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進入腓立比書第4章,這是腓立比書最後一章。今天我們要講1到3節。在這個段落裡,保羅表達他對腓立比教會的愛,呼籲他們要「靠主站立得穩」,也呼籲兩位正在彼此紛爭的姊妹要和好,「在主裡同心」。保羅用上帝的愛接納已經因此分裂的腓立比教會,規勸造成分裂的教會領袖要重歸於好,弭平教會分裂。
腓立比書4章1節「我所親愛、所想念的弟兄們,你們就是我的喜樂,我的冠冕。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應當靠主站立得穩。」在第一節開始,保羅使用連接詞「因此」,連結第4章與第3章的關係。和合本聖經把它省略沒有翻譯出來。「因此」這個詞告訴我們,為什麼教會需要遵守保羅接下來吩咐的命令。在第3章,保羅先敘述自己怎樣經歷因信基督,從上帝得到的義。然後保羅對比基督十字架的仇敵,以及我們是天上國民的身份與未來。我們是帶著盼望,等候基督再來復興萬物。這一切在基督裡的事實和生命經歷,成為基督徒必定站立得穩,和必須同心合一的根基。保羅給教會的命令不是單純從使徒的權柄發出,乃是清楚把這些命令建立在基督已經完成,還有基督將要成就的工作上。基督的恩典是基督徒順服的基礎,基督的恩典使我們成為蒙恩順服基督的人。恩典的概念貫穿整卷腓立比書。腓立比書的開頭和結尾,都在講基督的恩典。腓立比書1章2節「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4章23節「願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在你們心裡!」只有在基督的恩典裡,我們才能夠理解接受聖經的命令,並且以順服來回應。
在囑咐教會站立得穩以前,保羅先對腓立比教會的朋友動之以情。保羅連續使用5個充滿感情的稱呼,稱呼腓立比教會的弟兄姊妹。他說:「我所親愛、所想念的弟兄們,你們就是我的喜樂,我的冠冕。我親愛的弟兄。」弟兄是保羅經常使用的稱呼,當然保羅使用弟兄這個詞的時候,同時把姊妹包括在內。對保羅來說,教會弟兄的關係是建立在上帝兒子的救贖工作上。因著基督,原本沒有任何關係的人,一起進入上帝家中,成為上帝的兒子,不分男女。兒子的名份表明有合法承受產業的權利。在上帝家裡,弟兄姊妹是平等的,不受人為制度的影響區分階級優劣。在基督裡,受割禮的猶太人沒有比不受割禮的外邦人更高級。因此身為便雅憫支派的法利賽人保羅,可以稱呼未受割禮的外邦基督徒為弟兄姊妹。彼此的身分在基督裡都是平等的,可以在對等的地位上,建立真正的友誼。
保羅使用2次「親愛的」稱呼教會弟兄姊妹,表示他向弟兄姊妹的愛。這個愛是建立在上帝在基督裡向一切基督徒展現的愛。保羅在監獄裡表達他對遠方腓立比教會的愛,同時表達他的思念。腓立比教會是保羅「所想念的弟兄們」,這是新約聖經唯一一次使用「想念」這個詞的地方。保羅使用這個詞表達他與腓立比教會分離,並且想念他們的憂傷。因為監獄的捆鎖,保羅被迫與朋友分離。然而保羅心裡卻還是充滿喜樂,他告訴腓立比教會:「你們就是我的喜樂,我的冠冕。」保羅喜樂不是因為他住的環境很好,不是因為他的處境順利,而是建立在穩固不受動搖的關係之上。腓立比教會是保羅福音的果子,是保羅的喜樂和冠冕。保羅因為他們屬於基督而喜樂,保羅因為他們與保羅同工而喜樂,保羅因為基督不改變的恩典顯明出來而喜樂。保羅的喜樂不是看環境,而是建立在上帝的話語,建立在教會與基督緊密的關係上。因此他的喜樂不能被奪去,環境雖然會改變,卻改變不了上帝的話語和應許。
