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繼續講參孫娶妻的故事。當非利士人欺壓以色列人的時候,參孫在非利士人的亭拿看到一個非利士女子,驚為天人,回去要求父母一定要把女孩子娶回來給他做老婆,雖然參孫的父母不同意,但是在參孫的堅持之下,父母最後還是妥協了,只是當中沒有人知道,上帝要透過這件事開始使用參孫與非利士人爭戰,好拯救以色列人。
5到9節「參孫跟他父母下亭拿去,到了亭拿的葡萄園,見有一隻少壯獅子向他吼叫。耶和華的靈大大感動參孫,他雖然手無器械,卻將獅子撕裂,如同撕裂山羊羔一樣。他行這事並沒有告訴父母。參孫下去與女子說話,就喜悅他;過了些日子,再下去要娶那女子,轉向道旁要看死獅,見有一群蜂子和蜜在死獅之內,就用手取蜜,且吃且走;到了父母那裡,給他父母,他們也吃了;只是沒有告訴這蜜是從死獅之內取來的。」參孫成功強迫父母為他娶非利士女子之後,他父母就帶著參孫到亭拿去娶老婆,途中經過一個葡萄園,可是參孫哪裡不好去,偏偏去到一個葡萄園。參孫去葡萄園有什麼關係呢?在士師記13章,參孫的媽媽懷孕之前,上帝曾經透過神人吩咐參孫的爸媽:「葡萄樹所結的都不可吃,清酒濃酒都不可喝」、「因為這孩子一出胎就歸神作拿細耳人」,參孫身為特別奉獻給上帝的拿細耳人,必須遵守特別嚴格的規定,他一輩子都不可以喝酒,連葡萄樹結的果子都不能吃,恐怕吃到已經發酵帶有酒精成分的葡萄。身為一個不能喝酒、吃葡萄的拿細耳人,不去葡萄園是應該的,因為要保護自己從上帝領受的特別恩典,不要故意進入被試探的危險,但是參孫竟然專程到葡萄園參觀。當父母不在參孫身邊的時候,參孫脫隊進行個人小旅遊,雖然爸媽管不了參孫亂跑,但是上帝知道,上帝在葡萄園安排了一隻少壯獅子,一隻年輕、身強體壯的公獅子,這隻公獅子正在葡萄園裡行走、吼叫,尋找可以吞吃的獵物。上帝透過這隻獅子警告參孫,對參孫來說,葡萄園不是安全的地方,他不應該待在這裡。參孫遇到這頭正在吼叫的年輕公獅子之時,聖靈降臨在參孫身上保護參孫,讓參孫力大無窮,可以徒手把獅子撕成兩半殺死獅子。上帝雖然藉著獅子警告參孫,也保護了參孫,但是參孫並沒有接受上帝透過環境給他的警告。參孫沒有把他遇到獅子,在聖靈感動下空手撕開獅子的事告訴父母。
身為一個拿細耳人,參孫要遵守不少規定,其中一條是「不可挨近死屍」,參孫不可以碰到屍體,連自己父母或兄弟姐妹的屍體也不可以碰,如果碰到了,參孫在宗教禮儀上就會成為不潔淨,按照聖經民數記的規定,殺了獅子的參孫必須閉關六天,第七天剃頭髮,第八天到會幕,在上帝面前獻贖罪祭和燔祭,等他潔淨之後,要獻贖愆祭,重新歸上帝作拿細耳人。參孫知道他不可以碰到屍體,參孫知道他的父母,特別是媽媽,會嘮叨他的行為,參孫不想被念,也不想花時間到上帝面前,按照律法完成潔淨和重新奉獻的要求,那些太麻煩、太浪費時間、太花錢了,對參孫來說,眼前現在最重要的是娶老婆,他要趕快把非利士女子娶進門,其他的事都不重要,所以參孫什麼該做的都沒做,直接到女孩子家,「參孫下去與女子說話,就喜悅他」,滿足色慾是參孫的第一要務。
