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結束但以理書第三章。在但以理書第3章,尼布甲尼撒造了一座金像,高三十公尺、寬三公尺,立在巴比倫省杜拉平原。巴比倫王把全國各省的總督、欽差、巡撫、臬司、藩司、謀士、法官,和官員召聚起來,一起參加金像的開光典禮。尼布甲尼撒下令,當樂隊音樂響起的時候,「你們一聽見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樣樂器的聲音,就當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凡不俯伏敬拜的,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窰中。」因為王下令了,所以所有參加的各地官員,一聽見音樂「就都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除了但以理的三個朋友以外,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不聽王的命令、不拜金像。迦勒底官員把三個人告到王前,控告他們:「王啊,這些人不理你,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尼布甲尼撒大發脾氣,對三人說:「你們不事奉我的神,也不敬拜我所立的金像,是故意的嗎?你們再聽見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樣樂器的聲音,若俯伏敬拜我所造的像,卻還可以;若不敬拜,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窰中,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呢?」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卻回答說:「尼布甲尼撒啊,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窰中救出來。王啊,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上次講到這裡,現在我們繼續往下看。
但以理書3章19到23節「當時,尼布甲尼撒怒氣填胸,向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變了臉色,吩咐人把窰燒熱,比尋常更加七倍;又吩咐他軍中的幾個壯士,將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捆起來,扔在烈火的窰中。這三人穿著褲子、內袍、外衣,和別的衣服,被捆起來扔在烈火的窰中。因為王命緊急,窰又甚熱,那擡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的人都被火焰燒死。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這三個人都被捆著落在烈火的窰中。」尼布甲尼撒聽完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的回答,很不高興大發脾氣。現在光是把這三個人丟進火窯裡,已經不能平息尼布甲尼撒的怒氣。尼布甲尼撒下令把火窯加熱到平常的七倍,把能產生更多高熱火焰的燃料投入火窯。接著尼布甲尼撒下令,要手下最強壯的士兵,把三個人綑綁起來,從火窯頂端的開口丟下去燒。士兵立刻執行王的命令。經文特別告訴我們,因為王的命令非常緊急,所以士兵連三個人的衣服都來不及除去,就把他們連人帶衣服,一起扔到燒著烈火的火窯裡。三個人被捆綁起來,因此他們一定不能從火窯底部的出口逃出去。經文告訴我們,火窯被加熱到到一個地步,火焰甚至從頂端的開口噴出來,連抬著三個人的強壯士兵,都被噴出來的火焰燒死。在這樣的情況下,但以理的三個朋友絕對沒有躲避火焰的機會,三個人都被捆著掉進燒著烈火的火窯裡焚燒。
但以理書3章24到27節「那時,尼布甲尼撒王驚奇,急忙起來,對謀士說:我捆起來扔在火裡的不是三個人嗎?他們回答王說:王啊,是。王說:看哪,我見有四個人,並沒有捆綁,在火中遊行,也沒有受傷;那第四個的相貌好像神子。於是,尼布甲尼撒就近烈火窰門,說:至高神的僕人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出來,上這裡來吧!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就從火中出來了。那些總督、欽差、巡撫,和王的謀士一同聚集看這三個人,見火無力傷他們的身體,頭髮也沒有燒焦,衣裳也沒有變色,並沒有火燎的氣味。」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應該要被燒死,至少尼布甲尼撒是這麼認為。尼布甲尼撒從火窯底部的開口,觀看火窯裡面燃燒的情形,他要親眼看見反抗他旨意之人的下場。但是奇妙的事情發生了,情況沒有像尼布甲尼撒預期的發展。尼布甲尼撒看見了令人驚奇的事,火窯裡怎麼多了一個人?明明剛剛下令丟下去的是三個人,尼布甲尼撒現在卻看見有四個人。尼布甲尼撒趕快再確認一次剛剛下的聖旨,問身邊的謀士大臣:「我捆起來扔在火裡的不是三個人嗎?」大臣給王肯定的回答:「王啊,是。」火窯裡多了一個人,不是因為多丟了一個人,不是因為有一個負責執行的士兵掉進去,而是有特別的事情發生了。尼布甲尼撒說:「看哪,我見有四個人,並沒有捆綁,在火中遊行,也沒有受傷;那第四個的相貌好像神子。」三個人明明是被綁著丟進火窯,現在他們在火窯裡卻不再被綑綁。不但沒有被綑綁,反而還可以在燒著烈火的火窯裡遊行走來走去,一點也沒有受傷的樣子。這是怎麼回事?更讓尼布甲尼撒感到驚訝的是,在火窯裡多的第四個人,面貌看起來好像神子。這在火窯裡的第四個人到底是誰?
