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26:18-35

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結束創世記26章。創世記26章以百年一遇的饑荒開始,以撒為了躲避饑荒,打算前往埃及避難,途中經過基拉耳。上帝在基拉耳向以撒顯現,對他說:「你不要下埃及去,要住在我所指示你的地。你寄居在這地,我必與你同在,賜福給你,因為我要將這些地都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我必堅定我向你父亞伯拉罕所起的誓。我要加增你的後裔,像天上的星那樣多,又要將這些地都賜給你的後裔。並且地上萬國必因你的後裔得福─都因亞伯拉罕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吩咐和我的命令、律例、法度。」以撒就住在基拉耳。以撒的妻子利百加是個大美女,以撒怕基拉耳人殺夫奪妻,所以騙基拉耳人利百加是他妹妹。然而紙包不住火,這件事被基拉耳王亞比米勒發現。「亞比米勒召了以撒來,對他說:他實在是你的妻子,你怎麼說他是你的妹子?以撒說:我心裡想,恐怕我因他而死。亞比米勒說:你向我們做的是什麼事呢?民中險些有人和你的妻同寢,把我們陷在罪裡。於是亞比米勒曉諭眾民說:凡沾著這個人,或是他妻子的,定要把他治死。」然而上帝顯明祂與以撒同在,「以撒在那地耕種,那一年有百倍的收成。耶和華賜福給他,他就昌大,日增月盛,成了大富戶。他有羊群牛群,又有許多僕人。」看見以撒成功,「非利士人就嫉妒他。當他父親亞伯拉罕在世的日子,他父親的僕人所挖的井,非利士人全都塞住,填滿了土。」連亞比米勒也「對以撒說:你離開我們去吧。因為你比我們強盛得多。以撒就離開那裡,在基拉耳谷支搭帳棚,住在那裡。

創世記261822節「當他父親亞伯拉罕在世之日所挖的水井因非利士人在亞伯拉罕死後塞住了,以撒就重新挖出來,仍照他父親所叫的叫那些井的名字。以撒的僕人在谷中挖井,便得了一口活水井。基拉耳的牧人與以撒的牧人爭競,說:這水是我們的。以撒就給那井起名叫埃色【就是相爭的意思】,因為他們和他相爭。以撒的僕人又挖了一口井,他們又為這井爭競,因此以撒給這井起名叫西提拿【就是為敵的意思】。以撒離開那裡,又挖了一口井,他們不為這井爭競了,他就給那井起名叫利河伯【就是寬闊的意思】。他說:耶和華現在給我們寬闊之地,我們必在這地昌盛。」非利士人把以撒父親亞伯拉罕挖的水井都用土填起來,以撒雖然沒有得到非利士王亞比米勒公正的司法判決,但以撒回頭就重新把父親所挖的井「重新挖出來」,並且「仍照他父親所叫的叫那些井的名字」。非利士人忌妒以撒,所以故意欺負以撒。亞伯拉罕挖了井,並且為井命名,這表示亞伯拉罕擁有井的所有權。亞伯拉罕去世以後,井的所有權自然移轉到亞伯拉罕的繼承人以撒身上。然而非利士人因為忌妒以撒,故意否認所有權繼續存在。他們以為既然亞伯拉罕死了,他們與亞伯拉罕的約定就終止了。他們故意不承認以撒是亞伯拉罕繼承人的身分,其實這不只是與以撒為敵,乃是與設立以撒為亞伯拉罕繼承人的上帝為敵。

