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Timothy 1: 08~12

提摩太后书 1: 08~12

8 你不要以给我们的主作见证为耻,也不要以我这为主被囚的为耻。总要按上帝的能力,与我为福音同受苦难。9 上帝救了我们,以圣召召我们,不是按我们的行为,乃是按祂的旨意和恩典。这恩典是万古之先,在基督耶稣里赐给我们的。10 但如今藉着我们救主基督耶稣的显现,才表明出来了。祂已经把死废去,藉着福音,将不能坏的生命彰显出来。11 我为这福音奉派作传道的,作使徒,作师傅。12 为这缘故,我也受这些苦难。然而我不以为耻。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或作祂所交托我的)直到那日。


I. 你不要以给我们的主作见证为耻,也不要以我这为主被囚的为耻。

为什么使徒保罗会在这时候劝勉提摩太,“你不要以给我们的主作见證为耻,也不要以我这为主被囚的为耻。”是不是提摩太当时有感到羞耻的感觉?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会觉得非常奇怪。在前面一节圣经里,使徒保罗刚刚称赞他有纯真的信仰,而且提摩太灵性也很高深,早就应该晓得,为主受苦是一件荣耀的事,为主作见證更是传道人当然的本分,不应该引以为耻。使徒保罗怎么在这里说这样的话呢?

我们要注意提摩太当时的处境,很可能有使提摩太落在灰心沮丧的情形。犹太教是敬拜独一的神,他们不承认上帝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所以主耶稣基督降世为人,向众人传福音的时候,很多犹太人就认为祂所传的是异端。而且耶稣不但自称是上帝的儿子,而且告诉他们,“我与父原为一”。(见约翰10:30)因此他们认定祂是背叛上帝的罪人。而传福音的使徒和信徒,就被当时的犹太人认为是传异端的罪人、恶人、假师傅,是可耻的,也被那些犹太人认为所有传福音的人都是相当卑贱而且羞耻的。因此使徒保罗在此勉励提摩太,虽然世人把为主作见证.传基督视为可耻,但相信耶稣而明白真理的人,不该把这事认为是可耻的.

根据前书的记载,保罗当时正準备回到提摩太那里去,“我指望快到你那里去,所以先将这些事写给你。”(见提前3:14)可是保罗还没到以弗所就被罗马兵捉拿了,相信这对提摩太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我们也可以想象,当时那几个传异教的人,也绝不会服服帖帖地任由提摩太禁止他们不传异教,他们很可能会与提摩太对抗,趁著保罗被捉下监就更加作毁谤的工作,甚至诬赖保罗被捉拿,是由於他本身的错失被上帝所惩罚,或者更进一步污蔑使徒保罗根本不是上帝所差遣的使者等等,使提摩太的处境越来越困难,受到各种无形的压力,以至于不敢放胆为福音作见證。

由于提摩太和保罗的关係是那么密切,如果以弗所教会里有一定数目的人怀疑保罗的下监是由于他的错失,因此被上帝惩罚,那就造成提摩太所传的福音也不是从上帝来的假象,这就使提摩太在教会中不能很自由地运用他从上帝那里得来的恩赐来服事主。提摩太似乎受到牵涉,心灵难免受捆绑,所以使徒保罗在这里劝他,不要以给主作见證为耻,也不要以保罗为主被囚为耻。虽然这只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对于需要帮助、需要提醒的提摩太,这却是最有能力的帮助。

使徒保罗曾经说过:“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 ”(见罗马1:16)使徒保罗所注重的是信福音和传福音。对于那些相信的人,福音是上帝的大能,能救他们脱离一切的死亡。使徒保罗为这满有大能的福音,勇敢地作见證,不以为耻。

