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04: 27, 31~38

《约翰福音》4: 27, 31~38

27 当下门徒回来,就希奇耶稣和一个妇人说话。只是没有人说,你是要什么?或说,你为什么和她说话?

31 这其间,门徒对耶稣说,拉比请吃。32 耶稣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33 门徒就彼此对问说,莫非有人拿什么给祂吃吗?34 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35 你们岂不说,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吗?我告诉你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原文作发白)可以收割了。36 收割的人得工价,积蓄五谷到永生。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37 俗语说,那人撒种,这人收割,这话可见是真的。38 我差你们去收你们所没有劳苦的。别人劳苦,你们享受他们所劳苦的。


I. 当下门徒回来,就希奇耶稣和一个妇人说话。只是没有人说,袮是要什么?或说,你为什么和她说话?

1. 当下门徒回来,就希奇耶稣和一个妇人说话。

我们在上一次的查经中,我们知道门徒是进城去买食物的,现在他们回来了。

根据圣经的记载,门徒“希奇耶稣和一个妇人说话。”这就告诉我们两件事:

(1) 门徒稀奇主耶稣与这个妇人说话。

我们在上一次的查经中已经讲到了,犹太男人不会与一个不认识的女人讲话,更不会与一个在犹太人眼里看为不洁净的撒玛利亚女人谈话。

在门徒的眼里,主耶稣至少是个“拉比”,就是老师的意思。

拉比也常常是法利赛人,因为他们对摩西的律法书很熟悉。我们以前曾经讲过,法利赛人是非常注重他们的行为的,因为他们认为守律法就是管住自己的行为。所以在那个时候,人们觉得拉比应该是法利赛人,如果拉比不是法利赛人,他们的行为至少也与法利赛人一样严谨。

拉比特别注意自己在妇女前面的行为。拉比基本对妇女都保持一定的距离,免得有人说他们是好色之徒。他们的这样做法在公众场合里特别表现得特别地过分。

所以门徒对主耶稣会与一个妇人,而且是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说话感到很稀奇。

(2) 当下门徒回来,就希奇耶稣和一个妇人说话。

从圣经所记载的这几个字里,隐隐约约地告诉我们,门徒听到了主耶稣和这个撒玛利亚妇人的一些对话。至少是听到了他们对话中的最后的一句。否则他们根本不会知道主耶稣与这个妇人说过话了,因为这个妇女拿着水罐子到井里来打水的,主耶稣只是坐在井边而已。

在我们上一次的查经中,我们知道主耶稣与这个妇人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这和你说话的就是祂。”但是这一句话就会让人联想到,前面所说的话一定更有内容。

2. 只是没有人说,你是要什么?或说,你为什么和她说话?

圣经在这里记载了两个问句。但是这两个问句到底门徒是想问谁的呢?是要问主耶稣的呢,还是要问这个妇人?

根据排列组合,我们就知道有四种可能性:

(1) 这两个问题都是问主耶稣的;

(2) 这两个问题都是问这个妇人的;

(3) 第一个问题是问主耶稣的,但是第二个问题是问这个妇人的:

(4) 第一个问题是问这个妇人的,但是第二个问题是问主耶稣的。

因为圣经没有完全告诉我们这两个问题到底是问谁的,所以以上四种情况都有可能。

正如我们在上一次查经的时候所说的,对于这个问题就可以有四种不同的神学观点,但是无论持有哪一个观点,对我们的基本信仰都不会造成任何的不同,而且对于这段经文的解释也不会有任何原则的不同。所以对于诸如此类的不同神学观点,我们求大同存小异;在信仰的基础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具体的小问题上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所持有的观点是,第一个问题是门徒想要问这个妇人的,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个妇人想要从主耶稣那里得到什么。所以这是他们的问题。

而第二个问题是因为门徒稀奇主耶稣与这个撒玛利亚妇人说话,他们想不出任何一个理由主耶稣需要与这个妇人说话。所以这是他们想要问祂的问题。

3. 但是在门徒中没有人开口来问这两个问题。

上帝让使徒约翰很巧妙地记载了门徒心里想要问的问题,但是他们却没有开口来问这个问题。

记载这两个没有提出的问题有什么意义呢?

