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mans 2: 1~16 (I)

罗马书 2:1~16(之一)

《罗马书》第二章 1~16 节(之一)


1 你这论断人的,无论你是谁,也无可推诿,你在什么事上论断人,就在什么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这论断人的,自己所行却和别人一样。2 我们知道这样行的人,上帝必照真理审判他。3 你这人哪,你论断行这样事的人,自己所行的却和别人一样,你以为能逃脱上帝的审判吗?4 还是你藐视祂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不晓得祂的恩慈是领你悔改呢?5 你竟任着你刚硬不悔改的心,为自己积蓄忿怒,以致上帝震怒,显祂公义审判的日子来到。6 祂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7 凡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和不能朽坏之福的,就以永生报应他们。8 惟有结党不顺从真理,反顺从不义的,就以忿怒恼恨报应他们。9 将患难,困苦,加给一切作恶的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10 却将荣耀,尊贵,平安,加给一切行善的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11 因为上帝不偏待人。12 凡没有律法犯了罪的,也必不按律法灭亡。凡在律法以下犯了罪的,也必按律法受审判,13 (原来在上帝面前,不是听律法的为义,乃是行律法的称义。14 没有律法的外邦人,若顺着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们虽然没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15 这是显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并且他们的思念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16 就在上帝籍耶稣基督审判人隐秘事的日子,照着我的福音所言。


I.      你这论断人的,无论你是谁,也无可推诿,你在什么事上论断人,就在什么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这论断人的,自己所行却和别人一样。

1.      你这论断人的,无论你是谁,也无可推诿,你在什么事上论断人,就在什么事上定自己的罪。

(1) 我们要明白这一章的背景,使徒保罗开始进行论述。而这种论述的方式犹如法庭上的辩论。

和合本圣经是以“你”开始这一章的,所以我们要来看一下这里所说的“你”是指什么人。既然这是一场论述,或者说是一场辩论,那么这个“你”就是听使徒保罗论述的人,也可以说这个“你”就是与使徒保罗辩论的人。

在原文里,这一章是以“所以”开始的,但是和合本圣经省略这个所以,但是在吕振中翻译的圣经里,就是以“所以”开始的。而且绝大部分英文圣经也都是以“所以”开始的。

这也就告诉我们,第二章是与第一章连着一起的。而在第一章里,使徒保罗指出了那些“不虔不义”的外邦人的时候,使徒保罗认为在罗马的教会里必定有一些弟兄姊妹同意使徒保罗在第一章里的论述。那么同意使徒保罗在第一章里论述的人,觉得自己也是“不虔不义”呢,还是觉得自己是不错的,至少不是“不虔不义”,甚至想要指责那些“不虔不义”的人呢?

使徒保罗在这里假设,在听使徒保罗讲第一章时,至少有一个觉得自己不错的人在他的身边。

从这一句话来看,这里所说的“你”,就是指那些自以为义的人,也包括自以为有道德的人。

那么,这样自义的人,是指在罗马教会里的犹太人呢,还是指非犹太人呢?

根据当时在罗马教会里的情况,我们就知道这里的“你”可以是指在罗马教会里犹太人,也可以是指非犹太人。

所以使徒保罗在这里说,“无论你是谁”。哪怕你是犹太人,有亚伯拉罕为你的祖宗,还是在千千万万罗马帝国的臣民中,成为跟随主耶稣的佼佼者,“你在什么事上论断人,就在什么事上定自己的罪。”

(2) 这里所说的“论断”是什么意思?

使徒保罗在这里所说的“论断”,不是简单的评论,甚至也不是指真诚的批评。这里所说的“论断”是指给人下定论。

所以这里不是说不可以指出别人的缺点错误;真诚地给人指出问题的所在,是没有错的。但是有些人喜欢下结论,而不是帮助人。

我们看到这种不应该出现情况,在家庭常常里出现。比如,在教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因为教了一次孩子没有领会,于是就开口下结论了,“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笨!”

孩子一道作业没有学会做,难道就是笨吗?还是你没有教对?所以这样来论断你自己的孩子是完全不应该的。

骂自己的孩子笨,岂不就是在骂自己吗?你的孩子不就是你生的吗?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

我也常常听到配偶之间骂对方,“怎么那么笨!”如果对方因为笨才嫁给你、才娶你的话,岂不是在说,聪明人是不会嫁给你、不会娶你的吗?

