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繼續講約翰福音第17章。耶穌首先在17章1到5節向天父為自己禱告,禱告三一上帝創世以前預定的救贖計畫,現在可以在歷史中成就。耶穌禱告求天父榮耀耶穌,使耶穌可以榮耀天父上帝。耶穌祈求天父可以讓耶穌把永生賜給天父預定的人,耶穌又為永生下定義:「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接著耶穌為門徒向天父禱告,耶穌首先禱告:「你從世上賜給我的人,我已將你的名顯明與他們。他們本是你的,你將他們賜給我,他們也遵守了你的道。」耶穌首先說明自己為什麼為門徒禱告,因為門徒本是屬於天父的人,是天父從世上賜給耶穌的人。天父賜給耶穌的人也積極向耶穌展現出信心與順服,遵守天父賜給耶穌傳揚的道,顯明自己的確是蒙天父揀選承受永生的人。上個禮拜我們講到這裡,接下來我們繼續往下看。
約翰福音17章6到8節「你從世上賜給我的人,我已將你的名顯明與他們。他們本是你的,你將他們賜給我,他們也遵守了你的道。如今他們知道,凡你所賜給我的,都是從你那裡來的;因為你所賜給我的道,我已經賜給他們,他們也領受了,又確實知道,我是從你出來的,並且信你差了我來。」耶穌在第7節提到「如今」,如今就是現在。耶穌禱告的時刻是耶穌完成地上工作,即將要釘十字架受死。到這個時刻,門徒已經確實知道耶穌一切所有的,都是從天父而來。只是門徒還不明白聖經上的預言,必須如何在耶穌身上應驗。門徒還不明白耶穌必須在十字架上受苦、受死、第三天死裡復活。門徒還不明白耶穌身為彌賽亞,如何調合聖經預言的兩種形象,得勝的君王與受苦的僕人。門徒還不明白上帝羔羊要怎樣犧牲獻祭,但是門徒確知、確信耶穌是從天父那裡來的。門徒相信耶穌是天父差遣的使者,門徒相信耶穌的教導就是天父的教導,門徒相信耶穌的一切都是從天父來的。耶穌說:「凡你所賜給我的,都是從你那裡來的。」耶穌不但承認自己擁有的一切都是從天父而來,更強調自己與天父的親密關係,耶穌乃是深深依靠天父。在四卷福音書裡,約翰福音特別強調耶穌與天父之間的深厚關係,耶穌在教導中不斷重複自己是奉天父差遣而來,耶穌多次強調自己所說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照天父指示給他的。比起另外三卷福音書,約翰福音幾乎每一章都提到耶穌與天父的關係,約翰福音特別強調父與子的關係和互動,以耶穌是神子的面貌啟示出福音。
耶穌在17章8節進一步解釋7節「凡你所賜給我的」的意思,就是「你所賜給我的道」,耶穌所說的一切都是天父賜給耶穌的。約翰福音3章34節「神所差來的就說神的話,因為神賜聖靈給他是沒有限量的。」、7章16節「耶穌說: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來者的。」、12章49到50節「因為我沒有憑著自己講,惟有差我來的父已經給我命令,叫我說什麼,講什麼。我也知道他的命令就是永生。故此,我所講的話正是照著父對我所說的。」耶穌所說所講的沒有一句超越天父賜給耶穌的範圍,這確定了上帝啟示的權威和範圍。因為聖經所有的內容都是上帝的啟示,所以人有責任接受上帝完整的啟示,人有責任不可以越過上帝的啟示,建立不符合聖經啟示的信仰教義。人不可以輕看啟示的權威,因為賜下啟示的是上帝自己,人如果否定啟示的權威或者內容,就是否定賜下啟示的上帝,這是很嚴重的罪惡。約翰壹書1章10節「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犯過罪,便是以神為說謊的,他的道也不在我們心裡了。」、5章9到11節「我們既領受人的見證,神的見證更該領受了,因神的見證是為他兒子作的。信神兒子的,就有這見證在他心裡;不信神的,就是將神當作說謊的,因不信神為他兒子作的見證。這見證就是神賜給我們永生;這永生也是在他兒子裡面。」
