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繼續講約翰福音第9章,上個禮拜我們看見耶穌醫治一個生來瞎眼的人,在醫治以前門徒問耶穌:「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穌回答門徒:「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耶穌受天父上帝差遣,進入有罪不完美的世界,目的是要拯救受苦的人,耶穌的救贖工作顯明天父上帝的作為,顯明天父上帝的榮耀。耶穌吐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眼睛上,吩咐瞎子到西羅亞池去洗,瞎子按照耶穌吩咐去做,結果「他去一洗,回頭就看見了。」瞎子眼睛打開以後,回到原來的生活圈,他的鄰居和平時常看見他的人覺得非常驚訝,他們一開始不確定到底是不是同一個人,後來瞎子親口說:「是我。」他們又問瞎子眼睛怎麼打開的,瞎子回答說:「有一個人,名叫耶穌,他和泥抹我的眼睛,對我說:你往西羅亞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看見了。」大家問瞎子耶穌現在在哪裡?瞎子卻不知道。
約翰福音9章13到15節「他們把從前瞎眼的人帶到法利賽人那裡。耶穌和泥開他眼睛的日子是安息日。法利賽人也問他是怎麼得看見的。瞎子對他們說:他把泥抹在我的眼睛上,我去一洗,就看見了。」瞎眼之人的鄰居知道自己遇到不可思議的神蹟,生來瞎眼的人眼睛被打開得以看見,這是舊約聖經從來沒有過的神蹟。鄰居們不知道怎麼理解這個神蹟,這個神蹟代表的意義是什麼,所以決定帶著得醫治的瞎子,一起到法利賽人那裡尋求解答。法利賽人是當時地方會堂的宗教領袖,關於這個神蹟的解釋,鄰居沒有打算到首都耶路撒冷問大祭司,尋求最高法院解釋,他們只想就近尋找大家認可的宗教領袖請求幫助,他們選擇法利賽人成為詢問的對象,因為法利賽人是他們生活裡最接近的聖經專家學者。接著約翰福音補充一個先前沒有提到的細節,「耶穌和泥開他眼睛的日子是安息日。」之前沒有提到是因為「安息日」不是耶穌施行神蹟的重點,但是在這裡插入補充,就為我們這些讀者先打預防針,讓我們知道鄰居帶著得醫治的瞎子去找法利賽人這件事,後來會產生與安息日有關的爭議。我們也知道,這不是約翰福音第一次記載這種主題。法利賽人「問」他怎麼得看見,這個「問」不是普通閒話家常隨便問問,而是一種認真調查每個細節,審問甚至責問。法利賽人像警察、法官一樣調查神蹟發生的經過,生來瞎眼得醫治的人必須提出詳細報告,仔細說明神蹟發生經過,約翰福音只有簡單記載審問的摘要和結論,讓我們知道法利賽人審問的焦點放在神蹟發生的方式上,而不是放在施行神蹟的耶穌基督身上。
約翰福音9章16到17節「法利賽人中有的說:這個人不是從神來的,因為他不守安息日。又有人說:一個罪人怎能行這樣的神蹟呢?他們就起了紛爭。」法利賽人審問完瞎子以後意見分歧,觀點分成兩派,兩派各自從不同的角度切入。第一派把討論的重點放在安息日上,他們認為耶穌「不守安息日」,違反安息日的誡命,因為第一、耶穌在安息日治病,但是病人沒有立即生命危險,不需要緊急處理。第二、耶穌用「和泥」的方式醫治病人,「和泥」是法利賽人規定安息日不可以做的工作之一,因此他們判定耶穌違反安息日。