圣经曾经记载了,当门徒听了主耶稣的教训以后,其中有搞不懂的地方就来问主耶稣的事例:当主耶稣讲完了撒种的比喻,“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对众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呢?”(见马太13:10)门徒有不懂的地方,就来问。

学生不懂就来为老师,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学生不懂,却不问老师,我们说这样的学生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

门徒从来没有看到过主耶稣单独与一个妇人说话,而且是一个撒玛利亚的妇人。门徒都感到稀奇,但是都没有问主耶稣为什么要与这个撒玛利亚妇人说话。他们就失去了一次向主耶稣讨教的机会。门徒有追求的动机,却没有追求的行动。

II. 这其间,门徒对耶稣说,拉比请吃。

门徒没有问主耶稣他们心里的问题,他们只是对主耶稣说,“拉比请吃。”

我们知道门徒到城里去买食物。我们在上一次的查经时也提到了,雅各井应该是在叙加,但是圣经既然记载了,“门徒进城买食物去了”(参见第八节),所以门徒有可能是到示剑城去买食物的。

虽然在地图上看,叙加和示剑很近,但是他们必须是走着去、走着回来的。应该说他们去买食物也是蛮辛苦的。所以他们好不容易把食物买了回来,他们就不问本来心里有的问题,而是把思想集中到他们辛辛苦苦买回来的食物上了。而且他们觉得主耶稣必定是饿了,他们提醒主耶稣快吃,也是出于好意。

门徒这样所做的事情,提醒了我们,因为我们也可能常常做类似的事情。

我们也非常有可能有热心服事主的意愿。就像门徒觉得吃午饭的时候都已经要过了,他们在买了食物以后,有可能是跑步回来的,为的是想要早一点把食物给主耶稣吃。但是我们的事奉常常是根据我们的想法来服事主的。

在我们的社区里,每年都与各华人教会联合的连续几天的培灵会或者布道会。在这样联合的聚会中,我们也轮流请不同的教会来带领诗歌。每年都有很热心的从各教会来的弟兄姊妹来带领。一个教会里的敬拜团觉得上帝赐给他们很多音乐的恩赐,他们就写了几首敬拜的诗歌,在培灵会中的某一次聚会中以他们自己写的诗歌来带领众弟兄姊妹,但是众弟兄姊妹都不会唱,结果这一段诗歌敬拜的时间变成了他们的演唱会了。

有愿意事奉的心是好的,但是事奉必须符合上帝的心意。既然是诗歌敬拜的时间,就要带领众弟兄姊妹一起以诗歌来敬拜上帝。

有好的心意,更需要有上帝的带领。

III. 耶稣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

1. 耶稣说,我有食物吃

和合本圣经只是简单地写成,“我有食物吃”。而英文圣经都是写成,“I have food to eat”,中文里的“有”,在英文里就是“have”,而且这个动词是以一般现在时。我们在以前的查经中已经讲过,英文里,如果动词使用用一般现在时来描写的话,就表示这是一个常态。换一句话说,主耶稣告诉门徒,祂一直是有食物吃的。

这也就告诉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时门徒进城买食物去了”,并不是主耶稣说祂饿了门徒才去买食物的。

但是主耶稣的这一个说法,一定让门徒有两个方面的惊讶:

首先就是主耶稣没有对门徒去买了食物给祂给予表扬,其次是祂竟然说祂有食物吃的。相信特别使门徒惊讶的是主耶稣说,“我有食物吃。”

2. 耶稣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

主耶稣也知道门徒会对祂所说的,“我有食物吃”,感到惊讶。所以,主耶稣就紧接着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

