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ke 14: 15~24

路加福音 14:12~24节

15 同席的有一人听见这话,就对耶稣说,在上帝国里吃饭的有福了。 16 耶稣对他说,有一人摆设大筵席,请了许多客。 17 到了坐席的时候,打发仆人去对所请的人说,请来吧。样样都齐备了。 18 众人一口同音的推辞。头一个说,我买了一块地,必须去看看。请你准我辞了。 19 又有一个说,我买了五对牛,要去试一试。请你准我辞了。 20 又有一个说,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 21 那仆人回来,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家主就动怒,对仆人说,快出去到城里大街小巷,领那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来。 22 仆人说,主阿,你所吩咐的已经办了,还有空座。 23 主人对仆人说,你出去到路上和篱笆那里,勉强人进来,坐满我的屋子。 24 我告诉你们,先前所请的人,没有一个得尝我的筵席。

问题提问

1. 在15节里面的那位说的“在上帝国里吃饭的有福了”。听起来真的有点像耶稣基督的登山宝训的八福。你如何理解他所说的呢?耶稣有如何解读祂这句话和作出了什么的回应呢?

2. 请问耶稣在16节里所说的大筵席是寓意什么呢?

3. 请问从18到20节里面所描述的借口合情合理吗?

4. 23节里“路上和篱笆”的人是指什么人呢?

5. 你如何解释“勉强人进来、坐满我的屋子”。请人吃饭落到这样的光景才把筵席坐满,如果那些不愿意来的人知道了,他们的心态会如何发展呢?

6. 24节里的“先前所请的人”是什么人呢?

经文简介

在13:23有一个人问耶稣说、主阿、得救的人少么。耶稣没有正面回答他,却告诉他人必须要努力进窄门,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却是不能(24节)。今天的经文清楚告诉我们这些不能进去的人都是自己放弃,其中包括了一向自以为比其他民族强(在属灵事上)的犹太人。正因为这些人的拒绝,许多本来不配的人,如那些身体有残疾和外邦人却得着了永生。今天的经文,以“先前所请的人没有一个得尝我的筵席”结束也正是主耶稣回应那位发问者的问题以外,更说出了谁是“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却是不能”(13:24)。

经文解读

15节解读:在上一个礼拜,我们查考了耶稣对我们的要求,(1)谦卑和(2)款待那些没有能力回报的人。这两个题目都是耶稣借宴会为例子。然后以义人复活 时的赏赐而结束。当时与耶稣同席的有一个人好像听懂了耶稣所说的,所以他说:在上帝国里吃饭的有福了。

我们如何对待这位所说的“...有福了”呢?

其实他并非是第一位用类似的风格说话,在11:27-28就有一个妇人说:“怀你胎的和乳养你的有福了”。那时耶稣的回应是指出更有福的人就是那些听上帝之道而遵守的人,耶稣的口吻好像带着点责备。是的,作为一个女人,如果生出像耶稣有智慧的儿子,当然是莫大的福分。但这只是人世间的福分而已,这福分绝对不能与属灵的福分相比,这福份也绝对不能带我们进入天国。所以耶稣跟着说的:是、却还不如听上帝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11:28)。我们要切记追求属天的福分比属地的福分重要得多。

至于今天的这位所说的确是一个信心的宣言,也道出了属天的福分比属地的福分重要。但当我们用心地观察和思考时,我们发觉到这个宣言有时也可以是陈词滥调,甚至对一些老基督徒而言,它的内容可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而最终因为没有一点新的意思和感觉下,对天国的情怀就被麻木了。所以,这个宣言是否过于表面和肤浅而误导了人对上帝国奥秘的理解呢?事实上,耶稣花了今天的经文来说明到底谁才是真正得着天国的福分。然而,我相信耶稣对这个宣言的回应是正面的,是没有斥责,但却带有警告的味道。

