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4:14-17
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繼續講腓立比書第4章。上次我們講到保羅靠著主,已經學會在任何情況都能知足。保羅說:「我靠主大大的喜樂,因為你們思念我的心如今又發生;你們向來就思念我,只是沒得機會。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上次我們講到這裡,我們繼續往下講。
腓立比書4章14節「然而,你們和我同受患難原是美事。」保羅申明自己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底下,都已經學會靠主知足。對腓立比教會來說,他們可能會誤會保羅的意思,以為保羅不需要他們的餽贈,覺得腓立比教會的餽贈是多餘的。因此保羅說明自己已經學會靠主知足以後,立刻接著向腓立比教會做出解釋。保羅看重與腓立比教會之間的關係,保羅不要腓立比教會產生誤會,以為他們的餽贈是多餘的,保羅不重視他們的支持。所以從14節開始,保羅改變主題,從學會知足轉變為教會肢體關係。腓立比教會是與保羅「同受患難」的人。「同受」是一個動詞,這個動詞強調保羅和腓立比教會之間的夥伴關係。例如在腓立比書第1章,腓立比教會與保羅一同興旺福音。1章5到7節「因為從頭一天直到如今,你們是同心合意的興旺福音。我深信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我為你們眾人有這樣的意念,原是應當的;因你們常在我心裡,無論我是在捆鎖之中,是辯明證實福音的時候,你們都與我一同得恩。」保羅與腓立比教會得到同一位聖靈的交通。2章1節「所以,在基督裡若有什麼勸勉,愛心有什麼安慰,聖靈有什麼交通,心中有什麼慈悲憐憫。」3章10節「使我認識基督,曉得他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加上4章14節,腓立比教會也與保羅一同為基督受苦。保羅用「同受」這個動詞提醒腓立比教會,他們與保羅有一個共有的生命關係。一同在基督裡享受福音的好處,也一同努力興旺基督的福音。
腓立比教會與保羅同受患難這個事實,顯明他們彼此之間的夥伴關係。我們講第2章的時候說過,保羅被囚禁在監獄之時,腓立比教會積極參與保羅的患難。他們為了支持保羅努力奉獻,並且差派以巴弗提把奉獻送到保羅手上。以巴弗提為了完成使命,雖然自己生病,還是堅持到底,差點死在路上。腓立比書2章30節「因他為做基督的工夫,幾乎至死,不顧性命,要補足你們供給我的不及之處。」「患難」這個字可以指「造成困擾、壓迫、苦難的患難」,以及「內心體驗的困擾、苦惱、煩惱」。保羅的患難包括坐牢時經歷到的內憂外患。雖然保羅能夠在沒有腓立比教會的支持下,仍舊靠主知足喜樂,但是保羅同樣要腓立比教會知道,保羅非常重視腓立比教會在他受苦的時候,支持他與他同在。保羅看重腓立比教會與他之間的關係,保羅看重腓立比教會在他受苦時,給予他友誼和感情上的支持,更勝於經濟上的支持。在受苦的時候,還能陪伴在身邊的人,就是真正的同伴。腓立比教會與保羅同受患難,顯明他們的確是與保羅一同蒙上帝恩典的夥伴。腓立比書1章29節「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他受苦。」為基督受苦是上帝恩典的一部份,同受苦、同死、同埋葬、同復活、同享榮耀,這是一個完整的蒙恩程序。保羅說腓立比教會與他同受患難「原是美事」。保羅讚許腓立比教會做得好,腓立比教會在道德上達到卓越的標準。保羅為教會的表現感到高興。保羅很小心地在教導靠主知足,與表揚腓立比教會的支持中做出平衡。保羅不要讓人的善行竊取上帝的榮耀,也不要讓表達出善行的腓立比教會心理受傷,以為保羅不在乎他們,不在意他們盡力的奉獻。