门徒刚去买了食物回来,很有可能门徒在卖食物的地方已经吃了,只是把主耶稣的那一份食物带了回来。所以他们对主耶稣说,“拉比请吃。”而不是说,拉比我们一起吃吧。

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就是说让肚子填饱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吃的东西,人们就会造反。其实,这不仅是中国人这样,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主耶稣的门徒也是这样,到时候就要吃。

人们所想到的就是物质的食物,门徒所想的也是如此。他们不知道还有灵命的粮食,灵命的食物。

当主耶稣在旷野接受魔鬼撒旦的试探的时候,主耶稣对此已经有了说明。

“当时,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祂禁食四十昼夜,后来就饿了。那试探人的进前来对祂说,袮若是上帝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耶稣却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见马太 4:1~4)

所以我们基督徒应该知道,“民以食为天”只是对非基督徒而说的,我们应该知道主耶稣所教导我们的,“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IV. 门徒就彼此对问说,莫非有人拿什么给祂吃吗?

主耶稣对门徒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但是,门徒有没有听懂?

圣经告诉我们,门徒没有听懂。因为“门徒就彼此对问说,莫非有人拿什么给祂吃吗?”

在这里,我们又要说门徒犯了在前面犯过的错误。就是当他们没有听懂主耶稣所说的话,他们没有问主耶稣。而是按照他们的错误理解延伸出去,“莫非有人拿什么给祂吃吗?”

在门徒的脑子里所想到的还是物质的食物。因为他们理解错了,延伸出去的问题就更离谱了。

从门徒的这样的反应里,给我们至少两个提醒:

1. 不要自作聪明,结果错上加错。

圣经里有不少的内容都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如果不求圣灵的带领,很有可能会理解错。所以,我们不可以像门徒这一次所犯的错误一样,不去求问主耶稣,反而自作聪明,结果就想到了会不会有人拿食物给主耶稣了。

如果对圣经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祷告求上帝开启我们属灵的眼睛,让我们看到圣经里的属灵意义。也要真心诚意地做礼拜,听牧师的讲解;参加查经班、主日学学习上帝的话语。

如果我们有一颗追求的心,上帝一定会让我们明白祂的旨意。

2. 一定要明白灵粮的重要性。

美国总统提出要为全世界的新冠病毒祷告,而且定了三月十五日为全国专门为新冠病毒祷告的祷告日。而在美国的传统中五月的第一个礼拜四为全国祷告日,这个祷告日是特别加出来的。微小新冠病毒科学家、医生都没有一个直接的对付办法,但是我们知道掌管宇宙万物的是上帝,所以我们应该向上帝祈求。

为此,很多基督徒就禁食祷告。

为什么基督徒会禁食祷告?基督徒的禁食不是为了瘦身,而是愿意放下众人认为的民以食为天的观念,认识到与主亲近胜过吃东西、胜过人们所追求的口福。我们把吃饭的时间放下,为了得到上帝所赐给我们的灵粮 - 属灵的粮食。

有一首诗歌,“中国早晨的五点钟”。我相信弟兄姊妹都会唱,清晨第一件事情不是做早餐、吃早饭,而是祷告。把吃放在一边,而花我们的时间来祷告。

V. 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

1. 门徒虽然没有问主耶稣所说的食物是什么,但是主耶稣还是解释给门徒听

我们刚才说,门徒又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没有问主耶稣祂所说的食物是什么样的食物。但是即使门徒没有问,主耶稣也告诉了他们。

所以,你可能会说,这样看来,问不问不是一样的吗?反正主耶稣还是会告诉我们的。

这样的说法有一部分是对的,但是不是完全对的。

上帝对我们的启示分为两部分:

(1) 普遍的启示

对于有一些事情,无论是不是基督徒,无论读还是不读圣经,上帝都启示我们。

“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无言无语,也无声音可听。祂的量带通遍天下,祂的言语传到地极。上帝在其间为太阳安设帐幕。太阳如同新郎出洞房,又如勇士欢然奔路。他从天这边出来,绕到天那边。没有一物被隐藏不得他的热气。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华的训词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华的命令清洁,能明亮人的眼目。耶和华的道理洁净,存到永远。耶和华的典章真实,全然公义。”(见诗篇 19:1~9)

