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開始我們要講創世記,創世記是聖經第一卷書。三千多年前,上帝藉著摩西,拯救被埃及人強逼為奴的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上帝透過摩西啟示創世記,教導離開埃及的以色列人,和後來歷世歷代的上帝百姓。創世記記載宇宙天地萬物的來歷,罪惡怎樣進入並且破壞上帝創造的美好世界,以及上帝的審判和施行拯救的應許。創世記記錄了上帝的應許怎樣一代一代傳承下去與開展。創世記一共有50章,今天我們要從1章1節講13節。這是關於上帝創造天地的記載。
創世記1章1節「起初,神創造天地。」「起初、神、創造、天、地」,創世記1章1節用簡單幾個字,講述了天地的來歷。「起初」是時間的開始,「天地」是整個宇宙。這節經文告訴我們,整個宇宙時間和空間的由來,是上帝創造而有的。整個宇宙時空以及其中包含的一切,都是由一位創造主上帝創造出來的。宇宙時空本身不是無始無終的,它有一個開始,並且有一位開始祂的上帝。科學告訴我們,宇宙時空開始於大爆炸、大霹靂。聖經告訴我們,它開始於上帝的創造。有一位超越宇宙時空存在的上帝,獨立於宇宙時空之外的上帝,以祂的大能和主權,創造出這一切。「創造」是上帝獨有的作為。人可以製造、建造出許多東西,但是不管製造、建造什麼,人都需要原料。例如要製造口罩,我們需要不織布,要製造不織布,我們需要石油。上帝創造天地不是這樣。上帝創造天地萬物,不需要誰先提供祂原料,上帝乃是「使無變為有的神」。連最基本的原料都是上帝用大能,從完全不存在中創造出來的。因此,對被創造的天地萬物來說,這樣一位上帝絕對是至高無上、遠超越萬有的存在,沒有任何受造物能夠和創造主上帝等量齊觀。創造主上帝也有資格要求祂的受造物,向祂表示效忠。受造物有責任承認創造主上帝的存在,有責任把自己的存在,降服在創造主上帝的存在之下。
創世記1章2節「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這節經文很快地把上帝的創造,從天地宇宙的宏觀角度,聚焦到地球本身。地球起初受造的時候,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空虛是沒有內容物,混沌是沒有秩序。一個空虛混沌的地球不適合生命存在,沒有任何植物、動物,能夠在這樣的環境存活。除了空虛混沌之外,地還「淵面黑暗」被大水覆蓋。整個大地被水包覆,沒有光線、沒有空氣,完全不適合生物生存。除了大自然的混亂無秩序以外,「空虛混沌,淵面黑暗」也隱含了墮落罪惡的存在。因為在聖經裡,黑暗常常代表罪惡、死亡、拒絕生命,敵擋上帝的一方。例如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5節「你們都是光明之子,都是白晝之子。我們不是屬黑夜的,也不是屬幽暗的。」然而當時人類和一切生物都還沒有被創造,這種靈性的黑暗從何而來呢?是從受造的天使墮落為撒旦而來。路加福音10章18節「耶穌對他們說:我曾看見撒但從天上墜落,像閃電一樣。」
上帝創造萬物,目的不是要使大地荒涼,不適合生物居住。以賽亞書45章18節「創造諸天的耶和華,製造成全大地的神,他創造堅定大地,並非使地荒涼,是要給人居住。」上帝創造大地的目的,是要使大地適合人與萬物居住,要使世界充滿生命,充滿和諧美好的秩序。上帝的目的是要賜福給祂的受造物。因此,從自然現象來說,「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不是上帝創造的結果,而是上帝已經開始,但還尚未完成的創造。為了使空無一物,沒有秩序,沒有光明,被大水包覆的大地,改變成為適合人與萬物居住生長的世界,上帝做了一項重要的工作,「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上帝的靈不是混沌世界的一份子,上帝的靈盤旋運行在這一片混亂之上,要以祂的大能為這個混亂的新生世界建立秩序,適合生存。「運行」這個動詞的意思是展翼而過。申命記32章11節用這個動詞,形容老鷹用翅膀攪動鷹巢,「在雛鷹以上兩翅搧展」,要激發雛鷹飛行。上帝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確保這個還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的大地,可以發展成為一個生機蓬勃,在上帝眼中看為甚好的美麗新世界。
