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繼續講約翰福音15章。耶穌在約翰福音15章講了葡萄樹與之子的比喻,以這個比喻講解自己和門徒的關係。耶穌教導門徒遵守他的命令,要門徒彼此相愛,應許門徒可以得到耶穌的喜樂。耶穌又賜給門徒新的地位,使門徒可以成為耶穌的朋友,不再是不明白主人心意的僕人,門徒可以更多更深入明白上帝的永恆旨意,遠遠超越從前上帝重用的僕人們。為了避免門徒因為得到的恩典甚大,產生驕傲自大的心,耶穌強調這是出於耶穌主動揀選的恩典,不是門徒自己有什麼了不起。耶穌揀選門徒,分派門徒出去傳福音結果子,應許門徒的果子可以長存,應許門徒奉耶穌的名禱告上帝,禱告必蒙應允。
約翰福音15章17節「我這樣吩咐你們,是要叫你們彼此相愛。」耶穌與門徒連合成為一個以愛為關係基礎的團體,也就是教會。17節一方面重複耶穌先前的教訓,10節「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裡,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愛裡。」、12節「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另一方面與18節世界對耶穌與耶穌門徒的仇恨形成對比。世界的本質是恨,耶穌的生命本質卻是愛,門徒身為枝子,連在葡萄樹上,也分享耶穌愛的生命本質。這不是說世界沒有任何的愛,世界有男女之愛、親子之愛、朋友之愛,以及以此為基礎延伸出來的愛,但是世界的愛並不完美,並且參雜罪惡。耶穌在馬太福音5章46節說:「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嗎?」在這個世界裡,即使是最卑劣的人,也有愛的對象,只是這樣的愛常常給人帶來傷害。世界會自然去恨,耶穌基督會自然去愛,分享耶穌生命的教會、門徒,也分享耶穌自然去愛的生命本質。按照耶穌的話語,這個愛應當在教會中清楚顯現,耶穌在約翰福音13章34到35節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
啟示錄2章1到7節「你要寫信給以弗所教會的使者,說:那右手拿著七星、在七個金燈臺中間行走的,說:我知道你的行為、勞碌、忍耐,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惡人。你也曾試驗那自稱為使徒卻不是使徒的,看出他們是假的來。你也能忍耐,曾為我的名勞苦,並不乏倦。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哪裡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臨到你那裡,把你的燈臺從原處挪去。然而你還有一件可取的事,就是你恨惡尼哥拉一黨人的行為,這也是我所恨惡的。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我必將神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吃。」以弗所教會是初代教會裡的典範,但是當以弗所教會失去起初的愛心以後,耶穌責備以弗所教會,要以弗所教會悔改,否則要挪去以弗所教會的燈台。彼此相愛是基督門徒應有的生命特質,一個教會即使在信仰知識上完全正統、正確,卻沒有彼此相愛,這個教會仍然沒有真正走在上帝的心意裡面。
約翰福音15章18節「世人若恨你們,你們知道(或作:該知道),恨你們以先已經恨我了。」教會自稱認識上帝,與敵對上帝的世界相反。教會顯明墮落世界敵對上帝的本質,因此教會很容易引起世界的敵意。身為耶穌門徒,基督徒不只要面對人墮落以後,必須面對的老我和私慾犯罪傾向,還要面對基督徒獨有的特殊困難,就是跟隨耶穌必須付出被世界反對的代價。得救是上帝主動揀選的恩典,約翰福音15章16節「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他就賜給你們。」雖然得救是極大的恩典與福份,耶穌卻教導想成為門徒的人,必須計算清楚代價。路加福音14章25到35節「有極多的人和耶穌同行。他轉過來對他們說: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你們哪一個要蓋一座樓,不先坐下算計花費,能蓋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見的人都笑話他,說:這個人開了工,卻不能完工。