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結束創世記22章。我們先回顧創世記22章1到10節。「這些事以後,神要試驗亞伯拉罕,就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裡。神說: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亞伯拉罕清早起來,備上驢,帶著兩個僕人和他兒子以撒,也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到了第三日,亞伯拉罕舉目遠遠的看見那地方。亞伯拉罕對他的僕人說:你們和驢在此等候,我與童子往那裡去拜一拜,就回到你們這裡來。亞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兒子以撒身上,自己手裡拿著火與刀;於是二人同行。以撒對他父親亞伯拉罕說:父親哪!亞伯拉罕說:我兒,我在這裡。以撒說:請看,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裡呢?亞伯拉罕說:我兒,神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於是二人同行。他們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亞伯拉罕在那裡築壇,把柴擺好,捆綁他的兒子以撒,放在壇的柴上。亞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殺他的兒子。」
創世記22章11到14節「耶和華的使者從天上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裡。天使說: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點不可害他!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亞伯拉罕舉目觀看,不料,有一隻公羊,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亞伯拉罕就取了那隻公羊來,獻為燔祭,代替他的兒子。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就是耶和華必預備的意思】,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在最危急的時刻,耶和華的使者出現了。聖經不稱呼祂是上帝的使者,而是刻意提出上帝的名字,稱呼祂是耶和華的使者。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強調耶和華上帝是與亞伯拉罕和他後裔立約的那一位。亞伯拉罕能一百歲生以撒,靠的不是亞伯拉罕自己肉體天然的能力,而是靠與他立約的耶和華上帝。是耶和華上帝眷顧亞伯拉罕、眷顧撒拉,以撒才能夠在奇蹟中出生。現在以撒的生命受到威脅,耶和華上帝也出面拯救,阻止亞伯拉罕下手殺以撒。「耶和華的使者從天上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亞伯拉罕!」在22章一開始,上帝呼叫亞伯拉罕的時候,只叫了一次亞伯拉罕的名字,但是在這裡,上帝使者呼叫了兩次。為什麼呼叫兩次名字?表示情況危急。類似的情況在上帝呼召摩西,和主耶穌第一次向掃羅,也就是保羅顯現的時候也有發生。「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裡火焰中向摩西顯現。」出埃及記3章4節「耶和華神見他過去要看,就從荊棘裡呼叫說:摩西!摩西!他說:我在這裡。神說:不要近前來。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使徒行傳9章3到4節「掃羅行路,將到大馬色,忽然從天上發光,四面照著他;他就仆倒在地,聽見有聲音對他說:掃羅!掃羅!你為什麼逼迫我?」
亞伯拉罕聽見耶和華使者的呼喊,立刻回答:「我在這裡。」上帝使者吩咐亞伯拉罕:「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點不可害他!」上帝阻止亞伯拉罕把以撒獻為燔祭,上帝不准亞伯拉罕對以撒造成任何損傷。上帝透過使者解釋原因,「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上帝說「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這不是說先前上帝不知道,而是說亞伯拉罕已經透過他的行為,把他對上帝毫無保留的信心和敬畏表達出來了。上帝對亞伯拉罕的試驗已經成功,亞伯拉罕的順服從此可以成為後世的榜樣。如同主耶穌所說:「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上帝不要我們殺人獻祭,而是要我們愛上帝勝過愛世上一切,因為愛上帝是上帝給人最大的誡命。上帝的試驗也能使人剛強,約伯在約伯記23章9到10節承認:「他在左邊行事,我卻不能看見,在右邊隱藏,我也不能見他。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
