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ke 20: 09~19

路加福音 20: 9~19节

9 耶稣就设比喻,对百姓说,有人栽了一个葡萄园,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住了许久。 10 到了时候,打发一个仆人到园户那里去,叫他们把园中当纳的果子交给他。园户竟打了他,叫他空手回去。 11 又打发一个仆人去。他们也打了他,并且凌辱他,叫他空手回去。 12 又打发第三个仆人去。他们也打伤了他,把他推出去了。 13 园主说,我怎么办呢?我要打发我的爱子去。或者他们尊敬他。 14 不料,园户看见他,就彼此商量说,这是承受产业的。我们杀他吧,使产业归于我们。 15 于是把他推出葡萄园外杀了。这样,葡萄园的主人,要怎样处治他们呢? 16 他要来除灭这些园户,将葡萄园转给别人。听见的人说,这是万不可的。 17 耶稣看着他们说,经上记着,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什么意思呢? 18 凡掉在那石头上的,必要跌碎。那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 19 文士和祭司长,看出这比喻是指着他们说的,当时就想要下手拿。只是惧怕百姓。

经文简介

今天的经文与以赛亚书的葡萄园之歌(参见以赛亚5:1~7)虽然很相似,但耶稣比喻的重点不在葡萄园的本身,却是园主和园户之间的斗纷。这里的园主依然是父上帝,而园户是指犹太人的政治和宗教领袖们,就是本章第一节所指的祭司长,文士,和长老。而他们也知道耶稣讲这寓言是指着他们说的(见第19节)。

故事中的园户拒绝把当纳的果子交给园主的仆人意味着犹太人的领袖没有依从上帝的吩咐,好好的牧养犹太人,他们任意妄为,按照自己的旨意和方法来对待犹太人,甚至从中取利。三个仆人(见10-12节)是指上帝在旧约里不断地差派先知到犹太人中间,劝谕他们回归和转向上帝。当然也包括了耶稣基督的先锋施洗约翰。但这些首领一直没有听从先知们的劝谕,相反杀害他们。而最后上帝差派祂的儿子耶稣基督来(见第13节),期望他们最终会改过。很可惜,他们却变本加厉,把上帝的儿子杀死,以为这样就可以把产业占有(见第14节),继续以权谋私,得着好处。

上帝给这些犹太领袖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但是他们依然不悔改,上帝最后只有把他们除灭。连听故事的人都心惊胆战地说出“这是万不可的”。然而,主耶稣却说,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如何解释诗篇118:22呢(见第17节: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经文解读

第9节:其实犹太人是非常之清楚葡萄树或者葡萄园的比喻,在旧约里,除了以赛亚书的葡萄园之歌之外,还有诗篇80:8-9;以赛亚书27:2-5;耶利米书2:21都是以上帝栽种的葡萄树或者葡萄园来比喻犹太人。耶稣也曾经比喻祂自己是葡萄树,基督徒是枝子来形容祂与基督徒的关系(约翰福音15:5)。

上帝赐给人的特权和恩典

这一节经文让我们看到上帝赐给人的特权和恩典。首先,园户不是地主,也不是他们围圈上篱笆、挖压酒池、盖楼的人,更不是栽葡萄树的人。园户的一切都是白白的从园主得来。园主没有在旁左右他的工作,他让他们有自由空间做事,把葡萄园交托给他们。至于园主“就往外国去住了许久”,表示园主给了充分的时间让园户生产葡萄。这一切都是园主给园户的体贴和给园户特权和恩典。

人的责任

第10节:这里的“到了时候”也是人交账的时候了,但是园户却赖皮,不但不给租金(当纳的果子),还出手伤人,叫园主的仆人空手回去。我们是否也要思想我们终有一天也要交账呢?

