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開始講耶弗他的故事。上個禮拜我們講到自立為王的亞比米勒死了之後,上帝在以色列興起兩位小士師,一位是約旦河西岸的陀拉,一位是約旦河東岸的睚珥,這兩位士師帶給以色列人小確幸短暫相對平安的生活,可是沒有真正扭轉以色列人的屬靈和道德墮落,國家沒有真正的太平。兩位小士師死了以後,以色列人除了敬拜事奉迦南地一切的偶像之外,還加上敬拜事奉以色列東西南北鄰近各國的偶像,更加徹底地離棄耶和華上帝,因此上帝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把他們交在敵人非利士人和亞捫人手裡。以色列人受苦之後,就哀求上帝,他們很清楚自己受苦是犯罪的結果,但是上帝這次不接受以色列人的悔改,因為上帝知道以色列人只是做表面工夫,只要一利用完上帝,就會徹底再把上帝丟掉,上帝不願意再被這樣對待。以色列人對上帝說:「我們犯罪了,任憑你隨意待我們吧!只求你今日拯救我們。」然後「除掉他們中間的外邦神,事奉耶和華。耶和華上帝因為以色列人受的苦難,就心中擔憂。」以色列人其實沒有真正悔改,因為接下來他們做的不是像從前一樣等候上帝興起士師帶領他們,乃是越過上帝的權柄,自己擔任上帝的角色,決定「誰能先去攻打亞捫人,誰必作基列一切居民的領袖。」上帝的話已經不再重要,只要誰能解決我們眼前的困境,我們就立他作士師。以色列人搶奪了上帝的位置。
士師記11章1到3節「基列人耶弗他是個大能的勇士,是妓女的兒子。耶弗他是基列所生的。基列的妻也生了幾個兒子:他妻所生的兒子長大了,就趕逐耶弗他,說:你不可在我們父家承受產業,因為你是妓女的兒子。耶弗他就逃避他的弟兄,去住在陀伯地,有些匪徒到他那裡聚集,與他一同出入。」在一陣騰鬧之後,新一代的士師耶弗他正式上場,不過耶弗他的出場和以前的士師不太一樣,11章第1節告訴我們基列人耶弗他的三個特徵,第一:他是大能的勇士。身為新一代士師,這是很好的優點。第二、他是妓女的兒子。第三、他除了是妓女的兒子之外,還是基列的兒子。耶弗他雖然本身能力很強,但卻是妓女所生的兒子,他的出生背景比基甸的兒子亞比米勒更差,亞比米勒的媽媽雖然只是基甸妾,至少和基甸還是有婚姻關係。可是耶弗他的爸爸媽媽根本沒有婚姻關係,耶弗他的爸媽是在賣淫或通姦的過程中有了耶弗他。上個禮拜在士師記第十章我們看見以色列人除了拜盡迦南本地的偶像之外,還去敬拜事奉四圍列國的偶像,以色列人屬靈的淫亂到達歷史新高峰,屬靈的淫亂不會只停留在信仰層面,它會進入人生活的每一個層面,以色列人不只對不斷拯救他們的上帝不忠,也對自己的配偶、家庭不忠,不忠的結果就帶來道德、家庭和社會秩序崩壞,新一代的士師耶弗他就在這種破碎的家庭環境中成長。
在耶弗他出生之後,耶弗他的爸爸把他帶回家,可能透過法律收養的方式,讓耶弗他正式成為家庭的一份子,可是爸爸死後,家裡其他的兄弟聯合起來排擠他,可能跟耶弗他打官司,取得法院正式判決,判決當年爸爸的收養無效,耶弗他不是正式的家庭成員,不可以繼承爸爸的財產,把耶弗他趕出家門。兄弟們的理由是:「因為你媽媽不是我媽媽。」中文聖經說:「因為你是妓女的兒子。」原文直接翻譯是「因為你是另一個女人的兒子。」舊約瑪拉基書2章15節說「雖然神有靈的餘力能造多人,他不是單造一人嗎?為何只造一人呢?乃是他願人得虔誠的後裔。」