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進入路得記第二章。3千多年前以色列士師時代,以色列國發生一場饑荒,一個叫以利米勒的伯利恆人帶著太太拿俄米和兩個兒子到摩押地躲避饑荒,後來以利米勒死了,兩個兒子各自成親之後10年也死了,剩下三個寡婦婆婆拿俄米,和媳婦路得、俄珥巴。拿俄米聽說上帝眷顧以色列,賜糧時解決饑荒,決定返回家鄉。在返鄉的路上,拿俄米勸兩個媳婦不要跟她回去,要她們回娘家再嫁,不要一輩子守寡,俄珥巴聽了拿俄米的勸告,留著眼淚和婆婆親嘴道別返回家鄉摩押,路得卻堅持不回去,告訴拿俄米:「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要和拿俄米同生共死,拿俄米看見路得的決心,就讓路得跟她回伯利恆,到了伯利恆,全城的人都歡迎拿俄米回家,雖然拿俄米因為失去丈夫和兩個兒子心裡痛苦,但是上帝的恩典還是在拿俄米和路得身上,她們「從摩押地回來到伯利恆,正是動手割大麥的時候。」
路得記2章1到3節「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的親族中,有一個人名叫波阿斯,是個大財主。摩押女子路得對拿俄米說:容我往田間去,我蒙誰的恩,就在誰的身後拾取麥穗。拿俄米說:女兒啊,你只管去。路得就去了,來到田間,在收割的人身後拾取麥穗。他恰巧到了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那塊田裡。」拿俄米回伯利恆之後,對來歡迎她回家的人訴苦:「我滿滿地出去,耶和華使我空空地回來。」雖然媳婦路得陪在她身邊,拿俄米還是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了,但是路得記第二章一開始就提到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的親族波阿斯,拿俄米不是真的什麼都沒有,上帝已經為她預備安排放在那裡了。波阿斯是拿俄米丈夫以利米勒的親戚,是丈夫的朋友,波阿斯這個名字的意思是「能力」,在兩個寡婦絕望的生活裡,上帝安排扭轉局勢的能力。波阿斯不但是以利米勒的親戚、朋友,剛好她還是一個大財主、有錢人,有社會地位,在路得記的故事裡,上帝將會使用波阿斯大大改變拿俄米和路得的處境,只是拿俄米、路得,甚至是波阿斯,現在都還對上帝的計畫、對上帝將來的帶領一無所知。在人生的道路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像拿俄米和路得的情況,我們看得見眼前的困難,可是看不見未來的出路,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走下去,但是上帝都知道,上帝已經為愛祂的人都安排好了,上帝也會帶領我們往祂的計畫繼續走下去。
路得雖然以信心宣告:「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還有「你在哪裡死,我也在那裡死,也葬在那裡。」跟著拿俄米回到伯利恆,可是照樣要面對生存的問題,兩個寡婦沒有人照顧,沒有工作能力,要怎麼生活下去?摩押女子路得先開口說話了,路得主動承擔起兩個人的生活重擔。經文用「摩押女子」稱呼路得,表示路得在伯利恆人眼中,還是一個外來的人,是一個外國人,和我們不一樣的人,路得還沒有被接納成為自己人,她必須面對以色列和摩押兩個民族之間的潛在衝突,摩押人曾經統治過以色列人一段時間,那段時間以色列人的日子很難過,後來兩邊打了一仗,以色列人才脫離摩押人的統治。對一個摩押女子路得來說,在以色列討生活看人臉色、被人欺負是可以預期的事,不過路得選擇面對困難,她回伯利恆之後第一句話是「容我往田間去」,她要去以色列人田裡撿麥穗養活婆婆和自己,這是當時沒有親人、沒有錢、沒有工作能力的寡婦,唯一可以讓自己繼續活下去的方式。
