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繼續講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1節。上個禮拜我們從寫信人的角度,講了保羅、西拉、提摩太的事蹟。他們都是主耶穌基督忠心的僕人,被揀選來建造歐洲第一批教會,當中包括帖撒羅尼迦教會。今天我們要從收信人的角度,繼續講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1節。
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1節「保羅、西拉、提摩太寫信給帖撒羅尼迦在父神和主耶穌基督裡的教會。願恩惠平安歸與你們!」帖撒羅尼迦教會的建立人保羅聯名同工西拉和提摩太,寫信給帖撒羅尼迦教會。為什麼保羅要寫這封書信呢?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待的時間其實不長,可能最多只有幾個月,他和西拉就被迫離開帖撒羅尼迦。離開以後,保羅和西拉在庇哩亞建立教會。之後保羅又被迫離開庇哩亞下到雅典,後來又從雅典來到哥林多。保羅在哥林多待了一年半,建立了哥林多教會。帖撒羅尼迦前書是保羅抵達哥林多不久後寫的,時間大約是主後50年。這是上帝啟示給保羅的第二封書信,第一封是主後48年的加拉太書。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只待了幾個月就被迫離開,心裡一直擔心剛建立起來的帖撒羅尼迦教會。保羅在雅典的時候,曾經短暫與西拉和提摩太會合。後來保羅差派西拉前往腓立比教會,提摩太前往帖撒羅尼迦教會,堅固這兩個剛成立的教會。提摩太回來以後,帶回好消息。雖然帖撒羅尼迦教會此時才建立不久,可能不到一年,並且還要面對逼迫。帖撒羅尼迦的基督徒卻信心堅固,充滿愛心彼此服事,繼續一同興旺福音。因此保羅為帖撒羅尼迦教會向上帝感恩,在上帝的啟示下寫下帖撒羅尼迦前書。透過這封書信,一方面要鼓勵帖撒羅尼迦教會,另一方面要回答教會的一些疑問。
在正式進入正文之前,保羅在1章1節向教會問安。上個禮拜我們講了寫信人保羅、西拉、提摩太,這禮拜我們要講收信人帖撒羅尼迦教會。保羅稱呼帖撒羅尼迦教會為「帖撒羅尼迦在父神和主耶穌基督裡的教會」。保羅在這裡使用了一個很少用的方式,稱呼帖撒羅尼迦教會。按照聖經原文,保羅是稱呼他們為「帖撒羅尼迦人的教會」。除了帖撒羅尼迦前後書和歌羅西書4章16節「老底嘉人的教會」,保羅沒有在其他地方稱呼教會為某地方人的教會。保羅這樣稱呼帖撒羅尼迦教會,目的在突顯出是帖撒羅尼迦城的基督徒,組成了當地教會。除了提出帖撒羅尼迦教會的地區性,保羅更常見的做法是提到教會的整體性。例如在哥林多前書1章2節,保羅稱呼當地教會為「在哥林多神的教會」。教會是上帝的教會,是耶穌基督的肢體。教會是一個整體,包括已經在天上的眾聖徒,以及還在地上的眾聖徒,地上的眾聖徒在不同地方隸屬個別教會。在舊約聖經希臘文譯本裡,「教會」這個詞被用來翻譯「耶和華的會」。例如歷代志上28章8節「現今在耶和華的會中,以色列眾人眼前所說的,我們的神也聽見了。你們應當尋求耶和華─你們神的一切誡命,謹守遵行,如此你們可以承受這美地,遺留給你們的子孫,永遠為業。」不管是舊約耶和華的會,還是新約教會,這個詞指的都是一個與上帝立約的群體。教會是由一群蒙受上帝呼召的人組成,是一個從墮落世界被上帝分別出來的團體。
因此,保羅在收信人帖撒羅尼迦人的教會之後,加上一個定義教會本質的說明,就是「在父神和主耶穌基督裡」。教會是在父神裡的教會,因此教會不是一般世俗團體,教會具有從上帝而來的神聖生命本質。上帝與教會之間是父子關係,這點帖撒羅尼迦後書說得更清楚。帖撒羅尼迦後書1章1節「保羅、西拉、提摩太寫信給帖撒羅尼迦在神我們的父與主耶穌基督裡的教會。」因著主耶穌基督,上帝是我們的父。約翰壹書2章23節講得很清楚,「凡不認子的,就沒有父;認子的,連父也有了。」教會是在父神裡的,也是在主耶穌基督裡的。上帝是教會的父,耶穌基督是教會的主。在舊約聖經裡,主是上帝子民稱呼上帝的稱號。例如申命記3章24節記載摩西的禱告:「主耶和華啊,你已將你的大力大能顯給僕人看。在天上,在地下,有什麼神能像你行事、像你有大能的作為呢?」新約聖經將主這個稱號使用在耶穌基督身上,承認耶穌基督就是舊約聖經的耶和華上帝。教會應當事奉主耶穌基督,如同舊約時代的上帝僕人事奉主耶和華一樣。主這個稱號表明耶穌基督的神性,也表明耶穌基督與教會之間的關係。
