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講創世記22章1到2節。在正式進入22章以前,我們先簡短回顧創世記21章。在21章一開始,亞伯拉罕經過多年等待,終於看見上帝的應許實現。「耶和華按著先前的話眷顧撒拉,便照他所說的給撒拉成就。當亞伯拉罕年老的時候,撒拉懷了孕;到神所說的日期,就給亞伯拉罕生了一個兒子。亞伯拉罕給撒拉所生的兒子起名叫以撒。」幾年後以撒斷奶,撒拉看見夏甲給亞伯拉罕生的兒子以實瑪利對以撒有不軌的舉動。撒拉知道以實瑪利有奪嫡之心,就要求亞伯拉罕把夏甲和以實瑪利趕出家門。「亞伯拉罕因他兒子的緣故很憂愁。」然而上帝告訴亞伯拉罕:「你不必為這童子和你的使女憂愁。凡撒拉對你說的話,你都該聽從;因為從以撒生的,才要稱為你的後裔。至於使女的兒子,我也必使他的後裔成立一國,因為他是你所生的。」有了上帝保證賜福的應許,亞伯拉罕順服上帝的話語,打發夏甲和以實瑪利離開他。在22章最後一個段落,非利士王亞比米勒來見亞伯拉罕。他對亞伯拉罕說:「凡你所行的事都有神的保佑。我願你如今在這裡指著神對我起誓,不要欺負我與我的兒子,並我的子孫。我怎樣厚待了你,你也要照樣厚待我與你所寄居這地的民。」亞伯拉罕願意和亞比米勒立約。在立約的時候,亞伯拉罕另外給亞比米勒七隻母羊羔,作為亞伯拉罕擁有別是巴井產權的證據。到創世記21章結束,上帝給亞伯拉罕的應許得到初步實現。亞伯拉罕得到第一個應許的子孫以撒,也在應許之地得到第一塊土地別是巴井。
創世記22章1節「這些事以後,神要試驗亞伯拉罕,就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裡。」「這些事以後」指的是21章夏甲和以實瑪利被打發離開亞伯拉罕,以及亞伯拉罕在別是巴和亞比米勒立約的事。在創世記22章,亞伯拉罕稱呼兒子以撒為童子。在22章後面我們會看見,以撒成長到一個程度,可以幫爸爸背木柴上山,以撒也有足夠的聰明智慧,可以根據周圍環境,發出問題詢問爸爸。這讓我們知道,創世記22章發生在21章以撒出生後十幾年,以撒已經脫離嬰幼兒階段,現在是一個青少年。「這些事以後」以撒成長為一個青少年,亞伯拉罕的信心也已經達到成熟的階段,可以預備接受上帝進一步的考驗。「這些事以後,神要試驗亞伯拉罕」。在聖經原文裡,「神要試驗亞伯拉罕」這句話特別強調主角是上帝。這位上帝不但是亞伯拉罕的上帝,這位上帝也是主動試驗亞伯拉罕的上帝。這句經文清楚告訴我們,亞伯拉罕接下來遇到的事不是出於魔鬼,不是出於亞伯拉罕自己,不是出於任何其他人,而完全是出於上帝的作為。
在聖經裡,「試驗」這個動詞的主詞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上帝。如果主詞是人,中文聖經通常翻譯成試探。例如出埃及記17章7節「他給那地方起名叫瑪撒(就是試探的意思),又叫米利巴(就是爭鬧的意思);因以色列人爭鬧,又因他們試探耶和華,說:耶和華是在我們中間不是?」以色列人蒙上帝拯救,親眼看見上帝在埃及降下十災,親眼看見上帝為他們分開紅海,讓他們從海中走乾地過去,又把埃及追兵淹沒在紅海裡。他們雖然親眼看見上帝為他們行了許多大神蹟,卻還是十次試探上帝,不聽從上帝吩咐他們的話語。人試探上帝是出於不信,人不相信上帝會成就祂給人的應許,所以不願意順服上帝,不願意按照上帝的話語去做。魔鬼也會試探,牠試探的對象是人。例如在伊甸園裡,魔鬼藉著蛇試探始祖亞當、夏娃,魔鬼的目的是毀壞人、殺害人。魔鬼的試探要人懷疑上帝、不信上帝,以至於犯罪遠離上帝。然而當上帝試驗人時,上帝的目的不是要害人,而是要人終久享福。上帝是為了人永恆的好處。申命記8章15到16節「他曾為你使水從堅硬的磐石中流出來,又在曠野將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是要苦煉你,試驗你,叫你終久享福。」