傳統上解經家認為,這位在火窯裡的第四個人,就是道成肉身前的耶穌基督。上帝沒有阻止尼布甲尼撒,不讓尼布甲尼撒把三個忠心的上帝百姓丟進火窯裡。上帝沒有阻止這件事發生。上帝沒有改變火窯裡的烈火,沒有突然下大雨,甚至下雪、下冰雹熄滅烈火,上帝沒有讓火窯爆炸以至於不能使用,上帝就是讓尼布甲尼撒,把三個愛主的人丟進烈火的火窯裡焚燒。但是上帝在烈火的火窯裡,與三個忠心愛主的人同在,與他們一起在烈火裡被焚燒。上帝在烈火焚燒裡保護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解開他們的綑綁,不讓烈火有能力傷害他們。這是上帝同在臨到祂的百姓,顯現出來與他們同在火窯裡行走,但卻沒有讓三個人離開烈火的火窯。看見這麼大的神蹟,尼布甲尼撒很驚訝、很希奇,親自來到火窯前面,下令:「至高神的僕人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出來,上這裡來吧!」尼布甲尼撒下令把人扔進火窯前,曾對三個人說:「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呢?」上帝明顯以神蹟保護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親自以行動回答尼布甲尼撒。尼布甲尼撒的火窯烈火,絲毫沒有能力傷害上帝百姓。尼布甲尼撒想殺他們卻殺不死,因此不得不承認,這三個人的上帝乃是至高神。
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從火窯裡出來了,尼布甲尼撒讓現場的大臣們一起仔細檢查,看這三個人是不是真的毫髮無傷。檢察的結果是「火無力傷他們的身體,頭髮也沒有燒焦,衣裳也沒有變色,並沒有火燎的氣味。」不只三個人的身體蒙上帝保守毫髮無傷,連他們的衣服也蒙保守毫髮無傷,甚至是一點火燒過的味道都沒有,好像他們從來沒有靠近過火窯一樣。上帝明顯行了一個神蹟,拯救祂的百姓。在周圍親眼見證上帝大作為的人,正是剛剛那些聽到樂隊音樂,就屈身跪拜金像的偶像崇拜者。上帝的大能以人無法否認的方式展現出來,以至於連控告上帝百姓的假神崇拜者,都必須承認這是上帝的大能,必須承認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所敬畏事奉的是至高上帝。尼布甲尼撒向上帝自高,立了金像想要抵擋反抗上帝對歷史的安排,並且質疑上帝沒有能力施行拯救。現在上帝透過行動回答尼布甲尼撒,誰才是天地萬物真正的統治者。上帝能夠拯救因為拒絕敬拜事奉假神偶像,被迫陷入逼迫死亡之地的上帝百姓。上帝拯救祂的百姓是歷史中不斷被顯明出來的一個主題。上帝是拯救人的上帝。上帝曾經透過摩西,從埃及人手中拯救以色列人。在舊約歷史中,上帝也不斷透過祂的僕人,拯救祂的百姓。到了新約,上帝更透過道成肉身的上帝兒子耶穌基督,徹底施行拯救。上帝不但能拯救人,脫離人生中暫時的苦難,更能拯救我們,脫離將來永遠的審判,脫離將來地獄永遠的火 。
但以理書3章28到30節「尼布甲尼撒說: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的神是應當稱頌的!他差遣使者救護倚靠他的僕人,他們不遵王命,捨去己身,在他們神以外不肯事奉敬拜別神。現在我降旨,無論何方、何國、何族的人,謗讟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之神的,必被凌遲,他的房屋必成糞堆,因為沒有別神能這樣施行拯救。那時王在巴比倫省,高升了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沒有人能否認這是上帝的作為,即使是尼布甲尼撒也不能。上帝透過這次事件顯明,人間最高的君王即使在最榮耀的時候,在至高的上帝面前也不過是一個平凡的人。