所以圣经在这里就告诉我们,“你在什么事上论断人,就在什么事上定自己的罪。”这话是真的,一点也不错!

2.      因你这论断人的,自己所行却和别人一样。

使徒保罗在这里说到了这些自义的人“所行却和别人一样”。这里的“别人”就是第一章里所说“不虔不义”之人。

至于这里所说的“和别人一样”,就是指在第一章21~31节里所说的各种罪。比如,第二十一节,“将不能朽坏之上帝的荣耀变为偶像,仿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其实就是讲到了没有把上帝放在应得的地位。虽然有守安息日,但是只是为了守安息日而守安息日;同样的,礼拜天做礼拜,也是为做礼拜而做礼拜,没有一个真正敬拜上帝的心。

做礼拜的时候,思想开小差的大有人在,甚至玩手机、打瞌睡的也有。我们这样的情况能说我们是虔诚的吗?我们这样的做礼拜,可以说是称义的吗 ?

如果不是的话,那么我们岂不也就是“不虔不义”之人!还有什么资格来论断别人呢?

II.     我们知道这样行的人,上帝必照真理审判他。

弟兄姊妹,请特别注意这一节圣经,因为圣经在这里告诉我们,上帝会怎样来审判我们,上帝以什么为标准来审判我们。

圣经在这里说,“上帝必照真理审判”,这也就是说,上帝审判的根据是“真理”。而这里所说的“真理”有两方面的解释:

第一,上帝就是真理。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见约翰14:6A)所以,上帝就是真理。上帝是根据祂的标准来审判人,上帝的标准就是真理,所以圣经在这里就这样告诉我们,“上帝必照真理审判他”。

但是又有谁能达到上帝的标准呢?圣经告诉我们,“他们都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污秽。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见诗篇14:3)因此使徒保罗就说,“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见罗马3:10)

根据上帝的标准,“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见罗马3:23)所以人都应该下地狱。

第二,在原文中,和合本翻译为“真理”的这个字是“αλήθεια ”。

这个字可以翻译为“真理”,也可以翻译为“真相”。所以我们就在吕振中翻译的圣经里看到,这一节圣经是翻译为,“我们知道,对行这样事的人,上帝处刑是按着真实的。”也就是说,上帝不仅是按照祂的真理来审判人,祂也按照每一个人的真实情况来审判人。

关于这一点,我们还会在查考下面几节经文的时候继续探讨。

III.    你这人哪,你论断行这样事的人,自己所行的却和别人一样,你以为能逃脱上帝的审判吗?

1.      你这人哪,你论断行这样事的人,自己所行的却和别人一样

圣经在这里第二次指出,我们虽然指责别人的不对,“自己所行的却和别人一样”。

我们常常会以高标准来要求他人,而看不到自己其实也是同样的不好,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对于这样的人,主耶稣就会用,“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见马太7:3~4)来教导我们。

基督徒常常看不起非基督徒,以为他们是“不虔不义”的人。但是主耶稣明地告诉我们,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却只盯着别人眼睛里有刺,这样的人是:“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见马太7:5)

对于假冒为善的人,主耶稣又用比喻说,“耶稣向那些仗着自己是义人,藐视别人的,设一个比喻,说,有两个人上殿里去祷告。一个是法利赛人,一个是税吏。法利赛人站着,自言自语的祷告说,上帝阿,我感谢祢,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上帝阿,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见路加18:9~14)

我们可能是祷告了,甚至还禁食了,但是我们做这些事的目的是不是单单为了亲近上帝呢?如果不是单单为了亲近上帝的话,我们岂不是在欺骗人,也在欺骗上帝吗?我们这样做与不信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2.      你以为能逃脱上帝的审判吗?

所以圣经在这里继续说,“你以为能逃脱上帝的审判吗?”

圣经以很重的语气,并且用了“以为能逃脱”,来揭露人的丑陋面目。

人常常喜欢为自己涂脂抹粉,而且还用批评别人来掩盖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强力指责别人眼中的刺,就是为了让人不要来注意我眼睛里的梁木。这种方法可能可以蒙骗一些人,但是能够瞒得过上帝吗?上帝有可能被我们这样的计谋忽悠的吗?断乎不能!