不管在聖經中還是在歷史中,我們看見很多男人有不只一個太太,享受齊人之福,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好,但是聖經告訴我們,上帝造男造女一夫一妻的目的是要人生出敬虔的後代,如果一個男人太太不只一個,太太們和兒子們為了權力分配、財產分配,會做出不敬虔的事,成為不敬虔的人。老公還在、爸爸還在的時候可能老婆小孩不敢明著鬥太兇,可是等到老公死了、爸爸死了管不到了,分家產的時候就會很難看。耶弗他的兄弟們就這樣對待耶弗他,耶弗他只好逃得遠遠的,逃到陀伯這個地方,重新開始他的生活。陀伯的意思是「好」,耶弗他離開家以後,自己找一塊在他眼中看為好的地方,在那裡有很多像他一樣不受歡迎,被迫離開家園的人聚集,耶弗他因為是大能的勇士,就成為他們的首領,帶領他們出入。成為黑社會領袖就是耶弗他離家之後尋找到的好地陀伯地。
在士師記裡所有的士師中間,即使加上不是士師的亞比米勒,耶弗他的出生背景是最糟糕的,這樣的背景造成耶弗他人格扭曲,雖然他是大能的勇士,後面我們會看到,耶弗他不管是談判還是打仗都有才能,耶弗他的確解決了以色列人的危機,但是解決眼前的危機之後,耶弗他本人成為以色列新危機,造成以色列更大的悲劇。耶弗他沒有辦法用大能勇士的能力解決他造成的新危機,在自己的家庭裡,耶弗他的女兒因為他亂發誓喪命,在國家社會裡耶弗他沒有辦法解決以色列內部的分裂衝突,最後他殺了以法蓮支派42000人,從此以法蓮支派元氣大傷。耶弗他從出生到死亡都是一個悲劇人物,有些悲劇是他沒辦法選擇的,例如他的出生和成長背景,但是有些悲劇是他自己造成的,例如女兒的死亡和國家的內戰,造成悲劇的原因不是因為才能不夠,而是因為以色列人離開上帝之後,被罪惡的權勢綑綁,在罪惡黑暗之中越陷越深,離上帝要他們建立的國度越來越遠,最後徹底失敗。
在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得地為業以前,上帝已經透過摩西頒布律法,讓以色列人能按照上帝的心意建立一個兼具愛和公平正義的社會。利未記19章29節「不可辱沒你的女兒,使他為娼妓,恐怕地上的人專向淫亂,地就滿了大惡。」律法規定以色列不可以有妓女,耶弗他的媽媽如果是以色列人,就違反了利未記的律法。出埃及記34章15到16節「只怕你與那地的居民立約,百姓隨從他們的神,就行邪淫,祭祀他們的神,有人叫你,你便吃他的祭物,又為你的兒子娶他們的女兒為妻,他們的女兒隨從他們的神,就行邪淫,使你的兒子也隨從他們的神行邪淫。」另一種可能性是耶弗他的媽媽根本不是以色列人,而是迦南人,甚至是迦南偶像廟裡的廟妓,這種廟妓專門提供給去廟裡拜偶像的人,表達對偶像的崇拜。上帝嚴格禁止以色列人學迦南人用淫亂的方式拜偶像,也不准以色列人和沒有離開偶像歸正的迦南人通婚,恐怕以色列人學習迦南人的壞行為,自己也成為上帝所厭惡的惡人。至於耶弗他的兄弟們聯合打官司告倒耶弗他,不讓耶弗他一起繼承爸爸的產業,把耶弗他趕出家門,申命記21章15到17節說「人若有二妻,一為所愛,一為所惡,所愛的、所惡的都給他生了兒子,但長子是所惡之妻生的。到了把產業分給兒子承受的時候,不可將所愛之妻生的兒子立為長子,在所惡之妻生的兒子以上,卻要認所惡之妻生的兒子為長子,將產業多加一分給他;因這兒子是他力量強壯的時候生的,長子的名分本當歸他。」這條律法要求人要公平地把財產分給自己的兒子,不管兒子的媽媽或兒子本身受不受寵愛。耶弗他身為基列的兒子,本來有資格繼承基列的財產,但是他的兄弟們透過法律程序,質疑耶弗他媽媽的身分,因此剝奪耶弗他合法繼承的權利。