16节解读:这个大筵席是寓意天国的福音,是上帝赐给人类犯罪后的救赎恩典,所以故事里的主人家被寓意为父上帝。“请了许多客”指邀请了很多客人,但人是否赴宴或者不尊重地赴宴又是另一回事。路加只记载了不来的人,马太更加指出了不尊重地赴宴的人。路加的“请了许多客”让我们看到圣经里面的一个属灵真理,那就是“被召的人多”。至于这些不来的人就让我们想起“拣选的人少”。马太在马太福音22:11-14更加把这个概念延伸到已经赴宴的人身上,意思是说就算来了,一样可以被赶走:

11 王进来观看宾客,见那里有一个没有穿礼服的。 12 就对他说,朋友,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那人无言可答。 13 于是王对使唤的人说,捆起他的手脚来,把他丢在外边的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14 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马太的教导让我们小心理解天国的福音,因为他所指的是在教会里面的人。我们可能每个礼拜天都会上教会,参加祷告会和有团契的生活。然而,这些都只是外在东西,上帝看的是我们的心态。没有穿礼服代表着这个人的心态是没有尊重这个婚宴(马太用婚宴为例)和主人家。所以我们必须要以与上帝的关系为首要,而并非拘泥于外表的行事。

17节解读:耶稣引用的例子是合乎当时的文化和礼仪。第一次的邀请是给被邀请的人预备和安排赴宴。第二次的邀请是通知人们筵席马上开始。如果人们不想来,早就应该在第一次的邀请时推辞。当人们在第二次邀请时才推辞的话,这不但是无礼貌,更是对主人家的一种羞辱。这种传统依然发生在今天有钱的阿拉伯人的文化里。倘若这个拒绝发生于两个部落之间的话,就等同一个部落向另一个部落宣战了。

那么这些拒绝赴宴的人是谁呢?他们就是上的一直培育的犹太人。上帝希望透过这个民族为祭司的国度来影响世人。但是他们不但没有做到,如今更成为那些不愿意赴宴的人。我们或者可以从摩西颁布律法和旧约来看他们被上帝第一次的邀请。当时的他们意气高扬,在出埃及记里面三次以“必遵守耶和华所吩咐”来回应上帝的呼召:

19:8百姓都同声回答说、凡耶和华所说的、我们都要遵行。摩西就将百姓的话回复耶和华。

24:3摩西下山、将耶和华的命令、典章、都述说与百姓听.众百姓齐声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

24:7又将约书念给百姓听、他们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

我们都知道,犹太人与上帝立了这旧约以后,从表面上来看,他们好像很遵守律法。可是从犹太人整个民族的历史来看,他们对律法的真正意义是不明白。若然明白的话,他们却是说是没有做到。所以在第二次邀请前,他们的不守约是已经很明显了。到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自己所创造的世界,就是17节里面的那位“仆人”去作出第二次的邀请时,他们更加是正面地拒绝了邀请,拒绝进入新约。

18-20节解读:这里三个例子里,前面两个是个人的财产有关,后面这个是与亲人和家人有关。作为今天对圣经有一定认识的基督徒来说,我们很容易就总结出他们的借口是太自私了。第一个借口是买了一块地。我们会问难道地还没有买之前,此人没有先看过这块地吗?万一真的没有看,如今已成事实,现在去看或改天去看都是无补于事。第二个借口,也是一样,买牛已经成了事实,今天或改天去试牛都没有分别的。最后一个借口,或者他的太太会很乐意跟他一起来赴宴的,此人可以顺便把太太介绍给大家认识。以上所有的借口都是可以为了宴会的缘故而改期的。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或者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申命记20章描述以色列人出战前,上帝要求长官如此对百姓说:

5 官长也要对百姓宣告说,谁建造房屋,尚未奉献,他可以回家去,恐怕他阵亡,别人去奉献。 6 谁种葡萄园,尚未用所结的果子,他可以回家去,恐怕他阵亡,别人去用。 7 谁聘定了妻,尚未迎娶,他可以回家去,恐怕他阵亡,别人去娶。

