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講約翰福音12章36節下到43節。上個禮拜我們講到耶穌解釋從天上來的聲音,是要成為一個證據,幫助人認識耶穌受難的意義。耶穌受難是得榮耀的方式,是對世界的審判,是對撒旦的審判,也是吸引萬人歸向耶穌基督的手段。然而群眾不能接受期盼已久的彌賽亞、以色列的王,竟然是釘死在十字架上一個軟弱的罪犯,耶穌就對群眾說:「光在你們中間還有不多的時候,應當趁著有光行走,免得黑暗臨到你們;那在黑暗裡行走的,不知道往何處去。你們應當趁著有光,信從這光,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上個禮拜我們講到這裡,現在我們繼續往下看:
約翰福音12章36節下「耶穌說了這話,就離開他們隱藏了。」除了我們下一次要講的,約翰福音12章44到50節最後的總結以外,這裡是約翰福音記載耶穌公開傳道工作結束,耶穌下次再公開出現,就是釘十字架的時刻。從這次隱藏開始到釘十字架,耶穌要把這段時間完全用來陪伴門徒、教導門徒。耶穌的隱藏具有神學意義,耶穌離開群眾隱藏,是以行動配合自己剛剛啟示群眾的話語,「光在你們中間還有不多的時候,應當趁著有光行走,免得黑暗臨到你們;那在黑暗裡行走的,不知道往何處去。你們應當趁著有光,信從這光,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耶穌離開的行動是一種實際的審判,約翰福音接下來的經文繼續解釋這個行動的神學意義。
約翰福音12章37節「他雖然在他們面前行了許多神蹟,他們還是不信他。」「神蹟」這個字本來的意思是記號、指標,神蹟不只是耶穌能力彰顯,神蹟更是引導人認識行神蹟的耶穌自己。透過神蹟人可以認識耶穌是誰,例如耶穌平靜風和海的時候,門徒的反應是「大大的懼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不管是醫病、趕鬼、行異能,神蹟本身只存在在短暫的歷史時空,神蹟只對特定的人具有影響力。然而神蹟引導人認識耶穌身分的意義,卻能夠跨越時空限制繼續存在,聖經記載的神蹟繼續向人顯明,耶穌是上帝兒子,是彌賽亞救世主。耶穌行了許多神蹟,「許多」不只是講神蹟的數量,也表達神蹟的本質,神蹟是見證耶穌身分的明顯指標。耶穌行神蹟和聖經記載耶穌行神蹟的目的,是為了使人對耶穌的身分、耶穌的話語,和耶穌的工作成果產生信心。約翰福音10章25節,耶穌說:「我奉我父之名所行的事可以為我作見證。」只是聽見耶穌話語的猶太人,仍然持續不斷拒絕相信耶穌,約翰福音10章26節「只是你們不信,因為你們不是我的羊。」從約翰福音第1章開始,約翰福音不斷強調一個主題,大部分世人拒絕接受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約翰福音1章5節「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這個主題在約翰福音中反覆出現,就連理論上最應該接待上帝兒子的以色列國猶太人,都拒絕接受耶穌這位受天父上帝差遣的彌賽亞,約翰福音1章10到11節「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著他造的,世界卻不認識他。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約翰福音12章38節「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主啊,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主的膀臂向誰顯露呢?」使徒約翰告訴我們為什麼世人、猶太人普遍都拒絕上帝兒子耶穌基督的原因。「應驗先知的話」表示猶太人─他們是不信世人的代表─大部分不信耶穌,是出於上帝至高絕對的主權。對於大部分猶太人拒絕接受耶穌,早期教會曾經感到相當困惑,這些人名義上是上帝百姓,整個民族都與上帝立過約,為什麼竟然不接受自己期盼多年的彌賽亞?擁有上帝律法的猶太人不是應該要歡喜快樂地接受耶穌嗎?對於這個問題,使徒保羅在羅馬書9到11章,從上帝的揀選、上帝的預定來回答這個問題。使徒保羅用雅各和以掃這對雙胞胎兄弟當例子,羅馬書9章11節「雙子還沒有生下來,善惡還沒有做出來,只因要顯明神揀選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為,乃在乎召人的主。」18節「如此看來,神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叫誰剛硬就叫誰剛硬。」11章5到6節「照著揀選的恩典,還有所留的餘數。既是出於恩典,就不在乎行為;不然,恩典就不是恩典了。」只有上帝的恩典能重生改變罪人的心,一個原本敵對上帝的人,只有靠上帝的恩典,才會願意謙卑下來,承認上帝的主權,承認自己死在過犯罪惡之中,需要耶穌基督的拯救。如果沒有上帝的恩典,我們人只會選擇反對上帝、不信上帝、拒絕上帝也拒絕上帝差遣的耶穌基督。然而上帝沒有欠任何人恩典,恩典顧名思義,就是人不配得到的恩惠,沒有人配得到上帝的恩典,上帝也沒有義務給任何人恩典,上帝憑著自己至高的主權,因為愛的緣故,把恩典賜給祂要憐憫的人,不賜給祂不要憐憫的人。至於誰是上帝要憐憫的人,誰不是上帝要憐憫的人,聖經告訴我們這是上帝的奧秘,不叫人知道,重點在於我們自己要相信耶穌,進入上帝憐憫人的行列之中。
