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結束亞比米勒的故事。上個禮拜我們講到上帝使惡魔降臨在亞比米勒和示劍人中間,為了要審判示劍人和亞比米勒,因為示劍人和亞比米勒對基甸的家恩將仇報。在惡魔的同在之下,示劍人和他們的王亞比米勒關係變得很糟糕,從信任變成不信任,從不信任變成欺騙,從欺騙再變成攻擊對方,示劍人不願意再受亞比米勒統治,寧願上山做強盜。在示劍人和示劍王亞比米勒瀕臨撕破臉的時候,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了,以別的兒子迦勒和他的兄弟來到示劍,鼓吹示劍的百姓跟隨他反叛亞比米勒。示劍人非常喜歡迦勒,他們款待迦勒,在偶像的廟裡獻祭慶祝,好像當初他們歡迎款待亞比米勒的時候一樣,迦勒在酒酣耳熱的時候向亞比米勒宣戰:「增添你的軍兵出來吧。」示劍城的市長西布勒是亞比米勒的手下,他聽到迦勒的話,就向亞比米勒通風報信,並且為亞比米勒制定作戰計畫,要亞比米勒當天晚上預備軍隊埋伏,一到天亮就拂曉攻擊,打迦勒一個措手不及。接下來我們繼續往下看:
士師記9章34到41節「於是,亞比米勒和跟隨他的眾人夜間起來,分作四隊,埋伏等候示劍人。以別的兒子迦勒出去,站在城門口。亞比米勒和跟隨他的人從埋伏之處起來。迦勒看見那些人,就對西布勒說:看哪,有人從山頂上下來了。西布勒說:你看見山的影子,以為是人。迦勒又說:看哪,有人從高處下來,又有一隊從米惡尼尼橡樹的路上而來。西布勒對他說:你曾說,亞比米勒是誰,叫我們服事他?你所誇的口在哪裡呢?這不是你所藐視的民嗎?你現在出去,與他們交戰吧!於是迦勒率領示劍人出去,與亞比米勒交戰。亞比米勒追趕迦勒;迦勒在他面前逃跑,有許多受傷仆倒的,直到城門。亞比米勒住在亞魯瑪。西布勒趕出迦勒和他弟兄,不准他們住在示劍。」亞比米勒的第一戰是和以別的兒子迦勒打仗。亞比米勒的作戰模式很像他爸爸基甸,都是選擇夜間行動,不一樣的是,亞比米勒把部隊分成四隊,基甸只分成三隊。三隊和四隊有什麼不一樣呢?之前我們講到基甸的時候講過,基甸的三隊是三面包圍敵人,網開一面讓敵人有路逃跑,免得敵人看見沒路跑,就和基甸拼命死戰。亞比米勒分成四隊,大概打算四面埋伏,等敵人出現的時候團團包圍,把他們趕盡殺絕不留活口。亞比米勒是一個很狠、內心很黑暗的人,當初他殺兄弟的時候不留活口,現在他和以別的兒子迦勒作戰,也不打算網開一面。除了很狠之外,亞比米勒還對自己和自己的部隊很有信心,亞比米勒相信就算迦勒的部隊因為被包圍和他拼命,亞比米勒還是收拾的了迦勒,他完全沒把迦勒的戰鬥力放在眼裡。當亞比米勒和西布勒約定的時候來到,亞比米勒就出發發動攻擊,以別的兒子迦勒不知道亞比米勒要來攻擊他,但是他看見亞比米勒的部隊正在移動,當他和西布勒商量的時候,西布勒欺騙了迦勒。西布勒首先想辦法延誤軍機,說:「你看到的不是人,是山的影子。」可能昨天酒喝太多看不清楚,拖住迦勒不讓馬上採取行動備戰,等到亞比米勒的部隊來到眼前,騙不了迦勒了,西布勒又用激將法激迦勒倉促成軍,出城和亞比米勒打仗。其實迦勒可以據守城池,守在示劍城裡和亞比米勒打仗,這樣亞比米勒不見得有辦法打贏迦勒,西布勒知道這個道理,所以無論如何也要逼迦勒出城打仗。沒有城牆的保護,倉促成軍出城打仗的迦勒果然被亞比米勒打敗,全軍潰亂逃跑,死傷慘重,亞比米勒一路殺到示劍城城門口,才鳴金收兵。
