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對「友誼」的定義:沒有男女羅曼蒂克關係、不以「功能」而以「感情」為基礎的情誼。
(一)「友誼的對象」就是我們很單純地想要與他們在一起的人。
(二)世界上最可憐的就是生活中沒有朋友的人。
二、朋友的種類
(一)順從者與順從者交朋友
*症狀:
順從者不能滿足──常感到我們允許了不該允許的事情。
*根源:
順從者不想向別人說「不」。
*界線衝突:
順從者會有禮貌地否認自己的界線以維持和平。
*誰需要拿回主權:
兩邊都要承認自己在用「仁慈」控制(取悅、安撫)對方。
*他們需要甚麼幫助:
順從者需要從其他支持的團體中獲得力量。
*應如何開始:
從生活瑣事開始練習立界線。
*如何立界線:
坦承地把真相說出來,彼此承諾以後將以建全的界線互相對待。
*下一步?
或許他們會發現彼此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投緣,或許他們要保持一點距離。但兩人的「不同」無損他們之間的友誼。
(二)順從者與侵略性控制者交朋友
*症狀:
1.順從者感到自己被控制,心中苦毒、怨恨。
2.侵略性控制者除了不喜歡被嘮叨之外,覺得一切好得無比。
*根源:
1.順從者從小被教導要避免紛爭及正面衝突。
2.侵略性控制者沒有被訓練「延後對需求的滿足」,也不會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界線衝突:
1.順從者不能設立界線。
2.侵略性控制者不能尊重界線。
*誰需要拿回主權:
1.順從者要知道「自己不是受害人」。是「他自己」把主權交給對方,意
圖要以取悅對方的方式來達到控制對方的目的。
2.侵略性控制者要承認自己有「無法接受別人說不」的問題。
*他們需要甚麼幫助:
順從者(比較不快樂的那方)需要從其他支持的團體中獲得力量。
*應如何開始:
1.順從者要先在支持團體內練習設立界線,再去面對他的朋友。
2.侵略性控制者需要有人讓他看清事實、直言相勸。
*如何立界線:
1.順從者要應用馬太福音第18章,告訴對方若對方再執迷不悟,我們會離
開他、或結束友誼,直到我們覺得安全了才會再回來並回復友誼。
2.侵略性控制者自食惡果後(沒有朋友了)或者會改變、尊重別人的界線。
*下一步?
1.若不能互相坦誠:關係破裂。
2.若能互相坦誠:雙方可重新協議、立下交往的新規則,友誼重新開始。
(三)順從者與操縱性控制者交朋友
*症狀:
順從者感到怨恨,覺得對方把自己的友誼「太視為理所當然」了。
*根源:
1.順從者從小怕傷害別人,希望避免紛爭。
2.操縱性控制者從小就有人幫他擦屁股,向來不曾面對自己不負責任的惡果。
*界線衝突:
1.順從者不能設立界線、隨叫隨到。
2.操縱性控制者不做計畫,當情況失控時只會求救。
*誰需要拿回主權:
順從者要知道「自己不是受害人」。是「他自己」把主權交給對方,意圖要以取悅對方的方式來達到控制對方的目的。
*他們需要甚麼幫助:
順從者(比較不快樂的那方)需要從其他支持的團體中獲得力量。
*應如何開始:
順從者要先在支持團體內練習設立界線,在支持的氣氛下再去面對他的朋友,學習表達不同意見。
*如何立界線:
1.順從者要向對方表達「覺得自己被利用、被佔便宜了」的感覺,並明白
拒絕再當「臨時保母」。
2.侵略性控制者被提醒之後或者會改變,而且因為別人不再幫他救火,他
只好學習提早做計畫、為自己的作息負責。
*下一步?
友誼可能比以前更好。
(四)順從者與沒有反應者交朋友
*症狀:
1.順從者感到沮喪、不滿、不受重視。
2.沒有反應者或許會因為朋友的要求而感到愧疚或不安。
*根源:
1.順從者害怕自己甚麼都不做會失去友誼,所以變成worker而非lover。
2.沒有反應者從來不必努力爭取友誼,很多人努力跟他做朋友。
*界線衝突:
1.順從者自己做太多,讓對方做太少。
2.沒有反應者因為知道對方一定會想點子出來讓自己挑選,所以乾脆甚麼都不做。
*誰需要拿回主權:
順從者要知道是「他自己」讓對方不必負責的,也要承認自己想要以這種「全部往身上攬」的方式來控制對方的愛。
*他們需要甚麼幫助:
雙方都需要從其他支持的團體中獲得力量。
*應如何開始:
順從者要先在支持團體內練習設立界線,他必須知道「即使這一段友誼破裂,還有別人愛我」。
*如何立界線:
1.順從者要表達「希望對方採取主動」的感覺,並拒絕再主動提出邀約。
2.沒有反應者也許會想念順從者而採取主動,也許仍然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
*下一步?
他們可能發現彼此間根本沒有友誼存在,也可能友誼比以前更好。
三、 關於友誼衝突的一些問題
(一)大部分友誼都沒有如同婚約或契約般的「外在承諾」使我們非得在
一起不可,一旦有界線衝突,不是很容易破裂嗎?
Ans:
1.使人在一起的是「感情」,不是「承諾」。
(1)我們無法只靠「承諾」或自己的意志力去「選擇」或「決定」愛一個人。因為我們常心有餘而力不足。
(2)只靠自己的意志力,結果不是終究使不上力,就是讓我們誤以為自己無所不能。
(3)終局的答案是「在基督裡」。當我們充滿神的恩典、有外來的資源與力量,才能和界線奮鬥到底。
2.任何關係都必須以感情為基礎,否則一定會動搖。
(1) 唯一讓朋友願意花時間在我們身上的理由是「愛」。
(2) 雖然愛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但當我們愈多建立以感情為基礎的關係,就愈會發現真正的友誼不是那麼容易破裂的,也愈能信任愛。
(3) 在建全的關係中,界線只會加強、而不會減損我們之間的感情。
(二)我如何在羅曼蒂克的關係中設立界線?
Ans:
1.男女間羅曼蒂克的感情關係本來就是危險的。
2.「約會」是婚姻的訓練期,目的在「練習」或「試驗」,以決定是否與
對方結婚。因此─
(1)雙方隨時有自由脫離這段關係。
(2)約會不是尋求醫治與安全感的好地方。
(3)想得到醫治與安全感,最好在「非關男女感情」的環境中。
3.在羅曼蒂克的感情中也必須設立界線,因為說真話可以為彼此定位。
(三)若我最好的朋友是我的家人?
Ans:
1.家庭是培育箱,當我們在其中生長成熟,就應該離開(創2:24),與外面
的世界建立關係。
2.感情上抱著原生家庭不放,根本不可能完成神給我們「使萬民做我的門
徒」這個大使命。
(四)我怎能跟需要我的朋友設立界線?
Ans:
1.我們必須先受到安慰,才能去安慰別人。
2.我們必須讓其他更多的朋友來餵養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