在这段经文,上帝的存在和力量通过观测宇宙清晰可见。万物的顺序、错综复杂和奇妙宣讲了一位强大和荣耀的造物主的存在。

“上帝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上帝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见罗马 1:19~20)

在这两节经文里,也告诉我们,无论是谁,无论是不是信上帝,上帝已经把祂所造之物显明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就应该明白。

普遍启示就是:向所有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显示上帝,证明上帝的存在以及上帝是充满智慧、强大和至高无上的。

(2) 特殊的启示

上帝的特殊启示主要就是圣经,另外还有上帝显现,也可以通过先知、异象、梦、和耶稣基督。

圣经告诉我们,“上帝既在古时藉着众先知,多次多方的晓谕列祖,就在这末世,藉着祂儿子晓谕我们,又早已立祂为承受万有的,也曾藉着祂创造诸世界。”(见希伯来 1:1~2)

但是特殊启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得到的,而只是给积极追求的人的。主耶稣教导我们,“耶稣又说,你们中间谁有一个朋友,半夜到他那里去说,朋友,请借给我三个饼。因为我有一个朋友行路,来到我这里,我没有什么给他摆上。那人在里面回答说,不要搅扰我。门已经关闭,孩子们也同我在床上了。我不能起来给你。我告诉你们,虽不因他是朋友起来给他,但因他情词迫切的直求,就必起来照他所需用的给他。我又告诉你们,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你们中间作父亲的,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拿蛇当鱼给他呢?求鸡蛋,反给他蝎子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祂的人吗?”(见路加 11:5~13)

所以我们要积极地祈求上帝,使我们可以明白祂的旨意。

在圣经里,我们有看到上帝赐给人看到异象,也在梦中指示人,所以上帝可以按照祂的方法来启示人。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你不向上帝祈求是事情上帝都会自动答应的。上帝按祂自己的意思来办事的。

2. 主耶稣的食物分为两部分:

在讨论这一节圣经之前,我们要知道,主耶稣说这一句话并不是说当祂在世界上的时候不需要吃任何物质的东西。

圣经记载了主耶稣吃逾越节筵席经文:“耶稣说,你们进了城,必有人拿着一瓶水迎面而来。你们就跟着他,到他所进的房子里去。对那家的主人说,夫子说,客房在哪里?我与门徒好在那里吃逾越节的筵席。”(见路加 22:10~11)

圣经也记载了主耶稣在复活以后吃烧鱼的细节,“他们正喜得不敢信,并且希奇,耶稣就说,你们这里有什么吃的没有。他们便给祂一片烧鱼。(有古卷在此有和一块蜜房)祂接过来,在他们面前吃了。”(见路加 24:41~43)

中国人特别讲究吃。一部在中国人中广为流传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讲中国人的吃。

但是主耶稣在这里向我们强调的,就是祂对魔鬼所说的那一句话,“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吃是为了维持我们的生命,但是我们的生命不是为了吃;吃不是我们活在世界上的目的。

(1) 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

首先,我们看到了在对于主耶稣来说,遵循上帝旨意就像吃饭一样必须和自然。

我们在上一次查经的时候读了《罗马书》第十二章 6~21,其中讲了我们应该如何行事为人。但是我们都会觉得这些要求不容易做到,甚至觉得难以做到。这就是为什么主耶稣在这里要告诉门徒,我们必须要把遵循上帝的旨意上升到像吃饭一样自然,像吃饭一样必须。

其次,我们应该明白,遵行是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是对内的。

当我们接受主耶稣为我们的救主之时,我们第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对付我们自己,看到自己的罪,向上帝认罪,求主耶稣饶恕我们的罪,这些是我们自己要做的事情。