「人若有二妻」,你媽媽連妻都不是,怎麼適用這條律法?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合乎律法的描述,可是實際上卻違反律法背後的精神,就是要公平地對待自己的兒子。當人在罪惡中越陷越深時,就會出現這個現象,外在形式上拼命遵守律法的字句,實質上卻違背了律法的精神。「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
4到7節「過了些日子,亞捫人攻打以色列。亞捫人攻打以色列的時候,基列的長老到陀伯地去,要叫耶弗他回來;對耶弗他說:請你來作我們的元帥,我們好與亞捫人爭戰。耶弗他回答基列的長老說:從前你們不是恨我、趕逐我出離父家嗎?現在你們遭遇急難為何到我這裡來呢?」耶弗他被趕出家門過了一段不短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沒有人關心耶弗他,甚至可能覺得耶弗他和他的集團是破壞社會安定的潛在威脅。後來亞捫人來了,當亞捫人欺壓以色列人18年後,以色列人忍耐到了極限,再忍下去就要家破人亡了,這個時候基列人想到耶弗他,我們不是有一個很能打的嗎?去找他回來帶我們打吧。以色列東部基列地不是沒有長老、不是沒有領袖,他們有士師睚珥的30個兒子管理30座城,但是這些在位置上的人,沒有一個拿眼前的困境有辦法,為什麼沒辦法呢?因為其實他們就是真正造成困境的推手。從我們開始看士師記,我們看見一個現象,當以色列人在好的士師帶領下敬拜事奉上帝時,上帝就保守他們的國家社會一切太平,敵人也不敢對他們出手,可是等到士師死了,以色列人沒人管了,他們就離棄上帝,想盡辦法得罪上帝,以為這樣能多賺點錢過好日子。其實好日子是從上帝那裡來的,當人不斷得罪上帝不願意悔改時,等來的不是好日子,只有苦日子。現在以色列人過苦日子,不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沒有能力、不夠努力,而是因為他們從上到下都在算計上帝、利用上帝,人和人之間也彼此算計唯利是圖。
當亞捫人來攻打以色列人的時候,基列的長老想起了耶弗他,專程到耶弗他住的陀伯地好地去,邀請耶弗他回來。基列的長老們和耶弗他展開兩個回合的談判,談判的主軸是利益交換,利益談妥了,剩下的事情就好解決。以色列人在第十章的時候知道自己遭遇攻擊是因為自己犯罪活該,他們在上帝面前悔改哀求上帝,除掉他們中間的外邦神,事奉耶和華。可是從頭到尾以色列人不是真正悔改,他們只是在和上帝做利益交換,以為只要像以前一樣做做樣子,就可以收買上帝,沒想到上帝不被他們的假悔改欺騙,以色列人就不理上帝,自己想辦法,想的辦法還是利益交換,去找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而不是真正悔改歸向上帝。
在第一輪的談判裡,長老提出元帥的職位,請耶弗他來擔任基列軍隊的元帥,帶領以色列人和亞捫人打仗。如果和士師記10章18節做比較,我們會發現,10章18節基列的老百姓和首領商量的結論是「誰能先去攻打亞捫人,誰必作基列一切居民的領袖。」可是現在長老提出來的職位是「元帥」,「元帥」和「領袖」有什麼差別呢?元帥只有打仗的時候有領導權,打完仗就沒元帥的事了,而且元帥只負責戰場上的事,戰場以外還是原來的長老或領袖負責。領袖就不一樣了,不管是不是在戰場上,有沒有打完仗,領袖都是最高領導人,掌握實際的權力。