有人以信福音为耻,因为怕被人讥笑说,“拜倒在洋鬼子脚下”,“中了帝国主义的毒”,于是就不信福音,因此就失去了救恩。有不少基督徒不敢在众人面前为主作见证,或者传扬福音的好处,觉得开不了口,以致在上帝的面前,成为一个无用的器皿,在上帝的家里白占地土,不结果子;另有人是觉得为福音受苦这很耻辱,觉得当时所受的苦会叫人讥笑。

甚至也有一些“信徒”不敢在人面前承认自己已经归属耶稣,有耻辱感。我们要知道这样做的严重性。我们在查前面几节经文的时候,讲到了真信徒和假信徒的问题。耶稣说,“凡在人面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认他。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他。”(见马太10:32~33)心里相信,口里承认,是我们基督徒必须做到的。

但是话要说回来,没有一个人的灵性是永远旺盛的。就是使徒彼得也有不认主的时候,何况我们这些小心的人。若是靠我们的行为,我们无法达到上帝的标准,但是这不是说我们就可以懒懒散散不求上进。上帝的标准虽然是非常高的,但是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要尽量接近这个标准。一旦得罪了主,就要求主饶恕。

提摩太是个灵性很高的人,使徒保罗还是不断地勉励他,不断地挑旺他属灵的火焰。

II. 总要按上帝的能力,与我为福音同受苦难。

1. 按上帝的能力 - 受苦难

使徒保罗的这一句话,可能对很多人来说会感到奇怪。好像按上帝的能力,我们基督徒应该享福,怎么会受苦难呢?

其实,我们仔细想一想,如果什么事情都是顺顺利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什特别的能力?要知道,特殊的能力都是用来客服困难的。比如,上帝赐给某一个人有特别的聪明智慧,这个聪明智慧是用来干什么的?上帝是要这个人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啊;就是要叫他解决前人认为是极其困难的事情。所以有上帝特别赐的能力的目的,就是简单的八个字:克服困难、解决难题。。

在传福音的过程中,上帝赐给了我们能力,我们就能够经受巨大的压力、能够度过他人看来无法度过的艰难时刻。

2. 为福音受苦难

传福音的人有很大的可能性要为福音受苦难,但是这不是每一个基督徒所想到的。

犹太人和罗马人认为耶稣所传的是异端,因此认为可恶、有罪,因此就捉拿并杀害传福音的人,使徒保罗是教会的主要领导者之一,首当其冲,又被下在监里了,世人就更认为使徒保罗是罪有应得。

使徒保罗为了传福音,经历了很多危险也受了很多的苦。他自己说,“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头打了一次,遇着船坏三次,一昼一夜在深海里。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参见林后11:23~27)

“耶稣又对众人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见路加9:23)所以我们就知道,跟从主耶稣基督的道路是艰难的,因为是背着十字架跟从的。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不对啊,我们不是说上帝给我们平安喜乐,怎么跟从耶稣是要吃苦的呢?况且主耶稣又教导我们,“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见马太11:28~30)主耶稣明明说“我的担子是轻省的”,我们为什么要背着十字架走艰苦的路来跟从主耶稣呢?

其实,这两各方面一点也不矛盾。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为什么上帝赐给我们的能力?这能力就是可以面对困难,而且能够战胜困难的能力。举一个例子来说:一个得到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是不是高兴?应该说是高兴的。但是我们是不是知道这个人曾经面对世界上没有人能够解决的难题?这个人可能经过多年的艰苦劳动才找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成果是来自不易的。

我们说,跟从上帝是要背自己的十字架,这是艰难的、是不容易的,但是上帝赐给我们力量,我们就能够背自己的十字架。就像用一只手拿起100公斤重的东西,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件艰难的事,但是对一个有这样能力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难事。

照着上帝的能力,我们不仅能够为福音受苦难,而且从中得到喜悦。

III. 上帝救了我们,以圣召召我们,不是按我们的行为,乃是按祂的旨意和恩典。这恩典是万古之先,在基督耶稣里赐给我们的。

1. 我们为什么要跟从主耶稣,而且还要在事奉祂的时候受苦难呢?

