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講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5到8節。在第2章,使徒保羅回顧在帖撒羅尼迦傳講福音的經歷,目的是講明基督的福音的確真實可信。首先在1到4節,使徒說明自己傳講的福音內容正確無誤,動機純正潔淨。他們傳福音是單單要討上帝喜悅,不是謀求私利,要討人喜歡。經文說:「弟兄們,你們自己原曉得我們進到你們那裡並不是徒然的。我們從前在腓立比被害受辱,這是你們知道的;然而還是靠我們的神放開膽量,在大爭戰中把神的福音傳給你們。我們的勸勉不是出於錯誤,不是出於污穢,也不是用詭詐。但神既然驗中了我們,把福音託付我們,我們就照樣講,不是要討人喜歡,乃是要討那察驗我們心的神喜歡。」上次講到這裡,現在繼續往下講。
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5節「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用過諂媚的話,這是你們知道的;也沒有藏著貪心,這是神可以作見證的。」第5節開頭的「因為」,作用不是連接第4節,解釋第4節的內容。第5節的「因為」與第3節開頭的「因為」平行。第3節的「因為」中文聖經沒有翻譯出來。第3節的「因為」和其後的3、4兩節經文,告訴我們使徒保羅和同工傳揚福音的原則。第5節的「因為」和其後的5到12節經文,告訴我們使徒和同工實際上在帖撒羅尼迦傳揚福音的行動表現。使徒提醒教會,他們的行為與原則相互符合,沒有表裡不一或者雙重標準。使徒在2章3節,從反面角度提出他們傳揚福音的3個不是。他說:「我們的勸勉不是出於錯誤,不是出於污穢,也不是用詭詐。」在5到6節,使徒同樣從反面角度,提出3個沒有,表明他們的行為的確經得起考驗。第一個沒有是「我們從來沒有用過諂媚的話,這是你們知道的」。使徒不會為了讓人喜歡,或者得到什麼利益好處,說話諂媚人。猶大書16節「這些人是私下議論,常發怨言的,隨從自己的情慾而行,口中說誇大的話,為得便宜諂媚人。」在與保羅、西拉、提摩太相處的過程中,帖撒羅尼迦的基督徒知道他們不是「為得便宜諂媚人」的人,這是教會可以為使徒和同工做見證的,所以使徒說:「這是你們知道的」。
第二個沒有是「也沒有藏著貪心,這是神可以作見證的。」「諂媚的話」是外在行為,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人容易分辨。「貪心」卻藏在心裡,若不表現出來,人就難以分辨。因此,保羅才會呼求上帝作見證,證明他們從來沒有利用福音、利用教會中飽私囊,從中取利。使徒在2章3節說他們的勸勉「不是用詭詐」,又在2章5節說他們「也沒有藏著貪心」。這讓我們知道,使徒被迫離開帖撒羅尼迦以後,逼迫教會的人誣衊使徒和同工是貪心詭詐的人,傳揚福音只是他們的斂財手法。靠宗教斂財的人確實存在,路加福音16章14節說,「法利賽人是貪愛錢財的」。主耶穌在馬可福音12章40節,指責文士的其中一項罪就是「他們侵吞寡婦的家產」。的確,世界上有許多宗教領袖以權謀私,使徒保羅也曾多次被基督的仇敵如此指控。然而,使徒和同工卻不是這種人。在使徒行傳20章,保羅與以弗所教會的長老分離時,對他們說:「如今我把你們交託神和他恩惠的道;這道能建立你們,叫你們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我未曾貪圖一個人的金、銀、衣服。我這兩隻手常供給我和同人的需用,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36到37節「保羅說完了這話,就跪下同眾人禱告。眾人痛哭,抱著保羅的頸項,和他親嘴。」這時候以弗所教會的長老們已經認識保羅許多年,尤其是保羅曾經待在以弗所傳道大約3年的時間。如果保羅真的是貪心的人,真的打著傳福音的名義詐騙錢財,教會長老們不可能受到保羅的見證感召,甚至痛哭抱著保羅,捨不得他離開。
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6節「我們作基督的使徒,雖然可以叫人尊重,卻沒有向你們或向別人求榮耀;」這是第3個沒有,「沒有向你們或向別人求榮耀」。使徒的時代有許多四處遊歷的哲學家和演說家,他們到處演講取悅大眾,並且收徒弟增加自己的財富和聲望。然而使徒和同工不是如此,他們雖然應當得到教會尊重,卻從來沒有如此要求教會,來滿足個人的權力欲望。主耶穌在約翰福音5章41節說:「我不受從人來的榮耀。」又在8章54節說:「榮耀我的乃是我的父,就是你們所說是你們的神。」使徒保羅效法基督,他立定心志「不是要討人喜歡,乃是要討那察驗我們心的神喜歡」。有一次,使徒彼得來到安提阿教會。當時安提阿教會有5位牧師,巴拿巴是主任牧師,保羅排名最末。彼得來到安提阿教會的時候,正好聖靈差派巴拿巴和保羅出去旅行佈道,所以巴拿巴和保羅都不在安提阿。安提阿教會是由猶太人和非猶太外邦人一起組成。彼得身為猶太人,按照摩西律法不應該和非猶太人一起吃飯,以免違背猶太人的飲食條例。但是彼得知道在基督裡這些條例不再適用,所以和非猶太人一起吃飯,不怕違背飲食條例。可是耶路撒冷教會的人知道以後,質疑彼得不守律法,彼得「因怕奉割禮的人,就退去與外邦人隔開了。其餘的猶太人也都隨著他裝假」。
等到巴拿巴和保羅旅行佈道回來,這個情況已成定局,蔓延到整個教會,所有猶太基督徒都效法彼得,與外邦基督徒分隔。「甚至連巴拿巴也隨夥裝假」,連安提阿教會的主任牧師都不敢出聲反對彼得的錯誤行為。然而這時候使徒保羅勇敢站出來,加拉太書2章14節「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與福音的真理不合,就在眾人面前對磯法說:你既是猶太人,若隨外邦人行事,不隨猶太人行事,怎麼還勉強外邦人隨猶太人呢?」保羅知道這件事的本質是因信稱義與因行律法稱義之爭,所以他為了福音的緣故,勇敢出來指責彼得做得不對。到使徒行傳15章,教會召開歷史上第一次大公會議,確認人得救不是靠遵行摩西律法,乃是「因主耶穌的恩」,猶太人與外邦人都是如此。感謝上帝。使徒保羅「雖然可以叫人尊重,卻沒有向」人求榮耀,因為他「不是要討人喜歡,乃是要討那察驗我們心的神喜歡」。
