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繼續講約翰福音16章。上個禮拜我們講到耶穌告訴門徒:「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耶穌預言自己要受難離開門徒,第三天要死裡復活,復活以後要顯現給門徒看。門徒聽不懂耶穌的話,門徒只知道耶穌的離去與再回來,跟耶穌往天父那裡去有關,但是實際上的關聯是什麼,門徒卻不明白。門徒因為聽不懂耶穌的話彼此討論,耶穌看出來門徒有疑問要問他,所以對門徒說:「耶穌看出他們要問他,就說:我說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你們為這話彼此相問嗎?」耶穌主動回答門徒的問題。只是耶穌知道,門徒真正的問題不在知識層面,乃是在心裡的憂愁。所以耶穌告訴門徒:「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痛哭、哀號,世人倒要喜樂;你們將要憂愁,然而你們的憂愁要變為喜樂。」耶穌用婦人生產的經驗當例子教導門徒,「婦人生產的時候就憂愁,因為他的時候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記念那苦楚,因為歡喜世上生了一個人。」原先令門徒憂愁的事,將要轉變成為門徒喜樂的泉源。耶穌說:「你們現在也是憂愁,但我要再見你們,你們的心就喜樂了;這喜樂也沒有人能奪去。」上個禮拜我們講到這裡,現在我們繼續往下講。
約翰福音16章23節上半「到那日,你們什麼也就不問我了。」在耶穌最後晚餐的講論裡,時間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耶穌常常提到「時候」。這裡耶穌說:「到那日。」「那日」通常指的是世界的末了,例如在馬可福音13章19節,「因為在那些日子必有災難,自從神創造萬物直到如今,並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提摩太後書1章12節「為這緣故,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為恥;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不過在約翰福音16章這裡,「那日」不是指世界的末了,也不是指耶穌死裡復活的時候,而是指耶穌復活以後,門徒在聖靈同在下,將要明白主的啟示。聖靈降臨教會建立以後,人類歷史進入末後階段。約翰壹書2章18節「小子們哪,如今是末時了。你們曾聽見說,那敵基督的要來;現在已經有好些敵基督的出來了,從此我們就知道如今是末時了。」
耶穌說:「到那日,你們什麼也就不問我了。」「問」除了詢問問題以外,也可以帶有祈求的含義。問問題的用法例如在約翰福音1章19節「約翰所作的見證記在下面:猶太人從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到約翰那裡,問他說:你是誰?」、約翰福音9章2節「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祈求的用法例如約翰福音4章40節「於是撒瑪利亞人來見耶穌,求他在他們那裡住下,他便在那裡住了兩天。」、約翰福音14章16節「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他永遠與你們同在。」在約翰福音16章23節的這個「問」,可以包含詢問和祈求兩種含義在內。不再詢問耶穌,表示門徒要得到屬靈的知識。到那日門徒不會再像現在這樣,不斷重複詢問耶穌。到那日門徒不需要再詢問耶穌,因為聖靈要指教門徒,帶領門徒明白一切的真理,叫門徒想起耶穌對他們說過的話。約翰福音14章26節「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門徒會擁有在世生活需要的一切屬靈知識,門徒會因著明白真理而充滿喜樂,門徒可以有持續等候上帝計畫完整實現的力量。如果從祈求的意義來理解,門徒不再祈求耶穌不是指門徒領受聖靈以後,不再需要禱告。耶穌乃是區別自己公開傳道與門徒同在,以及死裡復活以後兩段時間。在兩段不同時期裡,門徒向耶穌的祈求將有不同,門徒將要奉耶穌的名禱告。奉耶穌的名禱告這個教導,其實在約翰福音14章已經出現過。約翰福音14章12到14節「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你們若奉我的名求什麼,我必成就。」
約翰福音16章23節下半到24節「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若向父求什麼,他必因我的名賜給你們。向來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什麼,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上禮拜我們在約翰福音16章20節,看到耶穌使用「實實在在」這個公式教導門徒。這禮拜我們又在23節看見耶穌使用「實實在在」這個公式向門徒講論,「實實在在」表示這是一個正式嚴肅的宣告。耶穌啟示門徒,門徒的禱告將要達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叫門徒的喜樂得以滿足。耶穌教導門徒:首先,門徒禱告的對象是耶穌的天父。耶穌應允門徒,因為耶穌的名,天父必定垂聽應允門徒的禱告。耶穌以上帝兒子基督的身分,在十字架上完成救贖世人的大功,要使門徒得到與天父親近的特權。門徒要在耶穌裡,靠著耶穌的名向天父禱告,天父必定垂聽應允門徒的禱告。透過福音書我們可以看見,從門徒跟隨耶穌開始,門徒從來沒有奉耶穌的名向天父禱告的經驗,然而門徒要得到這個新的特權。約翰福音14章13節「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15章16節「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他就賜給你們。」奉耶穌的名向天父禱告,不是隨隨便便的事,乃是門徒才有的特權。有時候我們信主久了,會把特權當作平常,忘記這其實是一個特權。我們會忘記即使是使徒在耶穌受難前跟隨耶穌的時候,都沒有這個特權。因此,當耶穌賜下這個特權的時候,耶穌啟示使徒:「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禱告必蒙應允,目的是要叫門徒喜樂可以滿足。
