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講創世記19章1到14節。在創世記18章,亞伯拉罕99歲時,上帝以人形向亞伯拉罕顯現。有三個人出現在亞伯拉罕面前,這裡面隱藏上帝三位一體的奧秘。上帝向亞伯拉罕預言:「到了日期,明年這時候,我必回到你這裡,撒拉必生一個兒子。」「三人就從那裡起行,向所多瑪觀看,亞伯拉罕也與他們同行,要送他們一程。」「耶和華說: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甚重,聲聞於我。我現在要下去,察看他們所行的,果然盡像那達到我耳中的聲音一樣嗎?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二人轉身離開那裡,向所多瑪去;但亞伯拉罕仍舊站在耶和華面前。」亞伯拉罕為所多瑪代禱,求上帝為了城裡義人的緣故,饒恕其中的惡人,不要把義人與惡人一同除滅。上帝應允亞伯拉罕的禱告,並且因為亞伯拉罕的代禱,上帝同意將城裡有50個義人的標準,降低為只要有10個義人,上帝就不降災毀滅所多瑪。上個禮拜講到這裡,現在我們繼續往下講。
創世記19章1到3節「那兩個天使晚上到了所多瑪;羅得正坐在所多瑪城門口,看見他們,就起來迎接,臉伏於地下拜,說:我主啊,請你們到僕人家裡洗洗腳,住一夜,清早起來再走。他們說:不!我們要在街上過夜。羅得切切的請他們,他們這才進去,到他屋裡。羅得為他們預備筵席,烤無酵餅,他們就吃了。」「天使」在聖經原文指的是受差遣的使者,我們之前講過,這是三位一體上帝的其中兩個位格。三位中的兩位與亞伯拉罕分離以後,當天晚上來到所多瑪,這告訴我們他們是超越常人的存在。普通人走這段路要花2天的時間,他們卻只用短短幾個小時,就從希伯崙來到所多瑪。以常理來說,這是不可能的事,然而上帝沒有難成的事。上帝來到所多瑪的時間很特別,經文告訴我們是在「晚上」。如果和18章比較,上帝造訪亞伯拉罕是在「正熱」的時候,是一天當中太陽最大,一天當中最為光明的時候。上帝來到所多瑪,卻是在晚上一片漆黑的時候。同樣是上帝來臨,18章和19章卻是完全兩種不同局面,前者充滿光明,後者卻被黑暗壟罩。上帝選擇不同時間來臨,使用自然界光明與黑暗的對比,顯明亞伯拉罕和所多瑪城完全相反的屬靈光景。創世記18章20到21節「耶和華說: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甚重,聲聞於我。我現在要下去,察看他們所行的,果然盡像那達到我耳中的聲音一樣嗎?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上帝來到所多瑪的第一個目的是要調查當地人的犯罪證據,第二個目的是為了回應亞伯拉罕在創世記18章的禱告。上帝答應亞伯拉罕,只要所多瑪有10個義人,就為這10個義人的緣故,不毀滅所多瑪,因此上帝要看看這城裡有多少義人。
上帝來到所多瑪時,「羅得正坐在所多瑪城門口」,羅得是亞伯拉罕的姪子。當時城門口有市場,有市議會、市政府和法院,因此城門口是城市的經濟和政治中心,城門口是人群聚集的地方。羅得「坐在所多瑪城門口」,看見上帝以人形降臨,羅得「就起來迎接,臉伏於地下拜,說:我主啊,請你們到僕人家裡洗洗腳,住一夜,清早起來再走。」城門口是人來人往的地方,城門口不會只有羅得一個人,因此上帝以人形出現在城門口,不會只有羅得看見,但是只有亞伯拉罕的姪子羅得,向上帝做出正確的回應。羅得接待上帝,像亞伯拉罕一樣,只是羅得不如亞伯拉罕。亞伯拉罕一看見上帝來到,就跑過去迎接上帝,羅得卻只是「起來迎接」,不像亞伯拉罕那麼熱切。羅得迎接上帝,「臉伏於地下拜」,亞伯拉罕是「俯伏在地」,沒有把臉貼在地上。