或是一個王出去和別的王打仗,豈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萬兵去敵那領二萬兵來攻打他的嗎?若是不能,就趁敵人還遠的時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條款。這樣,你們無論什麼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鹽本是好的;鹽若失了味,可用什麼叫他再鹹呢?或用在田裡,或堆在糞裡,都不合式,只好丟在外面。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跟隨耶穌的人,一定會面對世界的壓力和攔阻。路加福音9章57到62節「他們走路的時候,有一人對耶穌說:你無論往哪裡去,我要跟從你。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又對一個人說:跟從我來!那人說:主,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耶穌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只管去傳揚神國的道。又有一人說:主,我要跟從你,但容我先去辭別我家裡的人。耶穌說: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跟隨耶穌的人必定面臨考驗,這些考驗可以顯明人是否真心跟隨耶穌,真心要做耶穌門徒。耶穌在約翰福音15章1到16節,啟示身為耶穌門徒可以享受的榮耀。從17節開始,耶穌帶進一個新的轉折,啟示身為耶穌門徒必須付出的代價,這個代價甚至包括人的生命。在苦難與逼迫壓力之下,信心膚淺、心志不堅的人就會被顯現出來,假的信心、假的歸正不能帶給人真正的能力。同時,真正的信心與歸正會在考驗之下成長、成熟,上帝使用這些磨難鼓勵和培養真正的耶穌門徒出來。
從聖經原文文法來看,「世人若恨你們」這句話表達的立場是承認世人仇恨耶穌門徒的事實存在,世人恨耶穌門徒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情況。約翰福音常常使用世界、世人稱呼已經墮落犯罪,敵對上帝的人類世界。世界對耶穌與耶穌門徒的特殊仇恨,可以透過各種形式表達。其中一種相當明顯的形式是,許多自以為寬容的人面對其他各種不同意見、不同生活方式、信仰價值觀之時,會表現得好像有包容心。但是這些自以為客觀、寬容、多元,自以為心裡沒有偏見的人,一但面對基督信仰宣告的絕對真理,只有一位上帝,罪人只有從耶穌基督得救贖,這些自以為寬容的人,立刻會顯現出他們的不寬容,顯現出明顯的反對與排斥。耶穌告訴門徒,世人這樣對待門徒、對待教會,門徒不需要因此感到驚訝、感到奇怪。約翰壹書3章13節「弟兄們,世人若恨你們,不要以為希奇。」耶穌解釋,世界恨耶穌門徒是正常的,因為世界「恨你們以先已經恨我了。」
在約翰福音7章7節,耶穌指證說:「世人不能恨你們,卻是恨我,因為我指證他們所做的事是惡的。」這句話是耶穌對自己的弟弟們說的,當時耶穌的弟弟們還不信耶穌。弟弟們那時候還沒得救,仍然屬於墮落世界,所以世人不會像恨耶穌那樣恨耶穌的弟弟們,等到後來弟弟們得救了,世界就仇恨耶穌的弟弟們。耶穌的弟弟雅各年老的時候,因為不肯否認耶穌是主,被反對的人從聖殿殿頂推下去殉道而死。為什麼世人這樣恨惡耶穌,恨惡耶穌的門徒?耶穌在約翰福音3章19到20節告訴我們答案。耶穌說:「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耶穌的存在顯明世人的罪惡,所以世人恨耶穌。世人恨耶穌,也恨耶穌的門徒,一方面因為門徒愛世人所恨的耶穌,另一方面因為當門徒越來越與耶穌親密的時候,門徒對耶穌的愛和順服就越增加,枝子更加牢固在葡萄樹上,結出更多豐盛的果子。對世界來說,這樣的門徒就成為與耶穌一樣的存在,對世界產生同樣的威脅,同樣顯現出世人愛黑暗,不愛光明的本質。