以上的经文说明以上的人是可以豁免到战场上打仗,既然这样,更何况是筵席呢!至于第三个人的理由更为充分,不但有上面的申命记20:7 容许他不用去打仗,在申命记24:5更加说刚刚成亲的人可以豁免其他公事:新娶妻之人、不可从军出征、也不可托他办理甚么公事、可以在家清闲一年、使他所娶的妻快活。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他们的“借口”是非常之充分的。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是绝对站得着脚,是有理和可以接受的,并非像我们今天的借口比如闹钟坏了,公路堵车,邻舍晚上吵得厉害所以早上醒不过来等等的借口。

若然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耶稣要表达的东西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耶稣这里的比喻是说清楚两件事情,(1)世上再没有比天国的筵席,就是从上帝来的永恒的救赎,更为重要。什么重要的事情都必须先放下而来赴此宴。(2)上帝的事情绝对不能以“反正没有事干”过来玩玩或者串门的心态而来,不管人们在任何的光景中,是好是坏,上帝的事情永远都要排在第一位。其实耶稣马上就要说出这个真理:

14:26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当然人是很难接受这个真理,更不用说做得到。这是因为人总是以为自己所有的“爱”就好像一个圆形的馅饼,它是有限的,所以当我们把上帝放在首位上的话,我们就再没有饼分给我们所爱的人。这样的概念是错误的,因为当人愿意把上帝放在首位时,这个馅饼的直径就不断地扩大。你越爱上帝,这直径就越往外伸张。所以虽然你以爱上帝为首,但当你把余下的饼分给你挚爱的人时,他们所得到你的爱也绝对比从前多。我们要记住,上帝并非是拥有很多爱,因为再多都会分完的。上帝本身就是爱,这个爱是分不完的。只有我们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的爱我们的上帝,那时爱的源头就必然向我们打开,到那时,我们甚至可以爱一些我们本来不想爱的人了。

21节解读:所以我们现在明白家主为什么动这么大怒,同时也明白祂的怒气是有理的。这怒最终引发了24节的结果:先前所请的人、没有一个得尝我的筵席。

家主在这里作出了一个非比寻常的事,就是他没有去邀请其他同等级的客人,相反却去邀请那些被世界看不上的人们,就是那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来。要知道这些人在旧约里是被看为不可以接近上帝的人,利未记第二十一章:

17 你告诉亚伦说,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凡有残疾的,都不可近前来献他上帝的食物。 18 因为凡有残疾的,无论是瞎眼的,瘸腿的,塌鼻子的,肢体有余的, 19 折脚折手的, 20 驼背的,矮矬的,眼睛有毛病的,长癣的,长疥的,或是损坏肾子的,都不可近前来。 21 祭司亚伦的后裔,凡有残疾的,都不可近前来,将火祭献给耶和华。他有残疾,不可近前来献上帝的食物。

当然我们知道以上的经文(律法)并非要指出上帝讨厌有缺陷的人或动物,而是要表达人要献上最好的给上帝,所以有缺陷的人不可以在圣殿里事奉上帝,有缺陷的动物不可以为祭献给上帝。然而犹太人却把这律例理解为有缺陷的人是不可以进入圣殿与上帝建立关系。就这样,上帝国的规矩就好像改变了,如今进入上帝国里与上帝建立美好关系的人正是这些有缺陷的人了。

值得留意的是这些人也正是耶稣在前面要求请客的人当邀请客人的名单。当然,我们相信耶稣指的不只是身体有残疾和需要帮助的穷人,更是指那些灵里面贫穷和灵里面有残疾的人们。就正如保罗说我们被间拣选的都是在世人面前被看为软弱的,哥林多前书:

1:27 上帝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

23节解读:前面那些人虽然不是同一个级别的人们,但依然还是在同一个地区里的人,就是再城里的人们。而这里所说的是离开了本区,是要“出去到路上”远方的人,在乡间的“篱笆”里的人们。这些人与本地人是无关的,这些人就是犹太人所称呼的“外邦人”了,也就是我们了。

