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講創世記50章15到21節。上次我們講到,雅各臨死前囑咐12個兒子,將他「葬在赫人以弗崙田間的洞裡,與我祖我父在一處,那洞和田是亞伯拉罕向赫人以弗崙買來為業,作墳地的。」亞伯拉罕、撒拉、以撒、利百加、利亞都葬在那裡。「雅各囑咐眾子已畢,就把腳收在床上,氣絕而死,歸他列祖那裡去了。」「埃及人為雅各哀哭了七十天」,然後約瑟按照雅各的吩咐,帶著雅各的遺體回應許之地的祖墳歸葬。「與他一同上去的,有法老的臣僕和法老家中的長老,並埃及國的長老,還有約瑟的全家和他的弟兄們,並他父親的眷屬;只有他們的婦人孩子,和羊群牛群,都留在歌珊地。又有車輛馬兵,和他一同上去;那一幫人甚多。他們到了約但河外、亞達的禾場,就在那裡大大地號咷痛哭。約瑟為他父親哀哭了七天。迦南的居民見亞達禾場上的哀哭,就說:這是埃及人一場極大的哀哭。因此那地方名叫亞伯麥西,是在約但河東。雅各的兒子們就遵著他父親所吩咐的辦了,把他搬到迦南地,葬在幔利前、麥比拉田間的洞裡;那洞和田是亞伯拉罕向赫人以弗崙買來為業,作墳地的。約瑟葬了他父親以後,就和眾弟兄,並一切同他上去葬他父親的人,都回埃及去了。」上次講到這裡,現在我們繼續往下講。
創世記50章15到18節「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死了,就說:或者約瑟懷恨我們,照著我們從前待他一切的惡足足地報復我們。他們就打發人去見約瑟,說:你父親未死以先吩咐說:你們要對約瑟這樣說:從前你哥哥們惡待你,求你饒恕他們的過犯和罪惡。如今求你饒恕你父親神之僕人的過犯。他們對約瑟說這話,約瑟就哭了。他的哥哥們又來俯伏在他面前,說:我們是你的僕人。」雅各離世幾個月以後,終於按照生前的遺願,歸葬回應許之地的祖墳。喪事完畢,約瑟的哥哥們回到埃及,才真正停下來感受父親已經離世的事實。因此,創世記50章15節才會說「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死了」。忙完喪禮,回歸正常生活,哥哥們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他們討論的結論是「或者約瑟懷恨我們,照著我們從前待他一切的惡足足地報復我們。」哥哥們認為,從前父親還在的時候,約瑟看在父親的面子上,不願意讓父親傷心,所以一直沒有下手報復哥哥們。約瑟不但沒有報仇,反而還善待哥哥們全家,養活他們一大家子,讓他們住在好地方。但是現在父親已經離世,情勢改變了。哥哥們認為約瑟從此不再有顧慮,找他們報仇的時候也就到了。
實際上,創世記27章已經有過先例。27章41節「以掃因他父親給雅各祝的福,就怨恨雅各,心裡說:為我父親居喪的日子近了,到那時候,我要殺我的兄弟雅各。」他們伯父曾經想殺他們父親,若不是上帝的恩典,雅各真的會死在以掃手裡。哥哥們從前對待約瑟的確很過分,毫無手足之情,毫無憐憫之心。難怪他們現在如此擔心,手握大權的約瑟會向他們報仇。可是其實他們想錯了,創世記45章約瑟與兄弟們相認時,曾經對哥哥們說:「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裡自憂自恨。這是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保全生命。」還有「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給你們存留餘種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們的生命。這樣看來,差我到這裡來的不是你們,乃是神。」約瑟早就已經饒恕哥哥們,他認為上帝已經把壞事變為好事,所以哥哥們不需要再自責。然而哥哥們很明顯沒有聽進去,以至於17年後,到創世記50章,他們還在擔心約瑟記恨、報復他們。還有一點,約瑟與哥哥們相認時,經文沒有記載哥哥們向約瑟認錯並且請求原諒。從45章一直到50章上半,經文都沒有記載哥哥們這樣做。直到雅各死後,我們才在創世記50章17節看見他們向約瑟認錯道歉。