在挪亞的時代,「世界在神面前敗壞,地上滿了強暴。神觀看世界,見是敗壞了;凡有血氣的人在地上都敗壞了行為。」因此上帝決定用洪水審判世界。上帝又啟示義人挪亞,要挪亞按照上帝指示建造方舟,拯救挪亞一家八口和為地上的牲畜、走獸、飛鳥、昆蟲留種。希伯來書11章7節這樣說,「挪亞因著信,既蒙神指示他未見的事,動了敬畏的心,預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從信而來的義。」挪亞建造方舟不是秘密進行,挪亞建造方舟的目的也不是隱藏的秘密,然而那是一個全世界普遍不敬畏上帝、藐視上帝的時代,所以沒有人把挪亞建造方舟躲避洪水審判當一回事。耶穌在馬太福音24章37到39節說:「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降臨也要怎樣。當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覺洪水來了,把他們全都沖去。人子降臨也要這樣。」除了挪亞一家八口以外,全世界沒有人在意上帝審判的預言,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和挪亞一起進入方舟,躲避洪水審判。但是當審判的時候來臨時,上帝親自關起方舟的門,不再給機會讓任何人、任何生物進入方舟避難。「當挪亞六百歲,二月十七日那一天,大淵的泉源都裂開了,天上的窗戶也敞開了,四十晝夜降大雨在地上。」有差不多一整年的時間,整個大地泡在水裡,直「到挪亞六百零一歲,正月初一日,地上的水都乾了。挪亞撤去方舟的蓋觀看,便見地面上乾了。到了二月二十七日,地就都乾了。」整個不信的世代都遭受洪水審判,「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洪水就來,把他們全都滅了。」彼得後書2章5節「神也沒有寬容上古的世代,曾叫洪水臨到那不敬虔的世代,卻保護了傳義道的挪亞一家八口。」
耶穌忠心把天父賜給耶穌,要耶穌賜給門徒的話,精確完整傳達給門徒。門徒忠心領受耶穌從天父賜下的道,不像當時其他大多數人拒絕接受。世人普遍不相信耶穌是從上帝而來,不相信耶穌的道是從天父而來,尤其是原本更應該相信的宗教領袖,例如祭司長、撒都該人、法利賽人、律法師、文士這些人。耶穌來的時候,宗教領袖不但沒有歡迎耶穌、接待耶穌,反而成為最賣力反對耶穌、逼迫耶穌的一群人。耶穌承認門徒「確實知道」耶穌從上帝而來,雖然門徒對耶穌的認識不完全,信心也不夠,但是門徒對耶穌的態度和認識本質上仍然是正確的。門徒相信耶穌不但是從天父出來,而且是天父差遣來的。從天父來和被天父差來是兩個相似卻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從天父來強調耶穌的來源,被天父差來強調耶穌的使命。耶穌從天父那裡來到世界是有使命的,目的是要在地上完成天父的託付。門徒確實相信耶穌是天父差來,要在地上完成天父託付的工作。天父從世上將門徒賜給耶穌,所以蒙天父揀選的門徒,必定能夠相信耶穌,遵守耶穌的話語,以信心和順服回應耶穌,耶穌也為天父揀選賜給他的門徒禱告祈求。
約翰福音17章9到11節上半「我為他們祈求,不為世人祈求,卻為你所賜給我的人祈求,因他們本是你的。凡是我的,都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並且我因他們得了榮耀。從今以後,我不在世上,他們卻在世上;我往你那裡去。」耶穌把門徒和世人分開,解釋自己只為天父賜給他的門徒祈求,不為世人祈求。耶穌不為世人祈求,不代表耶穌不愛世人。馬太福音5章44到45節「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約翰福音3章16節「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上帝愛世人,差遣耶穌進入世界成為世人的救主,但是耶穌對待世人的方式,不會與對待門徒的方式相同,尤其當世人代表積極敵對上帝那一方的時候。耶穌不可能以禱告支持世人繼續敵對上帝,耶穌只會禱告讓敵對上帝的世人,不再繼續敵對上帝。原本屬於墮落世界的人,可以因著恩典相信耶穌,從黑暗的國度轉入光明的國度,從此不再屬於墮落世界。耶穌不但為門徒禱告,還特別為門徒合一禱告,因為這樣門徒才有能力向世界做耶穌的見證,讓世人相信耶穌的確是天父上帝差遣來的救主。
