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繼續講士師記,之前我們講到有一個叫米迦的人,以上帝的名義違反律法製造偶像,在家裡開神堂,還聘用了一個流浪到他家的少年利未人做祭司,後來以色列12支派之一的但支派,因為要尋找地方居住的緣故,派了5個探子出來,這5個探子半路來到米迦的神堂,遇見少年利未人,請少年利未人為他們求問神,看他們這趟偵查工作能不能順利,少年利未人回答他們:「你們可以平平安安地去,你們所行的道路是在耶和華面前的。」5個探子離開之後繼續往前走,在北方發現一個叫拉億的地方,不但適合他們居住,還容易攻打,於是5個探子回到故鄉,以上帝的名義鼓勵同胞兄弟離開上帝賜給他們的土地,起來去攻打拉億,佔領拉億成為他們的新故鄉。接下來就是今天的經文:
士師記18章11到12節「於是但族中的六百人,各帶兵器,從瑣拉和以實陶前往,上到猶大的基列耶琳,在基列耶琳後邊安營。因此那地方名叫瑪哈尼但,直到今日。」18章1節提到但「支派」在尋地居住,但是到了11節,真正出去尋地居住的人變成但「族」,而不是但支派,探子回報以後,只有600個人對探子的話產生回應,帶上兵器準備出去打仗。從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開始,到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征討應許之地,再到士師記的整段歷史,除了士師記第7章基甸的300人之外,這裡的600人上陣打仗是以色列出征軍隊人數最少的一次,不過基甸的300人是因為上帝故意減少人數,本來跟隨基甸出征的有3萬2千人,就算是約書亞第一次發兵征討艾城這個小城的時候,約書亞也派了差不多3千人出去。這些數字和但族的600人有什麼關係呢?民數記1章38節「但子孫的後代,照著家室、宗族、人名的數目,從二十歲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數的,共有六萬二千七百名。」這是摩西第一次按照上帝命令數點以色列支派人數,但支派有6萬2千7百人可以上陣打仗。民數記26章42到43節「按著家族,但的眾子:屬書含的,有書含族。按著家族,這就是但的各族。照其中被數的,書含所有的各族,共有六萬四千四百名。」這是摩西按照上帝吩咐第二次數點以色列人,和前一次隔了快40年的時間,但支派還有6萬4千4百人可以上陣打仗。以色列12支派加起來總共60萬人,平均一個支派5萬人,但支派6萬多人比平均人數還多。
但支派雖然人數比別人多,他們卻面臨比人少的支派更嚴重的問題,沒有按照上帝吩咐去得地為業,以致於土地不夠居住。一個6萬多人的支派為了解決土地居住的問題,竟然只派得出600人的部隊,連百分之一都不到,這是一件很不尋常的事情。18章1節告訴我們「尋地居住」是整個支派共同面臨的困境,但是在他們想方法要解決問題之後,雖然他們想的方法違背上帝的心意,竟然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願意採取行動,按照當初說好的辦法去解決問題。這是比土地不夠居住更嚴重的危機。但支派的先天條件比許多支派更好,但是這個先天條件不但沒有幫助但支派,反而變成但支派的一個危機。士師記第一章告訴我們,在以色列12支派之中,只有但支派完全沒有打敗敵人,得到上帝賜給他們的土地,到了第二章,士師記告訴我們包括但支派在內的以色列人為什麼在軍事行動上失敗,因為他們離棄了永生上帝。在整個士師時代,以色列人離棄永生上帝之後,我們看見各支派彼此之間緊密合作的關係逐漸破裂,各支派越來越不管其他支派死活,到後來甚至連自己支派裡的人都自相殘殺,再到後來連自己家族裡的人都起內鬨,以色列完全失去原本團結、同心合意槍口向外抗敵的精神。為什麼有6萬多人的但支派只有6百人願意出去打仗?因為內部不齊心合意了,一盤散沙不管人數再多都沒有用。離開上帝之後的但支派內部分裂,沒有辦法取得上帝應許給他們的土地,也沒有辦法靠自己的才智、能力解決他們面臨的問題。