保羅向腓立比教會表達深切的愛心和感情以後,呼籲腓立比教會「你們應當靠主站立得穩」。這個規勸在腓立比書1章27節已經出現過。1章27節「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叫我或來見你們,或不在你們那裡,可以聽見你們的景況,知道你們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在1章27節和4章2節的經文,以及兩段經文的上下文裡,保羅吩咐要教會站立得穩的時候,都同時提到基督徒在上帝國度的公民身分、基督信仰的敵人,以及教會合一。基督徒要怎樣在信仰上站立得穩?首先,我們必須清楚認識自己的身分。我們是天上的國民,我們必須效忠天上的國度,「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我們要用我們的生命、言語、行為表明我們對耶穌基督效忠。第二,我們必須要搞清楚真正的敵人是誰。基督徒的敵人不應該是另一個基督徒,而是那些因為故意與基督為敵,因此敵對我們的。基督徒是被動、被迫被敵對的。當基督十字架的仇敵用各種手段逼迫利誘我們離開基督的時候,我們必須堅持信心,堅持順服基督走十字架的道路,與基督一同受苦。有這樣的決心才能在風浪臨到的時候站立得穩。第三,教會需要合一。基督徒彼此要同心合意,因為我們領受同一位聖靈,有同一個心志。如果教會分裂,基督徒單打獨鬥、各自行事,我們就會容易被逐一擊破,沒有辦法站立得穩。教會必須持續保持與主合一,藉著相信基督、追隨基督、效法基督,才能夠彼此合一,靠主站立得穩。
腓立比書4章2節「我勸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在主裡同心。」保羅向整個教會呼籲完以後,轉向勸戒兩位正在衝突中的姊妹。這種指名道姓的作法在新約聖經中並不常見。保羅這樣做有其必要性。友阿爹和循都基都是腓立比教會的領袖,她們都曾經「在福音上曾與保羅一同勞苦」。這兩位姊妹的衝突,不會只是普通吵架,她們的衝突已經對教會造成影響,造成教會分裂。腓立比教會的成員被迫表態選邊站,教會的合一被嚴重破壞,成為一個必須公開處理的事件。因此保羅在腓立比書裡,分別提兩人的姓名,勸戒她們「要在主裡同心。」保羅沒有使用私下勸誡的方式,而是透過教會聚會,公開朗讀腓立比書的方式,呼籲兩人「要在主裡同心」,也呼籲教會要幫助她們恢復合一。教會不可以隨著兩人的紛爭,分黨結派導致教會分裂。保羅在腓立比書前3章不斷教導謙卑合一的功課,例如2章2節「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到腓立比書尾聲,保羅再把這些教導具體應用來處理教會實際的問題。保羅勸誡兩位姊妹要同心,如果友阿爹和循都基和好,教會因此分黨結派分裂的問題,自然可以迎刃而解。友阿爹和循都基怎樣才能和好呢?必須兩個人各自在主裡同心。與主同心,彼此自然會同心;與主不同心,兩個人自然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能同心。
「同心」是指思考同樣的事情,有相同的態度,相同的意見,並且抱定決心要實行同一個目標。當我們在主裡同心的時候,我們所想的就是主想的,我們的態度就是主的態度,我們的意見就是主的意見,我們的決心和目標就是主的決心和目標。我們會好像腓立比書2章5到8節講的那樣謙卑順服。2章5到8節「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基督的心是不堅持自己的權利和好處,反而為了別人的好處,甘願做一個犧牲自己,像奴隸一樣謙卑服事別人的人。箴言13章10節「驕傲只啟爭競;聽勸言的,卻有智慧。」友阿爹和循都基都需要謙卑下來悔改,放棄驕傲、結黨、爭競的罪,放棄在教會裡進行權力鬥爭,企圖拉更多人加入自己陣營,壯大自己勢力,造成教會衝突的行為。唯有基督的心,唯有與基督同心能使人謙卑下來,不再堅持自我利益,甘願為了別人的好處,忍受十字架的苦難。