過一段時間之後,參孫為了籌辦婚禮又去亭拿,去亭拿就算了,參孫還特地去看那頭被他撕開殺死的獅子,我們記得那頭獅子不是在普通的地方,是在葡萄園裡,參孫又去他不該去的葡萄園了。人順從慾望犯罪會有習慣性,第一次會良心不安,覺得自己做錯事,自己譴責自己,第二次還是會良心不安,但是有了第一次的經驗,不會那麼手足失措,第三次、第四次,到後面越來越駕輕就熟,不覺得犯罪有什麼關係了,參孫的一生就在這樣的墮落循環中度過,不該去葡萄園,短短幾節經文就去了兩次,不該摸死屍,第一次殺獅子是為了活命,第二次去摸死獅子就是故意了。雖然參孫對上帝一點都不在乎,上帝還是再次出手提醒參孫,當參孫來到死獅子面前的時候,他發現死獅子裡面竟然有蜜蜂築巢,蜂巢裡還有蜂蜜。按照常理來說,蜜蜂不會在動物屍體裡面築巢,死獅子身上應該只有蛆和蒼蠅,但是上帝讓神蹟發生,以致於死獅子裡面竟然有蜜峰和蜂蜜,完全沒有受到死獅子的影響。本來參孫看到這個奇景,應該反思自己身為上帝的百姓、上帝的拿細耳人,好像蜜蜂和蜂蜜一樣,雖然在死獅子裡面,但是不受死亡污穢,沒有和死獅子一起腐敗,參孫雖然生活在非利士人和墮落的以色列當中,也不應該跟著腐敗,反而要成為黑暗世代的光和鹽。不過參孫沒想那麼多,就是伸手到死獅子裡,挖出蜂蜜來吃,順便帶回去給他父母吃,而且故意不告訴父母是從死獅子身上拿來的。這下不但參孫自己不潔淨,連他的父母也跟著變成不潔淨,因為間接碰到獅子的屍體。對參孫來說,潔不潔淨沒有關係,能不能正確地來到上帝面前親近上帝沒有關係,他看到的只有眼前好吃的蜂蜜,他在乎的只有這些。
10到14節「他父親下去見女子。參孫在那裡設擺筵宴,因為向來少年人都有這個規矩。眾人看見參孫,就請了三十個人陪伴他。參孫對他們說:我給你們出一個謎語,你們在七日筵宴之內,若能猜出意思告訴我,我就給你們三十件裡衣,三十套衣裳;你們若不能猜出意思告訴我,你們就給我三十件裡衣,三十套衣裳。他們說:請將謎語說給我們聽。參孫對他們說:吃的從吃者出來;甜的從強者出來。他們三日不能猜出謎語的意思。」參孫在老婆娘家辦婚禮請客,按照當時少年人結婚的規矩,參孫為了結婚,願意主動遵守婚禮的規矩,設擺筵宴7天請客。在婚禮的「筵宴」中間,喝酒是免不了的一件事,在原文裡「筵宴」這個字也與喝酒密切相關。身為拿細耳人的參孫,他應該守的規矩是不可喝酒,但是為了娶老婆,參孫放下自己該守的規矩,反而主動請大家喝酒,按照我們對參孫的認識,他就算放開肚子和大家一起喝酒,我們也不會覺得不可思議。經文告訴我們是「參孫」在那裡設擺筵宴,而不是參孫的父母,可能參孫的父母不同意參孫按照這種「少年人的規矩」設擺筵宴娶親,但是參孫一意孤行,他非這樣做不可,結果父母管不了參孫,只好放參孫自己愛做什麼就做什麼了。
一個人對自己身份的認識決定他成為什麼樣的人。參孫雖然身為拿細耳人,但是沒有真正把自己當作拿細耳人,按照拿細耳人的標準來生活,相反的,參孫相當看重自己要當新郎娶老婆的世俗身分,因為看重這個身分,所以按照這個身份來設擺筵宴,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一點也不馬虎。參孫放棄拿細耳人的身分,卻緊緊抓住非利士新郎倌的身分。