耶穌這個名字的意思是耶和華救贖,是三位一體上帝第二位格聖子上帝道成肉身成為人的人類名字。馬太福音1章21節「他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耶穌的名字表明道成肉身的目的,就是要將上帝的百姓從罪惡和死亡的奴役下拯救解放出來。歌羅西書1章14節「我們在愛子裡得蒙救贖,罪過得以赦免。」基督是希伯來文彌賽亞的希臘文翻譯,意思是受膏者。在舊約聖經裡,有三種職分是由上帝膏立設立,分別是先知、祭司和君王。主耶穌是上帝的受膏者,表明耶穌具備先知、祭司和君王的職份。主耶穌基督是我們救主的全名,表明祂是聖子上帝降世為人,是上帝與人之間唯一的中保。提摩太前書2章5節「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主耶穌基督這個稱號具備完整的基督論架構,表明上帝在基督裡的救贖工作,使教會成為上帝的新創造。耶穌這個名字表明他的死,基督這個稱號表明他的復活,主則是表明教會對耶穌基督的信仰告白。
保羅的問安從兩個層面表明教會的性質:首先,教會是有形教會,在世界各地有具體堂會,由個別基督徒參與其中。其次,教會也是無形教會,是「在父神和主耶穌基督裡的」,由歷世歷代所有上帝子民構成。教會的本分是順服上帝,聽從上帝的話語,並且事奉上帝。因此基督徒聚會的本質應該是一起崇拜上帝,聽上帝的話,討上帝喜悅,而不是帶著消費者的心態來教會享受。參加聚會不應該只是希望教會滿足我的需要,唱詩歌不應該只是為了抒發自己的情感,滿足自己的欲望。教會的中心從來都不應該是人,教會的中心永遠都只能是三位一體上帝。基督徒在教會不應該是消費者,教會不應該是以人的需求為中心。這不是說教會不需要關心人的需要,乃是說教會的主不是人,是三位一體上帝。基督徒應該要關心的是討上帝喜悅,而不是我覺得舒不舒服、高不高興,那不是教會的本質。教會的中心永遠只能是上帝,不是我們這些罪人。我們來到教會不是為了讓自己或別人高興,我們來到教會是為了讓上帝高興。主耶穌在約翰福音14章15節說:「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又在馬太福音10章37到39節說:「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得著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著生命。」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以人為萬物準繩的價值觀,絕對不是上帝對教會和基督徒的旨意。雅各書4章4節「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哪,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嗎?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
講完寫信人和收信人以後,保羅向帖撒羅尼迦教會問安,「願恩惠平安歸與你們!」在所有保羅書信裡,保羅都以恩惠平安向收信者問安。恩惠指的是上帝賜給罪人無條件的慈愛,恩惠是罪人靠自己無法賺取也不配得的。從父上帝和主耶穌基督來的恩惠,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章16節「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上帝的恩惠是人一切福份的來源,上帝恩惠的最高具體表現就是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救恩。平安指的是一種健全的狀態,是從上帝而來的全面安穩,是在主耶穌基督裡賜給我們的。主耶穌在約翰福音14章27節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又在16章33節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主所賜的平安不是沒有戰爭、沒有衝突、沒有災難,而是與上帝和好、享受與上帝健全並且和諧的關係、內心得享平安。父上帝在主耶穌基督裡的救贖恩典,帶給人身體和靈魂都蒙受拯救的平安。保羅在結束帖撒羅尼迦前書之前,這樣為教會祝福禱告:「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恩惠是平安的根基,平安是恩惠的結果,父上帝和主耶穌基督是恩惠和平安的終極源頭。上帝白白的恩典在主耶穌基督裡賜給不配的罪人,使我們與上帝和好,得享真正的平安。今天講到這裡,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