以撒的僕人首先挖了一口井,這口井是活水井。活水井是最好的井,因為活水井不會乾涸。「基拉耳的牧人與以撒的牧人爭競,說:這水是我們的。以撒就給那井起名叫埃色【就是相爭的意思】,因為他們和他相爭。」以撒不願意與人相爭,所以就讓僕人另外再挖一口井。基拉耳的牧人看見以撒又挖出一口井,就又眼紅來搶以撒的井。「他們又為這井爭競,因此以撒給這井起名叫西提拿【就是為敵的意思】。」以撒一樣不願意與人為敵相爭,所以再次退讓,讓出這口井。為了這兩口井,基拉耳的牧人從忌妒以撒,到與以撒相爭,再到與以撒為敵。以撒知道這樣不是長遠之計,於是「以撒離開那裡,又挖了一口井,他們不為這井爭競了,他就給那井起名叫利河伯【就是寬闊的意思】。」以撒說:「耶和華現在給我們寬闊之地,我們必在這地昌盛。」以撒知道上帝所賜的福不是靠人自己爭來搶來的,而是上帝樂意賜福給誰,就賜福給誰。以撒蒙福的秘訣在於依靠上帝,不是靠與人相爭。以撒寧願把有限的資源讓給別人,自己退到不爭的寬闊之地。上帝就在這塊無人爭取的寬闊之地賜福給以撒,讓以撒得到水井,讓以撒在上帝所賜的寬闊之地得以昌盛,並且無人與他為敵相爭。以撒相信上帝的應許,所以不像基拉耳的牧人,費心費力搶奪眼前的資源。相反的,以撒不管往哪裡去,上帝都賜福給他。即使有人想奪取以撒的福分,上帝給以撒的恩典都足夠以撒需用,並且上帝使萬事都互相效力,使屬上帝的以撒得福。基拉耳人敵對以撒的行為,被上帝轉變成為帶領以撒前往寬闊之地的祝福。儘管基拉耳人不希望以撒昌盛,上帝的旨意卻不能被人攔阻。上帝就是要賜福給以撒,使以撒昌盛,因此以撒必定蒙福。

創世記262325節「以撒從那裡上別是巴去。當夜耶和華向他顯現,說:我是你父親亞伯拉罕的神,不要懼怕!因為我與你同在,要賜福給你,並要為我僕人亞伯拉罕的緣故,使你的後裔繁多。以撒就在那裡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並且支搭帳棚;他的僕人便在那裡挖了一口井。」亞伯拉罕曾經居住在別是巴,上帝曾經在那裡試驗亞伯拉罕的信心,要亞伯拉罕帶著以撒往摩利亞地去,把以撒獻為燔祭。當然,我們知道上帝看見亞伯拉罕的信心以後,出面阻止亞伯拉罕,不准亞伯拉罕傷害以撒。以撒從基拉耳回到別是巴,在以撒回到別是巴的那個晚上,上帝向以撒顯現,上帝顯現的目的是要賜福給以撒。上帝第一次向以撒顯現是在基拉耳,那時候以撒打算經過基拉耳,前往埃及躲避飢荒。現在以撒回到別是巴,上帝又向以撒顯現。上帝這樣做是要顯明,上帝的同在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無論以撒往哪裡去,上帝都與他同在,要賜福給他。上帝首先告訴以撒:「我是你父親亞伯拉罕的神。」亞伯拉罕通過上帝的試驗,因此上帝告訴亞伯拉罕:「你既行了這事,不留下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說: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以撒是上帝與亞伯拉罕之約的繼承人,因此上帝向以撒保證,祂必定兌現亞伯拉罕之約。