这道理很简单,因为上帝拯救了我们。我们本来是在魔鬼的手下,是魔鬼的奴隶。是上帝,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把我们都魔鬼的手里拯救了出来,因此我们就有了永生。

在世间好像就只有两个方面,一边就是上帝,另一边就是魔鬼。我们本来是在魔鬼那一边,受魔鬼的压制和奴役,是魔鬼的奴隶。如果我们接受耶稣基督的救恩,我们就被救赎到上帝的这一边。没有中间地带可以让我们滞留,我们不跟从上帝,就是跟从了魔鬼。很显然,没有人愿意跟从魔鬼,所以跟从拯救我们的主是最恰当的选择。

2. 上帝为什么”以圣召召我们“?

(1) 关于“圣召”

在这里使徒保罗用了一个很特殊的名词,“圣召”。这个词在和合本圣经里仅在这里出现了一次。在吕振中的译本里,把和合本的“以圣召召我们”,翻译为“以奉献为圣之号召召唤我们”。

而在英文译本里,大部分是用“called us with a holy calling”,也有的版本(CJB)是写成,“called us to a life of holiness as his people” 。

所以我们认为这里的“圣召”是神圣的呼召,上帝所做的一切作为都是圣洁的,这个“圣召”的内容是呼召我们进入上帝圣洁的境界,接受得救的恩典、接受赏赐的恩典和将来在永生里和祂永远同在的恩惠。

(2) 我们是不是有资格接受上帝这样圣洁的呼召?

说实在的,我们没有一个人有资格接受上帝这样圣洁的呼召,因为我们都是在罪恶里的罪人。所以使徒保罗先告诉我们,“上帝救了我们”。上帝把救恩白白地给了我们,我们成为主的羊,在上帝保佑之下,我们才有了这个资格。

(3) 如果我们接受上帝的圣召,我们该怎么行?

上帝既然这样召我们,我们就应该追求圣洁的生活,和蒙召的恩相称,忠心地照祂旨意来生活,绝不该有忘恩负义的行为和不洁净的私心,辜负祂神圣的召命。

因此,我们就必须照著上帝召我们的目的来生活及工作,不随著这世界的人过罪恶的生活。上帝召我们,是要我们为真道打美好的仗,正如使徒保罗教导的,“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参见提前6:12)

既然这里说到打仗,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使徒保罗在这里也劝勉提摩太,要为主的缘故受苦难。而使徒彼得就把这一点说得更明白:“你们若因犯罪受责打,能忍耐,有甚麽可誇的呢;但你们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这在上帝看是可喜爱的。你们蒙召原是为此;因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祂的脚踪行。”(见彼前2:20~21)。

3. 上帝对我们的圣召不是按我们的行为,乃是按祂的旨意和恩典。这恩典是万古之先,在基督耶稣里赐给我们的。

我们刚才已经讲到了,其实我们根本没有资格接受上帝的圣召,因为我们本来都是罪人,因为上帝的恩典我们才有成为上帝的儿女的机会。所以圣经告诉我们,“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见以弗所2:8~9)

这段圣经说得明明白白,我们的救恩是上帝所赐的,不是因为我们有好的行为而赚来的。事实上,无论我们的行为怎么样好,我们都没有办法赚到上帝的救恩。上帝的救恩是白白地赐给我们的,只要我们愿意接受,我们就可以完完全全地享有。

上帝的这个恩典,是上帝在创世以前早就计划好的,在亚当夏娃一犯罪的时候就体现了出来。

我们所信的上帝是无所不知的上帝,祂早就知道人一旦有了罪就会逃避上帝。所以当亚当夏娃吃了禁果以后,就躲到树木中不愿意见上帝。圣经告诉我们,当人们躲避上帝的时候,“耶和华上帝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见创世3:9)

我们所信的上帝是一个来寻找躲避上帝之人的上帝。就是说,让人回归到上帝面前的救恩是上帝摆到人的面前的。不是因为人有好的行为,乃是人背叛了上帝;上帝却把一条回归的路放在人的面前,叫众人都悔改。这条回归的道路就是耶稣基督。“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见约翰14:6)

主耶稣基督的这一句话清楚地告诉我们,耶稣基督是一条回归到上帝面前的的道路,而且只有这一条道路可以回归到上帝的面前。这就是上帝的旨意!

