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繼續講約翰福音第14章。耶穌在最後的晚餐宣告自己將要離開門徒,往門徒不能到的地方去,並且吩咐門徒要彼此相愛,好像耶穌自己愛門徒一樣。一聽到耶穌要離開,門徒們的心被緊緊抓住,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耶穌要離開這件事上。西門彼得第一個忍不住,問耶穌說:「主往哪裡去?」主耶穌沒有直接回答彼得,只告訴彼得:「我所去的地方,你現在不能跟我去,後來卻要跟我去。」彼得不能接受耶穌的回答,反問耶穌:「主啊,我為什麼現在不能跟你去?我願意為你捨命!」彼得相信自己對耶穌的忠心,認為自己已經準備好了,自己一定沒有問題。彼得對自己太有自信,卻不知道罪人在遵行上帝的旨意上,如果沒有上帝恩典的幫助,是完全軟弱無力的。面對自信過剩的彼得,耶穌立刻澆一盆冷水在彼得頭上,耶穌對彼得說:「你願意為我捨命嗎?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耶穌繼續告訴門徒,相信上帝就是相信耶穌,耶穌離開門徒目的是為了門徒的好處,耶穌要以自己的離去開一條新路,讓門徒可以和耶穌一起到天父上帝那裡,在天父上帝家裡永遠與耶穌同住。耶穌答應門徒:「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最後,耶穌對門徒說:「我往哪裡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上個禮拜我們講到這裡,現在我們繼續往下看。
約翰福音14章5節「多馬對他說:主啊,我們不知道你往哪裡去,怎麼知道那條路呢?」彼得問耶穌往哪裡去,耶穌雖然回答門徒,門徒卻聽不懂,這次換多馬繼續問耶穌。多馬是耶穌親自揀選的12使徒之一,聖經對多馬的記載不多,在前三卷福音書裡,多馬的名字只出現在12使徒的名單裡各一次,三卷福音書加起來一共出現三次,除此之外就沒有了。今天我們對多馬的認識,主要是根據約翰福音的記載,約翰福音好幾次記載多馬和主耶穌的互動。根據這些記載,我們才能對多馬這位使徒有一些基本認識。約翰福音怎麼介紹多馬呢?多馬第一次在約翰福音出場是在11章16節「多馬,又稱為低土馬,就對那同作門徒的說:我們也去和他同死吧。」這節經文的背景是拉撒路病死,耶穌要前往伯大尼叫拉撒路死裡復活。伯大尼離耶路撒冷很近,當時不信耶穌的猶太人,因為耶穌說自己是上帝,要拿石頭打耶穌,因此耶穌要在耶路撒冷附近公開出現,肯定要冒很大的風險。當然,如果我們從上帝旨意和上帝護理的角度來看,耶穌釘十字架的時間還沒到,絕對不會被殺喪命。可是從軟弱的人,門徒的角度來看,怕被殺死的恐懼肯定是有的。在這樣的恐懼之下,多馬出面鼓勵其他門徒,就算是死也要和耶穌在一起,死就死吧。多馬在約翰福音登場,是以一個忠心、有勇氣的形象出現,這是多馬的優點。
今天約翰福音14章的故事,是多馬第二次登場。多馬第三次登場,是在約翰福音20章,20章25節「那些門徒就對他說:我們已經看見主了。多馬卻說:我非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總不信。」這段經文是在耶穌死裡復活以後發生的,耶穌復活以後,向使徒們顯現,但是那一次耶穌復活顯現的時候多馬不在。等到多馬和其他使徒相見,其他使徒告訴多馬,主耶穌真的死裡復活,我們親眼看見了,耶穌還把手上的釘痕、肋旁的槍傷給我們看,讓我們知道不是別人假裝成耶穌來騙我們。可惜不管其他使徒怎麼講,多馬就是不信,多馬不信一個已經死了,葬在墳墓的人,還能重新活過來。多馬要求科學證據證明,除非多馬親自查驗過那個自稱耶穌的人,親手親眼檢查那個人手上的釘痕、肋旁的槍傷,否則多馬不可能相信耶穌真的死裡復活。感謝上帝,雖然多馬不信,還是在上帝的憐憫之下,耶穌再一次向使徒們顯現,還叫多馬:「伸過你的指頭來,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總要信。」多馬的回應是:「我的主!我的神!」原來耶穌不只是一個普通人,耶穌就是上帝。
