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結束約翰福音第19章。耶穌在19章被鞭打、被審判、被釘十字架,他的罪名是「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耶穌被釘上十字架以後,按照舊約聖經預言的「他們分了我的外衣,為我的裡衣拈鬮。」羅馬士兵果然分了耶穌的衣服,為耶穌的裡衣抽籤拈鬮。耶穌在十字架上把自己的母親馬利亞交託給使徒約翰,然後在十字架上說:「我渴了。」羅馬士兵就拿醋酒給耶穌嚐。耶穌嚐了以後,「就說:成了!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神」。猶太人為了不讓釘十字架人的屍體掛在木頭上過夜,所以要求彼拉多打斷他們的腿,讓他們迅速死亡。羅馬士兵打斷耶穌兩邊犯人的腿,但是當他們來到耶穌面前時,發現耶穌已經死了,就不打斷耶穌的腿。為了確保耶穌真的死了,「有一個兵拿槍扎他的肋旁,隨即有血和水流出來。」這些事都應驗了舊約聖經的預言,讓我們知道耶穌就是應驗預言的那一位。上個禮拜我們講到這裡,現在我們繼續往下看。
約翰福音19章38節「這些事以後,有亞利馬太人約瑟,是耶穌的門徒,只因怕猶太人,就暗暗的作門徒。他來求彼拉多,要把耶穌的身體領去。彼拉多允准,他就把耶穌的身體領去了。」耶穌死亡以後,有一個叫約瑟的人出現了,這個約瑟不是耶穌的養父、馬利亞的丈夫約瑟。約翰福音19章的約瑟很特別,因為四福音書裡都有他的相關記載。馬太福音27章57節「到了晚上,有一個財主,名叫約瑟,是亞利馬太來的,他也是耶穌的門徒。」、馬可福音15章43節「有亞利馬太的約瑟前來,他是尊貴的議士,也是等候神國的。」、路加福音23章50到51節「有一個人名叫約瑟,是個議士,為人善良公義;眾人所謀所為,他並沒有附從。他本是猶太、亞利馬太城裡素常盼望神國的人。」綜合馬太、馬可、路加福音,我們可以知道約瑟是一個有錢人,是受人尊重的猶太人公會議員,是善良公義的人,是虔誠的人,一直盼望上帝國度降臨。最重要的是他是耶穌的門徒。當公會設計謀害耶穌的時候,耶穌的門徒約瑟沒有參與在其中,約瑟不贊成公會陷害耶穌的行動。
約翰福音對約瑟的介紹與前三卷福音書相仿,同樣告訴我們約瑟是亞利馬太人,是耶穌的門徒。不過約翰福音對約瑟的門徒身份,加上一個補充。約瑟是耶穌的門徒,但是因為害怕猶太人,所以是暗中做耶穌的門徒,沒有公開承認自己的身分。約瑟為什麼害怕公開呢?約翰福音12章42到43節「雖然如此,官長中卻有好些信他的,只因法利賽人的緣故,就不承認,恐怕被趕出會堂。這是因他們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這兩節經文帶有責備的意思。約瑟害怕被趕出公會,失去受人尊重的議員身分,也害怕因此失去財產,所以不敢公開承認自己是耶穌的門徒。但是原本這樣害怕,暗中做耶穌門徒,不敢給人知道的約瑟,現在因為知道耶穌的死訊,勇敢站出來承認自己是耶穌的門徒。當其他成年男門徒幾乎跑光的時候,之前隱藏自己身分的約瑟站出來,為耶穌收屍埋葬。約瑟這個行為等於公開承認自己是耶穌的門徒。耶穌的死改變約瑟,讓約瑟不再害怕曝光。約瑟成為四福音書都必須記載,為耶穌收屍安葬的人。為耶穌收屍安葬的人不是十二使徒當中任何一個,而是一個原本因為害怕,所以暗中作門徒不敢公開的約瑟。約瑟的轉變與得勝,成為約翰福音裡一個因耶穌生命改變的典範。
約瑟出面找彼拉多,希望彼拉多把耶穌的屍體給他。根據羅馬人的習慣,死刑犯的屍體通常會交給最親近的家屬,但是因為叛亂罪被定十字架死刑處死的人,屍體會被留在十字架上,任憑禿鷹和烏鴉啄食。政府讓他們成為公開警告人不要犯罪的標記,這也是政府對犯人最後的羞辱。只是在猶太人社會,即使是以十字架處死的人,也會當天被取下和埋葬。不過猶太人通常不會把這樣的人埋在家族墳墓裡,因為不希望污穢其他先前已經被埋葬的人。類似的例子在舊約聖經可以找到,歷代志下26章23節「烏西雅與他列祖同睡,葬在王陵的田間他列祖的墳地裡;因為人說,他是長大痲瘋的。」烏西雅王沒有和他的祖先埋葬在一起,而是另外葬在王陵的田間。這是因為烏西雅得罪上帝,長了大麻瘋,所以連死了以後都被隔離,不可以和先王們葬在一起。被釘十字架處死的人也是這樣,會被葬在專門為他們預備的公墓裡,地點就在城外。猶太人要求彼拉多打斷犯人的腿,加速他們死亡以後,可以就近把屍體埋進旁邊的公墓。原本耶穌應該被埋進公墓裡,但是這時候約瑟出現了。
