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上個禮拜我們講了創世記第1章上帝頭3天的創造,今天我們要繼續講第4到7天的部分。創世記1章1節「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在一片空虛混沌,淵面黑暗中,「上帝的靈運行在水面上」,使一切產生改變。上帝用言語創造世界。第一日上帝分開光暗晝夜。第二日上帝造出空氣,隔開空氣以上的水,和空氣以下的水。第三日上帝聚集地上的水,使陸地露出水面,又使地生出「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這是前三日的創造。上個禮拜我們講到這裡,現在我們繼續往下講。
創世記1章14到19節「神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並要發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這樣成了。於是神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又造眾星,就把這些光擺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管理晝夜,分別明暗。神看著是好的。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四日。」在創造的第四天,上帝用話語使日月星辰顯現出來。我們記得在第一日的創造,上帝創造了光,使光照進黑暗大地。上帝將光暗分開,有晚上,有早晨。第二日、第三日也都有晚上,有早晨。既然前三日都有晚上,有早晨,上帝在第四日「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又造眾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要記得,創世記是3千多年前,上帝透過摩西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時啟示的。那時候沒有現代天文知識,即使上帝講天文學,大家也聽不懂。因此上帝啟示摩西,是從人在地上看的角度,描寫天地被創造的過程。上帝第四日造兩個大光和眾星,意思不是說太陽、月亮、星辰在地球存在以後才誕生。乃是說從地上的角度來看,第一日到第三日只能分別光暗,還不能清楚辨別天上的星體。直到第四日,整個天空大氣才穩定下來。天空清澈了,可以清楚看見太陽、月亮,和充滿星星的夜空。也許這和第三日被創造的植物有關。前三天都有晚上,有早晨告訴我們,太陽、月亮、星星都已經存在了,只是從地上看不清楚,直到第四天才能看清楚。
上帝使天空出現太陽、月亮、星星的目的,在於「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並要發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上帝使日月星辰出現在天空,目的不是要人透過日月星辰的排列,推算猜測人的命運,不是要人去敬拜事奉這些受造物。上帝創造的目的是透過日月星辰,為時間定下清楚的界限刻度。透過天體固定循環運行,我們可以區分出年、月、日的時間。我們可以在固定的空間環境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季節循環,按時耕種、收穫、休息。上帝透過制定時間的規律,為萬物定下生活作息的規律。日月星辰除了定時以外,還有發光照明的功能,白天有太陽,晚上有月亮星辰。晚上雖然黑暗,卻不是毫無光芒,完全漆黑一片。夜晚黑暗中仍舊有微弱的光,可以作為指引。在古代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日月星辰一直是長途旅行和航海重要的定位指標。經文告訴我們,事情按照上帝所說的成就了,並且「神看著是好的」,「有晚上,有早晨」。這是上帝第四日的創造工作。
創世記1章20到23節「神說: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鳥飛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神就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各樣有生命的動物,各從其類;又造出各樣飛鳥,各從其類。神看著是好的。神就賜福給這一切,說:滋生繁多,充滿海中的水;雀鳥也要多生在地上。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五日。」創世記敘述第五天的創造時,使用1章1 節的動詞「創造」,表示這是一個新階段的創造。在27節上帝造人時,我們會第三次看見這個動詞。上帝用話語在第五天創造一切在水裡游和天空飛的生物。