上帝的爱心和耐性

10-12节:其实任何一个聪明人都知道,如果园户把第一个仆人打了并把他赶走的话,再派人去都是没有用的。今天的人们可能会采取法律行动,在法治不完备的地方,人们可能派一群比园户更凶的人去收账。是的,这是世人的道理,事实上也是行得通的方法。但是这位仁慈的园主却没有这样做,我们可以从第二和第三个仆人狼狈的遭遇就能看到。第一个仆人只是被打,第二个仆人不但被打,还被凌辱。前面两位都没有说被打伤,而第三个却被打伤,还被推出去。

上帝一直用心栽培以色列人,也一直的忍耐着他们,不断地派先知到他们当中指出他们的错误,但旧约的历史却告诉我们,他们不断地虐待和杀害了先知。我们随便从旧约都可以指出例子来,比如列王纪上的亚哈王和他的王后耶洗别:

18:4 耶洗别杀耶和华众先知的时候,俄巴底将一百个先知藏了,每五十人藏在一个洞里,拿饼和水供养他们。

22:27(亚哈)王如此说,把这个人下在监里,使他受苦,吃不饱喝不足,等候我平平安安地回来。 28 米该雅说,你若能平平安安地回来,那就是耶和华没有借我说这话了。又说,众民哪,你们都要听。

让我们再来看看先知耶利米的遭遇,耶利米书:

37:15 首领恼怒耶利米,就打了他,将他囚在文士约拿单的房屋中,因为他们以这房屋当作监牢。 16 耶利米来到狱中,进入牢房,在那里囚了多日。

38: 6 他们就拿住耶利米,下在哈米勒的儿子(或作王的儿子)玛基雅的牢狱里。那牢狱在护卫兵的院中。他们用绳子将耶利米系下去。牢狱里没有水,只有淤泥,耶利米就陷在淤泥中。

希伯来书记载了很多旧约里属灵伟人如何受到以色列统治者的苦,其中有很多是先知。希伯来书:

11:36 又有人忍受戏弄,鞭打,捆锁,监禁,各等的磨炼。 37 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受试探,被刀杀。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各处奔跑,受穷乏,患难,苦害。 38 在旷野,山岭,山洞,地穴,飘流无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

希伯来书11:37里面的“被锯锯死”就是传统所说的以赛亚被玛拿西王用锯锯为两段而死的。倘若园主是一般世人的话,他早就以他的财势把这些人灭绝了。

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

第13节:园主经历了前面三个仆人的下场,再把自己的独生儿子派去,期盼园户会尊重他的话。对世人来说,不管在哪一个时代,这个决定简直是天方夜谭。世人不可能会让自己的儿子冒这么大的险。然而,这位园主并非别人,正是老约翰在《约翰一书》里面所描述的父上帝。约翰两次的说:“上帝就是爱”。他没有说“上帝有很多的爱”,或者“上帝如何爱世人”,而是说“上帝本身就是爱”(4:8 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上帝。因为上帝就是爱。4:16 上帝爱我们的心,我们也知道也信。上帝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上帝里面,上帝也住在他里面。)

只有这样属性的上帝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怪不得主耶稣在描述这位园主心情的时候,祂说:“园主说、我该怎办呢?”这不是一般的自问!这位园主的心情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和想象得到的。首先祂不是在筹算如何对付这些恶人,而是在想他还能够给这些恶人什么机会呢?所以他说:“我要打发我的爱子去”,这不表示他最大的忍耐到此为止或者把它当作为最后的通牒。这是他对爱的表现。他为了爱这些人,他决定要付出最大的代价。园主的行动告诉了我们,爱不是一种感受,也不是陶醉,更不是享受。爱不是拥有,而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那么对园户来说,我们又当如何理解呢?园户对先前3个仆人的拒绝的确是对园主不敬,如今来的却是园主的爱子,拒绝他的儿子就等同完全的拒绝了园主。这寓意著人对上帝的拒绝上帝已经到了一个不可以回头的阶段了,犹如大江东去,没有回头的机会了。