腓立比書4章15節「腓立比人哪,你們也知道我初傳福音離了馬其頓的時候,論到授受的事,除了你們以外,並沒有別的教會供給我。」保羅回溯自己和腓立比教會的夥伴關係,更多讚美腓立比教會。保羅提醒腓立比教會,自己和他們有共同的美好回憶。保羅沒有忘記腓立比教會曾經怎樣支持他的福音事工。保羅記得腓立比教會對他的好,保羅一直把他們長久以來的友誼和幫助存在心裡,沒有忘記。這是保羅和腓立比教會之間的共同回憶。保羅稱呼他們為「腓立比人」,這是一個帶著尊敬和感情的稱呼方式。保羅是第一個把福音帶進腓立比的人,腓立比教會的基督徒從一開始聽信福音,就成為保羅的同工。事實上腓立比教會從一開始建立,就非常熱心接待保羅。使徒行傳16章12到15節「從那裡來到腓立比,就是馬其頓這一方的頭一個城,也是羅馬的駐防城。我們在這城裡住了幾天。當安息日,我們出城門,到了河邊,知道那裡有一個禱告的地方,我們就坐下對那聚會的婦女講道。有一個賣紫色布疋的婦人,名叫呂底亞,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來敬拜神。他聽見了,主就開導他的心,叫他留心聽保羅所講的話。他和他一家既領了洗,便求我們說:你們若以為我是真信主的,請到我家裡來住。於是強留我們。」腓立比教會的第一位基督徒呂底亞,一信主就堅持招待保羅和佈道團同工,到她家裡來住。腓立比教會珍惜保羅所傳的福音,腓立比教會感謝保羅傳福音給他們,從教會一建立就支持保羅的宣教事工,以此回應從保羅領受的福音真道。
除了保羅「初傳福音」給腓立比人以外,保羅「離了馬其頓的時候」,腓立比教會還是繼續支持保羅的宣教事工。腓立比城位於馬其頓。使徒行傳告訴我們,保羅離開馬其頓以後,來到雅典,離開雅典以後,來到哥林多。保羅在哥林多建立了教會。哥林多後書11章9節「我在你們那裡缺乏的時候,並沒有累著你們一個人;因我所缺乏的,那從馬其頓來的弟兄們都補足了。我向來凡事謹守,後來也必謹守,總不至於累著你們。」保羅離開馬其頓以後,在哥林多傳福音建立教會。哥林多教會沒有在經濟上支持保羅,然而那時候上帝感動腓立比教會,繼續支持保羅,使保羅能夠無虞匱乏。腓立比教會在保羅離開以後,繼續支持保羅,這不是一件尋常的事。甚至保羅為腓立比教會做見證,「論到授受的事,除了你們以外,並沒有別的教會供給我。」只有腓立比教會供給保羅,這是一個特別的恩典。上帝使腓立比教會和保羅之間,有一種其他教會沒有的革命情感,使腓立比教會可以長期成為保羅宣教事工的奉獻者。腓立比教會多次在財務上供給保羅,這是一個慷慨的教會,他們多多的為福音事工奉獻。腓立比教會對上帝慷慨,上帝對腓立比教會更是慷慨。上帝在基督的福音裡,賜下慷慨的恩典,在生活的需用上,上帝也慷慨賜下足夠的恩典。腓立比書4章19節「我的神必照他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裡,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立比人認識慷慨的上帝,也慷慨奉獻給上帝,從一信主就成為保羅的福音夥伴,長期支持保羅的宣教事工。
腓立比書4章16節「就是我在帖撒羅尼迦,你們也一次兩次的打發人供給我的需用。」對於腓立比教會與保羅之間長期深厚的情誼,保羅又提出一個例證。帖撒羅尼迦和腓立比一樣,在地理上都屬於馬其頓。保羅在15節提到自己離開馬其頓以後,腓立比教會對他的慷慨幫助。16節把時間提早,講到在離開馬其頓以前,腓立比教會就已經在支持保羅的宣教事工了。使徒行傳16章40節「二人出了監,往呂底亞家裡去;見了弟兄們,勸慰他們一番,就走了。」17章1節「保羅和西拉經過暗妃波里、亞波羅尼亞,來到帖撒羅尼迦,在那裡有猶太人的會堂。」保羅為了福音,在腓立比被關進監牢,因為他為一個被鬼附的女僕趕鬼,斷了女僕主人的財路,就被告關進監牢。然而保羅在監牢裡把福音傳給獄卒全家,使他們全家得救。保羅被釋放以後,在離開腓立比以前,到呂底亞家裡的教會,做最後一次聚會,向眾人辭別。保羅離開腓立比以後,來到帖撒羅尼迦傳福音建立教會。帖撒羅尼迦前後書講的就是這個帖撒羅尼迦。從保羅離開腓立比開始,只要能力所及,腓立比教會都不斷差人供給保羅,不是一次就停,而是「一次兩次的打發人供給保羅的需用」,不間斷的支持。保羅很珍惜上帝讓他和腓立比教會有這樣的情誼。保羅一直沒有忘記,不是只記得最近以巴弗提送來的這次,而是每一次他都記得,都放在心上,留在他的記憶裡。