这也是主耶稣对那个来打水的撒玛利亚妇人的要求。当这个妇人要得到主耶稣的活水,主耶稣并没有立即给她,反而要她的丈夫也过来。主耶稣要她看到她的罪,要她先认罪。一个不向上帝认罪的人是无法得到上帝所赐的活水的。

我们要对付自己,其实就是接受圣灵的内住。只有在圣灵的指引之下,我们才有可能看到自己的罪性和罪行。

(2) 我的食物,就是作成祂的工

主耶稣真的是为了完成上帝交给祂的工,废寝忘食。“耶稣进了一个屋子,众人又聚集,甚至祂连饭也顾不得吃。耶稣的亲属听见,就出来要拉住祂,因为他们说祂癫狂了。”(见马可 3:20~21)

没有人能够理解,怎么可以只是工作,真的不吃饭呢?但是主耶稣真的是把作成上帝的工为食物了。

到底什么是主耶稣所要作成上帝的工呢?

我们来看一节经文,“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上帝所预备叫我们行的。”(见以弗所 2:10)

在这一节圣经里,“我们”是多数,但是在原文里这里的“工作”是单数。所以就可以说成,我们就是祂的一件工作,而这件工作是“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我们是主耶稣基督的一件工作。主耶稣的工作不仅要使我们重生得救,而且要把我们磨练成耶稣基督的模样。因为圣经告诉我们,“因为祂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祂儿子的模样”。(参见罗马8:29)所以主耶稣所要作成之上帝的的工作就是使我们效法主耶稣的模样。为了这项工作,主耶稣废寝忘食。

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是属上帝的羊,我们不是要为主做什么,乃是要让圣灵带领我们活出主耶稣的模样。

我们说真正的基督徒不是靠我们做出来的,乃是圣灵在我们的心里,让我们活出主耶稣基督的模样。

注意主耶稣所说的,“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见马太 5:13~14)

主耶稣不是说,你们要做世上的盐,你们要做世上的光;主耶稣说,你们是世上的盐,你们是世上的光。“做”就是“行”,“是”表示本质。“做”与“是”有原则的区别,所以圣经告诉我们,“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新造的人。”(参见林后 5:17)所以使徒保罗说,“我活着就基督”。(参见腓立比 1:21)注意,在这几节圣经里都是用“是”,而不是用“做”。

弟兄姊妹,我们要记住:我们不要做一个基督徒,我们要成为一个基督徒;基督徒不是做出来的,基督徒是靠圣灵活出来的;基督徒是有主耶稣基督的模样。

因为我们得到了上帝所赐的灵粮,我们就可以活出基督的模样。

VI. 你们岂不说,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吗?我告诉你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原文作发白)可以收割了。

1. 你们岂不说,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吗?

(1) 你们岂不说

这个说法可能现在已经不用了。圣经新译本就写成,“你们不是说”。

(2) 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吗?

当我们看到这一节圣经的时候,可能会问,那个时候是几月啊?收割还有四个月,种的是什么庄稼啊?

以色列地处北纬 31 度,所以与上海的纬度差不多。

以色列人是吃饼的,不是吃米饭的,所以他们应该种小麦,不应该种水稻。如果在上海种小麦的话,四、五月份播种,七、八月份就可以收割了,总共才要三、四个月。这么一看,圣经是不是写错了?

圣经是不会写错的。如果我们查考原文的话,这几个字是有韵律的,显示了这是当时的一句谚语,意思是: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时间顺序,要按部就班地来做。

2. 我告诉你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原文作发白)可以收割了。

但是主耶稣在这里却是用这一句谚语来告诉门徒,谚语所说的事情并不一定那么准确,事情并不一定是那么地按部就班,有的事情来得比想象的更快。

主耶稣要门徒做好准备,因为人是没有办法知道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中国人不是说,“人会算,天会换”吗?

