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繼續講約翰福音20章。耶穌釘十字架受死、埋葬第三日,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還黑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來到耶穌墳前,發現墳墓洞口擋著的石頭挪開了。馬利亞就跑去找使徒彼得和使徒約翰,跟他們說:「有人把主從墳墓裡挪了去,我們不知道放在哪裡。」彼得和約翰趕快跑去耶穌的墳墓那裡。約翰到了以後,在墳墓外面看見裹屍的細麻布,過一會彼得到了,直接進去墳墓,看見細麻布和裹頭巾分別放著。約翰跟著彼得進去,看見以後就相信耶穌復活了,只是那時候約翰還不明白聖經的預言。後來彼得和約翰就離開墳墓,回自己的住處去了。
約翰福音20章11到14節「馬利亞卻站在墳墓外面哭。哭的時候,低頭往墳墓裡看,就見兩個天使,穿著白衣,在安放耶穌身體的地方坐著,一個在頭,一個在腳。天使對他說:婦人,你為什麼哭?他說:因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哪裡。說了這話,就轉過身來,看見耶穌站在那裡,卻不知道是耶穌。」彼得和約翰離開墳墓以後,馬利亞還是留在墳墓,在墳墓外面站著哭。約翰福音沒有告訴我們馬利亞為什麼哭,可能哭耶穌不見了,可能哭耶穌的死亡,可能兩者都有。馬利亞哭的時候,低頭往墳墓裡看。本來馬利亞應該像彼得、約翰一樣,只看見細麻布和裹頭巾。想不到馬利亞竟然看見兩個身穿白衣的天使,坐在安放耶穌身體的地方,一個在頭,一個在腳。天使的出現顯明,耶穌的身體不是被人偷走或者挪動,乃是上帝奇妙的作為顯現出來。馬利亞愛主、渴慕主,捨不得離開耶穌,雖然不知道耶穌在哪裡,還是繼續留在空墳墓思念主,結果看見天使顯現出來。後面我們會看到,不只天使顯現出來,連復活的主耶穌都要向馬利亞顯現。相反的,彼得、約翰兩位使徒先離開空墳墓,就失去這次經歷上帝奇妙作為的機會。只是差一點時間,就看不到天使顯現,看不到復活的耶穌基督。只是差一點時間,就只能看到空墳墓,只能看到空墳墓裡耶穌留下的細麻布、裹頭巾。若彼得、約翰願意和馬利亞一起留下來,他們就可以一起更多經歷上帝奇妙的作為。
天使在耶穌的空墳墓顯現,這件事四卷福音書都有記載。馬太福音28章2到3節「忽然,地大震動;因為有主的使者從天上下來,把石頭滾開,坐在上面。他的像貌如同閃電,衣服潔白如雪。」馬可福音16章5節「他們進了墳墓,看見一個少年人坐在右邊,穿著白袍,就甚驚恐。」路加福音24章4節「他們進了墳墓,看見一個少年人坐在右邊,穿著白袍,就甚驚恐。」這些經文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看見天使顯現的人,都是來到耶穌空墳墓前的婦女,而不是耶穌那些男性門徒,不是使徒。在約翰福音,天使向馬利亞顯現,天使先稱呼馬利亞婦人,接著問她:「你為什麼哭?」天使的問題是在提醒馬利亞,其實馬利亞不應該哭。馬利亞應該知道,耶穌一定會按照受難前預言的,從死裡復活。既然耶穌已經死裡復活,馬利亞就不應該繼續哭。但是馬利亞深深陷入在自己的情緒裡,完全沒有理解天使話語背後的含義,甚至可能因為眼睛哭花了,連在她眼前的是天使,都沒有認出來。前三卷福音書讓我們看見,當婦女們認出天使的時候,反應都是「就甚驚恐」。馬利亞雖然經歷神蹟,卻因為眼睛哭花了,看不見發生的事實。馬利亞的思想和情感,仍舊停留在耶穌死亡沒有復活的謊言裡,所以回答天使:「因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哪裡。」馬利亞沉浸在錯誤的觀念當中悲傷流淚,但是主要改變馬利亞,讓馬利亞從絕望和謊言中被釋放出來。
馬利亞回答天使以後,做一個特別的動作,她轉過身來。馬利亞覺得有人在她背後,轉過身來就看見復活的耶穌站在她面前。這是極為寶貴的經歷,是主耶穌復活以後,第一次向人顯現。馬利亞痛苦流淚、悲傷思念的耶穌,現在就活生生站在她面前。經文告訴我們,可惜馬利亞「卻不知道是耶穌」。耶穌剛復活向人顯現的時候,看見的人常常認不出是耶穌。除了馬利亞以外,路加福音以馬忤斯路上的兩個門徒,約翰福音21章海邊的門徒,都是這樣。大家第一時間都沒有認出是耶穌。為什麼認不出來,可能因為心裡沒有預備。大家都知道耶穌已經死了,沒有心理預備,會再見到活生生的耶穌。儘管耶穌三番四次事先預言,他死了以後要復活再向門徒顯現,儘管耶穌連天使都派出來,透過這麼明顯的神蹟提醒門徒耶穌復活了,但是門徒還是抓住自己錯誤的觀念不放,以至於不能第一時間認出復活的耶穌。耶穌復活以後,曾經對門徒說:「無知的人哪,先知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信得太遲鈍了。基督這樣受害,又進入他的榮耀,豈不是應當的嗎?於是從摩西和眾先知起,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門徒有信心,但是信得太遲鈍,不明白聖經上的預言,以至於在生活中遇見困難的時候,失去盼望、失去喜樂,結果白白憂慮、白白傷心、白白受苦。求主憐憫我們,因為我們常常和這些門徒一樣,雖然讀過聖經,卻不明白聖經,也不曉得上帝的大能。