耶穌只為門徒禱告,不為世人禱告,因為只有門徒是屬於天父。雖然上帝愛世人,耶穌進入世界是要拯救世人,可是只有門徒和上帝中間,才存在特別的愛的關係。只有門徒是與上帝親近的人,只有門徒是願意順服上帝的人。門徒按照上帝的話語,用正確的信心依靠上帝,因此在上帝的應許中享受平安、喜樂、福氣,可以在生命中多結果子。亞伯拉罕為了救姪兒羅得,帶著家裡318個壯丁,以及兩個與他同盟的族長,一起用極少的兵力,出去和剛打敗五王聯軍的四個王打仗。創世記15章1到6節「這事以後,耶和華在異象中有話對亞伯蘭說: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的賞賜你。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既無子,你還賜我什麼呢?並且要承受我家業的是大馬色人以利以謝。亞伯蘭又說:你沒有給我兒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後嗣。耶和華又有話對他說:這人必不成為你的後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為你的後嗣。於是領他走到外邊,說: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嗎?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亞伯拉罕相信上帝的話語,雅各書2章23節給亞伯拉罕的評語是「這就應驗經上所說: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他又得稱為神的朋友。」亞伯拉罕跟上帝的關係不一樣。
耶穌向天父禱告:「凡是我的,都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之前耶穌禱告的時候,稱呼門徒是天父「從世上賜給我的人」。天父把屬於自己的人賜給耶穌做門徒,因此門徒也屬於耶穌。耶穌擁有的門徒屬於天父,天父擁有的門徒也屬於耶穌。除了門徒以外的其他一切,耶穌承認同樣都是天父與耶穌共同擁有。天父與耶穌在所有權上完全平等,都擁有完全的權利。正常來說,人不可以像耶穌這樣向上帝宣告。我們可以向上帝說:「凡是我的,都是你的。」但是我們不能向上帝說下一句:「你的也是我的。」這句話只有耶穌可以說,只有耶穌說才是對的。耶穌在這句話裡顯明自己與天父同等的神性,顯明基督不只是完全的人,還是完全的上帝。耶穌為門徒禱告,因為門徒是屬於耶穌的人,並且耶穌有把握,天父必定垂聽耶穌的禱告,因為門徒也是屬於天父的人。在耶穌為門徒的禱告裡,耶穌顯現出自己與天父的合一。耶穌在禱告中還顯現出一個真理,如果追溯人禱告的原因,最終可以追溯到上帝的旨意。禱告雖然是出於人的口,卻是上帝的旨意幫助人實際去禱告。聖經教導我們如何禱告,提摩太前書2章1到2節「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的度日。」、雅各書5章13到16節「你們中間有受苦的呢,他就該禱告;有喜樂的呢,他就該歌頌。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耶穌的禱告清楚分開門徒與世人,門徒是被天父和耶穌所愛的人,門徒是蒙天父和耶穌共同看顧的人。天父和耶穌都關注門徒的益處,天父和耶穌都願意把最好的賜給門徒。馬太福音7章11節「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耶穌在地上傳道的時候,門徒對耶穌表現出信心與順服,耶穌因此在門徒身上得到榮耀。雖然比起使徒行傳,門徒在福音書表現的信心與順服還是幼稚與不成熟的,門徒對耶穌的態度卻是遠遠超越不信耶穌、甚至反對耶穌的世人,所以耶穌說:「我因他們得了榮耀。」等到耶穌透過十字架得榮耀,聖靈降臨以後,門徒的靈命要得到極大成長。從此門徒更加可以甘心事奉耶穌,為耶穌的名受逼迫,更多榮耀耶穌的名。最後耶穌說:「從今以後,我不在世上,他們卻在世上;我往你那裡去。」因著十字架,耶穌復活以後要升天回到天父身邊,不再停留在世界,直到第二次再來。門徒卻要留在地上,在聖靈同在之下傳揚福音。耶穌離開以後,門徒不再享有耶穌直接的同在和保護,門徒必須在第一線面對世界的反對和逼迫。約翰福音15章18到19節「世人若恨你們,你們知道,恨你們以先已經恨我了。你們若屬世界,世界必愛屬自己的;只因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就恨你們。」耶穌知道門徒即將直接面對這個情況,因此耶穌為門徒禱告。耶穌即將要離開世界,所以把所愛的門徒交給最信任的天父。門徒雖然活在這個世界,卻不是屬於這個世界,門徒的價值不是按照世界的標準來決定,乃是在天父與耶穌的手中。今天我們講到這裡,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