羅得把臉貼在地上,不代表他比亞伯拉罕更敬畏上帝,羅得只是比亞伯拉罕在外表上更有禮貌。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從羅得之後對上帝話語的回應,我們可以看出他不如亞伯拉罕順服上帝。然而羅得仍舊是一個義人,仍然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羅得邀請上帝到他家過夜,羅得住的是房子,比亞伯拉罕的帳篷舒適。羅得建議兩人「住一夜,清早起來再走」,這個提議暗示所多瑪城是座罪惡之城。羅得知道所多瑪城不是一個治安良好的地方,所多瑪城晚上很危險,所以最好不要在外面過夜。清早上路表示應該在所多瑪人出來活動以前離開所多瑪,免得惹禍上身。從創世記13章與亞伯拉罕分離開始,羅得在所多瑪已經居住多年,他深知所多瑪人的罪惡習性。
上帝拒絕羅得好心的提議,上帝說:「不!我們要在街上過夜。」在街上過夜就是在城門口的廣場過夜。上帝拒絕羅得的邀請,這是一件不尋常的事。在創世記18章,上帝第一時間答應亞伯拉罕的邀請,但是上帝拒絕羅得的邀請。為什麼拒絕呢?因為上帝在羅得家住宿,將帶給羅得家意想不到的危險,只是羅得還不知道。羅得遭到拒絕,卻沒有放棄,反而「切切的請他們」。上帝以人形顯現,羅得知道兩個帥哥晚上在所多瑪是一件危險的事,所以懇求他們改變主意,到他家過夜。上帝應允了羅得的禱告,「他們這才進去,到他屋裡。羅得為他們預備筵席,烤無酵餅,他們就吃了。」羅得像亞伯拉罕一樣招待上帝,但是亞伯拉罕說得少做得多,羅得卻說得多做得少。亞伯拉罕說的是「我再拿一點餅來」,準備的卻是「三細亞細麵調和做餅」、「一隻又嫩又好的牛犢」,還有「奶油和奶」。羅得雖然「預備筵席」,筵席指的是滿月酒、婚宴、壽宴這種大餐,拿出來的卻只有幾塊無酵餅。在亞伯拉罕家裡,亞伯拉罕、撒拉,和僕人全體總動員,一起預備招待上帝的食物。羅得卻是一個人預備食物,羅得的妻子和兩個女兒都沒有參與預備的工作。亞伯拉罕敬畏上帝,並且對全家有影響力;羅得不如亞伯拉罕敬畏上帝,對全家也沒有影響力。這導致兩人的未來大不相同。
創世記19章4到8節「他們還沒有躺下,所多瑪城裡各處的人,連老帶少,都來圍住那房子,呼叫羅得說:今日晚上到你這裡來的人在哪裡呢?把他們帶出來,任我們所為。羅得出來,把門關上,到眾人那裡,說:眾弟兄,請你們不要做這惡事。我有兩個女兒,還是處女,容我領出來,任憑你們的心願而行;只是這兩個人既然到我舍下,不要向他們做什麼。」羅得招待客人吃完飯,還沒到就寢時間,事情就發生了。所多瑪人認不出是上帝降臨,以為是外地來了兩個大帥哥。當夜晚來臨時,所多瑪人就迫不及待地出來行惡。「所多瑪城裡各處的人,連老帶少,都來圍住那房子」。來圍住羅得家的,不只是所多瑪城裡一些特別壞的老人和年輕人。「城裡各處」、「連老帶少」意思是所多瑪全城的男人。他們不分地區、不分年齡,通通聚集來圍住羅得家。他們的行為顯明所多瑪城除了羅得以外,連一個義人也沒有。全所多瑪城的人都是應當遭受上帝審判的惡人,包括那些被城中權貴欺壓,因此發出哀聲,使上帝聽見的窮苦弱勢者。他們雖然受人欺壓,自己卻同時是壓迫別人的人,沒有比欺壓他們的人更好。所多瑪全城的人圍住羅得家以後,「呼叫羅得說:今日晚上到你這裡來的人在哪裡呢?把他們帶出來,任我們所為。」所多瑪人要求羅得把人交出來,讓他們發洩性慾,進行同性性行為。所多瑪人不認識上帝,以為來到羅得家的只是兩個普通人。他們不但不善待來到他們中間的外人,甚至還聯合起來,主動伸手加害於人,目的只是為了滿足自己邪惡的情慾。所多瑪人放縱情慾到一個地步,以同性性行為強姦客人當作是茶餘飯後的休閒娛樂,不但絲毫不覺得羞恥,反倒引以為傲。