利未記19章9到10節「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不可摘盡葡萄園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園所掉的果子;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23章22節「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申命記24章19到22節「你在田間收割莊稼,若忘下一捆,不可回去再取,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這樣,耶和華─你神必在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你打橄欖樹,枝上剩下的,不可再打;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你摘葡萄園的葡萄,所剩下的,不可再摘;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你也要記念你在埃及地作過奴僕,所以我吩咐你這樣行。」上帝在利未記和申命記命令以色列人要照顧窮人、寄居的人和孤兒寡婦,收割的時候要留下一些給他們,掉到地上的不可以撿,忘記拿的不可以回頭去拿,這種精神和今天資本主義企業追求最大利潤完全不同,在沒有受到聖經影響的文化地區,窮人、社會底層人的權益沒有人在乎,更不可能由政府立法照顧,法律只保障懂法律和請得起律師的人,我們如果翻開世界歷史,可以很清楚看見這個事實,就算有人願意照顧窮人,那也只是零星個案,不是社會普遍情況,但是3千多年前,上帝就透過摩西啟示這樣先進的律法,要求以上帝立國的以色列有責任照顧窮人、寄居者、孤兒寡婦,這些沒有選票、沒有聲音的社會底層,如果不做就是得罪上帝,上帝要審判以色列。難怪摩西領受律法以後感嘆說:「哪一大國有這樣公義的律例典章、像我今日在你們面前所陳明的這一切律法呢?」
因為上帝的律法要求,像拿俄米、路得這樣的人可以在以色列存活下去,不至於滅亡,不過在實際執行的層面,路得表現出她的智慧,她對拿俄米說:「我蒙誰的恩,就在誰的身後拾取麥穗。」路得沒有因為上帝律法規定,就藐視田地主人對財產的所有權,路得以謙卑求恩典的態度謹慎行事,希望在人眼前蒙恩,在上帝的引導下得到別人幫助,不是用一種「是你欠我」的傲慢態度,以為自己得恩典、得幫助是應該的,路得的態度是今天我們特別需要學習的,恩典就是我們不應該得到的,得到要感謝,得不到是應該,不是別人活該欠我們,欠債和恩典兩個不一樣。拿俄米准許路得的請求,並且稱呼路得「我的女兒」,她們的感情沒有因為生活的困境而改變。路得出發了,經文告訴我們,她「恰巧」來到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田裡,我們知道其實不是恰巧、剛好、運氣好,是上帝的手引導路得來到波阿斯田裡,路得根本不知道這是誰的田,波阿斯也不知道路得來了,但是上帝知道,上帝帶領舉目無親的外邦寡婦路得和公公以利米勒的家族、土地連上關係。