主耶稣用一个比喻告诉众人,“你们腰里要束上带,灯也要点着。自己好像仆人等候主人,从婚姻的筵席上回来。他来到叩门,就立刻给他开门。主人来了,看见仆人儆醒,那仆人就有福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必叫他们坐席,自己束上带,进前伺候他们。或是二更天来,或是三更天来,看见仆人这样,那仆人就有福了。”(见路加 12:35~38)

我们来看一下我们自己的情况。

几年以前,找工作都要填英文程度,于是就有不少人猛补英文,为了通过四六级的考试。其实,在中小学里都有教英文,但是在那个时候没有好好学,到要找工作了,只好再出钱去补课。后来,电脑专业的 IT 很热,工资也很不错,于是就有不少人埋怨没有早一些去学这一行。

其实,在我们的一生中,各式各样的机会都是有的。问题是我们是不是准备好了,一旦机会来了就可以抓住机会。

事奉上帝的情况也有类似的情况。有一些基督徒一直没有觉得上帝有呼召他在任何一个方面出来事奉。其实,事奉上帝的机会是不断的,问题常常是我们没有在思想态度上和在实际工作中准备好。上帝给了我们事奉的机会,我们是不是愿意起来事奉主,我们是不是已经装备好了可以来为主做工了?

在我们的“基督信仰问答”课程里,我们曾讲到了拖延症的问题。其实拖延症在事奉上帝的表现就是,没有像主耶稣所说的,“你们腰里要束上带,灯也要点着。自己好像仆人等候主人,从婚姻的筵席上回来”那样,没有警醒等待。

所以我们要积极预备我们的心,注意上帝给我们事奉祂的机会。

主耶稣所说的这一句话有两层意思,今天我们只说第一层意思,另外一层意思,我们留在下一次查经的时候再讲。

VII. 收割的人得工价,积蓄五谷到永生。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俗语说,那人撒种,这人收割,这话可见是真的。

1. 收割的人得工价,积蓄五谷到永生。

(1) “收割的人”是指谁?

根据上下文,这里的“收割的人”应该是指那些刚买回食物的门徒。但是这也可以指凡按照上帝的旨意来事奉祂的人。

主耶稣说,“收割的人得工价”,也就是说事奉上帝的人会有工价可以得到。

主耶稣也用比喻说过这个问题。“因为天国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作工。和工人讲定一天一钱银子,就打发他们进葡萄园去。约在巳初出去,看见市上还有闲站的人。就对他们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所当给的,我必给你们。他们也进去了。约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这样行。约在酉初出去,看见还有人站在那里。就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他们说,因为没有人雇我们。他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到了晚上,园主对管事的说,叫工人都来,给他们工钱,从后来的起,到先来的为止。约在酉初雇的人来了,各人得了一钱银子。及至那先雇的来了,他们以为必要多得。谁知也是各得一钱。他们得了,就埋怨家主说,我们整天劳苦受热,那后来的只做了一小时,你竟叫他们和我们一样吗?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说,朋友,我不亏负你。你与我讲定的,不是一钱银子吗?拿你的走吧。我给那后来的和给你一样,这是我愿意的。”(见马太 20:1~14)

主耶稣在这个比喻里是讲了天国的事情。我们首先看到家主对每个工人都给工价,同时我们也看到家主除了按照说好了工价给工人以外,也按照祂所愿意地赐给人。

圣经又告诉我们,“因为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参见路加 10:7)所以事奉上帝的人,一定会受到上帝的眷顾。

(2) 积蓄五谷到永生

我们现在知道,事奉上帝不会落空。

这里所说的“积蓄五谷到永生”,是不是表示只要我们好好地事奉上帝我们就有永生?因为从字面上来看,好像是去收割的工人,就可以积蓄五谷一直享受到永生。

但是主耶稣所说的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我们事奉的果效可以延续到永生。主耶稣以农田来比喻属灵的工作。就是说,我们听上帝的话,去传福音,我们传讲上帝的话有永远的功效。听了我们所传的福音,所有接受主耶稣为救主的人就有永生。所以我们事奉的果效会延续到永生。圣经告诉我们,“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 ”(见启示 14:13)我们人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我们在圣灵的带领下所事奉的果效会长存到永生。

听上帝的话,去收割的工人,可以积蓄所收到的五谷,这五谷可以积蓄到永生。

2. 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

这里“撒种的和收割的”是指谁呢?