約翰福音20章15到16節「耶穌問他說:婦人,為什麼哭?你找誰呢?馬利亞以為是看園的,就對他說: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請告訴我,你把他放在哪裡,我便去取他。耶穌說:馬利亞。馬利亞就轉過來,用希伯來話對他說: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感謝耶穌,雖然我們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耶穌不嫌棄我們,總是賜下更多的恩典幫助我們。馬利亞沒有認出耶穌,耶穌卻專程為愛主的馬利亞顯現。耶穌和天使一樣,先稱呼馬利亞婦人,再問馬利亞:「為什麼哭?」耶穌還加上第三個問題:「你找誰呢?」耶穌問馬利亞為什麼哭,意思和天使一樣,是要告訴馬利亞不應該哭,應該相信耶穌的預言,他必從死裡復活。耶穌問馬利亞找誰,是要讓馬利亞知道,馬利亞一直相信、一直跟隨、一直愛慕的彌賽亞基督,是大大超越馬利亞原先所認識的。真正的上帝比我們已經認識的上帝更大。人必須在上帝的啟示中認識上帝,人必須按照聖經認識上帝,但是人不可以以為自己已經完全明白聖經一切的奧秘,然後用自己現在對聖經有限的知識,限制啟示聖經的上帝。這是耶穌要馬利亞歸正的地方。上帝的大能超越人的理性和經驗,不受人有限、有罪的理性和經驗限制。耶穌用很簡單的兩個問題詢問馬利亞,馬利亞當時完全不能明白耶穌問題背後的意義。等到馬利亞和其他門徒,在聖靈降臨明白真理以後,回想這次事件,就能夠以更深入屬靈的角度,明白耶穌復活、明白耶穌顯現事件背後的屬靈意義。
耶穌就在眼前,不過馬利亞沒認出耶穌,以為耶穌是管理墓園的人,所以稱呼耶穌先生。馬利亞問耶穌:「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請告訴我,你把他放在哪裡,我便去取他。」馬利亞的心是對準耶穌的,只是眼睛和思想跟不上。馬利亞以為耶穌的身體要被遷走,所以跟管理的人要耶穌的身體,打算把耶穌帶回去安葬。馬利亞是有經濟能力的人。路加福音8章2到3節「還有被惡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經治好的幾個婦女,內中有稱為抹大拉的馬利亞,曾有七個鬼從他身上趕出來,又有希律的家宰苦撒的妻子約亞拿,並蘇撒拿,和好些別的婦女,都是用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耶穌帶門徒旅行佈道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是固定奉獻支持的成員之一,而且排名還在希律王管家老婆的前面。耶穌叫了馬利亞的名字,這個舉動讓馬利亞立刻醒悟過來,立刻認出對她說話的人就是耶穌。馬利亞馬上轉過身來回應耶穌:「拉波尼」。拉波尼就是我的拉比,我的老師。馬利亞知道自己遇見復活的耶穌了,她的直覺反應不是害怕看到鬼,是很期待、很高興,真是太棒了。路加福音告訴我們,使徒們第一次看見復活的耶穌,直覺反應是以為看到鬼,嚇得皮皮銼。一群大男人在房子裡,看見復活的耶穌嚇得不得了,需要耶穌安慰他們:「你們為什麼愁煩?為什麼心裡起疑念呢?你們看我的手,我的腳,就知道實在是我了。摸我看看!魂無骨無肉,你們看,我是有的。」這時候門徒們才停止驚嚇,轉憂為喜。路加福音24章41節說他們「喜得不敢信,並且希奇」。馬利亞雖然是一個小女子,一個人在墳墓裡遇到耶穌,卻一點都不害怕,反而高興得不得了。聽見耶穌叫她的名字,立刻回應耶穌我的老師。耶穌竟然復活了,真是太好了。這叫主的羊認得主的聲音。
約翰福音20章17到18節「耶穌說:不要摸我,因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裡去,告訴他們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抹大拉的馬利亞就去告訴門徒說:我已經看見了主。他又將主對他說的這話告訴他們。」馬利亞認出耶穌以後,耶穌對他說的第一句話是:「不要摸我。」這是一道禁止的命令。接著耶穌解釋原因:「因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耶穌為什麼禁止馬利亞摸他呢?其實「摸」這個動詞在原文裡有更強烈的含義,意思是緊抓住不放。有一些重要的聖經英文譯本,就是這樣翻譯。所以耶穌是在告訴馬利亞:「不要緊抓著我。」馬利亞為什麼要緊抓著耶穌?因為耶穌竟然活過來,出現在自己面前,馬利亞害怕耶穌又突然不見,害怕又失去耶穌。馬利亞不願意再回到沒有耶穌、失去耶穌的痛苦裡面,所以要緊緊抓住耶穌,不要耶穌離開她。這是馬利亞對耶穌的渴慕。今天很多基督徒對耶穌沒有這樣的渴慕,包括我自己在內,求主赦免。我們渴慕放假、渴慕睡大頭覺、渴慕銀行戶頭的數字增加、渴慕用更好的東西、渴慕別人喜歡我。我們有很多各式各樣的渴慕,但是都不是對聖潔的渴慕,不是對上帝同在的渴慕。求主赦免我們的罪。馬利亞是渴慕耶穌的人,馬利亞是一定要和耶穌在一起的人。盼望上帝使這樣的渴慕,也充滿在我們每一個人裡面。