4到7節「波阿斯正從伯利恆來,對收割的人說:願耶和華與你們同在!他們回答說:願耶和華賜福與你!波阿斯問監管收割的僕人說:那是誰家的女子?監管收割的僕人回答說:是那摩押女子,跟隨拿俄米從摩押地回來的。他說:請你容我跟著收割的人拾取打捆剩下的麥穗。他從早晨直到如今,除了在屋子裡坐一會兒,常在這裡。」又是一個「恰巧」,路得先前「恰巧」來到波阿斯田裡,這是地點上的恰巧,現在換波阿斯自己來到田裡巡視,這是時間上的恰巧,天時、地利、人和安排剛剛好,這是上帝默默保守帶領。波阿斯和為他收割田地的人彼此祝福問安,波阿斯以上帝同在盼望工作順利、田地豐收,工人以上帝賜福盼望平安臨到。上帝的同在使人剛強壯膽,勝過環境的困難,創世記26章上帝向以撒顯現,上帝告訴以撒:「你寄居在這地,我必與你同在,賜福給你,因為我要將這些地都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我必堅定我向你父亞伯拉罕所起的誓。」上帝應許與以撒同在,不過以撒不是從此一帆風順,接下來以撒騙非利士人太太利百加是自己妹妹,以撒的僕人為水井和非利士人爭競,以撒的兒子以掃娶赫人的女子為妻讓以撒和利百加心煩,利百加和雅各聯合起來欺騙以撒謀取繼承亞伯拉罕的祝福,雖然以撒的一生有許多波折,但是上帝同在應許賜福沒有改變,上帝始終成就祂對以撒說過的話。在創世記28章15節,上帝對雅各說:「我也與你同在。你無論往哪裡去,我必保佑你,領你歸回這地,總不離棄你,直到我成全了向你所應許的。」上帝同樣應許賜福雅各,與雅各同在,雖然等在雅各面前的是舅舅拉班20年的欺騙和壓榨勞力。創世記39章2節「約瑟住在他主人埃及人的家中,耶和華與他同在,他就百事順利。」上帝與約瑟同在,但是約瑟被自己的親哥哥出賣,便宜賣給人口販子做奴隸,做奴隸好不容易做到管家又被女主人陷害坐牢。
上帝應許與人同在,以撒、雅各、約瑟還是照樣面對人生各樣問題,但是因為有上帝的同在,雖然問題沒變,人卻在上帝的同在中生命改變,以撒不和非利士人相爭,卻在上帝同在賜福下一年有百倍收成,在寬闊之地挖到井水昌盛,明白上帝的旨意高過自己的意念。20年後雅各從舅舅拉班那裡回家的時候,向上帝告白:「你向僕人所施的一切慈愛和誠實,我一點也不配得;我先前只拿著我的杖過這約但河,如今我卻成了兩隊了。」約瑟經過試煉以後,成為埃及宰相,拯救埃及和鄰近地區脫離饑荒,也拯救自己家族延續命脈。上帝的同在奇妙可畏,我們不知道將來如何,但是上帝都已經安排好了。波阿斯本來只是單純來巡視田地,卻看見一個陌生女子在他田裡,就問負責監管收割的僕人:「那是誰家的女子?」波阿斯細心管理自己的產業,他要知道這個不認識的陌生女子屬於誰,要知道她在這裡做什麼。僕人回答波阿斯:「是那摩押女子,跟隨拿俄米從摩押地回來的。」路得只是一個連名字都讓人記不起來的小人物,她不屬於誰,只是一個外國人。那個摩押女子來田裡的目的是請求跟隨收割的人拾穗,僕人說:「他從早晨直到如今,除了在屋子裡坐一會兒,常在這裡。」經文沒有明確告訴我們僕人有沒有答應路得,如果沒有答應,路得就是從早上等到現在,等波阿斯出現來告訴路得可以不可以,路得選定這塊田就不離開,耐心等待主人答應,沒有騎驢找馬。如果僕人答應路得,路得就是從早到現在不停勤奮工作拾穗,只有在體力實在不行的時候稍微休息一會。
8到13節「波阿斯對路得說:女兒啊,聽我說,不要往別人田裡拾取麥穗,也不要離開這裡,要常與我使女們在一處。我的僕人在那塊田收割,你就跟著他們去。我已經吩咐僕人不可欺負你;你若渴了,就可以到器皿那裡喝僕人打來的水。路得就俯伏在地叩拜,對他說:我既是外邦人,怎麼蒙你的恩,這樣顧恤我呢?波阿斯回答說:自從你丈夫死後,凡你向婆婆所行的,並你離開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認識的民中,這些事人全都告訴我了。願耶和華照你所行的賞賜你。你來投靠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翅膀下,願你滿得他的賞賜。路得說:我主啊,願在你眼前蒙恩。我雖然不及你的一個使女,你還用慈愛的話安慰我的心。」波阿斯稱呼路得是「女兒」,表示兩個人年齡有一段差距,波阿斯是拿俄米平輩,是路得長輩。不管之前僕人有沒有答應路得的請求,波阿斯正式授權路得留在田裡拾穗,不要路得離開他的田,不要路得到別人的田,讓路得放心專心在他的田裡拾穗,保證路得有足夠的收穫生活。對拾穗的人來說,在不同的田穿梭可能收穫更多,但是波阿斯給路得比一般拾穗者更好的條件,路得不需要受到別人的田地吸引,離開波阿斯的田地,在不同的田地裡往來穿梭,花更多交通時間。