我们查经至此,我们要特别的小心,不要以为上帝的极限已到,如果人超越这极限,祂将忍无可忍,下一步就是报复。我们的确会很容易下这定论,这可能是因为下面的经文讲到园主要灭绝园户的原因吧!我们要知道,上帝要灭绝这些人不是因为祂忍无可忍,而是因为上帝除了有慈爱这个属性以外,还有公义的属性。所以祂必定要这样做,但不代表祂已经不爱这些人了。

我们必须知道上帝首先行驶祂慈爱的属性,也必坚持这属性下去。至于公义这一属性,祂是等到最后一刻才行驶出来。换句话来说,只要人在有生之年愿意悔改,上帝必定以祂的慈爱来对待这些人。同时也说出,尽管人在犯罪,不知悔改的时候,上帝还是爱着这世上犯罪的人,等待他们的回转。

人的罪性

第14节:园户已经把前面三位派来的仆人伤害,如今园主的爱子来到,他们居然起了杀机。这到底是什么一回事呢?是什么东西导致到这样的局面呢?大家可能都听过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如果把青蛙放入正在开的水中,它们肯定在锅了猛跳,想脱离热开水的环境。但如果把它们放在慢慢升温的水中,它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消磨时间。当它们发现处于危机当中的时候却已经太晚了。这是因为他们习以为常,以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一步步堕入死亡的光景中。这些可恶的园户从出手打人,伤人,到杀人,其实“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 他们浸淫在良知麻痹的环境中,再加上贪婪的心而走上不归路上。

有人说上帝不会白白地把福分赐给人,祂给的是“机会”。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就要小心处理摆在我们面前的机会。我们从来认为“机会”代表着发财,投机买卖,加官晋爵。其实“机会”是远远超过这些,比如成长有它的“机会”,悔改也有它的“机会”,防止堕落也有它的“机会”等等。我们都要小心珍惜这些“机会”,这些园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错过一个又一个的机会,却爱上和珍惜那贪婪的“机会”,以为园主的儿子死去,他们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继承产业的人们,而最终走上不可回头的灭亡之路。

所以耶稣、要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圣、也就在城门外受苦

第15节:这个标题比较长,它是来自希伯来书13:12。故事发展下去,园户把园主的爱子推出葡萄园外杀了。主耶稣借着这故事预言祂自己必在耶路撒冷城外,在各各他被钉在自己从耶路撒冷城背到城外的十字架上,正如希伯来书说所记载的一样。

这预言告诉我们主耶稣清楚知道祂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他是完全地顺服在父上帝的旨意之下,没有提供别的办法或者策略而减轻所受的苦。他愿意为世人付出这沉重的代价,给他们救赎的恩典。

葡萄园的结局

第15节下-第16节:主耶稣真是不愧为一位懂得使用故事来把真理说明的主。在13节,耶稣以园主自己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怎办呢”——而带出一个使人震撼的答案,就是“我要打发我的爱子去”。如今在15节,祂又问了一个问题,而这次却是问听众的。这次的发问又带出另一个的震撼的答案,就是“园主要来除灭这些园户”。第一次的发问带出了救赎的恩典,这一次的发问却带出审判的信息。所以听众在没有听到答案之前,他们是屏息以待,鸦雀无声。可是当耶稣把答案说出之后,听众却惊慌地说“这是万不可的”。

耶稣说出园户的下场是被除灭,葡萄园也归他人所有了。他们如何被除灭呢?耶稣在17-18节引用诗篇来交待,我们在下文有交待。至于葡萄园归于他人是指什么呢?耶稣上十字架后,复活升天,之后圣灵降临,教会成立。再过37年在公元70年,罗马军队进驻耶路撒冷,圣殿被毁,以色列人又一次从圣地中被赶出去。所以葡萄园归于别人是指两方面,一是指以色列人弃绝福音,就是不愿意认罪悔改,接受救恩。所以上帝把这福份暂时归于外邦人了,一直到外邦人的数目满足之后,以色列必然全家归主(罗马书11:25-26)。上帝国的权柄从犹太领袖手上夺过来,交在教会的手上。二是指上帝把以色列人从应许地赶出去,让他们流离失所一直到1948年才在巴勒斯坦地复国。