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7節「只在你們中間存心溫柔,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使徒在5到6節從反面角度,反駁基督仇敵的誣衊毀謗以後,繼續在7到12節從正面角度,說明事實與逼迫者所說的其實完全相反。7到8節是反駁向人求榮耀的指控,9到10節是反駁貪心的指控,11到12節是反駁說諂媚話的指控。使徒喚醒帖撒羅尼迦教會的記憶,他和同工在他們中間,是「存心溫柔,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待人溫柔謙卑是保羅一貫的行事作風,他在哥林多教會也是這樣。哥林多後書4章5節「我們原不是傳自己,乃是傳基督耶穌為主,並且自己因耶穌作你們的僕人。」使徒不但不求從人來的榮耀,反而是效法基督謙卑捨己,甘願做僕人服事眾人。保羅在提摩太後書2章24到25節,也如此教導提摩太,說:「然而主的僕人不可爭競,只要溫溫和和的待眾人,善於教導,存心忍耐,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對加拉太眾教會,使徒保羅在加拉太書4章19節對他們說:「我小子啊,我為你們再受生產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們心裡。」使徒對待教會,如同母親對待嬰孩那樣溫柔用心,願意為孩子付出和受苦。
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8節「我們既是這樣愛你們,不但願意將神的福音給你們,連自己的性命也願意給你們,因你們是我們所疼愛的。」為什麼使徒和同工能像母親乳養嬰孩一樣,溫柔對待帖撒羅尼迦教會?因為他們心中有愛。這個愛是什麼樣的愛呢?是基督的愛。約翰壹書3章16節「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基督的愛激勵使徒和同工,使他們能夠「體會基督耶穌的心腸」,因此能夠「甘心樂意為你們的靈魂費財費力」。基督的愛使人產生行動,不是只停留在感受和思想中,也不是只停留在言語上卻沒有行為。約翰壹書3章17到18節「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裡面呢?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從初代教會開始,救濟窮人一直是教會相當看重的事工。在使徒行傳第2章,耶路撒冷教會就凡物公用,「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以有餘補不足。到使徒行傳第6章,教會又設立執事,專門管理每天供應貧窮寡婦食物的工作。這是教會歷史中,最早出現的慈善制度。雅各書1章27節教導,「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到使徒行傳11章,跨教會、跨城市、跨省份的賑災救濟行動出現。11章27到30節「當那些日子,有幾位先知從耶路撒冷下到安提阿。內中有一位,名叫亞迦布,站起來,藉著聖靈指明天下將有大饑荒。這事到革老丟年間果然有了。於是門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錢,送去供給住在猶太的弟兄。他們就這樣行,把捐項託巴拿巴和掃羅送到眾長老那裡。」聖經中還有其他類似的例子。
到第4世紀,對認識聖靈和三位一體有卓越貢獻的加帕多家三教父之一的大巴西流,在大饑荒中動了慈心,於是建立歷史上最早的大型綜合性慈善機構。這個建築群的中心是教堂,周圍環繞各種建築,包括醫院、痲瘋病院、食堂、旅舍、學校、孤兒院、貧民收容所,重要的是這些服務都是免費的。加帕多家三教父之一的拿先斯的貴格利,稱讚這是「一座為窮人而建的城……是虔誠的寶庫,富人的共同寶庫……它擺脫了蛀蟲的侵蝕……以及時間的腐蝕……在那裡,疾病被視為宗教之事,災難被視為祝福,同情心經受考驗……是給窮人的新天地」。從此以後,醫院成為東羅馬帝國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之一。城市的中心是教堂,其次是醫院,再來才是其他建築物。大巴西流奠定了制度化、綜合性慈善服務的基礎,影響力穿透接下去一千多年的歷史發展。包括現代社會福利、非營利組織、醫療教育體系及慈善文化,源頭都可以追溯自大巴西流當年的善行。
基督的愛使人願意付出,即使付出得不到回報。因著基督的愛,使徒「願意將神的福音給」帖撒羅尼迦人,「連自己的性命也願意給」帖撒羅尼迦人。因著基督的愛,他們願意毫無保留的付出,使徒說:「因你們是我們所疼愛的。」約翰壹書4章19到21節「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人若說我愛神,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愛神的,也當愛弟兄,這是我們從神所受的命令。」使徒和同工以溫柔、慈愛、捨己,「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在帖撒羅尼迦建立了教會。若沒有基督的愛,今天這個世界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殘酷面貌。感謝上帝。今天講到這裡,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