的。我们并不认为从与口里所得到的一块钱是圣殿钱。

再说,那些卖牛羊鸽子者,他们的牛羊鸽子都是经过祭司认可的,祭司就很有可能在中间得到好处的。

将敬拜上帝的事情作为自己谋利的手段,我们认为这是极大的犯罪。这些祭司长和文士对于在圣殿里作买卖的情况毫无羞耻感,反倒对孩子们赞美上帝恨之入骨。我们觉得在他们的心里根本就没有上帝,他们的心里只想到了钱财。

(2) 主耶稣的反应

这是我们唯一一次看到主耶稣那么严厉地对待人。我们看到主耶稣的行动是极其严厉,而且祂在这个时候所说的话也是非常严肃。

根据马可的记载,“耶稣进入圣殿,赶出殿里作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也不许人拿着器具从殿里经过。便教训他们说,经上不是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万国祷告的殿吗?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

根据约翰的记载,主耶稣“看见殿里有卖牛羊鸽子的,并有兑换银钱的人,坐在那里。耶稣就拿绳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赶出殿去。倒出兑换银钱之人的银钱,推翻他们的桌子。又对卖鸽子的说,把这些东西拿去。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

我们知道圣殿分内院与外院,外院也就是外邦人可以进入的地方。所以我们认为当时作买卖的人是占据了外院,也就是把外邦人来敬拜上帝的地方给占据了。

圣殿地图.gif

圣殿的领袖把圣殿的外院变成了嘈杂的市场,本身就是对上帝极其的不敬;而且侵占了外邦人来敬拜、祷告上帝的地方,表示犹太人根本没有把外邦人放在眼里。 当然,这样的嘈杂和污秽,也会影响到所有来圣殿敬拜上帝的人,影响到所有人在敬拜时对上帝的敬虔,以至破坏了整个敬拜的气氛,使人难以藉着敬拜将心归向上帝,也即失去了整个敬拜的目的和意义。

从约翰的记载中,我们看到有三个动词来描写主耶稣是如何洁净神殿,就是“赶出”、“倒出”、和“推翻”。从此我们就可以感觉到主耶稣的怒气。

我们虽然在主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的时候,我们清楚地看到祂是和平的君王。但是在祂洁净圣殿的时候,我们也看到祂的怒气。

在旧约圣经中我们多次看到耶和华上帝的怒气,现在我们也看到主耶稣 - 上帝的羔羊 - 的怒气。圣经清楚告诉我们,公义的上帝是有怒气的。人们“向山和岩石说,倒在我们身上吧,把我们藏起来,躲避坐宝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见启示6:16)羔羊也有忿怒的时候。

在这段经文里,和合本的翻译是主耶稣“把牛羊都赶出殿去”(参见约翰2﹕15),大部分英文圣经的翻译是,“drove them all out of the temple with the sheep and the oxen”,新译本,“把众人连牛带羊都从外院赶出去”,其中,“众人”的意思是“所有人”,因为英文的翻译是写成“all”,就是“所有的”意思。

主耶稣把众人连同牛羊都赶出去,不是真的要把人赶出去,不是不让这些人来敬拜上帝,而是为了要让这些人真的在圣殿里敬拜上帝。主耶稣要人看见上帝的公义和慈爱,上帝的公义和慈爱就是要人们以心灵和诚实来敬拜上帝。

在这里我们看到主耶稣把所有作买卖的都赶出了圣殿,主耶稣所要强调的是:圣殿是祷告的殿、是敬拜上帝的地方;不可以把圣殿用来作任何其他的用处。

今天,我们虽然不是到以色列的圣殿去敬拜上帝,我们的身体就是上帝的殿,因为圣灵就住在我们的心里。我们是不是知道应该把我们的身体作为活祭献给上帝?(参见罗马12:1)

在今日的教会里,弟兄姊妹之间又有多少是在一起祷告、一起查考圣经、一起赞美上帝?我们不知道国内教会的情况。在这里,礼拜三是教会祷告会的日子,礼拜五和礼拜六是教会团契活动的时候。但是参加祷告会的人数基本只有礼拜天参加崇拜人数的十分之一。这就告诉我们,弟兄姊妹对祷告有多少重视。主耶稣在这里明明确确地告诉我们,“我的殿必称为万国祷告的殿”,但是到底有多少人真的把这一句话记在心里,而且按主耶稣所说的来做呢?

就在我们所面对的网络事工中,我们遇到不少自称是基督徒的人要加我们为好友。但是一加了这些人,立刻就收到他们发来的产品介绍,甚至苦口婆心地要我们购买这些产品。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样的人就会被所在的群主赶出群。在美国的教会里,也时有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到教会去,就是为了拉生意。

圣经告诉我们,“上帝是个灵(或无个字)所以拜祂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祂。”我们有没有按圣经的教导来做,还是参加崇拜是另有目的?

4. 圣殿的领袖对主耶稣洁净圣殿的反应

根据马可的记载,“祭司长和文士听见这话就想法子要除灭耶稣。却又怕祂,因为众人都希奇祂的教训。”

根据路加的记载,“祭司长,和文士,与百姓的尊长,都想要杀祂。但寻不出法子来,因为百姓都侧耳听祂。”

为什么祭司长、文士、与百姓的尊长都要除灭主耶稣?

我们认为至少有三方面原因:

(1) 他们没有接受圣灵的引导,反而受到魔鬼的控制;

(2) 他们清楚地明白主耶稣所说的话。

主耶稣称圣殿为“我父的殿”,(参见约翰2:16)这个说法就表明主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这一句话也就成为大祭司处死主耶稣的依据。“耶稣却不言语。大祭司对祂说,我指着永生上帝,叫你起誓告诉我们,你是上帝的儿子基督不是。耶稣对他说,你说的是。然而我告诉你们,后来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大祭司就撕开衣服说,祂说了僭妄的话,我们何必再用见证人呢?这僭妄的话,现在你们都听见了。你们的意见如何?他们回答说,祂是该死的。”(见马太26:63~66)

(3) 出于嫉妒

当祭司长和文士并法利赛人把主耶稣解到彼拉多那里,“巡抚原知道,他们是因为嫉妒才把祂解了来。”(见马太27:18)

IV. 我们在这两段经文里学到了什么

  1. 我们已经被委任向世人传福音的责任,我们必须结出果子;

  2. 圣殿是敬拜上帝的殿,是祷告的殿,我们不能轻举妄动;

  3. 预防我们自己成为当时的那些祭司长和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