這是一件很諷刺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參孫的選擇來檢視我們自己,我們身為基督徒,有沒有在生活中真正看重自己與基督同死、同埋葬、同復活的這個身分,還是我們為了世界提供給我們的一點蠅頭小利,就賣掉自己寶貴的身分,如同參孫一樣?參孫為了滿足自己的食慾、滿足自己的色慾,賣掉自己拿細耳人的身分,我們會為了什麼賣掉自己的信仰?如果我們沒有看重自己得救的身分,把得救看為最寶貴,我們就會慢慢在不知不覺中漸漸挪移帳篷,徹底世俗化,整個人被世界同化,信仰只剩下一個空殼。
「眾人看見參孫,就請了三十個人陪伴他。」古代聖經希臘文譯本告訴我們這是「因為他們懼怕」,非利士人害怕這個以色列來的拿細耳人參孫,表面上是要結婚,暗地裡是不是要搞什麼花樣,所以請了30個保鑣來,目的不是要保護參孫,是要保護婚宴裡的非利士人,尤其是參孫岳父一家人。參孫雖然娶太太,但是顯然參孫和太太娘家之間並沒有什麼互信,以致於太太娘家要嫁女兒了,還要特地請30個人來以防萬一。在婚宴裡,參孫和這些人玩起猜謎遊戲,光是猜謎還不夠,還要加上打賭,參孫一個人和他們賭一套衣裳,從裡到外完整一人一套。對我們來說,一整套衣服不算什麼有價值的賭注,但是對參孫和非利士人來說,這種衣服是正式場合穿的服裝,通常一個人只有一套,是很貴重的禮服。30個非利士人和參孫對賭了,可是三天都猜不出參孫謎語的答案。
15到20節「到第七天,他們對參孫的妻說:你誆哄你丈夫,探出謎語的意思告訴我們,免得我們用火燒你和你父家。你們請了我們來,是要奪我們所有的嗎?參孫的妻在丈夫面前啼哭說:你是恨我,不是愛我,你給我本國的人出謎語,卻沒有將意思告訴我。參孫回答說:連我父母我都沒有告訴,豈可告訴你呢?七日筵宴之內,他在丈夫面前啼哭,到第七天逼著他,他才將謎語的意思告訴他妻,他妻就告訴本國的人。到第七天,日頭未落以前,那城裡的人對參孫說:有什麼比蜜還甜呢?有什麼比獅子還強呢?參孫對他們說:你們若非用我的母牛犢耕地,就猜不出我謎語的意思來。耶和華的靈大大感動參孫,他就下到亞實基倫,擊殺了三十個人,奪了他們的衣裳,將衣裳給了猜出謎語的人。參孫發怒,就上父家去了。參孫的妻便歸了參孫的陪伴,就是作過他朋友的。」參孫很認真看待他和30個非利士人的賭注,一般人娶老婆請客,就算喝醉酒一時性起打賭,酒醒之後通常不太會認真追究,但是參孫連著好幾天一直等著非利士人猜不出答案,他等著要拿30件貴重的禮服。30個非利士人怎麼猜也猜不出謎語的答案,結果他們狗急跳牆,誰也不願意把自己僅有寶貴的禮服輸給參孫,就把腦筋動到新娘頭上了,30個人威脅新娘,要新娘慫恿老公把答案告訴新娘,新娘再告訴他們,要不然30個人就要聯合起來,放火燒死新娘全家。這些人本來是被請來保護新娘和娘家、保護賓客,現在反過頭來搖身一變,成為真正威脅恐嚇新娘和娘家的恐怖份子。