耶穌時代猶太人的不信,是為了應驗舊約先知預言,上帝早就知道耶穌降臨的時候,猶太人會大規模拒絕相信耶穌,時候到了事情果然照著上帝的話語應驗。約翰福音引用以賽亞書53章1節「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耶和華的膀臂向誰顯露呢?」先知以賽亞預言上帝的僕人來臨時,將要受到令人驚訝的對待,雖然上帝自己要高舉祂的僕人,但是列國的人卻要藐視、拒絕上帝差遣的僕人,以賽亞書53章3節「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上帝的僕人沒有令人羨慕的外型,以賽亞書52章14節「許多人因他驚奇;他的面貌比別人憔悴;他的形容比世人枯槁。」53章2節「他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乾地。他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這位上帝僕人完全不使用任何人間看為有效、成功的勝利方程式,上帝僕人不靠外貌、不靠社會地位、沒有財產、沒有軍隊、沒有政治勢力的支持。雖然沒有世人看為成功的必要條件,上帝僕人的作為卻要使世人大大驚奇。以賽亞書53章4到9節「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他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因受欺壓和審判,他被奪去,至於他同世的人,誰想他受鞭打、從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過呢?他雖然未行強暴,口中也沒有詭詐,人還使他與惡人同埋;誰知死的時候與財主同葬。」這些預言都應驗在耶穌基督身上。
這位上帝僕人甘願捨棄自己的一切,奉獻一切自己所有,不為自己爭取什麼、爭辯什麼。這位上帝僕人因為身體、靈魂都受盡痛苦,所以外貌比別人憔悴枯乾。這位上帝僕人甘願成為最卑微的人,卻被上帝升為至高,以賽亞書52章13節「我的僕人行事必有智慧,必被高舉上升,且成為至高。」最卑微的人升為至高,從世人的眼睛來看,是不可思議的事。明太祖朱元璋也是出身卑微,但是靠著軍隊為他流血打仗,最後登基成為皇帝。耶穌不是這樣,耶穌乃是自己死在十字架上,死的時候一無所有,連身上僅存的外衣和裡衣都被人奪走,然而就是這樣的耶穌,被上帝高舉升為至高。上帝僕人的事蹟使世人大大震驚,覺得不可思議、難以理解接受,因此先知以賽亞感嘆說:「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耶和華的膀臂向誰顯露呢?」上帝的作為遠遠超越人所能想像與明白。儘管如此,馬可福音10章27節安慰我們,「在人是不能,在神卻不然,因為神凡事都能。」先知以賽亞預言的上帝僕人就是耶穌基督,「我們所傳的」指向耶穌基督的教導,「耶和華的膀臂」指向耶穌基督的神蹟。猶太人聽見耶穌基督的教導,看見耶穌基督行的神蹟,卻還是拒絕接受耶穌基督的啟示。
約翰福音12章39到40節「他們所以不能信,因為以賽亞又說:主叫他們瞎了眼,硬了心,免得他們眼睛看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約翰福音繼續引用以賽亞書,解釋猶太人不能相信耶穌的原因,這個原因對世人也適用。這次引用的是以賽亞書6章10節「要使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發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便得醫治。」以賽亞書第6章內容是記載以賽亞蒙召作上帝先知的經歷,以賽亞在異象中看見上帝聖潔的榮耀,接著發現自己是汙穢骯髒,應當滅亡的罪人。以賽亞悔改在上帝的寶座前,上帝就潔淨以賽亞的罪惡,然後呼召以賽亞成為上帝差遣的人。以賽亞回應上帝的呼召,對上帝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以賽亞回應呼召以後,上帝卻啟示以賽亞,所傳的信息將被人藐視、忽略、充耳不聞,人們將拒絕以賽亞從上帝領受的啟示。以賽亞從事奉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事工會失敗,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是失敗。上帝任憑人的心剛硬,不施恩給拒絕上帝、敵擋上帝的人,好像從前法老硬著心,不釋放以色列人,直到上帝降下十災審判埃及、審判法老,法老才暫時願意釋放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等到以色列人一走,法老又立刻後悔,派兵追趕以色列人,卻被上帝消滅在紅海裡,這樣才阻止法老繼續奴役以色列人。從前是法老硬著心,拒絕聽從上帝的話。到以賽亞的時代,換以色列人成為新一代的法老,硬著心拒絕接受上帝的話。到耶穌的時代,猶太人重複祖先的罪,一樣像法老硬著心拒絕上帝的話。不只以色列人、猶太人這樣,其實我們都是法老,沒有上帝的恩典,誰也不會接受上帝的話,即使是現在信了耶穌,我們也還沒有完全順從上帝的話語。