我们刚才说收割的是指门徒,也是指凡按照上帝的旨意来事奉祂的人。那么撒种的又是指谁呢?

我们从圣经其他的部分,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所说的“撒种的和收割的”是指谁:“有说,我是属保罗的。有说,我是属亚波罗的。这岂不是你们和世人一样吗?亚波罗算什么。保罗算什么。无非是执事,照主所赐给他们各人的,引导你们相信。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上帝叫他生长。可见栽种的算不得什么,浇灌的也算不得什么。只在那叫他生长的上帝。栽种的和浇灌的都是一样。但将来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赏赐。”(见林前 3:4~8)

从这段经文里,我们就可以知道,撒种的和收割的都是事奉上帝的仆人。

主耶稣在这里向我们指出,“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所以使徒保罗就说,在传道人中间不要分门别类,保罗和亚波罗都是事奉上帝的仆人,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地方。

同样的,在现在的传道人中也存在着互相嫉妒、责怪的情况,指责对方抢羊。其实这都是不应该的。人们来听我们讲道,不是因为我们有口才,也不是因为我们会分析,是圣灵催逼人们来到上帝的面前。所以任何传道人不要觉得我的教会有很多人,就骄傲。我可以清楚地告诉弟兄姊妹,教会里人数的增长不是牧师传道人的功劳,乃是上帝的功劳。我们只是上帝的一个器皿而已,是上帝在作工。

你撒了福音的种子,结果这个人去了其他的教会,请不要不高兴。使徒保罗说,“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 这又有什么不好呢?上帝让这个人成长了。

我们不要盯着我的羊是不是被人抢走了,我们要盯着看还有多少人是没有听到过福音的!我们要把福音传出去,要把信徒培养为门徒,这是我们的工作。看到我们带领信主的弟兄姊妹在别的教会里成长,我们应当喜乐,因为得救的人数增长了。

3. 俗语说,那人撒种,这人收割,这话可见是真的。

主耶稣用一句俗语来教导我们,事奉上帝的工作是一项众弟兄姊妹合作的工作。

我们必须知道,传福音是属于生命范畴的一项事工,需要成长的时间。成圣的道路我们要走一辈子的,所以不一定立刻就可以见效的。

我小时候是由我爷爷把福音传给我的,但是我活到现在,我到过很多的地方,也曾属于不同地方的教会,受到各教会的熏陶和培养,受到很多弟兄姊妹和属灵长者的带领和教导,一步一步地向主亲近。我在灵里的长进真是很慢,我也知道我在属灵的道路上只是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但是我回头看看我的一生至今所走过的路,我知道都是上帝在带领我,虽然我迟钝但是上帝没有放弃我,在不同的时间段里,祂差派了不同的人来带领我。

如果要我说在我的一生中哪一个人对我在属灵的道路上的帮助最大,老实说,我必须列出一大堆名字,把我带到这个地步的不是一个人,而是许多人,但是在这许多带领我的人后面,我知道就是上帝主耶稣基督。上帝是使用祂的仆人们来带领我的。

弟兄姊妹,上帝的圣工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所以我们所有的弟兄姊妹都必须同心合意地一起来事奉上帝,我们所做的不你的工作,也不是我的工作,我们所做的是上帝的工作。