這些長老很厲害,就算死到臨頭了,還是捨不得放棄自己的權力,雖然已經開過大會決議了,自己還是可以打折,算盤打得很精。耶弗他的回答也很有意思,他沒有直接回答要或不要,沒有接受也沒有拒絕,他反問長老們:「從前你們不是恨我、趕逐我出離父家嗎?現在你們遭遇急難為何到我這裡來呢?」耶弗他先和長老們算舊帳,當年審判耶弗他和兄弟們爭家產案件的,就是這些長老,從前不公平的判決,讓耶弗他下半輩子踏上黑社會的道路,好不容易生存下來、位置坐穩了,從前這些害他的人卻轉過頭來求他了,耶弗他就先和他們算舊帳。不過我們繼續往下看,就會發現算舊帳不是耶弗他真正的目的,耶弗他算舊帳的目的是為了抬高自己的賣價,耶弗他不滿意長老們只提供元帥的職位,把苦差事交給他,苦差事做完之後就把耶弗他丟回原位,耶弗他根本沒好處,耶弗他沒那麼笨,所以他要喊價。耶弗他沒有直接喊價,他選擇用拖延、迂迴的方式不表態,同時提醒長老們你們以前就欠我了,還有不要忘記現在是你們遇到問題來求我,不是我來求你們。耶弗他很了解他的談判對手,這些以色列長老心態很一致,當他們遭遇困難悔改祈求上帝拯救的時候,他們的打算是暫時裝乖,利用完上帝就把上帝丟到一邊;當他們來找耶弗他的時候,還是只想暫時把部份權力交給耶弗他,等到利用完耶弗他,就把耶弗他丟到一邊。結果上帝沒有上當,耶弗他也沒有上當。
接下來第二回合談判開始,8到11節「基列的長老回答耶弗他說:現在我們到你這裡來,是要你同我們去,與亞捫人爭戰;你可以作基列一切居民的領袖。耶弗他對基列的長老說:你們叫我回去,與亞捫人爭戰,耶和華把他交給我,我可以作你們的領袖嗎?基列的長老回答耶弗他說:有耶和華在你我中間作見證,我們必定照你的話行。於是耶弗他同基列的長老回去,百姓就立耶弗他作領袖、作元帥。耶弗他在米斯巴將自己的一切話陳明在耶和華面前。」耶弗他不表態,逼得長老們不得不亮出底價,只要耶弗他願意和他們一起回去和亞捫人打仗,就可以作以色列東部基列地的最高領導人。聽到這個價碼,耶弗他滿意了,耶弗他和長老都沒有再管耶弗他剛剛提出的問題「從前你們不是恨我、趕逐我出離父家嗎?現在你們遭遇急難為何到我這裡來呢?」這個根本不是真問題,真問題是價碼談不攏,現在長老們提出好價碼了,耶弗他趕快確認,你們是不是說真的?如果我跟你們回去打仗,打贏了之後就可以做你們的領袖?這才是耶弗他真正關心的事情。耶弗他為了怕長老說話不算話,還特地把上帝的名號搬出來用「耶和華把他交給我,我可以作你們的領袖嗎?」長老們聽到有希望了,趕快順著耶弗他的話回答「有耶和華在你我中間作見證,我們必定照你的話行。」上帝現在變成耶弗他和長老們的橡皮圖章,高興怎麼用就怎麼用,上帝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完全隱藏自己,一句話也沒有說,不像從前興起基甸和其他士師,完全是上帝主動的作為。條件談攏了,耶弗他就和長老們回去,百姓們比長老們更飢渴,一看到耶弗他,馬上立他作領袖、作元帥,盼望他趕快解決亞捫人入侵的問題。只要你能拯救我們,不管你是誰,我們都歡迎你統治我們。「耶弗他在米斯巴將自己的一切話陳明在耶和華面前。」上帝再一次被拿來當作橡皮圖章使用,從頭到尾沒有人問上帝的意見,等到事情決定了,再把上帝搬出來蓋章,完成手續再把印章放回盒子裡收好,等到下次要用再拿出來,用完再收好。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