約瑟的出現改變了原本應有的發展,這是應驗以賽亞書53章9節「他雖然未行強暴,口中也沒有詭詐,人還使他與惡人同埋;誰知死的時候與財主同葬。」約瑟是身份尊貴的公會議員,所以他可以見到彼拉多。約瑟可以向彼拉多提出正式要求。約瑟這個行動,把自己和公會其他成員分別出來,顯明自己不屬於殺害耶穌的一份子。我們要記得,對羅馬帝國來說,耶穌是以叛國罪被執行死刑的犯人。約瑟是冒著被耶穌牽連的危險,承認自己和耶穌的關係。約瑟現在不再貪愛從人來的榮耀,乃是愛神的榮耀過於愛人的榮耀,因此約瑟成為美好的見證被記載進福音書。上帝獎賞約瑟的忠心與勇敢,彼拉多准許了約瑟的要求,把耶穌的屍體給了約瑟。從人的角度來看,彼拉多答應約瑟,可能因為知道耶穌無罪,並且要給逼他殺害耶穌的猶太人一個最後反擊。
約翰福音19章39到40節「又有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裡去見耶穌的,帶著沒藥和沉香約有一百斤前來。他們就照猶太人殯葬的規矩,把耶穌的身體用細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四福音書記載耶穌被埋葬的時候,都提到亞利馬太人約瑟,但是只有在約翰福音,才告訴我們還有尼哥底母。約翰福音說,這個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裡去見耶穌的」尼哥底母。約翰福音第三章告訴我們,尼哥底母是法利賽人,是宗教老師,是猶太人的官,是一個有年紀、有資歷,年高德劭的人。尼哥底母在約翰福音第三章出現時,是在夜裡來見耶穌。耶穌基督和尼哥底母講論,人若要見上帝的國,必須從聖靈重生。耶穌又告訴尼哥底母:「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約翰福音3章16節「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等到了約翰福音第七章,尼哥底母挺身而出為耶穌說話,反對其他法利賽人捉拿耶穌。7章50到51節「內中有尼哥底母,就是從前去見耶穌的,對他們說:不先聽本人的口供,不知道他所做的事,難道我們的律法還定他的罪嗎?」尼哥底母原本在屬靈的黑暗中,見了耶穌以後開始轉向光明,與其他的法利賽人不一樣,只是尼哥底母可能也像亞利馬太人約瑟一樣,暗中做主的門徒不敢公開。到約翰福音19章,尼哥底母因耶穌的死也產生轉變,不再暗暗做耶穌門徒,乃是公開從黑暗轉向光明。
尼哥底母帶著差不多36公斤的貴重香料前來,尼哥底母能夠這樣預備,讓我們知道他是一個有錢人。沒藥和沉香都是相當貴重的香料,磨成粉以後混合在一起,具有獨特的香味。埃及人在製造木乃伊的時候,會使用來防腐。猶太人不製造木乃伊,他們用來蓋過屍體腐敗的氣味。36公斤的沒藥沉香是相當大量的貴重香料,差不多是馬利亞在伯大尼倒在耶穌腳上一百倍的量。這已經是獻給君王安葬的數量,尼哥底母知道自己安葬的耶穌,的確是以色列的王。約瑟和尼哥底母「照猶太人殯葬的規矩,把耶穌的身體用細麻布加上香料裹好」。耶穌的屍體被長條的細麻布一圈一圈包裹起來。在包裹以前,他們會先用尼哥底母帶來的香料,平均鋪在長條細麻布上。再把鋪滿香料的細麻布,裹在耶穌身上。這樣耶穌的身上和細麻布上,和細麻布與細麻布中間,都會充滿香料。在耶穌屍體週圍,都會有掩蓋氣味的香料。安葬的事約瑟和尼哥底母必須趕在耶穌死亡當天日落以前辦完,因為天黑以後就是安息日。所以他們能安葬耶穌的地方選擇不多,只能在耶穌釘十字架死亡之地附近找。