以为自己的头脑里有了圣经的知识,却又不愿意按照圣经的教导来行,反倒拿圣经里的教导来批评别人不虔诚、不公义。弟兄姊妹,我们必须清楚知道,上帝是要按照个人的真实情况来审判每一个人的。你作了什么,上帝就根据你的所作来审判你,这是上帝审判人的一个原则。

上帝是看我们在世界上的时候是怎么过日子的、是怎么活的;不是看我们有多少宗教知识,也不是看我们耍了多少嘴皮子。上帝要看我们有多少遵循祂教导的实际行动。

圣经教导我们,“我的弟兄们,不要多人作师傅,因为晓得我们要受更重的判断。”(见雅各 3:1)这一句话教导我们什么呢?

首先,圣经在这里告诉我们,做师傅的要受更重的判断。也就是说,上帝对传道人有更严厉的要求。俗语所,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作为传道人,还不能遵循上帝的旨意,把传讲圣经作为赚薪水的途径,而不是做主耶稣的门徒,上帝是要严厉惩罚的。

主耶稣教导我们,“凡称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阿,主阿,我们不是奉祢的名传道,奉祢的名赶鬼,奉祢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见马太 7:21~23)主耶稣在这里没有说,传福音的人一定能进天国;主耶稣在这里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

其次,《雅各书》3:1告诉我们,不要轻易决定来做传道人;如不是得到上帝清楚的呼召,不要冒然来做传道人。一旦决定做一个传道人,就要有决心为主殉道。

所以,弟兄姊妹,不要自欺,要在上帝面前做一个完全人。

IV.    还是你藐视祂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不晓得祂的恩慈是领你悔改呢?

1.     还是你藐视祂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

我们所信的上帝是一位有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的上帝。

(1) 恩慈

上帝的恩慈是上帝对人的一个很重要的恩典。

什么是恩慈?我们来看圣经是怎么向我们解释的,“不要叫上帝的圣灵担忧。你们原是受了祂的印记,等候得赎的日子来到。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或作阴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上帝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见以弗所 4:30~32)

有恩慈,就可以有怜悯;有怜悯就可以有饶恕。

因为有恩慈,就不来计较你的过失,就以怜悯的心饶恕你的过失。所以上帝是以恩慈来对待人,这是上帝对人的恩典。

但是上帝并不以恩慈来对待人所犯的罪。人所犯的罪是必定要受到惩罚的。

所以当主耶稣降世为人,来拯救罪人,这就是上帝的恩慈。但是对于人所犯的罪,主耶稣就在十字架上代替了我们承受了上帝对罪的审判和惩罚。

恩慈就是得到了不该得到的好处。

(2) 宽容

宽容这个词是用来描写作战双方暂时停战,最为合理。比如,作战的一方向另一方发出最后通牒:如果在24小时之内在不投降,地毯式的轰炸就会把对方炸的全是废墟。

这里所说的24小时,就是一个宽容期限。让对方在这个宽容期间内可以作出选择,要不要投降。也就是说宽容,就是等待对方的投降。

宽容也是上帝对人所犯的罪的一个态度。到现在为止,世界末日还没有来到,上帝的最终审判,还没有来临。这就是上帝的宽容,因为上帝正在等待人的悔改。

“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祂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见彼后 3:9)

受到宽容就是没有得到本来应该得到的惩罚。

(3) 忍耐

有人说,忍耐就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意思是对方还不肯投降、不肯悔改,因此在叹气。忍了再忍,仍然不施行惩罚。以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而继续忍耐。

上帝对世人,至今仍然忍耐。希望人能够听上帝的话,从新回到祂的身边,向祂认罪悔改。

如果说,宽容是对人所做的事情、人所犯的罪,那么忍耐是对犯罪的人没有给予惩罚。

圣经在这里只是列出上帝属性中的三个方面,实际上我们所信的上帝还有很多其他宝贵的属性。圣经之所以在这里列出这三方面,乃是为了下面那一句话。

2.      不晓得祂的恩慈是领你悔改呢?