当然,耶稣的听众虽然惊呼“这是万不可的”,但他们不可能明白“将葡萄园转给别人”是以上两点的意思。然而,他们的确是为到他们的将来而忧虑才会有这样的回应。

为什么我会认为以上的两点都同时是耶稣所指的预言呢?在旧约里面有很多的预言,都有出现应验两次的情况,就是在预言说出后不远的将来应验第一次,通常还是在旧约里。然后到新约再应验一次。而这里耶稣的预言基本上大概在40年之内全应验了。

今天的我们,就是犹太人所谓的外邦人,因著犹太人的悖逆而蒙受了莫大福份。一方面基督徒成为“真犹太人”(罗马书2:28-29),成为上帝的选民,更是祂的儿女。另一方面教会接管了上帝国重大的责任,今天的传道人代替了这些祭司文士和长老,成为新的园户。作为“真犹太人”的我们应该以一个什么的心态来过我们基督徒的生活呢?我想以赛亚的葡萄园之歌能给我们一点启发。刚才我们读了以赛亚的葡萄园之歌的第1和2节,现在让我们吧其余的5节读一下:

5:3 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犹大人哪,请你们现今在我与我的葡萄园中断定是非。 4 我为我葡萄园所作之外,还有什么可作的呢?我指望结好葡萄,怎么倒结了野葡萄呢? 5 现在我告诉你们,我要向我葡萄园怎样行。我必撤去篱笆,使它被吞灭,拆毁墙垣,使它被践踏。 6 我必使它荒废,不再修理,不再锄刨。荆棘蒺藜倒要生长。我也必命云不降雨在其上。 7 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家,他所喜爱的树,就是犹大人。他指望的是公平,谁知倒有暴虐(或作倒流人血)。指望的是公义,谁知倒有冤声。

经文清楚告诉我们,当上帝用心去培育我们,但如果我们不开花结果的话,必然落在“撤去篱笆、使他被吞灭、拆毁墙垣、使他被践踏”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当心,不要以为得着了救恩,有了上天堂的护照和签证就可以安享太平,不愿意为上帝国付出,懒惰不传福音,做一个自私的基督徒。我们现在清楚知道结果会如何,如果还是落入如此的下场就太不值得了。

至于今天基督徒的领袖和传道人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今天路加福音的经文明明是对宗教领袖而发的。所以基督徒领袖和传道人要步步为营,明白和熟悉上帝的旨意和圣灵的带领,做一个负责任和合乎上帝心意的仆人。

上帝的审判,恶人的结局

第17节:这故事实在是很简单,所以不需要审判而宣判就马上出现了。当听众们听到这宣判时就惊呼“这是万不可的”。然而,耶稣却决绝地引用了诗篇118:22来说明祂的预言必定会应验:“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诚如那些园户杀了园主的爱子,犹太的领袖们同样地弃绝耶稣,把祂杀了。这耶稣就成为那“匠人所弃的石头”了。他们万万想不到他们所遗弃的却成为房角石了。房角石就是建房子时的第一块被放置的石头,以后整个工程,无论是石头,栋和梁,都以这块石头为准则,为方向,为蓝图。这是意表人的永恒生命在乎人如何以耶稣为根基与祂建立一个永恒的关系。