約翰福音19章41到42節「在耶穌釘十字架的地方有一個園子,園子裡有一座新墳墓,是從來沒有葬過人的。只因是猶太人的預備日,又因那墳墓近,他們就把耶穌安放在那裡。」雖然選擇不多,但是上帝已經親自為耶穌預備,就在耶穌釘十字架之處附近的一個園子。這個園子可能是一個果園,或者一個大的種植作物之處。因為這樣,抹大拉的馬利亞在約翰福音20章,才會誤把復活的耶穌當成園丁。經文告訴我們,園子裡有一座新墳墓,從來沒有埋葬過人。路加福音的記錄和約翰福音一樣,路加福音23章53節「就取下來,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石頭鑿成的墳墓裡;那裡頭從來沒有葬過人。」猶太人的墳墓和我們傳統土葬的墳墓不太一樣。猶太人的墳墓通常是一個洞穴,洞穴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從岩石人工開鑿的。因為墳墓是洞穴,所以裡面可以安放屍體,還可以重複使用,成為家族墓園或者公墓。通常猶太人會用一塊扁平圓形石頭,當作門蓋住墳墓洞口。在這塊石頭底下會有溝槽,方便石頭移動,可以打開或者關閉墳墓。
馬可福音15章46節「約瑟買了細麻布,把耶穌取下來,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磐石中鑿出來的墳墓裡,又滾過一塊石頭來擋住墓門。」、馬太福音27章59到60節「約瑟取了身體,用乾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墳墓裡,就是他鑿在磐石裡的。他又把大石頭滾到墓門口,就去了。」這個新墳墓不是別人的墳墓,是亞利馬太人約瑟為自己預備的新墳墓。現在為了耶穌,約瑟把還沒有使用過的新墳墓奉獻出來,這是約瑟對耶穌的心意。約翰福音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新墳墓,從來沒有埋葬過人,還有一個用意。耶穌第三天死裡復活,墳墓空了以後,我們可以確實知道,不是別的死人消失不見或者復活,確確實實是耶穌基督這個人從死裡復活,留下一個沒有死人的空墳墓。
約翰福音19章最後一個段落,最後一個小故事,記載的是耶穌基督被安葬的過程。除了主角耶穌基督以外,上帝把這個段落保留給約瑟和尼哥底母。這兩個人原本都是害怕被猶太人公會除名,害怕因此失去身分、財富、地位,所以不敢公開做耶穌門徒,只有私底下暗中做耶穌門徒。但是耶穌基督無罪釘十字架受死,對暗中作門徒的約瑟和尼哥底母,產生強大的衝擊力。他們的心因著耶穌的死產生極大震撼。約瑟和尼哥底母看見,之前公開跟隨主耶穌的門徒們,一個一個都逃跑四散找不到人。所以約瑟和尼哥底母決定,在耶穌需要被安葬的重要時刻,勇敢站出來,公開承認自己是耶穌的門徒,公開表達自己對耶穌的忠心。約瑟和尼哥底母一起合力安葬耶穌基督,盡自己的能力,把自己所有的拿出來獻給耶穌。約瑟和尼哥底母為耶穌安葬,肯定必須接觸耶穌的屍體。按照律法,這會使他們成為不潔淨,不能守逾越節。民數記9章6節「有幾個人因死屍而不潔淨,不能在那日守逾越節。」約瑟和尼哥底母是冒著成為不潔淨、被公會除名,失去事業和財富的危險,為耶穌基督安葬。他們以行動顯明自己的確是耶穌的門徒。一個真門徒是不可能,也不可以永遠在暗中跟隨耶穌的。上帝總會讓某些關鍵時刻臨到我們,上帝要我們做選擇,表明自己內心真正相信的是誰。
耶穌說:「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還有「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約翰壹書2章15到16節「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真正的門徒必定會為耶穌做出選擇。願上帝幫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