什麼叫渴慕,就是無時無刻都想要在一起。普遍來說,今天的教會和基督徒,是一個不渴慕耶穌基督的狀態。很少人每天靈修讀經禱告的時間,加起來超過一個小時。我指的是連續專心高品質的靈修親近上帝,不是一邊打瞌睡或者一邊做別的事,分心拖拉過一個小時那種。每天超過兩小時、三小時、四小時,甚至六小時、八小時、十二小時的,更是鳳毛麟角。如果我們遇見這樣的人,可能還會覺得他是不是怪怪的,其實我們才是怪怪的那個。什麼東西佔據我們生命最多時間,那就是我們最渴慕的對象。特別我們在運用自由時間、運用假期的時候,更容易看出來。有沒有人交朋友都不用花時間,直接跟對方說,我們交個朋友吧,說完以後立刻變成超熟的好朋友。沒有這樣的。好朋友、老朋友都需要時間醞釀,需要關係來往的數量和品質。我們和上帝之間的關係也是這樣。不願意花時間付代價,和願意花時間付代價的人,我們怎麼能期待上帝給這兩種人的回應一樣呢?路加福音11章9到13節「我又告訴你們,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你們中間作父親的,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拿蛇當魚給他呢?求雞蛋,反給他蠍子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他的人嗎?」我們必須老老實實花時間,每天都要來到上帝面前親近上帝。時間越多越好,這是基督徒得勝的祕訣。
耶穌不准馬利亞緊抓住他,耶穌說因為他還沒有升天見天父。馬利亞害怕耶穌再次消失不見,耶穌卻要馬利亞知道,馬利亞不需要這樣害怕失去耶穌。耶穌已經復活,過一小段時間之後,耶穌就要升天,回到天父上帝那裡。在耶穌等候升天這段時間,耶穌還會在地上顯現,但是等到耶穌升天以後,耶穌卻要在地上消失不見。然而耶穌升天以後,聖靈要降臨下來,永遠與門徒同在。馬利亞知道耶穌復活了,馬利亞因為耶穌復活歡喜快樂,馬利亞想要繼續跟隨耶穌。但是耶穌告訴馬利亞,馬利亞必須順服天父上帝的旨意,這才是跟隨耶穌。馬利亞不可以用自己以為好的方式跟隨耶穌。馬利亞以為用手抓住耶穌,是最好的方法,耶穌卻不准馬利亞這麼做,反而要馬利亞順服。耶穌要馬利亞回去告訴其他門徒,耶穌已經復活,正在等候升天回天父上帝身邊,現在是耶穌復活後預備升天的時候。耶穌也要馬利亞轉告門徒,從此以後,耶穌的天父就是門徒的天父,耶穌的上帝就是門徒的上帝。耶穌現在乃是稱呼門徒為弟兄,門徒和耶穌、和上帝要進入新的、更深層的關係。耶穌即將回到天父那裡,耶穌說過:「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
耶穌揀選馬利亞成為第一位見證復活的人。在第一世紀的社會環境裡,沒有人會使用一個婦女,擔任一個正式的見證人,或者擔任一個重要傳遞信息的人,但是耶穌選擇使用馬利亞。耶穌知道馬利亞是真正忠心的人,馬利亞是順服耶穌的人。約翰福音告訴我們,抹大拉的馬利亞忠心順服耶穌的話,回去向耶穌的門徒做見證。馬利亞首先見證耶穌基督復活了,她親眼看見復活的主。第二、馬利亞見證耶穌要她傳達給門徒的話語。耶穌正在實踐他的預言,「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耶穌受難前告訴門徒:「然而,我將真情告訴你們,我去是於你們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師就不到你們這裡來;我若去,就差他來。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還有「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原文作進入)一切的真理;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他要榮耀我,因為他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耶穌的應許都必須應驗。今天我們講到這裡,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