經過前四天的預備,地球已經適合動物居住。從第五天開始,上帝創造有生命氣息的活物在這個世界。這段經文告訴我們,生命氣息的產生來自上帝的命令。可能有人會想起第三天上帝不是創造了植物嗎?在創世紀第一章的記載裡,植物和動物是用不同的字做出區分。「生命的動物」、「活物」,甚至是「有靈的活人」和植物是不一樣的。在天空與水中的各種動物中,經文特別提到「大魚」。大魚是一種巨大的海洋生物,我們不清楚牠實際上是什麼動物,然而我們知道古代迦南人把牠當作神明偶像來崇拜。創世記告訴我們,人把可怕的巨獸當作神明來崇拜,這些巨獸本身卻不是天地萬有的創造主,因此不應當受到人的崇拜。牠們也只是受造物,是由一位創造宇宙時空,天地萬有的上帝創造出來的。上帝能夠掌管這些海中巨獸。上帝賜福給祂所造的一切活物,要牠們「滋生繁多,充滿海中的水;雀鳥也要多生在地上」,「有晚上,有早晨」。這是上帝第五日的創造工作。
創世記1章24到31節「神說:地要生出活物來,各從其類;牲畜、昆蟲、野獸,各從其類。事就這樣成了。於是神造出野獸,各從其類;牲畜,各從其類;地上一切昆蟲,各從其類。神看著是好的。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神說: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至於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並各樣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將青草賜給他們作食物。事就這樣成了。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第六天的創造工作類似第三天,都是兩階段雙重的創造。第三天上帝聚集地上的水,使陸地露出來,又使地上長出各樣植物。第六天上帝在地上創造出各樣動物,包括家畜、昆蟲,和野獸,接著又創造出人。上帝創造的所有動物,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游的,牠們都是「各從其類」。每一種動物都是獨特的種類存在,彼此不會互相混淆。現在我們知道每種動物的DNA都是不一樣的,不同種的動物不能互相繁殖。即使是相近的動物,例如馬和驢,牠們雖然能生出騾子,騾子和騾子卻生不出下一代。上帝的創造到這個階段,大地已經不再混沌沒有秩序,不再空虛沒有植物動物。上帝已經創造出一個充滿秩序,充滿內容物,充滿生命氣息的美麗新世界。「神看著是好的」,然而上帝的創造工作還沒有全部完成。
上帝預備好一切之後,在第六日開啟第二次創造。上帝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我們」這個用語隱含了三位一體的奧秘。上帝要按照自己的形象、樣式造人,這說明人是上帝創造的高峰。如果上帝創造的世界裡缺少人,就不夠完美,沒有辦法從好成為甚好。什麼是上帝的形象樣式呢?是不是上帝有物質的身體,有眼睛、鼻子、嘴巴?人按照上帝的形象樣式被造,所以也有身體,有眼睛、鼻子、嘴巴?不是這樣。聖經說「神是個靈」,既然上帝是靈,上帝就沒有物質的身體。那麼上帝的形象樣式是什麼呢?以弗所書4章24節「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聖經清楚告訴我們,原來上帝的形象樣式就是真理的仁義和聖潔。真理、仁義、聖潔不是物質身體,真理、仁義、聖潔是上帝屬靈生命的本質。上帝就是真理的本體,上帝就是仁義的本體,上帝就是聖潔的本體。上帝按照自己的真理,按照自己的仁義,按照自己的聖潔,創造出與上帝本性相似的人。上帝是真理,因此人有理性能明白真理,知道自己該按真理而行。上帝是仁義,因此人有良心能知善惡。上帝是聖潔,因此人有道德倫理,有所為有所不為。人被造與上帝相似,而不是相同。人雖然與上帝相似,卻與上帝有根本上的不同。上帝是創造主,人和萬物一樣都是受造物。然而人與萬物不同,因為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樣式造的。創造主和受造物完全不一樣,因此人雖然是按上帝的形象樣式造的,人卻永遠不可能成為上帝。因為人始終是受造物,不是創造主。人是上帝形象樣式的低階類比,像正版卻不是正版。
美國獨立宣言裡有一句「人生而平等」,英文是「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更準確的中文翻譯是「所有的人是被創造而平等」。人怎麼樣平等?每一個人,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貧富尊卑,不分種族國家,通通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創造而有的。「人被造而平等」這句話深深影響近現代民主政治發展,直到今日仍是如此。然而「人被造而平等」的觀念不是憑空而來,乃是根據聖經創世記第1章26到27節而來。「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如果人忘記賦予人上帝形象的創造主上帝,人不可能生而平等,因為這與我們的經驗不符。台北市長說:「人生而平等,這句話其實是放屁。」人不是生而平等,人是被造而平等。在上位者因為敬畏創造主上帝,不敢輕賤同按上帝形象被造的人。恐怕得罪上帝,遭致上帝憤怒審判。但若人離開上帝、忘記上帝,按照上帝形象樣式造的人也就沒有尊貴可言,只有弱肉強食,任人踐踏。離開創造主上帝,民主會逐漸倒退消失,新的野蠻和極權專制將披上文明的外衣再現。
