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繼續講約翰福音12章。上個禮拜我們講到,耶穌在受難前最後一個逾越節前騎驢進入耶路撒冷,受到群眾熱烈歡迎,以至於想對付耶穌的法利賽人,都氣餒到彼此對說:「看哪,你們是徒勞無益,世人都隨從他去了。」除了猶太人以外,也有來過節的希利尼人想見耶穌,他們透過使徒腓力和使徒安得烈的介紹來見耶穌。希利尼人的到來,對耶穌來說是一個清楚的記號,耶穌釘十字架受死成全救恩,得榮耀的時候到了,耶穌說了一粒麥子的比喻,也啟示門徒必須跟隨耶穌走十字架的道路,跟隨耶穌、服事耶穌,天父上帝必尊重這樣的人。面對十字架的苦難,耶穌承認自己人性的掙扎,耶穌說:「我現在心裡憂愁,我說什麼才好呢?父啊,救我脫離這時候;但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父啊,願你榮耀你的名!」結果天父上帝從天上發聲音回應耶穌的禱告:「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耶穌身邊的群眾聽見有聲音從天上來,卻聽不懂意思,有人以為是打雷,有人以為是天使對耶穌說話。上次我們講到這裡,現在我們繼續往下看。
約翰福音12章30節「耶穌說:這聲音不是為我,是為你們來的。」群眾沒有一個人聽懂從天上來的聲音,只有耶穌一個人聽得懂。聲音從天上來是要回應耶穌的禱告,耶穌知道自己受難的時候到了,所以心裡憂愁向天父禱告。但是耶穌卻告訴群眾,這個聲音不是為耶穌來的,乃是為了群眾而來。為什麼耶穌這樣說呢?其實對耶穌來說,他知道自己禱告已經蒙應允,耶穌不需要從天上來的聲音,才知道天父回應自己的禱告。耶穌的憂愁在他禱告「父啊,願你榮耀你的名!」的時候,已經得到解決,父的榮耀讓耶穌勝過自己人性的軟弱憂愁。當然,從天上來的聲音會帶給耶穌安慰,對耶穌有幫助,但是天上來的聲音帶給群眾的好處,遠遠大於帶給耶穌的好處。除了耶穌沒有人聽懂這個聲音,但是耶穌把聲音的意思內容告訴門徒,後來門徒─使徒約翰─受聖靈感動把這件事記載下來成為聖經。
耶穌釘十字架以後,門徒在聖靈的幫助之下,明白從前天上來的聲音的真正意義,從天上來的聲音對門徒認識、理解耶穌釘十字架有極大的幫助,門徒不再只停留在事件表面的意義上。聖靈幫助門徒明白,耶穌羞辱釘十字架,原來不是徹底失敗,反而是成就上帝的旨意,十字架是生命勝過死亡、公義得勝罪惡的記號。耶穌不但沒有失敗,反而按照上帝旨意成功,耶穌在十字架上代替罪人承受罪的代價受審判死亡,十字架是人子耶穌得榮耀成為救主的地方。群眾雖然聽不懂天上來的聲音,但是對靈性敏銳的人來說,他們可以注意到,一件特別的事情發生了,新的歷史轉折點出現了,上帝的工作將要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靈性敏銳的人知道,耶穌接下來說的話、作的事,都帶有新時代的本質和意義。對跟隨耶穌的人來說,門徒內心必須要有跟上上帝新作為的渴慕和迫切,所以耶穌說天上來的聲音是為了你們的益處,是讓人認出上帝新作為的記號。
約翰福音12章31到33節「現在這世界受審判,這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耶穌這話原是指著自己將要怎樣死說的。」希利尼人來見耶穌,這件事讓耶穌知道天父定的時候已經到了,耶穌知道是時候上十字架了,對此耶穌心裡相當憂愁。因為憂愁,耶穌向天父禱告,禱告最後重點在榮耀天父的名。天父立刻從天上發聲音說話回應耶穌禱告,但是說話的內容只有耶穌一個人聽得懂。雖然群眾聽不懂,可是天上來的聲音成為一個超自然的證據,顯明希利尼人來到耶穌面前以後,一連串即將發生的事極為重要。31到32節就是耶穌緊接著解釋將要發生的事情的意義。上帝兒子耶穌基督受難,不但是得榮耀的時刻,同時也是世界受審判的時刻。約翰福音已經告訴我們,基督第二次再來的時候會執行最後審判,但是審判不是從那時候才開始,而是從基督第一次來就已經開始了。約翰福音3章19到20節「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5章24節「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那聽我話、又信差我來者的,就有永生;不至於定罪,是已經出死入生了。」