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4章2節說:「我勸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在主裡同心。」腓立比書是保羅寫給腓立比教會的信,腓立比教會是保羅在歐洲建立的第一個教會,腓立比教會是保羅宣教重要的同工,他們長期以實際行動支持保羅的宣教工作,傳福音並且供給保羅的需用,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傳福音的時候,腓立比教會一次、兩次派人供給保羅,就連保羅在羅馬為福音的緣故坐牢,腓立比教會也派以巴弗提去供給保羅。這樣長期支持保羅事工的一個教會,內部出現了爭端,友阿爹和循都基是兩個女基督徒,她們曾經在福音工作上和保羅一起勞苦,但是當保羅不在腓立比的時候,這兩位姐妹意見不合了,保羅知道了以後,特別在腓立比書裡勸她們兩個人要同心合意,不是要友阿爹聽循都基的,或者要循都基聽友阿爹的,乃是要兩個人在主裡同心,兩個人都放下自己聽主的,這樣才能像以前一樣同心合意興旺福音。但支派面臨危機,不但不同心合意,反而四分五裂,大家各行其事,「於是但族中的六百人」自己出來,走自己的路去了。面臨危機,我們看不見但支派悔改回到上帝面前,尋求上帝拯救的行動。
士師記18章13到17節「他們從那裡往以法蓮山地去,來到米迦的住宅。從前窺探拉億地的五個人對他們的弟兄說:這宅子裡有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並雕刻的像與鑄成的像,你們知道嗎?現在你們要想一想當怎樣行。五人就進入米迦的住宅,到了那少年利未人的房內問他好。那六百但人各帶兵器,站在門口。窺探地的五個人走進去,將雕刻的像、以弗得、家中的神像,並鑄成的像,都拿了去。祭司和帶兵器的六百人,一同站在門口。」600個但人從南方家鄉出發,往北方的拉億走,結果又來到米迦的住宅。從士師記17章少年利未人離開家鄉流浪開始,這是第三次有離鄉背景流浪的人來到米迦的住宅,600但人和前兩次來到米迦住宅的少年利未人和5個探子一樣,都沒有往附近的上帝會幕去求問上帝。來到米迦住宅,5個探子想起之前曾經在這裡遇到做米迦祭司的少年利未人,想起少年利未人為他們求問米迦的偶像,向他們保證上帝與他們同在,後來他們果然找到拉億這個好地方,5個探子就對600個和他們一起出來的弟兄們說話了,中文聖經單純地用「說」一個字、一個動詞帶過,不過聖經原文在這裡用了一個提醒聽話者注意的用法,5個探子要600人好好注意他們接下來要說的話。5個探子說什麼呢?米迦的住宅裡有可以求問的偶像,所以大家要好好想想接下來該怎麼做。
對600但人來說,這是一個關鍵時刻,5個探子說話背後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憑著武力的優勢,把米迦神堂的偶像據為己有,5個探子從前曾經一次在米迦的神堂求問偶像,希望道路亨通,現在5個探子希望可以更進一步,他們要持有偶像,這樣可以隨時求問偶像,不必走很遠的路,不必有時間空間的阻隔,希望擁有可以被我掌握的神明來保佑我,幫助我在所行的路上一切順利,這是5個探子想要的。對5個探子和當時代的以色列人來說,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能力是不需要質疑的,他們在出埃及、在曠野、在進入應許之地的歷史中長時間經驗這個事實,但是對以色列人來說,上帝的同在和賜福不是他們可以掌握的,當然對我們來說也是這樣,彰顯上帝同在的會幕,完全不在以色列人控制之中,反而以色列人必須按照上帝啟示的律法,才能有限度地親近上帝、求問上帝。現在5個探子發現有一個機會,可以掌握神明在他們手中,神明可以隨時為他們效力,所以他們發出呼喊,要600個弟兄好好想想該怎麼做,把握機會。
從人的心理來說,我們都會希望一切事情、一切環境都在我的掌握之中,最好連上帝也都聽我的。我們會用謙卑的態度禱告,我們會用敬虔的行為來取悅上帝,我不是說謙卑禱告、敬虔生活和討上帝喜悅不好,如果我們是真正全心全意這樣做當然很好,不過如果我們仔細查驗自己行為背後的動機,可能會發現其實動機不是這麼單純,我的謙卑、敬虔只是交換上帝聽我禱告的代價。求主保守我四境平安,求主保守我五穀豐收、六畜興旺。這是人之常情,或者應該說,這是墮落之後罪人的本性。一個不能掌握的上帝會讓罪人感到害怕不安,萬一上帝不照我想要的賜福給我怎麼辦?人很聰明,我們會想辦法讓上帝妥協,或者更準確地說,我們會騙自己只要這樣做,上帝就會聽我的,我就可以確保「現在我知道耶和華必賜福與我」,因為我怎樣怎樣,違反上帝心意製造偶像、拜偶像的米迦在士師記17章最後一節就是這樣說的。