創世記1章3到5節「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上帝怎樣為混沌大地建立秩序呢?用祂的話語。「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的話語帶有極大的能力,上帝「說有就有,命立就立」,「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上帝口中所出的話,「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上帝所喜悅的」事。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光是上帝設立的第一道秩序,光明的存在能夠驅散黑暗,照亮原本被黑暗遮蓋,因此看不見的事物真實面貌。聖經說上帝是眾光之父,「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祂來的。約翰福音8章12節「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光明與黑暗兩者互不相容,上帝用光明驅散黑暗,在自然界是如此,在屬靈的善惡分別上更是如此。「神看光是好的」。光除了能夠照明之外,還能潔淨,提供能量,光是供應生命存在的基本元素。光是有用的,能使生物健康生長。長期生活在缺乏陽光的地區,容易使人心情低落,感覺憂鬱。日照時間長短與人的心情有直接相關。在聖經中,光是好的,黑暗不是。上帝使光照進黑暗大地,並且將光暗分開。黑暗雖然仍然存在,但是它不能與光明共存。因為有光的緣故,黑暗不再毫無節制、毫無界線。
上帝分開了光暗。「分開」在聖經中也是一個重要概念。上帝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後,賜給以色列人律法,「使他們可以將聖的、俗的,潔淨的、不潔淨的,分別出來」。上帝要求祂的百姓,必須與罪惡分開,分別為聖歸與上帝。上帝分開光暗,為彼此定出明確的界線,接著為光暗命名,「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在古代世界裡,命名是彰顯主權的方式。我們今天也會這樣做,我們為自己的孩子,為自己的寵物命名,背後也帶有孩子或寵物屬於我的含意。上帝為光暗命名,稱光為白天,稱暗為夜晚。這表示光明與黑暗都在上帝主權掌管之下,自然界是如此,屬靈世界也是如此。黑暗雖然不接受光,卻不能勝過光。終有一天上帝要終結一切黑暗,不管是自然界的,還是屬靈世界的。啟示錄22章5節「不再有黑夜;他們也不用燈光、日光,因為主神要光照他們。他們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命名表示擁有主權。當上帝派亞當管理世界的時候,上帝把命名的權力賜給亞當。亞當「怎樣叫各樣的活物,那就是他的名字。」在一片混亂中,上帝首先賜下光明,為時間定出秩序。「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這是上帝第一日的創造工作。
創世記1章6到8節「神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神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神稱空氣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再一次我們看見,上帝用說話言語完成祂的創造。上帝在第一天用光制定時間的次序,第二天用空氣制定空間的基本秩序。像第一日一樣,我們同樣看見分開、分別的主題。上帝用空氣把覆蓋在地表的水,區分為上下兩層。現在我們知道除了地表上有水以外,大氣層裡也含有大量的水,雲就是水在天上聚集產生的。天上的水與地上的水循環往來,形成地球整體水循環的複雜精密系統。直到今日人類對這套系統的了解,還是很有限。經文繼續說,「事就這樣成了」。這裡和第一日的評語不一樣。第一日上帝造光以後,「看光是好的」,但是上帝造空氣隔開水以後,沒有說「神看著是好的」。因為上帝分開水的工作還沒有完成,工程還在進行中。「事就這樣成了」表示上帝按照自己所說的,以空氣建立分隔空間的新秩序。上帝分開光暗的時候,讓光暗按時交替運行,光的本質與黑暗完全不同。但是上帝用空氣分開天上與地上的水時,它們的本質沒有產生改變,也不會互相輪流交替,改變的是它們的固定位置。上帝為所造出的空氣命名為天,這同樣表明上帝的主權。上帝不只創造出這個領域,同時也掌管這個領域。以賽亞書40章22節「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地上的居民好像蝗蟲。他鋪張穹蒼如幔子,展開諸天如可住的帳棚。」有了獨立的空氣和空間,現在地球的環境變得更適合生物生存,有空氣可以呼吸,有基本的空間供生命棲息。只是還不夠完全,整個大地還是被包覆在水中,不適合陸地上的動植物生存。「有晚上,有早晨」,這是上帝第二日的創造工作。