按照我们刚才的分析来看,上帝的这三项属性都可以应用在人类的过错和犯罪上。上帝对我们的过错和罪孽施行恩慈、宽容我们、忍耐我们不肯悔改的心。

为什么上帝要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我们这些硬着颈项的人呢?

和合本圣经在这里使用了一个“领”字,就是“引领”的意思。我们刚才已经看了《彼得后书》3:9,“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祂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我们已经知道上帝是在耐心地等待我们悔改,现在圣经又告诉我们,上帝不仅是消极地等待,而且是积极地引领我们来到祂面前。吕振中翻译的圣经,就把这一句话翻译为,“不知道上帝的慈惠正领着你悔改吗?”

上帝是以祂的恩慈在敲我们的心门,上帝是以祂的宽容和忍耐来感动我们铁石心肠。弟兄姊妹,千万不要会错意啊!如果我们还有什么地方得罪上帝,有什么方面我们继续在犯罪,不要再等待了,赶快向上帝认罪吧。因为上帝不会无限期地等待和宽容的。

V.      你竟任着你刚硬不悔改的心,为自己积蓄忿怒,以致上帝震怒,显祂公义审判的日子来到。

1.      你竟任着你刚硬不悔改的心,为自己积蓄忿怒

对于和合本的这一节圣经,我们有必要解释一下翻译的问题,不然的话容易误解。

“你竟任着你刚硬不悔改的心”,很容易理解,就是我们都是硬着颈项不愿意悔改的人,随心所欲,不听上帝的劝告。

但是“为自己积蓄忿怒”,原文的意思不是说我们越不肯悔改、越犯罪,我们就会越来越忿怒。吕振中的翻译是写成,“为自己积聚着上帝的义怒”;而圣经新译本是翻译为,“为自己积蓄上帝的忿怒”。

而我们认为对于这一节圣经比较好的翻译是“中文标准译本“的翻译:“可是你照着顽固和不悔改的心,为那震怒的日子,就是上帝公义审判显现的日子,给自己积蓄了震怒。”

我们应该知道,和合本圣经是由外国传教士们翻译的,他们在上帝的带领下,在清朝的时候,当时中国人都是使用各自方言的时候,能够翻译到这样的程度,可以让中国人有一本中文圣经可以读,我们是存极其感恩的心,感谢上帝的恩典。

随着懂中文的基督徒人数的增加,对圣经翻译的精确性和语句的通顺都有很大的提高。所以适当地参考不同翻译的版本,对我们理解上帝的话语是有好处的。

2.      上帝的震怒

在这一节圣经里,我们看到“上帝震怒”。但是我们刚才不是在讲上帝的恩慈吗?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震怒呢?

上帝确实是深爱我们每一个人的,但是上帝不是溺爱我们。有管教的爱,才是完全的爱。

慈爱和公义是上帝两个非常重要的属性。圣经告诉我们,“耶和华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赦免罪孽和过犯。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见民数14:18)

耶和华上帝有丰盛的慈爱,也不轻易发怒。不是说上帝不发怒,祂不轻易发怒。祂确实是有发怒的时候,在圣经中多次记载了上帝发怒的情况:“祢的手要搜出祢的一切仇敌。祢的右手要搜出那些恨祢的人。祢发怒的时候,要使他们如在炎热的火炉中。耶和华要在祂的震怒中吞灭他们。那火要把他们烧尽了。”(见诗篇21:8~9)“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原文作不得见永生)上帝的震怒常在他身上。”(见约翰3:36)

新旧约圣经都讲到上帝的震怒,但是上帝的震怒都是向着与上帝敌对的人才发的。

3.      以致上帝震怒,显祂公义审判的日子来到

有一日,上帝会坐在公义的审判座上,以公义来审判世人。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一日什么时候来到,但是这一日是一定会来到的。因为新旧约圣经已经告诉我们很多很多次了。

“到那日,眼目高傲的必降为卑,性情狂傲的都必屈膝。惟独耶和华被尊崇。必有万军耶和华降罚的一个日子,要临到骄傲狂妄的,一切自高的,都必降为卑。”(见以赛亚2:11~12)“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祂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见马太19:28)