腓立比書4章17節「我並不求什麼餽送,所求的就是你們的果子漸漸增多,歸在你們的帳上。」腓立比教會從建立之初,就一直在經濟上支持保羅。不管保羅到哪裡,他們都想盡辦法派人把錢送到保羅手上。保羅心裡很感念腓立比人對他的情誼,但是保羅在17節堅定聲明,自己和腓立比教會的關係不是建立在金錢利益上。保羅「不求什麼餽送」,就像他在11節說「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一樣。保羅拿了腓立比教會不少錢,會不會有人因此眼紅,毀謗保羅?我們不知道,但是保羅的確為自己做出辯護。保羅聲明自己和腓立比教會的夥伴情誼,不是建立在金錢利益上。腓立比人的支持不應該變成一種壓力,好像不這麼做會失去與保羅的情誼,不這麼做會被教會內部排擠。腓立比教會也不應該因為長期在經濟上支持保羅,就逐漸發展出一種給錢的是老大的錯誤心態。保羅是耶穌基督的使徒,是上帝的僕人,不是卑躬屈膝向教會討錢,求教會施捨的乞丐。我們知道金錢很容易使單純的友誼關係變質,因此保羅和腓立比教會都需要回到上帝面前,省察自己的初衷。不管是保羅,還是腓立比教會,都是因著耶穌基督的福音彼此付出,因著耶穌基督的福音建立彼此深厚的情誼。那是金錢不能夠改變的。
保羅不但不為自己的利益,反而還為腓立比教會求好處,他「所求的就是你們的果子漸漸增多,歸在你們的帳上。」保羅希望在上帝面前,腓立比教會所結的果子越來越多。「果子」這個字帶有財政的意義,它指的是「益處、利潤、收益」,所以保羅是在和腓立比教會算天國的財寶。他希望腓立比教會的存款不斷增加,每天不斷累積新的利潤,積財寶在天。保羅在腓立比書第1章,就是這樣為他們禱告。1章9到11節「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使你們能分別是非,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並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叫榮耀稱讚歸與神。」保羅禱告在基督的日子來臨時,腓立比教會的基督徒能結滿仁義的果子,得到基督最終的獎賞。只有到最後基督再來的時候,腓立比教會長期支持保羅宣教事工的價值,才會真正顯現出來。在腓立比書裡面,果子表示「隨著基督徒品格的豐富發展,因為忠心的事奉而繼續產生的福份。基督徒事奉的每一項行動,都會形成和豐富事奉的人。」例如腓立比書1章22節「但我在肉身活著,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該挑選甚麼。」
在整卷腓立比書裡,保羅盼望眾人都能「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能夠認識基督,「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立比教會的奉獻不但支持了保羅的福音事工,也為他們自己帶來屬靈生命的成長。除了末後的獎賞和屬靈的成長以外,上帝也會在今世供應一切需要。上帝沒有應許屬祂的人免受任何苦難,但是上帝應許我們,會在苦難中與我們同在,供應我們所需。腓立比書4章7節「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9節「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賜平安的神就必與你們同在。」今天我們講到這裡。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