這一派法利賽人認為,既然耶穌違反安息日,神蹟就失去見證的價值,申命記13章1到5節記載「你們中間若有先知或是做夢的起來,向你顯個神蹟奇事,對你說:我們去隨從你素來所不認識的別神,事奉他吧。他所顯的神蹟奇事雖有應驗,你也不可聽那先知或是那做夢之人的話;因為這是耶和華─你們的神試驗你們,要知道你們是盡心盡性愛耶和華─你們的神不是。你們要順從耶和華─你們的神,敬畏他,謹守他的誡命,聽從他的話,事奉他,專靠他。那先知或是那做夢的既用言語叛逆那領你們出埃及地、救贖你脫離為奴之家的耶和華─你們的神,要勾引你離開耶和華─你神所吩咐你行的道,你便要將他治死。這樣,就把那惡從你們中間除掉。」申命記教導上帝百姓,不可以信從引誘百姓離開上帝的假先知,第一派法利賽人深深相信自己對安息日的理解和詮釋完全正確,所以下結論否認耶穌是從上帝而來,否認耶穌是上帝的使者。
第二派法利賽人把重點放在神蹟上,耶穌行的神蹟讓人感到驚嘆,耶穌行的神蹟甚至超越舊約眾先知所行的神蹟。第二派人認為能行這樣神蹟的人不可能是一個罪人,因為神蹟背後的能力來源是上帝,上帝既然使用耶穌行神蹟,耶穌必定是上帝使者,不是上帝厭棄的罪人。第二派法利賽人認為耶穌在安息日的醫治行動,不應該立刻被定罪,應該要對耶穌做進一步評估。第二派法利賽人雖然做出正確結論,不過他們的推論的確有瑕疵,不管新約聖經還是舊約聖經,都一致否定神蹟是絕對沒有錯誤的屬靈權威指引,馬太福音7章21到23節「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主耶穌親口否定奉他名行異能、趕鬼、傳道,卻作惡不遵行天父旨意的人屬於他。帖撒羅尼加後書2章9節「這不法的人來,是照撒但的運動,行各樣的異能、神蹟,和一切虛假的奇事。」出埃及記7章10到12節「摩西、亞倫進去見法老,就照耶和華所吩咐的行。亞倫把杖丟在法老和臣僕面前,杖就變作蛇。於是法老召了博士和術士來;他們是埃及行法術的,也用邪術照樣而行。他們各人丟下自己的杖,杖就變作蛇;但亞倫的杖吞了他們的杖。」埃及法老的博士和術士也能用法術行邪術,行出類似神蹟的奇蹟。神蹟可以不是上帝權柄的記號,但是神蹟也可以是上帝權柄的記號,哥林多後書12章12節「我在你們中間,用百般的忍耐,藉著神蹟、奇事、異能,顯出使徒的憑據來。」既然神蹟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上帝權柄的記號,光用神蹟來判斷是不是出於上帝,就是一件危險的事。當然,我們知道在生來瞎眼得醫治的事件裡,這件神蹟是出於上帝。
我們在約翰福音裡看過幾次,人的信心因為神蹟而引發出來,因神蹟產生的信心雖然不是真正成熟的信心,但是這樣還是比完全沒有信心更好,然而如果人的心沒有被耶穌基督的真光照耀,經歷神蹟、經歷善行好行為可以帶人離上帝更遠,就像吃過五餅二魚的群眾一樣。第一派法利賽人用原則來判斷是非,他們認為「凡違反律法就是罪人」,第二派法利賽人從事件來判斷是非,他們認為耶穌「行了一件善工」,可是在沒有真光照耀的情況下,不管哪一派觀點都不能使人真正認識耶穌基督重生得救,墮落之罪人的理性和經驗都完全受到罪惡汙染,在認識上帝上完全失去能力,只能完全仰賴耶穌基督的恩典。第一派法利賽人雖然在邏輯上勝過第二派,但是他們對安息日的理解錯誤,在缺乏耶穌基督真光照耀的情況下,人沒有辦法真正明白聖經上帝的話與,這樣導致他們邏輯推演的結果產生致命錯誤,他們拒絕耶穌,瞎了眼睛在黑暗中需要拯救。