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羅得選擇勇敢挺身而出。「羅得出來,把門關上,到眾人那裡」。羅得出來以後把門關上,這個動作是要保護屋裡的人,不讓他們受到傷害。但是關上門以後,羅得同時是斷了自己的後路,把自己暴露在危險中。羅得打算自己一個人,面對這群被邪惡情慾充滿的暴徒。這不能不說羅得是一個勇敢的人。羅得嘗試和所多瑪人講道理,羅得說:「眾弟兄,請你們不要做這惡事。」「眾弟兄」這個稱呼讓我們知道這些暴徒是男人。羅得稱呼他們是弟兄,希望這群弟兄能給羅得面子,不要「做這惡事」。除了拉關係以外,羅得還提出一個替代方案:「我有兩個女兒,還是處女,容我領出來,任憑你們的心願而行;只是這兩個人既然到我舍下,不要向他們做什麼。」雖然羅得提出一個令人難以理解、難以接受的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卻透露出羅得的價值觀,羅得認為強迫同性發生性行為,比強迫異性發生性行為的罪更重,前者更加違背上帝創造的本意。只是羅得在所多瑪住久了,受所多瑪人影響,竟然提出犧牲自己無辜女兒的方案。羅得提議的本質是用另一個罪惡,來阻止一個罪惡。這種對罪惡妥協的方式,不可能使罪惡消失,只會更加助長罪惡發生。
創世記19章9到11節「眾人說:退去吧!又說:這個人來寄居,還想要作官哪!現在我們要害你比害他們更甚。眾人就向前擁擠羅得,要攻破房門。只是那二人伸出手來,將羅得拉進屋去,把門關上,並且使門外的人,無論老少,眼都昏迷;他們摸來摸去,總尋不著房門。」羅得把所多瑪人當弟兄,所多瑪人卻沒有把羅得當弟兄。他們不願意聽羅得的話,也不願意接受羅得的替代方案。所多瑪人回答羅得:「退去吧!」他們叫羅得滾開,不要礙事。所多瑪人「又說:這個人來寄居,還想要作官哪!」羅得不是所多瑪人的弟兄。儘管羅得已經在所多瑪住了20年,在所多瑪人眼裡,羅得仍舊只是一個來寄居的外人,不是自己人。羅得只是一個寄居的外人,連普通市民的資格都沒有。所多瑪人瞧不起外來的羅得,當然聽不進羅得說的話。所多瑪人諷刺羅得少自以為是,不要以為自己有資格像法官一樣,審判他們的是非對錯,對所多瑪人的行為指手畫腳。然而在上帝眼中,被藐視的寄居者羅得才是全所多瑪唯一的義人,羅得的確是唯一有資格指責所多瑪人犯罪的義人。所多瑪人恐嚇羅得:「現在我們要害你比害他們更甚。」羅得竟然敢出面阻止所多瑪人犯罪,所多瑪人就要強姦羅得做為報復。如果我們回想創世記14章,就會發現所多瑪人完全是一群忘恩負義的人。他們絲毫不紀念亞伯拉罕曾經為了姪兒羅得,冒死拯救所多瑪全城的恩惠。如果不是羅得,所多瑪城的人早就被四王抓去遠方做奴隸,一輩子回不了家,也不可能得回被四王搶走的財產。羅得對全所多瑪人都有救命之恩,是全所多瑪人的救命恩人。現在所多瑪人卻以怨報德,伸手加害他們的救命恩人。
所多瑪人不但出言恐嚇,更立刻付諸行動。「眾人就向前擁擠羅得,要攻破房門。」他們動手推開羅得,往前要衝破羅得家的大門,打算直接破門而入。這裡聖經原文用了一個關鍵字,比較羅得「切切」強迫上帝在他家住宿,和所多瑪人「擁擠」要強迫和以人形顯現的上帝發生同性性關係。羅得的強迫是為了保護無辜的公義者,所多瑪人的強迫卻是為了加害無辜的公義者,由此更顯出所多瑪人確實是罪大惡極。當所多瑪人動手時,上帝也出手了。「只是那二人伸出手來,將羅得拉進屋去,把門關上」。上帝出手拯救羅得,並且如同從前親手關上挪亞方舟的門,上帝現在也親手關上羅得家的大門,不讓外面的人進來。不只如此,上帝「並且使門外的人,無論老少,眼都昏迷」。昏迷的基本意思是光線猛烈。上帝開門拯救羅得時發出大光,所多瑪人在黑暗中一下子看見大光,眼睛因此突然暫時失明。如同保羅在往大馬色的路上,看見復活的耶穌顯現一樣。失明的所多瑪人沒有因此放棄作惡,他們雖然瞎了,卻還是繼續尋找羅得家大門。只是在上帝大能的干預下,「他們摸來摸去,總尋不著房門。」