IV. 但如今藉着我们救主基督耶稣的显现,才表明出来了。祂已经把死废去,藉着福音,将不能坏的生命彰显出来。

对于上帝差派祂的独生子主耶稣基督降世为人,道成了肉身,为我们的罪来到世界上,代替我们众罪人所当受的刑罚,钉死在十字架上,又为我们战胜了死亡,第三天从死里复活。这就把上帝的恩典全然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因此,凡信祂的就可以白白地得到永生。

圣经告诉我们,“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见约翰17:3)

我们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不灭的灵魂,接受主耶稣基督为救主的就有永生;不接受主耶稣基督的就是永死。这里所说的“永生”就是与上帝同在,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在天堂里;这个“永死”不是消失、没有了;而是永远的沉沦、永远与上帝我们的主耶稣基督隔绝,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在地狱里。

作为基督徒,上帝的救恩通过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和祂被埋葬以后的复活是我们教义的重要关键内容之一。

我们不仅相信不灭的灵魂,我们相信我们必定会与主耶稣基督一样会复活。圣经告诉我们,“我如今把一件奥秘的事告诉你们。我们不是都要睡觉,乃是都要改变,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因号筒要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要改变。这必朽坏的,总要变成不朽坏的。(变成原文作穿下同)这必死的,总要变成不死的。这必朽坏的既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既变成不死的。那时经上所记,死被得胜吞灭的话就应验了。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感谢上帝,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见林前15:51~57)

前几天,我们在网上谈到了有关“耶和华见证人”的问题,我们有必要知道他们对付基督徒的方法:就是伪装成天使来迷惑基督徒。在附件里,我们列出了他们网站上所宣扬的内容。

“耶和华见证人”是很不容识别的一个异端,只有在仔细提问以后才会发觉他们对主耶稣基督有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相信。因为他们自称是基督徒,虽然他们有自己的“圣经”,但是如果不仔细校对,很容易受到他们的欺骗。苏颖智牧师所写的“异端辩惑”很清楚地表明了耶和华见证人的问题。(见http://www.cclw.net/gospel/asking/yiduanbianhuo/htm/index2.htm)希望大家能花一点时间仔细地看一看,这样我们就知道他们的嘴脸了。

附件中,在他们所说的话中多次引用了圣经,但是仔细看的话,我们就会发觉他们的“圣经”是从新编译过的。比如,他们引用了约翰福音17:26。我们的圣经(和合本)是“我已将你的名指示他们,还要指示他们,使你所爱我的爱在他们里面,我也在他们里面。”然而,他们的“圣经”是:“我已经使他们认识你的名,以后还要使他们认识,好叫你爱我的那种爱,留在他们里面,我也跟他们联合。”

我们注意到他们的编译与我们的圣经有不少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来注意这一节圣经的最后几个字。我们的圣经,无论哪个版本,是“我也在他们里面”;就是说当上帝的爱在他们里面的时候,耶稣也就在他们里面,那就是说,耶稣就是上帝的爱。根据圣经“上帝就是爱”,(参见约一4:8),所以耶稣就是上帝。 但是在他们“圣经”里,用了一个“联合”的词。所谓“联合”,就是两者是平等的,这样一改,耶稣就与人一样了。

在“耶和华见证人”的告示里,他们承认:“可是,我们跟其他声称是基督徒的团体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例如,我们相信圣经说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而不是三位一体的神中的一位。(马可福音12:29;马太福音16:16)我们根据圣经看出,人并没有不死的灵魂;上帝也没有让人在地狱里永远受苦;还有,带头的人也不该有特别的头衔,让别人觉得他高人一等。(传道书9:5;以西结书18:4;马太福音23:8-10)”