上帝承認亞伯拉罕是敬畏上帝的人,敬畏上帝是把上帝放在生命首位,好像保羅所說:「我先前以為於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敬畏上帝的人順服上帝的話語,敬畏上帝的人持守正直,遠離惡事。亞伯拉罕愛以撒,但是他沒有愛兒子以撒超過愛上帝。上帝試驗亞伯拉罕的時候,亞伯拉罕雖然愛以撒,他愛上帝的心卻勝過愛以撒的心,所以他沒有把獨生的兒子以撒留下不給上帝。亞伯拉罕願意把主權交出來,不緊緊抓在手裡。耶和華的使者告訴亞伯拉罕:「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從上帝使者的話我們可以知道,這位上帝使者其實就是上帝自己,可能是上帝第二位格聖子上帝。亞伯拉罕願意獻上以撒,以撒甘願犧牲自己,正如聖父上帝願意捨了獨生愛子,聖子上帝甘願捨命救贖罪人。
上帝阻止亞伯拉罕傷害以撒,「亞伯拉罕舉目觀看,不料,有一隻公羊,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對亞伯拉罕獻燔祭來說,原本那頭角卡在樹上的公羊一點意義也沒有,亞伯拉罕不需要去留意那一頭公羊。但是現在上帝阻止亞伯拉罕獻以撒,祭物必須要更換,那頭被卡住的公羊就產生不一樣的意義了。上帝引導亞伯拉罕看見那頭公羊,亞伯拉罕知道這是上帝為他和以撒預備的祭物,「亞伯拉罕就取了那隻公羊來,獻為燔祭,代替他的兒子」。按照利未記的規定,以公羊而不是羊羔作燔祭是一種特別的做法,它與按立祭司和以色列一年一次的贖罪日有關。按立祭司和贖罪日都指向耶穌基督救贖罪人的工作,基督既是我們的大祭司,又是我們的贖罪祭。基督獻上自己除去我們的罪,使我們得以與上帝和好。
「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亞伯拉罕經歷上帝的作為以後,就以此次事件為當地命名,稱呼那地方是耶和華以勒。耶和華以勒的意思是耶和華看見。因為上帝看見並且施恩看顧,耶和華以勒的意思就延伸成為耶和華預備。亞伯拉罕命名的重點在於宣揚上帝的作為,而不是他對上帝的敬畏順服。相較於巴別塔時代的人想要傳揚自己的名,亞伯拉罕在乎的卻是上帝的名。耶和華以勒這個地名從亞伯拉罕的時代開始一直留傳下去,等過了幾百年到創世記被啟示出來,那時候大家還在使用耶和華以勒這個地名,並且大家都知道「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上帝看見、上帝預備。上帝透過祂的預備,使人可以看見祂,上帝在祂的山上顯現自己,讓人經歷到上的的看顧保守。亞伯拉罕獻以撒一千年以後,大衛在同一座山上看見上帝顯現。在那裡大衛築壇獻祭給上帝,止息了在以色列國流行的瘟疫。大衛的兒子所羅門在那裡建造聖殿,上帝透過聖殿顯現自己,幫助人更多認識上帝。再一千年以後,上帝兒子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以他的身體親自成為聖殿,使人透過耶穌基督真正認識上帝。約翰福音1章18節「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
創世記22章15到19節「耶和華的使者第二次從天上呼叫亞伯拉罕說:耶和華說:你既行了這事,不留下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說: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於是亞伯拉罕回到他僕人那裡,他們一同起身往別是巴去,亞伯拉罕就住在別是巴。」亞伯拉罕通過了試驗,願意聽從上帝的話語徹底順服,所以「耶和華的使者第二次從天上呼叫亞伯拉罕」,告訴亞伯拉罕要大大蒙福。上帝使者特別告訴亞伯拉罕,亞伯拉罕蒙福不是沒有條件的,而是因為他聽從了上帝的話。亞伯拉罕聽從了上帝的話,連他的後代也一同蒙福。等到以撒長大以後,上帝向以撒顯現,應許要賜福給以撒。那時候上帝告訴以撒,祂賜福給以撒「都因亞伯拉罕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吩咐和我的命令、律例、法度」。上帝用最正式的方式應許賜福給亞伯拉罕,「指著自己起誓」。希伯來書6章13到18節「當初神應許亞伯拉罕的時候,因為沒有比自己更大可以指著起誓的,就指著自己起誓。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這樣,亞伯拉罕既恆久忍耐,就得了所應許的。人都是指著比自己大的起誓,並且以起誓為實據,了結各樣的爭論。照樣,神願意為那承受應許的人格外顯明他的旨意是不更改的,就起誓為證。藉這兩件不更改的事,神決不能說謊,好叫我們這逃往避難所、持定擺在我們前頭指望的人可以大得勉勵。」上帝親口說要賜福給亞伯拉罕,又指著自己起誓,這就保證上帝的應許必不落空。上帝絕不會違背自己的話語,也沒有任何受造物有能力阻止上帝實現祂的應許。上帝怎麼說,事情就要怎麼成就。