創世記1章9到13節「神說: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事就這樣成了。神稱旱地為地,稱水的聚處為海。神看著是好的。神說: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事就這樣成了。於是地發生了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各從其類;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神看著是好的。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三日。」上帝一樣用說話完成第三天的創造。第三天與前兩天又有不同,上帝說了兩次話,做了雙重的創造。首先,上帝說話聚集地上的水,分開海洋與陸地,「事就這樣成了」。上帝為它們命名,然後「看著是好的。」上帝使大地出現,預備萬物滋生的合適環境。聖經其他地方有更詳細的描寫。詩篇104篇6到9節「你用深水遮蓋地面,猶如衣裳;諸水高過山嶺。你的斥責一發,水便奔逃;你的雷聲一發,水便奔流。諸山升上,諸谷沉下,歸你為他所安定之地。你定了界限,使水不能過去,不再轉回遮蓋地面。」約伯記38章8到11節「海水衝出,如出胎胞,那時誰將他關閉呢?是我用雲彩當海的衣服,用幽暗當包裹他的布,為他定界限,又安門和閂,說:你只可到這裡,不可越過;你狂傲的浪要到此止住。」
上帝創造了天空、海洋、陸地,它們全都在上帝主權管理之下。現在地球以天空、海洋、陸地為區分的環境預備好了。混沌的問題得到基本解決,地球進入一個有秩序,可以孕育生命的狀態。然而其中還是空無一物,大地仍舊空虛,於是上帝在第三天,進行第二輪創造。「神說: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上帝使大地生長各樣植物,大地被一片美麗的綠色覆蓋。根據統計,除了藻類以外,全世界大約有40萬種植物。「結種子的菜蔬」和「結果子的樹木」代表兩大類不同的植物,這些植物和它們所出的糧食,維繫人類個人生命存在,維持家庭、社會、國家存續。歷史上許多戰亂動盪,都與糧食缺乏有關。創造主上帝使土地肥沃,使農產豐盛,供應人與萬物一切生存需要。何西阿書2章21到22節「耶和華說:那日我必應允,我必應允天,天必應允地;地必應允五穀、新酒,和油,這些必應允耶斯列民。」上帝創造出的植物都是「各從其類」,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命和存在模式。牡丹花不會是玫瑰花,番薯不會是香蕉,松樹不會是椰子樹。上帝在第三日創造了各樣植物,「神看著是好的。」「有晚上,有早晨」,這是上帝第三日的創造工作。
上帝在前三天的創造工作裡,使「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的大地,成為井然有序,晝夜分明,天空、陸地、海洋各在其位,地上充滿各樣植物的新世界。上帝已經預備好地球,提供動物和人類居住。大地不再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不適合生命存在的狀態。上帝既然有能力賜下秩序和生命,也有權柄收回祂所賜的一切。上帝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時,曾經降下十災,以此審判埃及掌管天空、海洋、陸地的偶像,顯明創造主上帝才是真正掌管天地萬物的主宰。上帝能從混沌中設立秩序,也能瓦解秩序重歸混沌,藉此審判罪惡。上帝曾經在挪亞的世代,打開天上的窗戶,以大洪水審判當時的罪惡世界。聖經記載「凡地上各類的活物,連人帶牲畜、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了,只留下挪亞和那些與他同在方舟裡的。」當埃及法老不願意釋放以色列人自由的時候,上帝用東風颳來蝗蟲,「蝗蟲遮滿地面,甚至地都黑暗了,又吃地上一切的菜蔬和冰雹所剩樹上的果子。埃及遍地,無論是樹木,是田間的菜蔬,連一點青的也沒有留下。」上帝又叫「摩西向天伸杖,埃及遍地就烏黑了三天。三天之久,人不能相見,誰也不敢起來離開本處;惟有以色列人家中都有亮光。」上帝逆轉祂創造萬物的程序,災難因此產生,世界成為不適合生命存續之處。
2020年還過不到三個月,新冠肺炎橫掃全球,全世界人心惶惶。除了新冠肺炎以外,沙漠飛蝗帶給非洲到印度各國嚴重威脅。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非洲豬瘟,到現在也還沒有減退的趨勢。當創造秩序的上帝使世界失去秩序時,祂的目的是要使人的心從罪惡中轉回。上帝希望遠離祂的人悔改來到祂面前,藉著上帝兒子耶穌基督與上帝和好。兩千年前耶穌基督曾經為人流血捨命,死在十字架上,代替有罪的人承受上帝審判。又在第三天以無窮生命的大能,從死裡復活,將復活的生命賜給一切相信的人。聖經說「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他從死裡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又說「所以,你們當悔改歸正,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這樣,那安舒的日子就必從主面前來到;主也必差遣所預定給你們的基督耶穌降臨。」上帝應許我們,「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我們今天講到這裡,「願賜平安的神常和你們眾人同在」。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