約翰福音讓我們看見多馬性格裡的矛盾。一方面多馬是耶穌忠心、有勇氣的門徒,另一方面多馬卻是一個信心遲鈍、充滿懷疑的人,拒絕相信耶穌受難前的預言,拒絕接受其他門徒對耶穌復活的見證,除非多馬自己親眼看見、親身經歷。雖然多馬有這兩方面的矛盾,多馬卻有一個很大的優點,那就是多馬是一個誠實的人。多馬誠實面對信仰的問題,多馬誠實面對自己與耶穌之間的關係,多馬不會不懂裝懂,多馬不會明明不信,卻要裝乖假裝自己信心滿滿。多馬是一個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的人。耶穌說:「我往哪裡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多馬很清楚自己不知道耶穌在講什麼,所以坦白向主耶穌承認,自己不知道耶穌到底要往哪裡去,更不知道要走哪條路,才能找到耶穌,多馬不知道耶穌的目的地在哪裡。其實一直以來,耶穌不斷告訴週圍的人,自己要往哪裡去。約翰福音7章33節「於是耶穌說:我還有不多的時候和你們同在,以後就回到差我來的那裡去。」差耶穌來的那位就是天父上帝。14章2到3節「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耶穌其實一直講得很明白,只是門徒也一直聽得很模糊,沒有掌握到耶穌話語的意思。
約翰福音14章6節「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耶穌回答多馬的疑問,先說自己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再告訴多馬藉著耶穌這條真理、生命的道路,可以往哪裡去。在耶穌的回答裡,道路、真理、生命是三個同等重要的用語和概念。不過在回答多馬的問題上,道路佔的比重比真理、生命稍微多一點,因為多馬問的是「你往哪裡去?」,還有「怎麼知道那條路呢?」多馬發問以前,耶穌在14章4節說:「我往哪裡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耶穌在14章2到3節提到天父的家,接著在第4節提到道路,引發多馬在第5節提出問題。天父的家怎麼去?地址在哪裡?要走哪條路?所以從第6節開始,耶穌回答多馬的疑問。多馬以為問題在耶穌要去的「地方」在哪裡,多馬從地理空間的概念,來理解天父的家,但是耶穌的重點不在於地理空間上的地方,乃在於位格與位格之間的關係。耶穌往天父上帝那裡去,門徒也要跟著耶穌,往天父上帝那裡去,真正的距離不是在空間上,而是在關係上。耶穌啟示自己是唯一的道路,這條道路不是地理空間上的道路,乃是位格與位格關係重建的道路。
耶穌基督是門徒通往天父上帝唯一的道路,因為耶穌基督是真理和生命的本體。只有真理、生命的本體,有資格成為道路,使蒙恩的罪人到達天父上帝那裡,在天父上帝的家裡安居,只有靠著道成肉身的三一上帝第二位格聖子耶穌基督,才能夠成就這樣偉大重要的工作。耶穌是道路,連接天父與罪人兩個位格之間的關係。耶穌不是只告訴人路在哪裡,而是親自成為那條路。耶穌基督在原本沒有路的情況下,硬開出一條新路,拯救我們走上相信耶穌基督這條道路,使我們在基督裡與上帝和好,撤除上帝在我們身上的震怒與審判。約翰福音10章9節「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
耶穌是真理,將沒有人看見過的天父顯明啟示給世人。申命記30章11到14節「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誡命不是你難行的,也不是離你遠的;不是在天上,使你說:誰替我們上天取下來,使我們聽見可以遵行呢?也不是在海外,使你說:誰替我們過海取了來,使我們聽見可以遵行呢?這話卻離你甚近,就在你口中,在你心裡,使你可以遵行。」、約翰福音1章18節「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耶穌把天父的話語、天父的作為,從天上帶進人間,否則沒有人可以這樣清楚認識天父上帝。約翰福音1章1節「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14節「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我們去不了天父上帝那裡,只有從天上來的耶穌基督,才能以真理本體的資格,將上帝的本性、言語、作為啟示給我們。耶穌是真理的本體,真理不是無位格的客觀被動存在,真理乃是有位格的至高存在,真理是創造萬有、掌管萬有、審判賞罰萬有的全能主宰。人習慣把真理當作墮落罪人小小理性思考研究的對象,以為憑著自己小小的腦袋,可以評斷真理,但是聖經啟示我們不是這樣,真理不是墮落罪人審判的對象,反而墮落罪人應該降服在真理面前,順服真理成為真理的僕人。