腓立比書4章3節「我也求你這真實同負一軛的,幫助這兩個女人,因為他們在福音上曾與我一同勞苦;還有革利免,並其餘和我一同做工的,他們的名字都在生命冊上。」保羅知道光是直接勸友阿爹和循都基是不夠的,所以保羅緊接著請求另一位有力的教會領袖介入,協助兩人和好。保羅知道處理問題有現實上的困難,也知道這個問題已經造成的嚴重影響,因此尋求一位重要同工的協助,請他當面幫助兩人和好。保羅稱呼這個人是「這真實同負一軛的」,很明顯他是保羅親近的重要同工。在腓立比書2章,保羅稱呼提摩太是「與我同心」、「與我同勞」的人,也稱呼以巴弗提是「我的兄弟,與我一同做工,一同當兵」,又是「為做基督的工夫,幾乎至死,不顧性命」的人。除了提摩太和以巴弗提以外,聖經學者還提供好幾位有可能性的人,例如保羅的同工西拉、路加,和腓立比第一位信主的呂底亞等等。我們不曉得腓立比書4章3節說的人是誰,但是腓立比教會知道,友阿爹和循都基知道。總之,他是一位說話有份量的人,夠資格介入調停。
保羅請求他「幫助這兩個女人」。幫助是一個帶有實際行動的動詞。路加福音5章6到7節「他們下了網,就圈住許多魚,網險些裂開,便招呼那隻船上的同伴來幫助。他們就來,把魚裝滿了兩隻船,甚至船要沉下去。」彼得按照耶穌吩咐下網打魚,打到許多魚。一滿網魚的重量很大,以至於彼得趕緊呼叫同伴幫助,一起把滿到可以裝滿兩條船的魚網拉起來。這個叫做幫助。保羅請求這位「真實同負一軛的」同工,「幫助這兩個女人」。保羅是在請求他好像使盡全力拉很重的魚網一樣,採取強烈的實際行動,幫助已經產生紛爭分裂的兩位姊妹和好,把她們重新在基督裡拉在一起。這的確是一件吃力不容易的事。為了鼓勵這位同工,保羅提出有力的動機,「因為他們在福音上曾與我一同勞苦」。友阿爹和循都基曾經一起在保羅身邊,與保羅一起為福音並肩作戰。她們都曾經是和保羅一起積極面對反對者逼迫和指控的人。友阿爹和循都基與「革利免,並其餘和我一同做工的」同工一樣,都是保羅佈道團裡的正式成員。我們不知道革立免是誰,但是我們知道,第一世紀末的羅馬教會有一位革立免,他被公認是使徒後期教父之一。這位革立免曾經以羅馬教會的名義,寫信給哥林多教會。保羅提到自己佈道團成員,以及成員的名字,目的是要激勵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她們記得自已是屬於一個更大的福音團隊,是與保羅一起忠心服事上帝的人。同時也激勵保羅請求幫助她們和好的同工,讓他願意盡力幫助她們和好。
最後,保羅說:「他們的名字都在生命冊上。」在上帝那裡有一本冊子,叫做生命冊,好像我們的戶口被登記在戶政一樣,天國的子民名字被記錄在生命冊上。沒有記錄在生命冊上的人,末日審判的時候都要「照各人所行的受審判」,「被扔在火湖裡。」掌管生命冊的主差遣祂的僕人使徒保羅,規勸造成教會紛爭的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彼此和好,和平相處弭平教會分裂,因為「他們的名字都在生命冊上」。所以正在紛爭的兩人必須醒悟過來,知道自己正在等候主耶穌再來,要「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要「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因為我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榮耀上帝,討上帝喜悅,是基督徒行事為人的最高目的。「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什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今天我們講到這裡,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