这个现象在使徒行传里表露无为。使徒行传第3章记载了一位瘸腿的人被彼得医治好之后信主;第8章因为教会被逼迫,门徒四散,但却走到哪里,就在哪里传福音,福音开始往外传了;第9章保罗悔改为福音传给外邦人埋下伏笔;彼得在第10章把福音传给外邦人哥尼流一家之后,余下使徒行传的章节都是记载外邦人如何得救。

其实当耶稣还在世上的时候,祂就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了。比如祂把十个痲疯病人医治好之后,只有一个撒玛利亚人回来大声归荣耀与上帝的时候,耶稣就对那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路加福音17:19)。那人的痳疯病早在他还没有回来之前就已经被医好了,耶稣这句话很明显是说这位带着感恩和有信心的人的灵魂得救。这人代表着那些残疾的人和外邦人,带着正确的心态来赴宴。

至于“勉强人进来、坐满我的屋子”,让我们感觉到是上帝强烈呼召祂所需要的人。这样的情况在圣经里虽然有记载,但是很少出现。比如,在旧约圣经里天使拉着罗得和他妻子的手,并他的女儿的手,领出那灾祸之地(参见创世纪第十九章);新约圣经里记载了扫罗成为保罗的经过。(参见使徒行传第九章)

24节解读:家主坚定不移的决心,绝对不让那些不愿意来赴宴的人有任何的机会,他不适一切,包括切切的邀请本来更不配的人来,直到“坐满我的屋子”。

今天的经文也同时揭开了天国另一个奥秘,那就是路加福音前一章所说到的“在后的将要在前.有在前的将要在后”:

28 你们要看见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众先知,都在上的的国里,你们却被赶到外面。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29 从东,从西,从南,从北,将有人来,在上帝的国里坐席。 30 只是有在后的将要在前,有在前的将要在后。

在先的犹太人,因为拒绝了第二次的邀请,所以只能眼巴巴的看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众先知、都在上的的国里,他们却被赶到外面.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13:28)。然后的外邦人从东、从西、从南、从北、将有人来、在上的的国里坐席(13:29)。

耶稣说:先前所请的人、没有一个得尝我的筵席。那么这些人的内心又是怎样想的呢? 除非我们真正的深入去理解犹太人的心态,我们不能随便的下定论。然而从心理的角度来推测的话,我们可以想象当他们看到这些残疾和他们看不起的外邦人赴宴的时候,相信他们会觉得他们的抉择是对的,坚持他们的看法,不俏与这些人为伍。可能正是这个原因,犹太人经历了快两千年还是不接受救世主耶稣。当然,我们也明白上的还是继续让他们心里刚硬下去一直到外邦人的数目满足时,那时犹太人就必然大批地归向主耶稣。

总结

今天的经文,马太不但有记载,而他的记载更是详尽(马太福音22:1-14),我们也讨论过一部分。然而他的手法有点不一样,他在记录耶稣讲这段话之前(马太福音21:42-44),他首先记录下耶稣的另一段言语:

21:42 耶稣说:“经上写着:‘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主所作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

21:43 所以我告诉你们:上的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

21:44 谁掉在这石头上,必要跌碎;这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

这段经文正是今天的经文的序言一样,它寓意以色列人放弃了耶稣(42节),上帝就暂时放弃了犹太人,转向另一个以色列国,就是属灵的以色列国——教会(43节)。谁不接受从上的来的主耶稣,就必然在真理上站立不稳,属灵的系统必然支离破碎而瓦解(44节上),因为耶稣基督是道路,真理,生命。这样的人,当审判之日的来临,人必被这真理的审判而砸得稀烂。

再看今天的教会,里面坐着很多外表虔诚和尊重基督教真理的人。然而,他们的生活依然自私,只为自己筹算而对上帝的爱却是非常之少,而最终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是否真心地接受了上帝的救恩没有。这样的人必须要小心,他们可能是下一位被主人家赶出去的人,因为他们没有穿礼服来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