以別的兒子迦勒沒有死在戰場上,他跑得快逃回示劍城,亞比米勒沒有繼續攻城,放過迦勒一馬。為什麼亞比米勒不趁勝追擊繼續攻城呢?因為亞比米勒會打仗,他懂得什麼時候可以打,什麼時候不能打。繼續攻打示劍城亞比米勒的部隊會付出重大傷亡的代價,亞比米勒為了保存實力,鳴金收兵回家,回到亞魯瑪,亞魯瑪在示劍附近的山區。亞比米勒的軍事行動表面上好像結束了,實際上還沒有,孫子兵法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意思是說:最會打仗的是用謀略,再來是外交,再來是武力,最差的是攻打城池,因為付出的代價最大。亞比米勒沒有看過孫子兵法,因為那時候孫子還沒有出生,但是亞比米勒的軍事行動符合孫子兵法裡的原則。亞比米勒沒有攻城,但是透過他的手下西布勒把打敗仗的迦勒和迦勒的同夥趕出示劍城,本來示劍人對迦勒寄予厚望,盼望他帶領他們脫離亞比米勒的暴政,沒想到這個迦勒中看不中用,再挺下去恐怕得罪亞比米勒,亞比米勒回來報仇就糟糕了,西布勒市長看準情勢,一搧動就把迦勒趕出示劍城。
42到49節「次日,民出到田間,有人告訴亞比米勒;他就把他的人分作三隊,埋伏在田間,看見示劍人從城裡出來,就起來擊殺他們。亞比米勒和跟隨他的一隊向前闖去,站在城門口;那兩隊直闖到田間,擊殺了眾人。亞比米勒整天攻打城,將城奪取,殺了其中的居民,將城拆毀,撒上了鹽。示劍樓的人聽見了,就躲入巴力比利土廟的衛所。有人告訴亞比米勒說:示劍樓的人都聚在一處。亞比米勒和跟隨他的人就都上撒們山。亞比米勒手拿斧子,砍下一根樹枝,扛在肩上,對跟隨他的人說:你們看我所行的,也當趕緊照樣行。眾人就各砍一枝,跟隨亞比米勒,把樹枝堆在衛所的四圍,放火燒了衛所,以致示劍樓的人都死了,男女約有一千。」這是亞比米勒的第二戰,攻打示劍城。示劍的老百姓以為趕出帶頭作亂的罪魁禍首迦勒就沒事了,亞比米勒不會再和他們計較,他們錯了。迦勒還在的時候,亞比米勒要打示劍城還會考慮一下,現在迦勒不在了,沒人帶領示劍人造反,亞比米勒就來算帳了。打完仗之後老百姓恢復日常生活,到示劍城外的農田工作,結果亞比米勒就來打仗了。古時候沒有職業軍人,打仗的時候才招募老百姓上戰場當兵,打完仗士兵又回家當老百姓,所以亞比米勒攻擊的老百姓,之前可能才在迦勒的帶領下和亞比米勒的部隊交過手,但是不同的是,之前他們是戰場上的士兵,今天他們只是在田裡工作的農夫。亞比米勒不管這麼多,他照打照殺,而且記取前面戰鬥的教訓,自己帶一隊人堵住城門口,不讓人逃回城,另外派兩隊到田裡到處殺人,把田裡工作的人殺光之後,三隊集結在攻打示劍城。這是很高明的戰法,第一、亞比米勒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第二、亞比米勒親自率兵堵在城門口,城內的人不敢出城救援城外的人,城外的人不敢逃回城內躲避。第三、等城外處理的差不多,亞比米勒合兵攻城。為什麼之前沒有打,今天就打了呢?因為今天不能打的條件沒有了。以別的兒子迦勒不在了,沒人能指揮,市長西布勒是亞比米勒的人,還有一點就是剛剛在城外已經先殺了一批人了,這些人如果在城裡可以防守城池,但是現在防守城池的人少了,可以打了。亞比米勒只花一整天的時間就把示劍城打下來了。約書亞帶以色列人打耶利哥城花了一個禮拜,打艾城這個小城也花了好幾天,這還不是最久的,南宋末年蒙古攻打南宋襄陽和樊城,蒙古打了快六年才把襄樊打下來。