在約翰福音8章12節,耶穌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耶穌是世界的光,光照進黑暗中,目的是要把真相顯出來,接受光的人悔改行善,拒絕光的人不悔改繼續做惡。基督受難將要使世人分成兩群,耶穌釘十字架一方面「吸引萬人來歸」耶穌,另一方面審判這個受造世界悖逆創造主上帝的罪惡。魔鬼和罪人以為把上帝兒子釘上十字架就是勝利,可是上帝的計畫是透過殺害耶穌這件事,讓罪惡的本質以最極致的方式表現出來,顯明罪的可怕和可惡。在耶穌的十字架前,沒有人可以假冒偽善,隱藏自己的罪,人不是悔改選擇接受耶穌替我受罪,就是硬著心選擇拒絕上帝兒子,把耶穌釘上十字架,而殺害耶穌就是拒絕創造主上帝的憐憫。在葡萄園主人的比喻裡,耶穌說葡萄園的主人,要來除滅承租葡萄園,卻殺害葡萄園主人兒子的園戶,把葡萄園轉給別人。
耶穌釘十字架要審判世界的王,世界的王就是撒但。十字架不但彰顯上帝榮耀,使人子耶穌得到榮耀、帶給人救贖、審判世界,十字架也能打敗撒但的權勢。撒但以為自己在十字架上打敗耶穌,實際上卻是耶穌在十字架上打敗撒但。耶穌在世傳道的時候,很多次和魔鬼交手,每次都是耶穌打敗撒但的權勢,魔鬼不能勝過耶穌。耶穌也把他的得勝賜給門徒,路加福音10章18到19節「耶穌對他們說:我曾看見撒但從天上墜落,像閃電一樣。我已經給你們權柄可以踐踏蛇和蠍子,又勝過仇敵一切的能力,斷沒有什麼能害你們。」耶穌在十字架上徹底拔除撒但權勢的根基,約翰福音16章11節「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耶穌說自己要被舉起來,不但是說自己要被高舉在十字架上,也是說自己要被高舉進入榮耀裡,藉著十字架耶穌要被高舉到天上的榮耀寶座上。約翰福音刻意使用「被舉起來」這個雙關語,同時描述耶穌的受難和得榮耀,因為它們本來是同一件事。以賽亞書52章13節「我的僕人行事必有智慧,必被高舉上升,且成為至高。」先知以賽亞預言上帝受苦的僕人─耶穌基督─必被高舉。
耶穌受難被高舉的結果是「吸引萬人來歸我」,上帝兒子道成肉身進入世界,在世受苦、受死、得榮耀,目的是要吸引萬人歸向他。人歸向耶穌基督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事,罪人不會自然而然悔改歸向耶穌基督,罪人歸正乃是被吸引的結果。約翰福音6章44節「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裡來的;到我這裡來的,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聖父吸引罪人歸向耶穌,聖子耶穌也吸引罪人歸向他。萬人的聖經原文是「所有人」,耶穌吸引「所有人」來歸向他,這句話是在希利尼人來見他之後說的。「所有人」歸向耶穌不是說全世界所有人都要得救,所有人是包括猶太人與希利尼人,不是只有猶太人才能信耶穌得救,猶太人和非猶太人都一樣可以信耶穌得救。耶穌在約翰福音12 章25節說:「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很明顯不是全世界所有人都會得救,但是耶穌被高舉受難死亡以後,所有得救的人都是藉著信耶穌得救,不分猶太人外邦人。來見耶穌的希利尼人聽到這樣的話,會知道這是很特別的恩典,非猶太人不需要變成猶太人,歸化猶太民族,一樣可以藉著信靠十字架,來到耶穌面前親近耶穌。非猶太人的外邦人不再需要害怕自己不能直接來到耶穌面前,不再需要透過使徒腓力、安得烈介紹才能接近耶穌。在耶穌面前、在上帝面前,我們這些外邦人不是不如猶太人的次等公民。
耶穌說「現在」這世界受審判,現在世界的王撒但要被趕出去,因為現在人子耶穌的時候到了,耶穌要釘十字架受難得榮耀。從將近兩千年前的「現在」開始,末世已經展開,上帝的救贖計畫和人類的歷史進入最後階段,等待末世完全實現,等待上帝的國度完全彰顯到來。在33節約翰福音加上說明,耶穌的話是指著自己要怎麼死說的,「被舉起」不只是被高舉得榮耀,也是與十字架受死連在一起,耶穌不是被砍頭殺死,不是被石頭打死,不是被鋸子鋸死,而是死在十字架上,在十字架得榮耀。