只有仔细看他们的内容,我们才能发现他们信仰的问题。

如果不承认我们所信的上帝是三位一体的上帝,我们就无法解释,“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祂的形像造男造女”(见创世1:26~27)这两节圣经里上帝所说的“我们”。

除此以外,圣经还有多处表达了三位一体的文字。我们所信的上帝是三位一体的上帝,这是我们信仰的基本原则。如果不承认耶稣就是圣子、就是上帝,认为耶稣只是一个人的话,耶稣的血凭什么能够洗净我们的罪呢?耶稣正是上帝,所以祂的宝血才能洗净我们的罪。没有一个人的血对我们的罪祈祷赦免的作用。

“耶和华见证人”常见的说话方式是,尽量少提耶稣的名字,如果圣经实在是提到了耶稣,他们常常用“主”一个字来代替“主耶稣”。他们喜欢用“耶和华”来代替“神”和“上帝”。如果整篇讲道里,没有一次提到耶稣基督、从来不提耶稣基督就是三位一体之上帝的一个位格,那我们就要注意这样的人是不是“耶和华见证人”了。

V. 我为这福音奉派作传道的,作使徒,作师傅。为这缘故,我也受这些苦难。然而我不以为耻。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或作祂所交托我的)直到那日。

1. 我为这福音奉派作传道的,作使徒,作师傅。

这一句话是使徒保罗对自己的定位。虽然这个时候使徒保罗是在罗马的监狱里,但是他没有以福音为耻辱,反而觉得这是极大的荣耀。

在上文中使徒保罗提到,福音是上帝在万古之先的旨意,是藉著耶稣基督显明出来的,使徒保罗就是为这个福音所奉派的。这种态度,和他在上文中劝提摩太不要以给我们的主作见證为耻的教训相符,因为他正是在这里,表现他如何以为主作见證为荣耀。

对使徒保罗来说,上帝对他的委任是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的。无论他是可以自由行动,到处布道,还是没有行动自由,被关在监狱里,使徒保罗都是为这个福音而工作。事实上,我们每一个基督徒,都被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委派为祂作见证。这个委派是终身的,因为这不是我们平时为了维持生活的工作会因我们所处的状态而改变。甚至身体残疾了 ,我们还是有责任来做上帝所委派我们的工作。我想大家可能听到过“暗室之光”的蔡素娟和没有手也没有腿的力克胡哲,他们都继续不断地为耶稣基督所见证。

使徒保罗对他所奉派的传道、做使徒、做师傅的工作一直忠心耿耿,以至于在他殉道前他可以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见提后4:7)

在这里使徒保罗说到了三件奉派的工作:

(1) 传道

在这里“传道”犹如一个职称,就是做宣告的事。我们传道就是宣讲上帝差派祂的独生儿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为我们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复活。凡信祂的都必得到永生。

(2) 使徒

“耶稣叫了十二个门徒来,给他们权柄,能赶逐污鬼,并医治各样的病症。这十二使徒的名,头一个叫西门,又称彼得,还有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见马太10:1~2)从这段圣经里,我们就知道使徒是由主耶稣基督亲自设立的。使徒保罗是在他去大马色的路上被主耶稣基督的灵直接呼召的。(参见使徒行传9:1~20)

(3) 师傅

在这里,“师傅”的意思是教导人明白圣经的,特别是对外邦人,教导他们明白主的道。“我为此奉派,作传道的,作使徒,作外邦人的师傅,教导他们相信,学习真道。”(参见提前2:7)。

2. 为这缘故,我也受这些苦难。然而我不以为耻。

使徒保罗劝勉提摩太为福音与他同受苦难,在这一节圣经里使徒保罗提到,他自己受苦难,而且他所受的是很多的苦难。使徒保罗显然很甘心为基督受苦,传扬这位已经把死废去,藉著福音,将不能坏的生命彰显出来的主耶稣基督,乐意为祂受苦,而且觉得为这福音所受的苦并不多,只不过“受些苦难”而已!根据《哥林多后书》第十一章所记,使徒保罗为主所受的苦比众人更多,但他是甘心乐意的,所以觉得只受了“一些”;若不是乐意为主受苦,可能只不过稍受一点,便以为很多,甚而怨天尤人,灰心丧志!