波阿斯讓路得留在自己的使女身邊,從身分上來說,路得雖然還是一個拾穗者,可是波阿斯的舉動讓路得成為波阿斯家中一分子,路得從原本完全是摩押來的外人身分,開始被接納成為伯利恆城的一份子,成為大財主波阿斯關照的成員之一,雖然還只是最外層。波阿斯揀選路得,成為路得的保護者,從此路得這個外地來的年輕寡婦可以避免在其他人田裡被欺負、被羞辱、被占便宜。路得可以留在田裡,緊跟波阿斯使女拾取麥穗,這樣做路得可以得到比一般拾穗者更多收穫。除此以外,波阿斯還給路得第二個特權:可以跟著波阿斯的僕人收割,除了波阿斯和路得現在站著的田地以外,路得可以自由選擇波阿斯其他任何一塊田照樣跟著收割,這個權利大幅度提高路得可以收獲的食物數量,路得不只今天有大麥吃,接下來不管收割小麥、葡萄、無花果或者其他農作物,路得都可以跟著一起拾穗,波阿斯給路得的第二項權利,讓拿俄米和路得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必擔心食物的問題。不只這樣,波阿斯還考慮到路得的安全問題,一個年輕寡婦在外拋頭露面,難免有人趁機占便宜或者欺負路得,波阿斯是有見識的人,他下了一道命令,不准任何人欺負路得,聖經原文講得更接,「不可用手碰你」,波阿斯不准僕人騷擾路得、粗魯對待路得,不可以明著趕走,也不可以暗中刁難路得。最後,波阿斯還給路得一項特權,口渴的時候可以到器皿那裡喝僕人打來的水。3千多年前沒有自來水、沒有瓶裝礦泉水,要喝水就要到河邊、到溪邊打水,水用完了就要再去打水,波阿斯非常慷慨地給予路得需要的一切幫助,路得本來應該自己打水喝,現在因為波阿斯的恩惠,路得可以不必自己打水,隨時可以直接喝現成的水,大大減輕路得工作的辛苦。
路得聽到波阿斯給她的優待和特權,驚訝地「俯伏在地叩拜」,我是一個外國來的人,我只是一個沒有地位、身分卑微的寡婦,你是有錢、有地位的大財主、大老闆,怎麼對我這麼好,給我這麼大的恩典?路得驚訝、感恩下拜,同時也詢問波阿斯為什麼對她這麼好,特別照顧她,她明明只是一個外邦人,波阿斯卻把她當自己人來照顧,好像路得是波阿斯的家人一樣。很明顯路得不認識波阿斯,不曉得波阿斯和她公公以利米勒的關係。波阿斯告訴路得答案:因為他聽人說了路得在丈夫死後還是孝順婆婆,願意離開自己的父母和國家,向丈夫的家族忠誠,來到完全陌生沒有任何親人、任何朋友的以色列居住。波阿斯給路得這麼多不尋常的特權,是為了報答、獎勵路得對拿俄米的仁慈,獎勵路得放棄摩押的神明基抹,決定以拿俄米的上帝為上帝,以上帝的國為自己的國。波阿斯盡自己所能鼓勵路得這個忠誠、孝順、勇敢的小姑娘,同時告訴路得,你既然選擇投靠耶和華上帝,上帝也會按照你所行的給你豐盛的賞賜,波阿斯大大歡迎路得,他相信上帝也大大歡迎路得。路得的疑問得到解答,路得感謝波阿斯這樣恩待她、接納她,讓她可以沒有顧慮地在以色列生活,不用怕和拿俄米一起餓死,波阿斯的話也消除路得心裡的恐懼,路得不必再懼怕被人當作外地人,被拒絕、被排斥、被欺負。路得知道自己連波阿斯家裡地位最卑微的使女都不如,知道自己不配蒙恩,但是上帝透過波阿斯施行的恩典卻遠遠超過路得所求所想,就像我們雖然不配蒙恩,基督耶穌還是用慈愛的恩典,接納我們使我們重生,使我們進入上帝的國,承受上帝的國度成為我們的產業,永遠與我們同在安慰我們的心一樣。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