哥哥們雖然認為約瑟一定會報仇,卻沒有因此退縮,反而在壓力之下選擇採取正確行動。「他們就打發人去見約瑟,說:你父親未死以先吩咐說:你們要對約瑟這樣說:從前你哥哥們惡待你,求你饒恕他們的過犯和罪惡。如今求你饒恕你父親神之僕人的過犯。」在搞清楚約瑟的態度以前,哥哥們不敢直接去見約瑟,恐怕被約瑟當場算帳。哥哥們請人替他們傳話,向約瑟表達悔意,並且請求約瑟饒恕。哥哥們告訴約瑟,他們的請求是出於父親雅各臨死前的吩咐。創世記沒有記載雅各臨終前有這樣吩咐,但是雅各身為父親,必定希望自己死後兒子們還能和睦相處。哥哥們知道約瑟有從上帝而來的智慧,能看透萬事,自然也不敢拿父親的遺言來欺騙約瑟。雖然經文沒有記載,但是雅各留下這樣的遺言是合情合理。哥哥們以父親的遺言作為請求基礎,求約瑟饒恕哥哥們曾經惡待約瑟。因為約瑟是個孝子,所以哥哥們希望父親的遺言能軟化約瑟的心,讓約瑟願意饒恕他們。哥哥們使用「惡待」、「過犯」、「罪惡」,描述自己從前的行為。這三個詞都很嚴重,「惡待」表示傷害、虐待,「過犯」表示公開反叛或侵犯別人的嚴重罪行,「罪惡」表示射不中靶心或者離開正路。哥哥們的用詞顯明他們知道自己犯下重罪,沒有否認這個事實或者試圖輕描淡寫,假裝他們的罪不嚴重。
哥哥們承認自己犯了重罪,他們透過第三人做中間人,請求約瑟饒恕他們。我們看到在創世記最後,一個很重要的模式出現。犯罪的人承認自己的罪,透過另一位中間人,來到被得罪者面前,乞求得到被得罪者的饒恕。這正是上帝要處理創世記第3章,人在亞當裡犯罪墮落的模式。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犯了重罪得罪上帝,透過中保耶穌基督來到上帝面前,乞求上帝饒恕我們的罪。因著中保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流血捨命為我們贖罪,我們以信心承受基督的贖罪大功,從而得到上帝的饒恕,與上帝和好恢復關係。我們不再死在亞當裡,乃是從此要活在基督耶穌裡。當然,約瑟哥哥們乞求饒恕的模式沒有包含基督救恩裡的所有要素。可是透過哥哥們與約瑟和好的模式,我們可以看見上帝要在基督裡與罪人和好的模式。哥哥們請求約瑟:「求你饒恕你父親神之僕人的過犯。」「你父親神之僕人」是你父親的神的僕人,指的不是雅各,而是約瑟的哥哥們。約瑟的哥哥們稱呼自己是上帝的僕人,這位上帝是約瑟父親的上帝。哥哥們請求約瑟,看在他們信靠事奉同一位上帝份上,饒恕他們的罪惡。哥哥們希望約瑟像上帝一樣,以恩慈憐憫饒恕他們。我們看到,雖然這是在舊約時代,可是新約聖經的教訓已經隱含在其中。主耶穌在路加福音17章3到4節教導門徒:「你們要謹慎!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勸戒他;他若懊悔,就饒恕他。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轉,說:我懊悔了,你總要饒恕他。」
約瑟聽到哥哥們的使者請求,「約瑟就哭了」。雖然經過17年相處,哥哥們還是很不了解約瑟,其實約瑟早就已經饒恕他們。17年前重逢相認之時,約瑟就已經清楚說過。只是哥哥們不敢相信,17年來也不敢在約瑟面前再提起此事。哥哥們聽到約瑟哭了,而不是大發脾氣,就知道約瑟願意饒恕他們。於是「他的哥哥們又來俯伏在他面前,說:我們是你的僕人。」哥哥們親自來到約瑟面前,用最謙卑的姿態,說出最謙卑的話語。哥哥們承認約瑟是他們的主人,自己只是約瑟的僕人。這一方面應驗創世記37章約瑟的兩個夢,另一方面顯明哥哥們願意為得罪約瑟做出補償。從前哥哥們在創世記37章將約瑟賣為奴僕,現在哥哥們願意自己成為約瑟的奴僕,作為當年作惡的處罰。
創世記50章19到21節「約瑟對他們說: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神呢?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現在你們不要害怕,我必養活你們和你們的婦人孩子。於是約瑟用親愛的話安慰他們。」約瑟回答哥哥們第一句話是「不要害怕」。在創世記裡,「不要害怕」通常是上帝安慰人說的話。上帝對亞伯拉罕、夏甲、以撒、雅各,都說過「不要害怕」。創世記第一次記載人害怕是在第3章。亞當犯罪以後,上帝呼喚亞當。