約翰福音15章11節「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翰福音15章告訴我們,喜樂是在持續不斷遵守耶穌命令中產生出來的。門徒必須要持續住在耶穌裡面。約翰福音15章4節「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們裡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裡面,也是這樣。」門徒必須要持續住在耶穌的愛裡面。15章9節「我愛你們,正如父愛我一樣;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裡。」門徒必須要持續遵守耶穌的話語,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多結果子。約翰福音15章7到8節「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5章告訴我們,多結果子是禱告的直接結果。到16章24節,約翰福音再一次強調這個主題,並且把順服、禱告、結果子,更加清楚連結在耶穌的死與復活上。耶穌的死與復活要開啟末世的新局面,就是耶穌向門徒啟示和應許的上帝新作為。上帝的新作為必使門徒從憂愁轉變成為喜樂,並且喜樂可以滿足。因此我們不是依靠自己,乃是享受上帝應許在我們身上做成的工作,享受上帝的計畫、上帝的話語在我們身上應驗的喜樂滿足。感謝上帝。
約翰福音16章25節「這些事,我是用比喻對你們說的;時候將到,我不再用比喻對你們說,乃要將父明明的告訴你們。」耶穌講明現在,最後晚餐的教導,是用比喻對門徒講論。比喻的特徵是「其意義不是從表面可以知道,必須加以尋找和思想」。用比喻講論不光是指耶穌直接使用比喻的部分,例如用婦人生產比喻門徒要從憂愁轉為喜樂的經歷。耶穌乃是在整個最後晚餐的講論,都用比喻的方式教導門徒,不是直接講。因此,門徒當時難以理解耶穌的話語是正常的,耶穌話語的意思是被刻意模糊隱藏起來的。然而時候將到,等到耶穌死裡復活以後,耶穌不再用不容易明白的比喻教導門徒,乃是要明明白白將天父告訴門徒。耶穌以自己死裡復活為分界點,講明自己在世傳道,與復活以後的教導方式不同。在世傳道耶穌講的不容易理解,復活以後則是清楚明白。這樣的差異不是因為復活以後教導的內容和以前不一樣,乃是把從前已經講過的事,更加清楚講解明白。耶穌在世傳道的時候,重點在將天父啟示給世人,但是因為耶穌的使命還沒完成,所以耶穌沒有詳細說明,基督必須透過十字架受死、復活、被高舉的真理,直到耶穌完成這個使命為止。耶穌完成使命以後,門徒才能明白基督釘十字架的意義,才能透過耶穌基督贖罪的工作,更加認識天父。只有在得勝死亡的復活中,耶穌基督的身分和工作才能被門徒正確認識。耶穌受難得勝死亡也是向人啟示上帝本性,和上帝更新世界計劃的高峰。耶穌復活以後要清楚啟示關於天父的事,耶穌升天以後,聖靈保惠師要接續耶穌的工作,引導門徒明白一切的真理。約翰福音16章12到15節「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他要榮耀我,因為他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所以我說,他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
約翰福音16章26到28節「到那日,你們要奉我的名祈求;我並不對你們說,我要為你們求父。父自己愛你們;因為你們已經愛我,又信我是從父出來的。我從父出來,到了世界;我又離開世界,往父那裡去。」耶穌又使用「到那日」。到那日耶穌復活以後,門徒要更清楚認識耶穌,認識在耶穌裡被啟示出來的天父,門徒也要奉耶穌的名向天父禱告。為了避免門徒誤解這個特權,耶穌加上解釋。門徒向天父禱告,不是由耶穌夾在中間做接線生,把門徒的禱告轉給天父,門徒乃是可以直接來到天父面前,直接向天父禱告。耶穌進一步說明,門徒可以直接向天父禱告的特權,是來自天父自己對門徒的愛。天父自己愛門徒,天父不是靠耶穌才產生對門徒的愛。雖然我們是靠耶穌的名、靠耶穌十字架的救恩,才能罪得赦免來到天父面前,但是從最根本的原因來看,實際上正是因為天父先愛我們,天父才差遣獨生愛子道成肉身進入世界,成為罪人的救贖者。約翰福音3章16節說得很清楚,「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在救贖世人的計畫和工作中,父和子彼此同心同工,使人罪得赦免,可以與上帝和好,直接來到上帝面前親近上帝,和上帝建立個人關係。
耶穌繼續啟示天父自己愛門徒的原因,是由於門徒「已經愛耶穌,又信耶穌是從父出來的」。這不是說門徒對耶穌的信心和愛心,可以當作功勞換取天父對門徒的愛。門徒能夠信耶穌、愛耶穌,是源自於天父對門徒的愛,天父對門徒的愛,使罪人從不可能信耶穌、愛耶穌,轉變成為可以信耶穌、愛耶穌。天父樂意把施行恩典在我們身上,給我們信心、愛心,有能力按照上帝的話語而活,天父又樂意我們這些蒙恩行善的人,因為善行得到獎賞。因為天父愛我們的緣故,一重又一重的恩典不斷加在我們身上。感謝上帝。門徒可以相信耶穌的確是「從父出來」,被天父差遣而來。相信耶穌「到了世界」,聖子降卑自己道成肉身成為人。相信耶穌「又離開世界」,耶穌要謙卑自己到底,死在十字架上。相信耶穌「往父那裡去」,耶穌要從死裡復活、升天、被高舉。今天我們講到這裡,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