約翰福音9章18到21節「他們又對瞎子說:他既然開了你的眼睛,你說他是怎樣的人呢?他說:是個先知。猶太人不信他從前是瞎眼,後來能看見的,等到叫了他的父母來,問他們說:這是你們的兒子嗎?你們說他生來是瞎眼的,如今怎麼能看見了呢?他父母回答說:他是我們的兒子,生來就瞎眼,這是我們知道的。至於他如今怎麼能看見,我們卻不知道;是誰開了他的眼睛,我們也不知道。他已經成了人,你們問他吧,他自己必能說。」法利賽人審訊後分為兩派僵持不下,甚至起了紛爭吵架。正常情況下法利賽人不會詢問一般人的意見,因為瞎子不是聖經專家,不是律法老師,不是神學教授,但是現在因為法利賽人意見分歧,瞎子是唯一當面接觸過耶穌的人,又是經歷神蹟醫治的當事人,因此法利賽人把矛頭轉向瞎子,要求他表明立場:「你說他是怎樣的人呢?」
在約翰福音第5章,耶穌醫治一個病了38年的癱子,耶穌對癱子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癱子聽見耶穌的話,立刻痊癒起來拿著褥子走,耶穌醫治癱子那天正是安息日。癱子後來遇見和瞎子幾乎完全一樣的遭遇,猶太人認為癱子拿褥子走違反安息日,問癱子為什麼這樣做,癱子趕快推卸責任,回答說:「那使我痊癒的,對我說:拿你的褥子走吧。」猶太人繼續追問:「對你說拿褥子走的是什麼人?」癱子卻回答不出來,癱子肉體的眼睛沒有瞎,耳朵沒有聾,卻不知道施行神蹟醫好他的是誰。後來耶穌在聖殿遇見醫好的癱子,告訴癱子:「你已經痊癒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癱子的反應卻是為了自保,立刻出賣醫治他的耶穌,主動去告訴猶太人,「使他痊癒的是耶穌」,結果猶太人就轉去逼迫耶穌。
瞎子的回應和癱子不一樣。同樣得到耶穌基督醫治的恩典,癱子對誰施恩給他一點都不放在心上,瞎子卻清楚知道是誰醫治他,瞎子和癱子同樣遭受宗教領袖逼迫威脅,瞎子卻立刻選擇站在耶穌這邊,承認耶穌是個先知。瞎子沒有聽過耶穌講道,不知道耶穌是上帝兒子,不知道耶穌是基督救世主,不知道耶穌是除去世人罪孽的上帝羔羊,瞎子只能透過自己的經歷,結合從小學習的聖經知識,把自己所知最高的身分地位,用在耶穌身上,所以瞎子相信並且公開承認:耶穌「是個先知。」比起約翰福音9章11節瞎子對耶穌的介紹:「有一個人,名叫耶穌。」瞎子對耶穌的認識已經更進一步,雖然瞎子對耶穌的認識還很淺薄,但是他態度正確,得醫治的瞎子不管法利賽人繁瑣的安息日規定,他只知道一件事並且緊緊抓住,就是上帝在他生命裡面成就的工作。瞎子相信開他眼睛的耶穌必定是上帝大大使用的人,耶穌是被上帝差遣的先知,耶穌擁有從上帝而來的話語和能力,瞎子不只在肉體上眼睛被開啟得以看見,他屬靈的眼睛也被打開,逐漸看清楚上帝的工作,反而審問瞎子的法利賽人,卻逐漸顯露出在屬靈事物上瞎眼的事實。