当审判来到的时候,那些硬着颈项不肯悔改、继续犯罪作恶的人,就给自己积蓄了当受的震怒。

VI.     祂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

上帝的审判是公义的,也是公正的。因为上帝是按照我们个人的行为了报应我们每一个人的。

我们刚才在查看第二节的时候,我们已经讲到了上帝不仅按真理来审判,现在圣经进一步告诉我们,上帝是按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来报应我们的。

有一些人,甚至社会上,对我们的信仰有错误的理解。因为我们讲:信耶稣得永生;而佛教讲“积德”,讲“好有好报”。好像我们基督徒是不讲行为的,他们甚至拿与主耶稣同钉十字架的那个杀人强盗为例子,说那么坏的人也可以上天堂。

对于那个强盗的情况,我在福音讲座的“十架七言”中已经做了解释,就不再这里复述了。各位可以查寻讲座的PPT和录音。

圣经在这里清楚地向我们阐明了行为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圣经在这里到底在说什么。

首先,圣经告诉我们,“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见以弗所 2:8~9)所以,得救不是靠我们的行为;我们得救是靠着我们相信上帝的恩典、接受上帝的恩典。

如果有人认为,他可以靠他的行为得救,这样的人从原则上来说是不相信上帝的。

人的问题是:当亚当夏娃吃了上帝规定不可吃的果子,上帝就把亚当夏娃赶出了伊甸园,因为上帝明确地告诉他们,“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见创世 2:17)他们被赶出伊甸园,也就再也不能与耶和华上帝在一起了,断绝了与上帝的关系,这就是灵里的死亡。

那些认为可以靠自己的行为得救的人,其实就是认为他有办法重新回到伊甸园,从新与上帝在一起。也就是说,他有超越上帝把亚当夏娃赶出伊甸园的能力,这样的人就是自以为有比上帝更大的能力,那么他还有会来信靠上帝吗?

我们知道,无论我们怎样努力,我们不仅不能超越上帝的能力,我们甚至无法接近上帝的能力。我们的能力与上帝的能力根本不能相比,我们只能老老实实地降服在上帝的面前。

那么,我们的行为又有什么用呢?

圣经告诉我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见以弗所 4:1B)圣经又告诉我们,“只要你们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见腓立比 1:27A)圣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我们,基督徒要有与福音相称的言语行为。这也就是说,基督徒有好的言语行为,是因为我们成为基督徒了;我们是上帝的儿女,我们就应该有上帝儿女的样子了,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有基督的样式。

“我的弟兄们,如果有人说自己有信仰,但却没有行为,这有什么好处呢?难道这种信仰能救他吗? 如果有弟兄或姐妹衣不蔽体,又缺乏日用的食物, 而你们当中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要的,这有什么好处呢? 信仰也是这样:如果没有行为,这信仰就是死的。”(见雅各 2:14~17 中文标准译本)

如果真的是你心里所相信的,你必然有相应的行为。我常常喜欢用谈恋爱作为例子。如果一个人真的是在谈恋爱,必定会想方设法与对方见个面、打个电话、发个短信、送个视频。

如果有一个人说,他是在谈恋爱,但是不想与对方见个面、不想与打个电话、不想发个短信、不想送个视频。我们一定会说这个人没有在谈恋爱。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真的是一个基督徒,我们必定有基督样式行事为人;这是必然的。好行为不是得救的条件,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靠他自己的行为得救;好行为是得救的结果。因为圣灵在我们的心里,祂不断地告诉我们要有主耶稣的样式。但是我们虽然接受主耶稣为我们的救主,我们常常让圣灵为我们担忧,因此,上帝就以我们个人的行为来报应我们。

主耶稣说,“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人不能不得赏赐。”(见马太10:42)所以上帝必照我们各人的行为报应我们每一个人。

VII.   凡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和不能朽坏之福的,就以永生报应他们。

1.     凡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和不能朽坏之福的

(1)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部分的句子结构:

我们看到这里有两个动词,就是“行善”和“寻求”,而这两个动词都是在“凡恒心”之后。

恒心 - 一直坚持、不断地;圣经教导我们,“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见诗篇 1:2)其中的“昼夜思想”就是“恒心”的一种表现。