面對30個人的威脅,參孫的新娘毫不猶豫,馬上妥協照著他們說的去做,用哭泣、眼淚來博取參孫同情,想辦法把答案套出來。參孫的新娘對參孫說:「你給我本國的人出謎語,卻沒有將意思告訴我。」參孫也很酷,回答新娘說:「連我父母我都沒有告訴,豈可告訴你呢?」從兩人的對話我們可以看見,其實這對新婚夫妻之間的信任非常薄弱,兩個人對對方都藏著秘密,不願意把自己的秘密讓對方知道。在士師記14章前面,參孫堅持要娶這個女孩子,因為參孫喜悅她,她在參孫眼中看為正,但是這個在參孫眼中看為正的新娘,參孫卻對她沒有真正的信任,參孫也害怕萬一把答案告訴太太,太太會告訴30個人,讓自己的賭注破局。對新娘子來說,結婚是決定把自己一輩子交付丈夫,是很慎重的抉擇,但是比起以色列人參孫,30個威脅她和娘家安危的人,新娘稱呼他們是「本國的民」,是自己人,老公參孫反而變成非本國的外邦人,不是自己人。參孫愛的不是真正這個女孩子,只是女孩子美麗的外表,女孩子也不是真正嫁給參孫,因為沒有和老公同甘共苦共度一生的決心。在兩個人都還沒真正準備好的情況下,他們結婚了。
本來結婚是一件很高興的事情,但是因為參孫的打賭,老婆整天在參孫面前哭鬧,搞得參孫很痛苦。在婚宴最後一天結束之前,老婆逼參孫把答案告訴她,參孫最後受不了,投降妥協了,把答案告訴老婆,老婆知道答案之後,就把老公的答案直接告訴「本國的人」,於是參孫輸了這場賭注。輸了賭注的參孫很生氣,當著30個人的面,罵自己老婆是「母牛犢」小母牛,參孫認為要不是自己的小母牛出賣他,參孫絕對不會輸。結婚才沒有幾天,本來參孫不顧父母反對堅持要娶,在參孫眼中看為正,為了她參孫可以不顧拿細耳人誡命的這個寶貝女人,現在在參孫心裡、在參孫口裡成為一隻背叛自己的小畜牲。其實參孫從來沒有真正愛過這個女孩子,參孫對她有很強烈的感情,有很強烈的欲望,但是那不是真正的愛。很奇妙的是,在這個時刻聖靈又大大感動參孫,參孫就下到非利士人的城市亞實基倫,在那裡殺了30個非利士人,奪取他們的衣服,拿回來償還30個人的賭債。在士師記13章,上帝就預告參孫要「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脫離非利士人的手」,雖然參孫一點都沒有為上帝效力的意願,參孫不看重自己在上帝面前的身分,也不認識上帝賦予他的使命,只知道滿足自己的欲望亂七八糟,但是在上帝的主權之下,上帝還是能夠使用這個不受控制的參孫,參孫為了實踐自己賭博的諾言,開始向敵人非利士人動手。
參孫是一個很奇怪的士師,他不是一個沒有堅持的人,他很堅持要娶亭拿的非利士女子,他很堅持要兌現自己的承諾,儘管那只是賭博,但是參孫把他的堅持浪費在順從情欲上,在上帝面前,參孫沒有這樣的堅持,於是上帝使用參孫奇怪的堅持來完成對抗敵人的使命。參孫對情慾的堅持造成自己成為一個悲劇人物,但是上帝還是使用參孫來完成祂的工作,「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脫離非利士人的手」。償還完賭債的參孫非常生氣,丟下太太自己回家去了,娘家的人不知道怎麼辦,參孫好像不要女兒了,於是「參孫的妻便歸了參孫的陪伴,就是作過他朋友的。」從參孫娶妻開始,非利士人和參孫的關係越來越惡化,雙方不斷互相報復,情況越來嚴重,追朔一連串的暴力行為,這一切就從30個陪伴的非利士人威脅恐嚇用暴力手段,放火燒了參孫新娘和新娘的家開始。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