我不知道在我有生之年是不是有机会见到你们,但是我们知道我们所事奉的功效会存留在上帝的面前,直到永远。

VIII. 我差你们去收你们所没有劳苦的。别人劳苦,你们享受他们所劳苦的。

1. 我差你们去

主耶稣在这里说得很清楚,我们是主耶稣的仆人,是祂差我们出去工作的。就如我们刚才所说的,我们传福音的工作不是任何人的工作,乃是上帝的工作。

所以在教会里的事奉,无论是在崇拜时候的事奉、团契里的事奉、主日学里的事奉、查经班里的事奉,都是上帝的工作,不是我们为所欲为的地方。我们都必须是恭恭敬敬地按照上帝的旨意来事奉祂。

2. 我差你们去收你们所没有劳苦的。

很显然,主耶稣的这一句话是要门徒去收庄稼,而且是去收不是门徒所劳苦得来的庄稼。

当主耶稣说这一句话的时候,门徒可能还不明白主耶稣所说的意思。但是主耶稣在前面的一句话里,已经让门徒“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我们不知道门徒看到了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在这个井边有什么。如果雅各井是在叙加城里,可能根本看不到农田。

等我们查了下面的经文,我们就会很清楚主耶稣所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3. 别人劳苦,你们享受他们所劳苦的。

主耶稣在前面已经讲了,“那人撒种,这人收割,这话可见是真的”。这样的事情也常有发生。

我们不知道今天在网上与我们一起查考圣经的弟兄姊妹是由谁带领你们信主的。可能有很多不同的人带领你们信主的。但是我们现在在这里与你们一起来查考上帝的话语。我们也是在收不是我们所劳苦的。我们在这里所查考的内容不是慕道班所查考的内容,我们在享受与你们一起查考圣经的喜乐。因为已经有人向你们传了福音,我们才有现在这样的交通。我们为此感到非常高兴。

但是,有的时候情况可能正好相反。可能我们在一个教会里事奉有了一段时间,或者在一个新的地方传福音,但是一点都不见效果,没有看到有人接受主耶稣为救主。我们说不要灰心,因为我们可能是在做铺垫的工作,非常有可能在我们后面有人来到这个地方,就有很多人接受主耶稣为救主。

在清朝的时候,从英国来了一位年轻的传教士,他的名字是马礼逊,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为了向中国人传福音,他只身来到中国。但是他不会说中文,根本没有办法与中国人交流。所以他必须先学中文,当时的中国并没有我们现在所用的普通话,每一个地方都说各地的地方话,而清朝政府却用所谓的官话。马礼逊需要学这种中文的会话,当地话和官话;还要学中文的读和写。所以当他到中国的开始几年里,他所做的事情与传福音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他知道我们今天所查考的经文,他知道必须有人先做铺垫的工作,之后才有收割的可能。

我们现在有那么多中国基督徒,这与上帝差派那些传教士来向我们传福音是有很大关系的。主耶稣早就告诉我们,有人可能去收没有劳苦就得到的收成,也有人劳苦却让他人来收获。

我们传福音也是这样,可能是去收我们所没有劳苦的,也有可能是为别人的收获做铺垫。

IX. 我们在这段经文里学到了什么。

  1. 如果有问题想要问上帝,不要犹豫。

上帝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很多问题要问祂;我们问了祂,祂就一定会以某种方式来回答我们的。但是如果不问,可能就永远不会知道答案。我们更不可自作聪明,随意解释圣经。一定要求上帝启示我们,让我们真的明白圣经的教导。

  1. 我们的事奉不是凭我们的血气,乃是照上帝的旨意。

  2. 我们应该明白主耶稣所教导我们的,“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3. 对基督徒来说,遵循上帝的旨意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如同我们吃饭一样重要和必须。

  4. 我们要做好准备,时刻抓住上帝赐给我们事奉的机会。

  5. 在传道人之间不可有争竟,而要彼此合作。

  6. 成圣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弟兄姊妹之间的相互扶持和代祷。

  7. 我们传福音可能是去收我们所没有劳苦的,也有可能是为别人的收获做铺垫。基督的精兵不气馁,也不自高,要将一切荣耀归于我们的上帝主耶稣基督。

www.salt-and-light.org/BSR/John-4-31~38.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