凡 - 所有这么做的人。所以这里是对能够坚持这么做的基督徒来说的。 

(2) 以恒心来做的事情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行善。

圣经多次教导我们要行善:“你当倚靠耶和华而行善。住在地上,以祂的信实为粮。”(见诗篇37:3)“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见加拉太 6:10)圣经也多次教导我们要“离恶行善”。(见诗篇34:14,37:27;彼前3:11)

我们已经讲过,《罗马书》是写给在罗马教会的弟兄姊妹。既然众人已经是属于上帝了,那么我们就应该要行善。

有的人以为行善就是救济穷人、看顾孤儿寡妇。没有错,救济穷人是行善的一个方面。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救济穷人不是我们基督徒的最重要的目标。我们最重要的目标是荣耀上帝,讨上帝的喜悦。所以,圣经也教导我们:“弟兄们,你们行善不可丧志。”(见帖后3:13)

所以不要把教会办成一个慈善机构,虽然教会也做一些慈善的事情。其实最重要的行善,就是把福音传出去,让失丧的人回到上帝的面前,这是我们要以恒心来行的善事。

第二个方面是要我们寻求的:

圣经在这里告诉我们,要以恒心来寻求荣耀、尊贵,和不能朽坏之福。

对于这几个字,我们要稍微做一些解释。在和合本里,在这一节经文的最后有“之福的”这三个字,在原文中是没有的。所以圣经新译本就把这一节经文翻译为:“以永生报答那些耐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和不朽的人”;圣经中文标准译本是翻译为,“对那些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不朽的,就以永恒的生命回报他们”。

我们先来看一下“寻求”这个词,这是我们刚才看到三个翻译都同样使用的一个词。“寻求”就是希望得到的意思。所以圣经在这里是描写那些以恒心来行善、并以恒心来寻求荣耀、尊贵、不朽的人。

那么什么才是“荣耀、尊贵、不朽的”呢?什么才是真正 “荣耀、尊贵、不朽的”呢?

人可以得到世界冠军,这是极大的荣耀;人也可以成为一国之统帅,成为总统、首相,有极大的尊贵。但是人怎样才能成为不朽坏的呢?又有谁可以逃脱生老病死呢?

我们再换一个问题来想一想。你可以耐心行善,带领很多人归主,你是不是善了呢?主耶稣怎么说的?

“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祂面前问祂说,良善的夫子,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上帝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马可10:17~18)

我们现在应该明白这一节经文的意思了:我们行善是学主耶稣的样式;我们所寻求的荣耀、尊贵、不朽的,只有上帝才有这三个方面的属性,所以寻求荣耀、尊贵、不朽的,就是积极寻求与上帝亲近。

2.      就以永生报应他们

这样一看,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这一节经文的最后几个字了。

对于已经接受主耶稣基督为救主,而且还能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不朽的人,上帝必定以永生报应他们。这是毫无异义的。

但是,你可能有一个问题了。是不是在我们信了主耶稣之后,还要靠行为得永生呢?

我们刚才已经讲过,圣经清楚地告诉我们,“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见以弗所 2:8~9)圣经还告诉我们,“认识祢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祢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见约翰17:3)我们得救的条件里没有“行为”,我们得永生的条件里也没有“行为”。

那么,圣经为什么在这里这样告诉我们呢?

圣经在这里告诉我们的一点也没有错,也一点也没有与《以弗所书》和《约翰福音》里讲的有任何的不同。

请弟兄姊妹注意,圣经是这样教导我们:“凡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和不能朽坏之福的,就以永生报应他们。”圣经是从正面来说这个问题的,圣经并没有反过来说。圣经没有说,“凡稍微有一点不恒心行善,没有100%寻求荣耀、尊贵,和不能朽坏之福的,就不以永生报应他们。”

举一个例子:当我们去看病的时候,所有的病人都在等护士叫自己的名字,因为我们知道叫到了名字,就可以进去看医生了。只要你挂了号,你就不会觉得现在护士没有叫你的名字,你就没有机会看医生了。

另外,我们还必须明白,不是在永生里每一个人都是完全相同的。因为我们刚才已经读了,“祂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个人的行为不一样,得到的报应也不一样。

使徒保罗说,“向着标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见腓立比 3:14)“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祂显现的人。”(见提后 4:7~8)可见在天堂里有“奖赏”,甚至还有“公义的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