創世記19章12到14節「二人對羅得說:你這裡還有什麼人嗎?無論是女婿是兒女,和這城中一切屬你的人,你都要將他們從這地方帶出去。我們要毀滅這地方;因為城內罪惡的聲音在耶和華面前甚大,耶和華差我們來,要毀滅這地方。羅得就出去,告訴娶了他女兒的女婿們說:你們起來離開這地方,因為耶和華要毀滅這城。他女婿們卻以為他說的是戲言。」事情發展到這裡,上帝的調查已經完成。正在發生的事已經證明,全所多瑪城除了羅得一人以外,連一個義人也沒有,所多瑪城達不到上帝應允亞伯拉罕赦免的條件。因此上帝立刻採取行動,要進行審判。然而在上帝降災毀滅之前,上帝要拯救義人羅得一家,如同上帝在降下洪水之前,先拯救義人挪亞一家進入方舟一樣。「二人對羅得說:你這裡還有什麼人嗎?無論是女婿是兒女,和這城中一切屬你的人,你都要將他們從這地方帶出去。」上帝提到的順序很特別,女婿竟然被放在兒子、女兒前面。其實上帝知道羅得家裡有什麼人,上帝知道羅得兩個女兒都有未婚夫,所以提示羅得趕快去找兩個準女婿,免得他們滅亡。另外,在上帝提示的名單裡,沒有羅得的妻子,這暗示羅得妻子的結局。羅得沒有辦法將他的妻子「從這地方帶出去」。上帝接著告訴羅得原因:「我們要毀滅這地方;因為城內罪惡的聲音在耶和華面前甚大,耶和華差我們來,要毀滅這地方。」上帝已經親耳聽見、親眼看見所多瑪的罪孽,所多瑪確實惡貫滿盈,所以要徹底摧毀他們,並且來到所多瑪的兩人,就是審判的執行者。
羅得聽見以後不敢怠慢,趕快出門去找女婿,「告訴娶了他女兒的女婿們說:你們起來離開這地方,因為耶和華要毀滅這城。」羅得在19章8節,說他的兩個女兒都還是處女,因此羅得的兩個女婿是羅得兩個女兒的未婚夫。他們都只是訂婚,還沒有正式完婚。羅得找到女婿,把上帝的話轉告女婿,「他女婿們卻以為他說的是戲言」。羅得兩個準女婿嘲笑羅得,不信羅得的話,以為是無稽之談,認為所多瑪城不可能被毀滅。羅得兩個女婿是全所多瑪唯一有機會聽到救恩福音的人,但是他們卻不相信上帝的話,不相信上帝差派的使者羅得。其實羅得兩個女婿都是「所多瑪城裡各處的人,連老帶少」的一份子,他們都有份參與圍住羅得房子,要以同性性行為強姦外來者的行動。然而上帝因為顧念羅得的緣故,願意施恩給羅得兩個準女婿,給他們機會逃脫審判,羅得兩個女婿卻沒有把握得救的機會。他們可能以為羅得是因為他們的行為,因此要取消婚約,不相信上帝差派羅得傳達的警告,因此失去得救的機會。羅得的話沒有說服力,羅得兩個女婿以為羅得拿上帝的審判來開玩笑。這也讓我們反思,如果羅得一直以來是嚴謹莊重的態度,表達對上帝的敬畏,別人自然不會以為羅得會拿上帝的事來開玩笑。
羅得住在所多瑪,不但沒有辦法以信仰影響所多瑪人,自己反而受到所多瑪人影響。羅得以幽默開玩笑的方式,避免因為信仰帶來的衝突。羅得的妻子和女兒也受到影響。雖然在羅得的教育下,羅得兩個女兒能夠在婚前保持貞潔。這不管在淫亂的所多瑪,還是今天的世界都是一件難得可貴的事。然而實際上羅得的女兒道德觀念薄弱,在羅得管不了以後,羅得兩個女兒在創世記19章最後,將要灌醉年老的羅得,強姦父親羅得懷孕生子。羅得的妻子則因為貪愛世界,無法逃離上帝對所多瑪的審判。不但如此,羅得的妻子死後還成為一根鹽柱,永遠作後世的警戒。彼得後書稱羅得為義人,彼得後書2章8節「因為那義人住在他們中間,看見聽見他們不法的事,他的義心就天天傷痛。」羅得雖然是義人,他卻沒有站穩該有的立場。今天我們講到這裡,下個禮拜我們再繼續往下講,結束羅得的故事。我們一起禱告。
講章聲音檔連結https://youtu.be/WT9Y6GHSI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