接著上帝告訴以撒:「不要懼怕!」以撒在基拉耳的經歷足以使他感到懼怕。以撒怕基拉耳人殺夫奪妻,以撒怕責備他的基拉耳王亞比米勒,以撒也怕與他相爭的基拉耳牧人。然而,上帝告訴以撒:「不要懼怕!」為什麼以撒可以不怕?上帝說:「因為我與你同在,要賜福給你,並要為我僕人亞伯拉罕的緣故,使你的後裔繁多。」上帝的同在、上帝的賜福、上帝的應許能堅固軟弱人的信心,使軟弱的人剛強壯膽起來。上帝呼召基甸作士師拯救以色列人的時候,「基甸說:主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然而上帝回答基甸:「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打米甸人,如擊打一人一樣。」後來基甸靠著上帝的同在,帶領三百壯士,打敗十三萬五千米甸大軍。從此米甸人由盛轉衰,再也不能欺壓以色列人。以撒經歷上帝的顯現,領受上帝的話語。「以撒就在那裡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以撒向上帝獻上感恩,公開敬拜上帝,榮耀上帝。以撒把自己的需要擺在敬拜上帝之後,敬拜完上帝以後,以撒才為自己「支搭帳棚」,以及「他的僕人便在那裡挖了一口井」。以撒帶著上帝的應許和賜福,定居在別是巴。

創世記262633節「亞比米勒,同他的朋友亞戶撒和他的軍長非各,從基拉耳來見以撒。以撒對他們說:你們既然恨我,打發我走了,為什麼到我這裡來呢?他們說:我們明明的看見耶和華與你同在,便說,不如我們兩下彼此起誓,彼此立約,使你不害我們,正如我們未曾害你,一味的厚待你,並且打發你平平安安地走。你是蒙耶和華賜福的了。以撒就為他們設擺筵席,他們便吃了喝了。他們清早起來彼此起誓。以撒打發他們走,他們就平平安安地離開他走了。那一天,以撒的僕人來,將挖井的事告訴他說:我們得了水了。他就給那井起名叫示巴;因此那城叫做別是巴,直到今日。」上帝向以撒顯現,應許賜福給以撒以後,基拉耳王和他的使團就來到以撒這裡,要與以撒結盟。「亞比米勒,同他的朋友亞戶撒和他的軍長非各,從基拉耳來見以撒。」亞比米勒的朋友不只是朋友,而是他的親信,是最高級別的文官。軍長非各是最高級別的武官。基拉耳王帶著文武大臣來見以撒,這是最高等級的會面。「以撒對他們說:你們既然恨我,打發我走了,為什麼到我這裡來呢?」之前嫉妒以撒的基拉耳人,用土塞住亞伯拉罕留給以撒的水井,亞比米勒處理的方式卻是請以撒離開基拉耳。在上帝向以撒顯現以前,以撒心中懼怕亞比米勒和基拉耳人,但是上帝告訴以撒:「不要懼怕!因為我與你同在,要賜福給你。」上帝向以撒說話以後,以撒有了信心。上帝比亞比米勒更大,上帝比基拉耳人更大,所以在上帝顯現以後,以撒整個人改變了。以撒不再懼怕亞比米勒,在亞比米勒面前,以撒終於敢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

面對以撒的質問,亞比米勒和他的文武大臣都無話可答,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理虧。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以撒有上帝同在,上帝為以撒撐腰。所以,「他們說:我們明明的看見耶和華與你同在」。亞比米勒雖然不認識上帝,但是他清楚看見,無論以撒往哪裡去,以撒的上帝都大大賜福給以撒,以撒就日增月盛益發昌大。雖然有許多人眼紅以撒的成就,想盡辦法扯以撒後腿,但是都阻止不了上帝與以撒同在,賜福給以撒。既然以撒的崛起勢不可擋,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和以撒做敵人,要和以撒做朋友。亞比米勒「便說,不如我們兩下彼此起誓,彼此立約,使你不害我們,正如我們未曾害你,一味的厚待你,並且打發你平平安安地走。你是蒙耶和華賜福的了。」雖然以撒不是王,亞比米勒卻看以撒是和他一樣平起平坐的王,才會來和以撒訂立互不侵犯條約。亞比米勒提醒以撒,自己曾經下嚴令保護以撒和利百加,亞比米勒本人也沒有害過以撒。亞比米勒以此為基礎,希望以撒和他訂立和約。