約翰福音12章34節「眾人回答說:我們聽見律法上有話說,基督是永存的,你怎麼說人子必須被舉起來呢?這人子是誰呢?」耶穌常常稱呼自己人子,群眾也知道人子是耶穌的自稱。約翰福音10章24節「猶太人圍著他,說:你叫我們猶疑不定到幾時呢?你若是基督,就明明的告訴我們。」四個月前的修殿節,群眾曾經直接問耶穌是不是基督,現在在耶穌傳道工作最後一刻,群眾歡迎耶穌進入耶路撒冷,盼望耶穌就是彌賽亞基督來臨,因此他們把耶穌的自稱「人子」和彌賽亞基督連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不過對群眾來說,耶穌講的人子和群眾盼望的彌賽亞,中間有些落差和矛盾。群眾認為聖經律法啟示基督是永存的,群眾的講法不是沒有根據,詩篇89篇35到37節「我一次指著自己的聖潔起誓:我決不向大衛說謊!他的後裔要存到永遠;他的寶座在我面前如日之恆一般,又如月亮永遠堅立,如天上確實的見證。」詩篇110篇4節「耶和華起了誓,決不後悔,說:你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以賽亞書9章7節「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根據聖經,這些群眾相信彌賽亞是永存、得勝的君王,一位永存、得勝的君王,怎麼會像耶穌說的「被舉起來」死亡呢?群眾有聽懂耶穌的話,至少「被舉起來」這個部分有。
耶穌沒有說「人子」要被舉起來,但是群眾自動把人子和彌賽亞連在一起,當然這樣做沒有錯是正確的,人子必須像一粒麥子,被舉起來受死,群眾沒有辦法理解,他們不願意接受彌賽亞必須受苦、受死,不能相信羞辱地死在十字架上,竟然是上帝得榮耀,和上帝榮耀基督的方式。上帝的道完全顛覆世人的價值觀,明明沒犯錯,卻丟臉到爆炸,毫無反抗能力被人欺負到死,這樣竟然是一件榮耀的事,太奇怪了。從耶穌進入耶路撒冷開始,群眾一直在等耶穌公布自己是彌賽亞,然後大家就一擁而上,給耶穌黃袍加身,擁立耶穌作王。但是耶穌不講自己是彌賽亞就算了,反而講自己要死,彌賽亞以色列的王怎麼可以死呢?因此群眾問耶穌:「人子是誰?」不是群眾要確定人子的身分,他們知道這是耶穌的自稱,群眾是要知道耶穌為什麼說人子必須死,人子如果是彌賽亞,是永存得勝的君王,就不可以失敗,更不可以被舉起來死,這樣的王不是徹底失敗了嗎?這樣的王怎麼拯救以色列呢?群眾不接受彌賽亞是必被高舉釘死的人子。耶穌都要釘十字架了,可是一直到最後一刻,群眾還是不接受耶穌的話、不相信耶穌,這也是約翰福音最後一次記載耶穌向群眾傳道。
約翰福音12章35到36節上「耶穌對他們說:光在你們中間還有不多的時候,應當趁著有光行走,免得黑暗臨到你們;那在黑暗裡行走的,不知道往何處去。你們應當趁著有光,信從這光,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耶穌不直接回答群眾的問題,耶穌採取間接回答的方式,願意接受的人就會接受,不願意接受的人還是不願意接受。彌賽亞雖然要得榮耀,但是得榮耀和受苦不可分離,沒剩幾天耶穌就要釘十字架受死,所以耶穌鼓勵群眾應當趁著光,就是耶穌還在他們中間的時候,趕快做出正確選擇。放棄自己原本錯誤的彌賽亞觀念,雖然這個觀念是來自聖經,但是不夠完整,因此導出錯誤結論。群眾應當信靠耶穌基督,相信耶穌的話,這樣才能得到正確答案。人以偏概全、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需要在真光照耀下歸正。耶穌即將受難,在群眾中間剩下的時間不多,耶穌受難復活以後,不會再向群眾顯現,只會向門徒顯現。耶穌復活40天以後升天,不再以肉體的形式與門徒同在,因此耶穌鼓勵群眾把握時間、把握耶穌最後同在的機會行在光中,領受耶穌基督的啟示,否則黑暗將臨到拒絕的人身上。黑暗將主宰沒有真光照耀的人,撒但會不斷利用罪惡和死亡的權勢主宰人,壓制人使人一生活在黑暗中。沒有三一上帝的引導,不明白永恆國度生命的真理,沒有真正長遠的人生目標,生命和生活都沒有真正的盼望,所有的盼望最多只能暫時滿足人,沒有辦法真正一直帶給人滿足,得不到想要的不滿足,得到想要的發現不過如此也不滿足。最後耶穌勸勉群眾:「當趁著有光,信從這光,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信從」聖經原文時態有持續不斷的意思,所以耶穌說的「信從」是持續不斷地相信,耶穌呼召人成為真光的門徒,賜給人充滿光明的生命本質,不再讓人活在與眾光之父上帝隔絕完全的黑暗中。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我們自由向主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