按照以賽亞書6:10的次序,以賽亞先提到人的心,第二是耳朵,第三是眼睛,再倒過來講這三樣的功能,看見、聽見、明白。約翰福音引用以賽亞書的時候,省略耳朵和聽見這個組合,目的是突顯眼睛看見和心裡明白,群眾明明看見耶穌行神蹟,卻不明白神蹟真正的意義是指向耶穌基督。沒有聖靈在人內心施行有效的呼召,人就缺乏內在的信心與外顯的神蹟調和,使人歸向耶穌基督蒙恩得救,與上帝和好,成為上帝兒子,進入上帝國度。上帝的至高主權沒有排除人自己的責任,上帝沒有阻止人信耶穌得救,但是除非上帝施恩,沒有任何一個罪人會自願謙卑自己,認罪悔改接受耶穌基督成為生命的主和救主,所以我們必須為人得救禱告,求主施恩憐憫。耶穌的存在迫使人做出選擇,相信或者不相信,並且人必須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永生或者永刑,天使曾經有過類似的選擇,有些天使選擇背叛上帝,結果永遠沉淪,永遠活在上帝震怒的審判下受痛苦,另外一些天使選擇順服上帝,結果蒙上帝永遠保守,永遠順服上帝不會犯罪墮落,活在上帝榮耀國度之中。羅馬書告訴我們,上帝的救贖計畫是從猶太人到外邦人,等到外邦人得救的數目滿足,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羅馬書11章25到26節「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這奧祕(恐怕你們自以為聰明),就是以色列人有幾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於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上帝有一個完整的救贖計畫,這個計畫會在歷史中逐漸完成,最後整個犯罪墮落的人類歷史要被上帝的新天新地終結替代。
約翰福音12章41節「以賽亞因為看見他的榮耀,就指著他說這話。」「這些話」是指前面引用的以賽亞書53章1節和6章10節。先知以賽亞在上帝的啟示中,看見幾百年後要來的耶穌基督的榮耀。以賽亞看見將來上帝僕人要受苦、被人拒絕、犧牲自己的生命、擔當多人的罪孽、被高舉進入榮耀、成為至高。幾百年後耶穌基督果然按照先知以賽亞的預言,在事奉的過程當中一一應驗聖經,被人拒絕、受苦、被釘十字架、復活升天、被高舉坐在上帝寶座右邊,這一切都是耶穌基督的榮耀彰顯。
約翰福音12章42到43節「雖然如此,官長中卻有好些信他的,只因法利賽人的緣故,就不承認,恐怕被趕出會堂。這是因他們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雖然大部分人不相信耶穌,還是有少部分人願意相信,約翰福音1章10到13節「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著他造的,世界卻不認識他。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慾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神生的。」雖然有些官長願意相信耶穌,他們內心卻仍有顧忌,不敢公開承認信仰,因為他們害怕法利賽人。約翰福音9章22節「因為猶太人已經商議定了,若有認耶穌是基督的,要把他趕出會堂。」信耶穌的官長怕被趕出會堂,失去現在有的身分地位和生活享受,所以不敢公開承認耶穌。不過官長中也有像尼哥底母和亞利馬太人約瑟這樣的人,他們在耶穌死後出面,合力埋葬耶穌,公開表達自己對耶穌的信心。不敢公開承認耶穌,表示他們的信心不堅定、不完全,甚至可能只是假信心,約翰福音告訴我們,不敢承認根本的原因是「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因為「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所以沒有勇氣在人面前遵行上帝旨意,沒有勇氣活出與世人不同的新生命本質,沒有勇氣堅持所信的真理,只好過一個同流合污的生活,甚至還因此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兩邊都不得罪。耶穌在約翰福音5章41到44節說:「我不受從人來的榮耀。但我知道,你們心裡沒有神的愛。我奉我父的名來,你們並不接待我;若有別人奉自己的名來,你們倒要接待他。你們互相受榮耀,卻不求從獨一之神來的榮耀,怎能信我呢?」今天我們講到這裡,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