以撒就為他們設擺筵席,他們便吃了喝了。他們清早起來彼此起誓。」以撒同意和亞比米勒立約。立約以後,「以撒打發他們走,他們就平平安安地離開他走了。」不只這樣,「那一天,以撒的僕人來,將挖井的事告訴他說:我們得了水了。他就給那井起名叫示巴;因此那城叫做別是巴,直到今日。」創世記2625節提到,以撒築壇獻祭敬拜上帝以後,以撒「的僕人便在那裡挖了一口井」。等到以撒和亞比米勒立約完成,這口井就挖掘成功。上帝果然按照祂的應許,持續不斷賜福給以撒,顯明祂的同在。上帝使亞比米勒主動來與以撒和好,也使以撒的挖井工程順利完工,得到寶貴的水資源,讓以撒可以在別是巴繼續繁榮昌盛下去。別是巴井最早是由亞伯拉罕挖掘出來,亞伯拉罕曾經給前任亞比米勒王七隻母羊羔,作為他挖掘並且擁有別是巴井的證據。「別」是希伯來文的井,「是巴」是雙關語,意思可以是數字七,也可以是發誓。在創世記21章,亞伯拉罕為井命名,主要採用發誓的意思,所以別是巴井就是盟誓之井。現在以撒為井起名為是巴,是沿用亞伯拉罕之前的命名,全城也因此名叫別是巴。只是先前亞伯拉罕命名範圍只有井的一點點土地,現在別是巴卻成為整座城市的名字。以撒在別是巴的影響力,已經遠遠超過當年的亞伯拉罕。別是巴這個名字從此被持續使用,它是舊約聖經時代以色列最南端的城市,到今天還是以色列南部大城,擁有自己的大學、醫學中心和交響樂團。

創世記263435節「以掃四十歲的時候娶了赫人比利的女兒猶滴,與赫人以倫的女兒巴實抹為妻。他們常使以撒和利百加心裡愁煩。」以撒也是四十歲結婚,所以以掃結婚的年紀和爸爸一樣,但是兩人的做法卻完全不一樣。當年以撒娶妻是由父親亞伯拉罕做主,亞伯拉罕為以撒娶得賢妻利百加。以掃娶妻卻連徵詢以撒的意見都沒有,這樣做違背了當時的風俗習慣。古猶太史學家約瑟夫認為,如果以掃先詢問父親,以撒必定不會准許,所以以掃就先斬後奏。除了自作主張以外,以掃還違背祖父亞伯拉罕定下的娶妻標準。當年亞伯拉罕告訴他的僕人:「不要為我兒子娶這迦南地中的女子為妻。」然而以掃不但娶了迦南地的女子為妻,還一次娶兩個。以掃雖然身為以撒的長子,行事為人卻與祖父亞伯拉罕和父親以撒截然不同。從以掃娶妻這次事件可以看出,以掃不配成為亞伯拉罕和以撒的繼承人。上帝與亞伯拉罕之約由以撒繼承,但不會由以掃這一脈繼續繼承下去。以掃任意妄為,「娶了赫人比利的女兒猶滴,與赫人以倫的女兒巴實抹為妻」,結果是「他們常使以撒和利百加心裡愁煩。」猶滴的意思是讚美,巴實抹的意思是香氣,她們卻與自己的名字相反,為以撒和利百加帶來的是心裡愁煩,她們是以撒和利百加痛苦的來源。以掃四十歲的時候以撒一百歲。與亞伯拉罕相比,亞伯拉罕一百歲時得到的是寶貴的應許之子以撒,以撒一百歲時得到的卻是兩個帶來愁煩的惡媳婦。已經百歲的以撒,即將要把亞伯拉罕之約傳給下一任繼承人,這個主題將在27章繼續發展。然而在26章結束時,以掃已經顯出自己不配成為上帝與亞伯拉罕之約的繼承人。今天講到這裡,我們一起禱告。


講章聲音檔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sO4rpR0uak&list=PLDnM0_a6tKIerBEo_g_MnI38icVHiM3xe&index=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