想要掌握上帝的不只米迦、不只5個探子,600個但人也是同樣的心思,所以聽了5個探子的話,支持5個探子的行動,5個探子就「進入」米迦的住宅。「進入」這個動詞在原文裡有「轉向」改變方向的意思,「轉向」不只表達他們物理上的方向改變,聖經更用這個字來表達他們正式轉離、偏離了上帝的道。十誡的第十誡是「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別人的東西我們不可以貪心想要,可是5個探子和600但人明明地做強盜,把屬於米迦的東西占為己有,更可悲的是,他們貪圖的竟然是上帝憎惡的偶像。但人拿走米迦偶像的方式軟硬皆施,5個探子進入房子向管米迦神堂的少年利未人問好,他們問好的方式是「平安」,明明是來搶劫,開口卻客客氣氣地說祝福的話,做米迦祭司的少年利未人想要阻止,可是到了門口,看見600個全副武裝,拿兵器在他面前晃來晃去的但人,想阻止也無能為力。
18到20節「那五個人進入米迦的住宅,拿出雕刻的像、以弗得、家中的神像,並鑄成的像,祭司就問他們說:你們做什麼呢?他們回答說:不要作聲,用手摀口,跟我們去吧!我們必以你為父、為祭司。你作一家的祭司好呢?還是作以色列一族一支派的祭司好呢?祭司心裡喜悅,便拿著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並雕刻的像,進入他們中間。」面對突如其來的強盜,米迦神堂的祭司唯一能做的是問他們:「你們做什麼呢?」米迦的偶像沒有辦法維護自己不被搶走,米迦的祭司也沒有辦法維護神堂。相較於米迦偶像祭司的無能為力,真正的上帝祭司亞倫曾經在以色列人犯罪,導致上帝以瘟疫審判以色列人的時候,拿著香爐跑到百姓中間,為百姓贖罪,民數記16章48節「他站在活人死人中間,瘟疫就止住了。」真正的祭司是在上帝面前代表百姓,為百姓在上帝面前獻祭贖罪,為百姓禱告,祭司有責任教導百姓上帝啟示的話語,帶領百姓按照上帝的心意正確地敬拜上帝,希伯來書7章28節「律法本是立軟弱的人為大祭司;但在律法以後起誓的話,是立兒子為大祭司,乃是成全到永遠的。」聖經告訴我們真正的大祭司是耶穌基督,耶穌基督用自己的生命開一條路,把我們帶到天父上帝面前,耶穌基督把上帝對人的旨意清楚啟示出來,耶穌基督直到如今還在天父上帝右邊為我們禱告代求。真正的祭司是把離開上帝的人正確地帶領回到上帝面前,耶穌基督是如此,舊約時代按照耶穌基督在天上聖所的事奉,在地上設立的祭司,也是效法基督要帶領人回到上帝面前。基督來了以後,我們這些被基督救贖的人,基督也賦予我們祭司的使命,讓我們可以成為別人的祝福,透過我們別人可以認識耶穌基督與上帝和好,保羅說:「因神所給我的恩典,使我為外邦人作基督耶穌的僕役,作神福音的祭司,叫所獻上的外邦人,因著聖靈成為聖潔,可蒙悅納。」祭司的身份和任務在上帝眼中是相當寶貴的。
只是我們看見,原本按照舊約律法不能做祭司的少年利未人,先前因為利益的緣故做了米迦家裡神堂的祭司,在但人的威脅利誘之下,又歡歡喜喜地投向現實利益的懷抱。但人不但拿走米迦的偶像,連米迦的祭司都要一起帶走,連攏絡手法都和當初米迦攏絡少年利未人的時候一樣,「我們必以你為父、為祭司。」然後再加上「你作一家的祭司好呢?還是作以色列一族一支派的祭司好呢?」少年利未人想都不用想,考慮都不用考慮,當然是當一族一支派的祭司,比一家的祭司更風光。少年利未人為利而來,也為利而去,他不紀念當初走投無路、四處流浪的時候,是米迦收留他,是米迦給他工作、供應他的生活,少年利未人只在乎自己的好處,所以歡歡喜喜地親自拿著米迦的偶像跟著但人走了,本來是但人來搶劫廟公,現在變成廟公自己帶著偶像跟土匪走了。
人因為想要利用上帝的緣故製造了偶像,以為這樣就可以操控上帝,實際上只是自己騙自己,離真正的上帝越來越遠,想要利用上帝的人,沒有真正敬畏上帝的心,沒有真正降服在上帝主權之下,這樣的人沒有把上帝當作上帝,他要的其實只是自己的利益。所以為了利益5個探子和600但人可以結夥搶劫,仗著自己人多有武器就任意妄為,為了利益少年利未人從反對搶劫變成加入土匪窩,賣掉收留自己又給自己工作的米迦,為了利益不管是米迦、米迦一家人、少年利未人或者但人,都可以賣掉上帝,以虛假的偶像滿足自己貪婪的心,踐踏上帝的律法。但是米迦和他的家人、少年利未人以及但人真的得的到他們追求的利益嗎?我們下個禮拜繼續講。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