耶穌復活升天,聖靈降臨教會成立以後,使徒行傳5章14到16節記載「信而歸主的人越發增添,連男帶女很多。甚至有人將病人擡到街上,放在床上或褥子上,指望彼得過來的時候,或者得他的影兒照在什麼人身上。還有許多人帶著病人和被污鬼纏磨的,從耶路撒冷四圍的城邑來,全都得了醫治。」耶穌的名大大廣傳,很多人歸信耶穌基督,這是本來一件好事,但是使徒行傳5章17到18節接著告訴我們,「大祭司和他的一切同人,就是撒都該教門的人,都起來,滿心忌恨,就下手拿住使徒,收在外監。」因為忌妒的緣故,使徒被捉拿關在監獄裡。馬可福音15章9到10節「彼拉多說:你們要我釋放猶太人的王給你們嗎?他原曉得,祭司長是因為嫉妒才把耶穌解了來。」耶穌被捉拿,被帶到羅馬總督本丟比拉多面前遭受控告,同樣是因為被人嫉妒的緣故。使徒行傳5章27到33節「大祭司問他們說:我們不是嚴嚴的禁止你們,不可奉這名教訓人嗎?你們倒把你們的道理充滿了耶路撒冷,想要叫這人的血歸到我們身上!彼得和眾使徒回答說: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你們掛在木頭上殺害的耶穌,我們祖宗的神已經叫他復活。神且用右手將他高舉,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將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賜給以色列人。我們為這事作見證;神賜給順從之人的聖靈也為這事作見證。公會的人聽見就極其惱怒,想要殺他們。」使徒對耶路撒冷宗教領袖講道,宗教領袖的反應是極其惱怒,想要殺死使徒。耶穌曾經公開行神蹟叫拉撒路死裡復活,並且耶穌傳講自己是復活與生命,耶路撒冷宗教領袖知道以後,他們不但沒有悔改,約翰福音11章53節反而告訴我們,「從那日起,他們就商議要殺耶穌。」世界怎麼對待耶穌,也就怎麼對待跟隨耶穌的人。
約翰福音15章19節「你們若屬世界,世界必愛屬自己的;只因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就恨你們。」世界愛屬於自己的人,因為世界的本質是悖逆、敵對上帝,所以世界所愛的必定是與它一起悖逆、敵對上帝的人。世界不能容忍人愛耶穌、忠於耶穌,世界不能容忍拒絕和世界一起悖逆、敵對上帝的人。門徒不屬於世界,不是因為門徒本來就不屬於世界,而是耶穌主動從世界裡揀選門徒,世界也因此仇很門徒。耶穌主動揀選門徒,不是因為門徒自己有任何優點,值得被耶穌揀選。門徒得救以前,和世界其他人完全一樣,同樣是悖逆、敵對上帝的人。門徒得救完全是出於上帝在耶穌裡主動的恩典,所以門徒被揀選得救,完全沒有可以誇耀自己的成份。以弗所書2章1到3節「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他叫你們活過來。那時,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我們從前也都在他們中間,放縱肉體的私慾,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為可怒之子,和別人一樣。」
有一個基督教組織叫做敞開的門,敞開的門專門服事世界各地因為信耶穌被逼迫的基督徒,他們每年會更新世界各地教會受逼迫的資訊。敞開的門網站上的資訊告訴我們,「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之間,全球2.15億基督徒遭受較高以上程度逼迫的狀況;此外,我們幾乎可以肯定他們在2017年仍會繼續受苦。這份名單代表的每一個基督徒,都已經下定決心要跟從耶穌到底,即便付上生命代價也在所不惜。名單還使我們有機會一窺耶穌預言的真實可信——祂說世人將會恨惡祂的門徒。」今年敞開的門觀察到一個新趨勢,「2017年趨勢——亞洲國家快速上升。談起基督徒受逼迫的狀況,立即映入人們腦海的就是朝鮮和那些中東國家。然而,敞開的門發現,最近幾年來敵對基督徒的情緒在南亞和東南亞明顯上升——印度、孟加拉國、寮國、不丹和越南尤為如此。上述國家之中有4個的逼迫動機都是一致的:宗教民族主義——即為自己的宗教去征服整個民族或國家的思想。」還有「“目前的一個突出趨勢,就是宗教民族主義正把亞洲國家逐漸推往榜首。這種趨勢在印度最為顯著。印度在今年的名單上達到了其歷史最高位。”」雖然目前台灣教會還沒有受到明顯的逼迫,但是逼迫其實一直存在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我們也不敢說台灣教會永遠不會受逼迫。耶穌門徒降服在耶穌基督的主權之下,世界卻敵對耶穌基督的主權,因此耶穌門徒和教會必定與世界彼此反對,不是接受耶穌,就是拒絕耶穌,兩者沒有模糊地帶。最後,我們用約翰壹書5章4到5節來彼此勉勵,「因為凡從神生的,就勝過世界;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勝過世界的是誰呢?不是那信耶穌是神兒子的嗎?」今天我們講到這裡,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