耶穌是生命。約翰福音1章4節「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11章25到26節「耶穌對他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這是耶穌對拉撒路的姐姐馬大說的話。拉撒路死了,耶穌告訴馬大自己要讓拉撒路死裡復活,馬大以為那是遙遠未來的事。耶穌卻告訴馬大,自己就是復活,自己就是生命,並且叫已經死亡的拉撒路,從墳墓裡出來,顯明耶穌不是空口說白話。耶穌是復活與生命的本體,也是一切受造生命的源頭,又把永恆的生命賜給一切相信他的人。約翰福音3章16節「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耶穌以道路、真理、生命三個面向,解釋自己即將透過十字架成就的救贖工作。耶穌是救主,是背負世人罪孽的上帝羔羊,把上帝的真理和生命賜給人,所以是人通往上帝的道路。耶穌為罪人成全獨一無二、充分足夠的救贖大工。耶穌宣告除了自己以外,罪人再也沒有別條路,可以與上帝和好,回到上帝面前,領受上帝而來的真理和生命。
耶穌道成肉身進入人類歷史,道成肉身是上帝最高峰和最後的自我啟示,全部新舊約聖經的啟示到耶穌基督徹底完成,耶穌基督的使徒離開世界以後,上帝再也沒有賜下新的啟示,乃是要人在已經啟示完成的聖經當中學習,藉由聖靈的光照,明白上帝在耶穌基督裡救贖罪人的旨意,教導一切相信耶穌就是基督的人,如何抱著永世的盼望,在今世敬虔度日,討上帝的喜悅。如果有人否認耶穌是基督,不相信耶穌,就算擁有上帝啟示的聖經,知道一些聖經的故事和道理,也不算認識上帝。耶穌不是世界眾多宗教教主、創始人其中之一,基督信仰不是世界眾多宗教選擇之一。耶穌基督乃是唯一能把墮落罪人帶回創造主面前的路,其他所有的宗教都沒有能力除去人得罪上帝的罪債,沒有能力免去上帝的憤怒和審判,沒有能力使人與上帝和好,沒有能力把人帶回造物主上帝那裡去。因此耶穌堅持:「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面對耶穌的宣告,每一個人都必須做出回應,相信接受或不相信接受,到天父那裡或永遠離開上帝。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這段話是在耶穌釘十字架前一天晚上說的。耶穌將要受難,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被埋葬在墳墓裡,卻啟示自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耶穌基督,沒有人能到天父上帝那裡去。對門徒來說,在這樣的情況下相信耶穌的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極大的信心考驗。然而耶穌的話顯明,對於自己的身份和使命,耶穌有極為深刻的認識和確信。
約翰福音14章7節「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後,你們認識他,並且已經看見他。」「你們若認識我」表示門徒已經認識耶穌。門徒在已經認識耶穌的前提下,可以認識耶穌的父。更準確的說法是,認識耶穌就是認識天父上帝,因為耶穌已經將天父上帝是怎樣的一位顯明出來。「從今以後」表示門徒因為認識耶穌,就是已經認識上帝。這個認識不是從最後晚餐才開始,而是從耶穌公開傳道工作的開端,門徒相信耶穌、認識耶穌就開始了。隨著時間過去,門徒對耶穌、對天父上帝的認識越來越多,透過耶穌即將成救的十字架救恩,耶穌從死裡復活,門徒將更加深刻地認識耶穌、認識天父上帝。最後,我們用15世紀,宗教改革前一個世紀,金碧士神父在《效法基督》裡對主耶穌宣告:「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的一段默想結束今天的講道。「你跟從我吧!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沒有道路,就沒有進展;若沒有真理,就沒有認識;若沒有生命,就沒有生活。我就是你必須跟從的道路,你必須相信的真理,你必須盼望的生命。我是不可褻瀆的道路,絕無錯謬的真理,永無止盡的生命。我是最筆直的道路,擁有無上主權的真理,真正的生命,有福的生命,非受造的生命。」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