尼布甲尼撒現在承認,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的上帝乃是萬神之神。尼布甲尼撒挑戰上帝的時候,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曾經回答:「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窰中救出來。王啊,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現在上帝施行祂的拯救,從烈火的火窯裡救出祂的百姓。尼布甲尼撒看見以後,不但承認上帝的至高主權,也承認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三個人忠心為上帝作的美好見證。
這三個人寧願捨去生命,也要專心敬拜事奉上帝,不願意為了任何利益、任何好處,敬拜事奉假神偶像。為了不得罪上帝,他們不怕得罪大權在握,卻脾氣暴躁的巴比倫王。這是上帝百姓在罪惡世界裡的美好見證。當上帝百姓為上帝活出美好見證時,上帝就使這些忠心愛主的人,成為裝載上帝榮耀的器皿。上帝使人透過他們,可以認識上帝,可以看見上帝的榮耀彰顯出來。連尼布甲尼撒這樣驕傲自大、剛硬的人,同樣甘心服在上帝的主權和大能之下。然而我們知道,尼布甲尼撒展現出來的,並不是真正的信心。尼布甲尼撒尊崇上帝,不過是暫時被上帝的大能震懾住,而非真正要離棄一切罪惡和偶像權勢,歸向獨一的真神上帝。就像出埃及記裡,埃及法老因為看見上帝降下的十災,心理產生恐懼,所以暫時認罪悔改,謙卑承認自己得罪上帝。但是一等到災禍減緩,法老又立刻恢復原樣,仍舊硬著心抵擋上帝,不聽上帝透過摩西吩咐的話。但以理書第三章的故事有一個好結果。上帝出手拯救了忠心的三個人,尼布甲尼撒降服在上帝面前,並且高升了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是活生生的真人,是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擄到巴比倫寄居外邦的以色列人之一。對巴比倫的以色列人來說,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就是他們的鄰居。因此他們真實的生命見證,必定大大鼓勵了在巴比倫寄居的上帝百姓。
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的生命見證,換來了整個新巴比倫帝國的宗教自由。上帝百姓可以在這裡敬拜上帝,不必擔心受到逼迫,不必像這三個人一樣,被扔進烈火的火窯裡。另一方面,這三個人的經歷可以使上帝百姓產生信心,即使生命遭受威脅,上帝百姓還是要向上帝和上帝的話語忠心。上帝百姓雖然生活在充滿偶像的外邦環境中,還是可以向至高上帝保持忠心,不拜偶像。上帝必定紀念祂百姓的忠心,知道祂百姓為了保持忠心所付出的代價。這次事件讓上帝百姓看見,上帝在被擄之地仍然與祂的百姓同在,並且看顧祂的百姓,在死亡的危難中施行拯救。上帝拯救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更堅固人即或不然的信心。即使上帝沒有在逼迫中施行拯救,上帝還是至高公義的審判者,死亡不是人生命的終結。死亡以後必有復活,那時上帝會給與最終公義的審判和獎賞。人從死裡復活的教義是在大規模的逼迫歷史中,被逐漸顯明出來的。義人受逼迫而死不是結局,只是得榮耀的一個過程。上帝必定獎賞忠心而死的義人,懲罰犯罪作惡的罪人。然而在今生我們沒有辦法完全看見上帝的賞罰徹底實現,因此必定只能等到復活,那時「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今天講到這裡,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