乐意为主受苦,这是一个真正传道人的态度。

3. 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或作祂所交托我的)直到那日。

(1) “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表示使徒保罗知道所信的这位上帝,是可靠的、是值得为祂受苦的。

使徒保罗并不是糊塗地相信,乃是对这位上帝有清楚的认识。

对上帝有清楚地认识,这对每一个基督徒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信得不明不白,或者只是人云亦云,都是无济于事的。如果对上帝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形式上,每个礼拜去教会一次,这也是没有什么用的。

信耶稣不只是对圣经知识的了解,也不是仅仅知道教会的崇拜仪式和程序。基督教实际上是讲人与上帝的关系。只有建立了与上帝的父亲与儿女的关系才是真正的基督徒。

真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关系,使徒保罗就愿意为主付出自己的一生、愿意为主受苦,在所不辞。

(2) 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

在这短短的几个字里,使徒保罗实际上说了三件事:

A. 使徒保罗深信上帝的能力能夠保全使徒保罗所交付祂的

我们所信的上帝是听我们祷告的上帝。主耶稣教导我们,“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见约翰14:14)

上帝是信实的,也是创造宇宙万物的主,而且祂是全能的。因为使徒保罗所作的事工是上帝所看重的,所以祂能保全使徒保罗所作的一切工作。使徒保罗和其他到处传福音的使徒们,虽然在世事奉上帝的时候,不会与世上的君王敌对,但是很可能被世界的君王所杀害,但是他们所作的工作却不至落空。那些能杀身体并不能杀灵魂的,更不能抢夺他们在上帝面前所该得的奖赏。使徒保罗深信他可以无愧见主,既然相信上帝能保全他所交付的,就是说他的工作不会是徒然的,可以坦然无惧地来到主面前,所以他对自己所受的苦难毫不感到羞耻,反而感到这是上帝对他的器重。

B. 根据括号里的字,“(或作祂所交托我的)”。就是说,这句话可以是:也深信祂能保全祂所交托我的。

这就是说使徒保罗深信上帝会对祂要使徒保罗所做的事情负责。

我们所信的上帝是看顾我们的上帝,不要说我们在事奉主的时候,就是在遇见试探的时候,上帝也是很看顾我们的,因为圣经告诉我们,“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 ”(见林前10:13)

我们且不说使徒保罗,我们来看一看施洗约翰。圣经对他的记载是这样的:“那时,有施洗的约翰出来,在犹太的旷野传道,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见马太3:1~2)他是在旷野做上帝的工作,他在旷野里吃什么?圣经告诉我们,“吃的是蝗虫野蜜”。(参见马太3:4)这些吃的东西岂不是上帝为施洗约翰所预备的吗?

蝗虫可以吃吗?百度一下,你就会发觉蝗虫确实是可以吃的,蜂蜜那就更不必说了。

我们如果是为上帝做工,上帝必定有祂看顾和保全我们的方法。但是上帝为我们所预备的并不一定就是我们所想象的。

C. 直到那日

一般的解经家都认为这里所说的“那日”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再来的时候。

使徒保罗在这里告诉我们一个时间段,就是说上帝一直保全我们,直到我们见主面。

VI. 我们在这段圣经里学到了什么。

1. 如果我们处在一个完全反对耶稣的人群中,求主挑旺我们的灵性,使我们能够继续为主耶稣基督做见证。

2. 对主耶稣基督的态度是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分水岭。

3. 我们有责任继续不断地为主耶稣基督作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