亞比米勒花了一天打下以色列中部大城示劍,打下之後做了三件事,第一、屠城,殺光居民。第二、毀城,拆毀城牆。第三、灑鹽,破壞土壤,讓土壤鹽化不適合耕作。示劍城最後剩下的一千人,聚集躲到巴力比利土的廟裡,這個廟平常用來拜巴力,打仗的時候可以當作堡壘,易守難攻,這是示劍人最後堅守的據點。像這種據點,攻擊的角度是由下往上仰攻,如果亞比米勒硬拼硬打,傷亡會很大,但是亞比米勒是天才軍事家,他不硬打,他看出這種據點的弱點,就是怕火攻。差不多420年前明朝的時候,日本豐臣秀吉派兵侵略朝鮮,朝鮮差一點就滅亡,後來明朝派兵幫助朝鮮對抗日軍收復國土,在收復平壤的戰役中,日軍戰敗,後來退守城內高地的建築物,打算和明朝軍拼了,沒想到明朝軍隊的將領根本不跟上去打,反而叫士兵搬木頭擺在下面,火攻,日軍被燒死不計其數,只好撤軍逃離平壤。亞比米勒是3千多年前的人,他一樣用火攻取得勝利,躲進衛所的一千人全部被火燒死。
示劍王亞比米勒徹底毀了示劍。亞比米勒最後燒毀的衛所,屬於巴力比利土廟,亞比米勒最初僱傭兵的錢,就是這座廟出的,最後亞比米勒帶著他的僱傭兵,徹底殺光示劍人、毀滅示劍城、燒毀巴力比利土廟,還破壞示劍的土地,不讓示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這是示劍人三年前選出來的示劍王對示劍所做的事。亞比米勒作王之前毀了他父親基甸的家,亞比米勒作王到最後毀了他母親的城,亞比米勒從來沒有拯救以色列人,他帶給以色列人只有徹底毀滅。逃過兄弟亞比米勒屠刀的約坦曾經預言:「願火從亞比米勒發出,燒滅示劍人和米羅眾人。」現在預言應驗了。
50到57節「亞比米勒到提備斯,向提備斯安營,就攻取了那城。城中有一座堅固的樓;城裡的眾人,無論男女,都逃進樓去,關上門,上了樓頂。亞比米勒到了樓前攻打,挨近樓門,要用火焚燒。有一個婦人把一塊上磨石拋在亞比米勒的頭上,打破了他的腦骨。他就急忙喊叫拿他兵器的少年人,對他說:拔出你的刀來,殺了我吧!免得人議論我說,他為一個婦人所殺。於是少年人把他刺透,他就死了。以色列人見亞比米勒死了,便各回自己的地方去了。這樣,神報應亞比米勒向他父親所行的惡,就是殺了弟兄七十個人的惡。示劍人的一切惡,神也都報應在他們頭上;耶路巴力的兒子約坦的咒詛歸到他們身上了。」這是亞比米勒最後一場戰役。提備斯在示劍附近,是示劍的衛星城市,提備斯是一個小城,所以一下就被亞比米勒打下來。打下來之後,提備斯人照樣躲進堅固的城樓,要和亞比米勒長期抗戰,可是亞比米勒早就知道怎麼應付這種情形,所以他照舊火攻。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當亞比米勒正要放火燒樓的時候,竟然一個女人從樓上丟一塊上磨石下來,就把亞比米勒打得頭破血流、命在旦夕。上磨石一塊差不多2、3公斤,不用很大的力氣就可以拿得動。亞比米勒臨死的時候,他不願意自己死在一個女人的手下,所以叫自己的親信拔刀殺死自己。這個場景很像掃羅王的結局,掃羅王最後和非利士人打仗,被弓箭射中重傷快死的時候,也是叫為他拿兵器的親信拔刀殺他,免得被非利士人羞辱虐待致死。亞比米勒死在一個女人手裡,在亞比米勒之前,士師記有一個人死在女人手裡,在亞比米勒之後,士師記還有另一個人死在女人手裡。在亞比米勒之前死在女人手裡的是迦南王耶賓的大將軍西西拉,西西拉死在雅億手裡,在亞比米勒之後死在女人手裡的是以色列士師參孫,他死在自己懷裡的女人大利拉手裡。