第17节是耶稣在这段经文里发出了第3次的发问。这发问是如何解释诗篇118:22。我们可以肯定耶稣又有重要的信息释放出来。在解释之前,首先让我们看看其他新约书卷如何引用同一节经文,这样可以先给我们一点概念。路加在使徒行传4:11曾经引用这段经文:9 治民的官府,和长老阿,倘若今日,因为在残疾人身上所行的善事,查问我们他是怎么得了痊愈。 10 你们众人,和以色列百姓,都当知道,站在你们面前的这人得痊愈,是因你们所钉十字架,上帝叫他从死里复活的,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 11 他是你们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12 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这段经文描述彼得在教会成立没多久时对犹太领袖的一段话,其对象和信息与耶稣的差不多,意思是犹太人的领袖所遗弃的竟成为了最重要的一环了。既然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都是出于路加,两处的相同绝对是可以理解的。此外,还有彼得在他的《彼得前书》2:7里曾经引用诗篇118:22:4 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弃的,却是被上帝所拣选所宝贵的。 5 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作圣洁的祭司,借着耶稣基督奉献上帝所悦纳的灵祭。 6 因为经上说,看哪,我把所拣选所宝贵的房角石,安放在锡安。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 7 所以他在你们信的人就为宝贵,在那不信的人有话说,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8 又说,作了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他们既不顺从,就在道理上绊跌。(或作他们绊跌都因不顺从道理)他们这样绊跌也是预定的。 9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上帝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彼得前书是彼得写给分散在各地的犹太人,在这一段的经文里,他勉励信主的犹太人要像耶稣一样,成为一块被遗弃的石头,用来建造灵宫。所以从正面来看,这石头是一块活石,有利于成为圣洁的祭司并作灵祭。然而,从负面来看,这石头是绊脚石,使多人跌倒,使基督徒更被厌弃,对基督徒而言却是大的考验。

第18节:这一节经文是耶稣对这块被遗弃却成为房角石的解释。只是耶稣只指出这石头所造成伤害的两方面。首先是人掉在那石头上的,必要跌碎;其次是为石头所砸的必为稀烂。第一方面,人掉在石头上说出石头是被动,成为他人的绊脚石。相信耶稣是引用《以赛亚书》8:14: 他必作为圣所。却向以色列两家作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向耶路撒冷的居民,作为圈套和网罗。 15 许多人必在其上绊脚跌倒,而且跌碎,并陷入网罗,被缠住。

以上经文清楚地告诉我们这是针对以色列人写的,那些弃绝耶稣为主的犹太人,因为父上帝已经把主耶稣立为“圣所”而成为他们的绊脚石,使他们跌碎。其意思是他们因为不接受上帝的儿子就是救世主而失去永恒生命。

至于第二方面是以石头为主动出击,所以“这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耶稣很可能取材于《但以理书》2:34 你观看,见有一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打在这像半铁半泥的脚上,把脚砸碎。 35 于是金,银,铜,铁,泥都一同砸得粉碎,成如夏天禾场上的糠秕,被风吹散,无处可寻。打碎这像的石头变成一座大山,充满天下。

2:44 当那列王在位的时候,天上的上帝必另立一国,永不败坏,也不归别国的人,却要打碎灭绝那一切国,这国必存到永远。 45 你既看见非人手凿出来的一块石头从山而出,打碎金,银,铜,铁,泥,那就是至大的上帝把后来必有的事给王指明。这梦准是这样,这讲解也是确实的。

前面的部分是针对犹太人,这部分针对不信的外邦人比如与上帝为敌的列国。最终因为他们的不信和顽梗而被砸得稀烂,粉碎如康批,被风吹散、无处可寻。

第19节:相信这节不需多说了,这些犹太领袖知道耶稣在说他们不止是失职,更是贪婪和凶残的人们。然而,相信使他们最愤恨的是他们对耶稣在第2节的发问:“谁给他权柄作这些事”。此发问其实背后带着阴谋的。不管耶稣的答案是如何,他们都可以用来作把柄治祂罪。今天的经文,论及园主的爱子,岂不是给了这些领袖回答了吗?只可惜,这样的间接回答使他们不能入耶稣任何的罪名。所以“当时(他们)就想要下手拿祂(耶稣).只是惧怕百姓”。

总结

查考完今天的经文,我们学到什么呢?有什么可以自勉呢?我想在第10节里面的“当纳的果子”可以成为我们每时每刻的座右铭。在日常的处世待人里,我们可以常常问自己我们如何在这事情上把“当纳的果子”献给上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