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樣式造人,給予人在受造物中極大的尊貴榮耀。上帝又賜福給人,賜給按祂形像樣式造的人使命,「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上帝要人參與上帝創造人的工作,「生養眾多,遍滿地面」。具有上帝形像樣式的人,要從一對男女開始,充滿整個世界。上帝給人的第二個任務,是要人在這個世界裡,成為上帝的代表,管理上帝所造的世界。上帝將祂所造的一切活物,所有的蟲魚鳥獸都交給人管理。人要代表上帝維護上帝創造的萬物,將上帝設立的和諧秩序施行在全地上。這是上帝起初造人的目的。然而對照現今的世界,我們可以看見人在這項任務上相當失敗,整個世界被我們管理的亂七八糟。至於人失敗的原因,我們留到第3章再講。上帝頒布使命以後,第二次對人說話。「神說: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至於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並各樣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將青草賜給他們作食物。」上帝造人賜給人極大的尊榮,給人偉大的使命,還應許供應人與各樣活物生存所需。上帝不是創造萬物以後,就丟著不管,乃是繼續以祂的大能護理萬有,像慈愛的父親仔細照顧自己所生的孩子一樣。一切受造物也持續仰望創造主上帝,依靠上帝的大能維持存在和生活。事情都按照上帝所說的成就了,並且「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這是上帝第六日的創造工作。
聖經說「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有些人以為上帝在六日之內創造世界是不可能的事,這是小看了上帝的大能。在整個宇宙中,地球比一粒灰塵還要小。從人的角度來說,地球在六日之內的變動雖然劇烈,但是從宇宙宏觀的角度來說,地球上的變化其實很細微,不少天文現象的規模都比這更巨大快速許多。只是當地上有了生命以後,上帝不再讓地上有那麼大規模的快速變化,以免我們無法生存。
創世記2章1到3節「天地萬物都造齊了。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經過六日的創造,「天地萬物都造齊了」。上帝的創造工作完成了,上帝已經在地上建立一個美好的國度,因此上帝創造的工作停止下來,然而上帝護理萬物的工作沒有停止。上帝不是因為工作勞累,需要休息所以停止,而是創造的工作已經完成,不需要再造出之前沒有的新創造所以停止。上帝在第七天停止祂創造的工作,進入安息,並且賜福給第七天。第七天和前面六天不一樣,是不工作進入安息的日子。一週七天的次序由此而來,一週不是五天,不是十天,而是七天。事實上人類歷史中曾經用過一週不是七天的制度,但是最後的結果都是放棄,必須歸回一週七天的循環裡。上帝造人以後,就使人進入與上帝同在的安息中享福。上帝在第七日不再忙於工作,乃是與祂所造的人和萬物一同享受安息。享受彼此的同在和陪伴,享受工作的成果。因此停下一切工作與上帝同在,一同享受安息,是一件神聖的事,也是一件必須的事。每個禮拜有一天的時間被分別為聖,人放下一切工作,專心來到上帝面前親近上帝,是一件蒙福的事,是上帝所喜悅不可少的事。
上帝不但賜福給第七日,還將這日「定為聖日」,顯明上帝何等看重安息的日子。耶穌在馬可福音2章27節說:「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上帝設立安息是為人的益處,如果人沒有安息,只有工作,人很快會精疲力竭,覺得枯乾。因此上帝設立安息的日子,使人放下工作來到祂面前,與其他上帝百姓一同聚集,來親近上帝、敬拜上帝,在上帝的同在中重新得力。上帝將第七日定為聖日,是將時間分別為聖歸祂。因此人在享受安息時,不是只顧休息和娛樂自己,乃是要把時間分別出來,歸給上帝使用。只有在上帝的同在裡,人才能享受真正的安息。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上帝七日的創造我們講到這裡。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