亞比米勒死了之後,出現一個很特別的現象,「以色列人各回自己的地方去了」,亞比米勒死了天下太平,大家可以回家正常過日子。當亞比米勒和示劍人的故事結束時,我們可以看見以色列存在一個很可怕的現象,也是很可怕的危機,就是士師記第1章在上帝同在之下征服迦南地的以色列人,兩百多年之後到第9章身分反轉,以色列人成為從前被征服的迦南人,西西拉的結局成為亞比米勒的結局,約書亞時代惡貫滿盈的迦南人,上帝吩咐要滅絕盡淨,現在變成示劍人被滅絕盡淨,城牆拆了,連土地都受咒詛,不能再使用。士師記第1章以色列人沒有按照上帝的吩咐徹底趕出迦南人,現在以色列人反倒徹底趕出以色列自己人,上帝的子民拋棄自己長子的名分,自甘墮落活得像上帝的仇敵,結局就是自己毀滅自己、自取滅亡。
亞比米勒和示劍人的故事給我們很深的警惕。士師記第1章有個叫亞多尼比色的迦南王,亞多尼比色是一個很殘暴的人,上帝把他交在猶大支派手裡,猶大支派就勝過亞多尼比色抓住他,亞多尼比色被抓之後說了一段話,其中一句是「現在上帝按著我所行的報應我了。」在士師記開頭,聖經特別記下亞多尼比色的話,作為將來以色列人的警戒和寫照,上帝怎樣按照亞多尼比色的行為報應亞多尼比色,兩百多年後上帝也怎樣按照以色列人的行為報應以色列人,上帝沒有偏心、沒有徇私假裝沒看見。上帝的原則一直很清楚,「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視我的,他必被輕視。」從亞比米勒之後,以色列的屬靈光景越來越差,越來越黑暗,亞比米勒不是士師,但是接下來我們看到的士師,比起亞比米勒那是青出於藍,士師時代進入最後階段,以色列的敵人群雄四起,同一時間以色列各地出現好幾個士師,整個以色列越來越亂,直到最後的士師撒母耳被興起,在最黑暗的時候花二十年帶領以色列人重新學習上帝的話語,以致於以色列全家重新歸向耶和華上帝,接著迎接以色列歷史當中最輝煌榮耀的大衛、所羅門時代。
我們常常以為上帝是一位賜福的上帝,好像聖誕老公公一樣,因為「耶和華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赦免罪孽和過犯」,可是我們的上帝不但是賜福的上帝,同時祂也是降下災禍的上帝,上帝不是只賞不罰的上帝,乃是賞善罰惡的上帝,祂「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聖經裡從來看不到只賞不罰的上帝,當亞比米勒和示劍人藐視上帝犯罪之後,上帝的反應是「神報應亞比米勒向他父親所行的惡,就是殺了弟兄七十個人的惡。示劍人的一切惡,神也都報應在他們頭上;耶路巴力的兒子約坦的咒詛歸到他們身上了。」「因為耶和華─我們的神沒有不義,不偏待人,也不受賄賂。」「那行不義的必受不義的報應;主並不偏待人。」使徒彼得告訴我們:「你們既稱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為審判人的主為父,就當存敬畏的心度你們在世寄居的日子。」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