法利賽人不滿意瞎子的答案,他們決定找瞎子的父母來,叫瞎子的父母為瞎子做見證,因為他們認為瞎子說謊,神蹟根本從頭到尾沒有發生過。法利賽人問了瞎子父母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這是你們的兒子嗎?」鄰居可能認錯人,把另一個人當成瞎子,所以要求證父母,因為父母不可能認錯自己的兒子,即使是雙胞胎也能分辨出來。第二個問題是「你們說他生來是瞎眼的?」如果沒有認錯人,父母能作證兒子的確是生來瞎眼嗎?第三個問題是「如今怎麼能看見了呢?」如果這個人的確是他們的兒子,而且生來瞎眼,父母怎麼解釋現在瞎眼得醫治的事實。三個問題背後的預設立場是懷疑、不信瞎子的見證,不信他真的生來瞎眼,不信上帝大能的作為使生來瞎眼得醫治。面對法利賽人三個問題,前兩個問題父母做出肯定回答,是我們的兒子,他的確是生來瞎眼。但是第三個問題,父母卻說自己不清楚答案,把責任推給兒子,說兒子已經成年了,就讓已經成年的兒子自己回答。瞎子父母為什麼回答前兩個問題,卻不回答第三個問題?因為老實回答前兩個問題不會給自己惹來麻煩,但是老實回答第三個問題會惹上麻煩。瞎子的父母不是真的不知道耶穌醫治兒子,就算耶穌醫治的時候父母不在現場,後來也會聽兒子和鄰居說過。瞎子父母想要保持與法利賽人的關係,所以不敢回答第三個問題,但是父母回答前兩個問題,直接確認生來瞎眼得醫治的神蹟真實發生過,這是法利賽人不想聽到,不喜歡的答案。
22到23節「他父母說這話,是怕猶太人;因為猶太人已經商議定了,若有認耶穌是基督的,要把他趕出會堂。因此他父母說:他已經成了人,你們問他吧。」這兩節經文告訴我們,為什麼瞎子父母選擇迴避回答第三個問題,因為瞎子父母怕被猶太人趕出會堂。法利賽人雖然對耶穌在安息日行神蹟起了紛爭,但是他們對耶穌的身分有一致的共識,就是否認耶穌是上帝差遣的基督救世主。被趕出會堂對猶太人是很嚴重的事情,因為會堂與猶太人生活各個層面密切結合,被趕出會堂等於宣告這個人被社會唾棄,被趕出村子,被趕出會堂的人沒辦法繼續待在原來的地方生活。法利賽人對於耶穌感到恐懼,因為耶穌的言語和行為,超越法利賽人可以了解的範圍,瞎子的父母也感到恐懼,因為他們知道如果為耶穌做見證,必須付出被法利賽人趕出會堂的代價。不管是出於對未知的恐懼,還是出於對已知的恐懼,懼怕都吞吃了相信耶穌的可能性,懼怕攔阻法利賽人,也攔阻瞎子父母來到耶穌面前,得到機會領受耶穌的恩典。
約翰壹書4章18節「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聖經告訴我們,解開恐懼的出路是愛,是天父上帝在耶穌基督裡面賜給世人,叫世人與自己和好完全的愛。如果有人要相信接受耶穌,這個人會遇到一個挑戰,他回應挑戰的模式有兩種可能性,一個是選擇效法瞎子的父母,瞎子的父母不敢為耶穌做見證,不敢為了得到耶穌基督付出代價,一個是選擇效法瞎子本人,得醫治的瞎子知道為耶穌做見證必然得罪法利賽人,但是他仍然坦然無懼地為耶穌做見證,用信心承認自己得到耶穌醫治的經歷。生來瞎眼的人不只肉體的眼睛得到醫治,打開得以看見光明,他靈魂的眼睛也一樣被打開得以看見真光照耀,生來瞎眼的人對耶穌有敏銳的心,他對耶穌身分的認識逐漸增長,就在他面臨宗教領袖反對的時候。生來瞎眼得醫治的人,即使面臨宗教領袖的反對和恐嚇,還是勇敢承認自己對耶穌的信心。今天我們講到這裡,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為我們的信心禱告,求主幫助我們像生來瞎眼的人一樣,能夠在經歷主恩的同時,越來越認識施恩的主自己,求主幫助我們,能夠勇敢面對信心的挑戰,勇敢為耶穌做見證,不怕付代價。我們一起開聲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