上帝應許賜福亞伯拉罕的內容包括四件事。首先是「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上帝要大大賜福亞伯拉罕,把最豐盛的福分賜給亞伯拉罕。第二是「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上帝在創世記15章曾經應許亞伯拉罕,要使他的後裔多如天上眾星,現在又應許要多如海邊的沙。天文學告訴我們,天上的星比海邊的沙更多。既然上帝已經應許亞伯拉罕子孫要多如天上的星,為什麼又要加上海邊的沙呢?其實天空中大部分的星星人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在最好的環境條件下,夜空中人的眼睛能觀察到的星星大約是三千顆。如果沒有近現代天文儀器輔助,夜空裡的三千顆星星的確已經讓人數不過來了,但是比起海邊的沙,三千顆星星的數量又顯得微不足道。第三是「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上帝應許亞伯拉罕不但子孫眾多,他的子孫還會非常強盛。「得著仇敵的城門」就是得到仇敵的城市,上帝應許亞伯拉罕的子孫要得到應許之地,他們要得地為業。這個應許在約書亞記裡實現了。第四是「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這個後裔是單數,指的是一個人,不是所有亞伯拉罕的子孫。在創世記12章3節,上帝應許亞伯拉罕,「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現在上帝擴大賜福的管道,上帝將在亞伯拉罕的後裔中,賜下一個特別的後裔,成為地上萬國的祝福。加拉太書3章16節「所應許的原是向亞伯拉罕和他子孫說的。神並不是說眾子孫,指著許多人,乃是說你那一個子孫,指著一個人,就是基督。」22節「但聖經把眾人都圈在罪裡,使所應許的福因信耶穌基督,歸給那信的人。」
亞伯拉罕通過了試驗,以撒的性命得以保全,並且獲得上帝大大賜福。於是亞伯拉罕帶著以撒離開耶和華以勒,下山與兩個僕人會合,大家一起回別是巴回家。亞伯拉罕通過了人生最終的信心試驗。在創世記22章以後,聖經不再記載上帝與亞伯拉罕的對話,新一代的以撒要成長起來,成為上帝與亞伯拉罕之約的繼承人,一步一步看見上帝的應許如何實現。
創世記22章20到24節「這事以後,有人告訴亞伯拉罕說:密迦給你兄弟拿鶴生了幾個兒子,長子是烏斯,他的兄弟是布斯和亞蘭的父親基母利,並基薛、哈瑣、必達、益拉、彼土利(彼土利生利百加)。這八個人都是密迦給亞伯拉罕的兄弟拿鶴生的。拿鶴的妾名叫流瑪,生了提八、迦含、他轄,和瑪迦。」創世記22章最後一個段落,把我們的注意力從亞伯拉罕和以撒身上,轉到亞伯拉罕的兄弟拿鶴和拿鶴的子孫身上。上次創世記提到亞伯拉罕的兄弟拿鶴,是在11章最後。11章29節「亞伯蘭、拿鶴各娶了妻:亞伯蘭的妻子名叫撒萊;拿鶴的妻子名叫密迦,是哈蘭的女兒;哈蘭是密迦和亦迦的父親。」從創世記12章1節,亞伯拉罕領受上帝呼召,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到22章最後一個段落,已經過了大約40年的時間。這40年中發生了許多事,亞伯拉罕和撒拉生下以撒,但是因為古代通訊和交通都不發達,所以亞伯拉罕已經多年和兄弟拿鶴失去聯絡,不知道兄弟的情況,直到多年後有人來告訴亞伯拉罕。拿鶴和亞伯拉罕一樣都有了後代,拿鶴的妻子密迦生了八個兒子,拿鶴的妾流瑪生了四個兒子。拿鶴的12個兒子當中最重要的是彼土利,因為彼土利生下女兒利百加。到創世記24章,利百加將成為以撒的妻子。即使亞伯拉罕和撒拉離開人世,上帝與亞伯拉罕之約仍要透過以撒和利百加,繼續往後世開展應驗。我們一起禱告。
講章聲音檔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pcpQDFMav4&list=PLDnM0_a6tKIerBEo_g_MnI38icVHiM3xe&index=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