亞當回答上帝:「我在園中聽見你的聲音,我就害怕。」從亞當犯罪開始,害怕常常與罪惡有關,或者是因為自己犯罪,或者是因為別人犯罪。約瑟的哥哥們害怕,因為他們犯罪作惡,害怕受到報復。約瑟安慰哥哥們不要害怕,並且告訴他們為什麼不必害怕。第一個理由是「我豈能代替神呢?」約瑟知道伸冤審判的權柄屬於上帝,不屬於人類。羅馬書12章19節「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約瑟不像創世記4章的拉麥,拉麥說:「壯年人傷我,我把他殺了;少年人損我,我把他害了。若殺該隱,遭報七倍,殺拉麥,必遭報七十七倍。」約瑟不像創世記34章的西緬和利未,用刀劍殺人為自己報仇。在創世記最後,我們看見處理仇恨和罪惡的另一種模式,不是暴力與殺戮,而是饒恕。約瑟從監獄釋放,做埃及宰相掌權以後,沒有向陷害他的波提乏夫婦,或者對他忘恩負義的酒政報仇。多年的歷練使約瑟清楚知道,他不可以越過上帝,想要代替上帝執行審判。想要代替上帝成為上帝,正是亞當在創世記第3章犯罪墮落的原因。約瑟清楚知道,自己不是上帝。
約瑟的第二個理由是「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雖然哥哥們當年是出於邪惡的動機犯罪,上帝卻能夠勝過人的罪惡,以至高無上的主權和智慧,使用這件惡事來成就美好的事。這不是說哥哥們做的是對的,也不是說哥哥們的邪惡和罪惡因此可以得到同情或者減輕。這乃是說人的不信不能廢掉上帝的信實。即使哥哥們不信上帝真的立約瑟為大,哥哥們甚至與上帝的計畫作對。上帝的計畫仍然不會改變,上帝的計畫永遠不會失敗。上帝的恩典帶給我們極大的安慰,因為上帝能使祂的百姓在各樣環境中永蒙保守、永不失腳。主耶穌在約翰福音6章37節說:「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裡來;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在39到40節又說:「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復活。因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使徒猶大雖然犯罪做惡出賣耶穌,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救贖工作卻沒有因此失敗。事實上,上帝能轉惡為善,繼續成就自己的工作。沒有任何受造物有能力阻止上帝。提摩太後書2章13節「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
約瑟再次安慰哥哥們:「現在你們不要害怕,我必養活你們和你們的婦人孩子。」約瑟沒有接受哥哥們的提議,讓哥哥們作自己的奴僕。約瑟不只不打算報仇,反而會像從前父親在世時一樣,繼續供應哥哥們全家人的需要。約瑟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早已饒恕哥哥們。「於是約瑟用親愛的話安慰他們」。犯罪使人生活在極度的恐懼中,即使人壓抑自己的良心,理性上還是知道自己犯罪做惡,將來要面對審判。人就算選擇不相信,也還是知道這個事實。然而等時間到了,不管人先前選擇相印還是不相信,都必須面對審判無法逃避。儘管約瑟願意饒恕哥哥們,哥哥們在確認得到約瑟的饒恕之前,仍然必須不斷承受良心定罪的譴責,為犯罪感到後悔,為自己應當得到的報應感到害怕。然而約瑟真誠的饒恕使哥哥們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從此不再活在被定罪之中,不再受害怕刑罰綑綁,可以坦然無懼地與約瑟一同生活,真正恢復重建彼此的關係。這正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要向我們做的。今天講到這裡,我們一起禱告。
講章聲音檔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03vLYIDH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