上帝試驗人是要讓人顯出內心的真實情況,顯明人是不是真心相信上帝,真心愛上帝,願意順服上帝,遵守上帝的話語。申命記8章2節「你也要記念耶和華─你的神在曠野引導你這四十年,是要苦煉你,試驗你,要知道你心內如何,肯守他的誡命不肯。」申命記13章1到4節「你們中間若有先知或是做夢的起來,向你顯個神蹟奇事,對你說:我們去隨從你素來所不認識的別神,事奉他吧。他所顯的神蹟奇事雖有應驗,你也不可聽那先知或是那做夢之人的話;因為這是耶和華─你們的神試驗你們,要知道你們是盡心盡性愛耶和華─你們的神不是。你們要順從耶和華─你們的神,敬畏他,謹守他的誡命,聽從他的話,事奉他,專靠他。」上帝試驗人不是因為上帝不知道人的內心如何,其實需要知道的是人自己。當上帝的試驗來臨時,人會在試驗當中顯明內心真相。如果沒有試驗,每個人看起來都好像很有信心,可是唯有當試驗來臨時,人內心的真實信心才會呈現出來。上帝試驗人的目的不是要控告人沒有信心,相反的,上帝的試驗是要把人的信心顯現出來。在上帝的試驗中,人會知道自己信心的真相,並且受過試驗的信心將成為後人的典範,讓後世的人在前人的信心榜樣中,學習如何敬畏上帝。
上帝試驗人對人還有另一層好處,就是讓人通過試驗以後,屬靈生命更加成長,信心更加成熟。彼得前書1章5到7節「你們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著所預備,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我們的信心是從認識上帝的話語開始。透過上帝的話語,我們相信耶穌基督的救恩,和上帝在耶穌基督裡一切的保守和應許。但是除非我們在生活中經歷上帝話語的真實性,否則我們的信心不會成長。我們需要環境和機會,把聖經的理論實際應用在生活中。只有不斷透過實踐,通過重重考驗,我們才會成長成為一個擁有成熟信心,真正敬畏上帝的人。這就像一個士兵,除了要學習如何打仗,更需要進入真實的戰場打仗。唯有如此才能讓一個新兵菜鳥成為優秀的戰士。在聖經裡,上帝的試驗曾經以許多不同形式出現。例如上帝百姓在曠野裡沒有水、沒有食物。例如假先知用神蹟奇事引誘上帝百姓拜偶像。例如上帝百姓在世人普遍習慣犯罪的環境中,要繼續保持聖潔跟隨上帝。不管是什麼形式,上帝的試驗都是會讓人感到有極大壓力,讓人感到幾乎沒有辦法承擔的事。上帝給亞伯拉罕的試驗正是如此。
上帝怎麼樣試驗亞伯拉罕?首先,上帝沒有事先告訴亞伯拉罕,這是一個試驗。我們今天讀完創世記22章,可以知道事情後來的發展,知道這是上帝是要試驗亞伯拉罕。但是對亞伯拉罕來說,他不知道這是上帝要試驗他。上帝沒有先告訴亞伯拉罕這是一個試驗,因為如果上帝先告訴亞伯拉罕,這個試驗就會失去意義,亞伯拉罕的順服就沒有價值。如果亞伯拉罕事先知道這只是一個試驗,他就不需要使用信心相信上帝,他不需要真正把自己最寶貴的兒子拿出來奉獻給上帝。所以為了讓這個試驗成為一個有效的試驗,上帝的命令必定是突然來到,並且讓亞伯拉罕感到震驚。上帝「要試驗亞伯拉罕,就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上帝呼叫亞伯拉罕,亞伯拉罕認出是上帝在呼叫他,就回答上帝說:「我在這裡。」亞伯拉罕的回應是一個好的回應。在創世記第3章,亞當犯罪以後,上帝呼喚亞當說:「你在哪裡?」亞當的回答是「我在園中聽見你的聲音,我就害怕;因為我赤身露體,我便藏了。」亞伯拉罕回答上帝「我在這裡」,這個回答顯顯出亞伯拉罕與上帝之間有一個信任的關係。亞伯拉罕相信上帝,亞伯拉罕願意順服上帝。不管上帝要亞伯拉罕做什麼,亞伯拉罕都預備好了,願意按照上帝的話語去做。先知以賽亞也是這樣,以賽亞領受上帝的呼召,他的回應是「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創世記22章2節「神說: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上帝呼叫亞伯拉罕以後,第二次對亞伯拉罕說話。上帝說:「你帶著你的兒子。」在聖經原文裡,這句話有一個請,上帝是請亞伯拉罕帶著他的兒子。在舊約聖經裡,上帝一共五次對人說「請帶」,每一次都是要求人去做在人看來難以理解,甚至會認為是不合常理的事。所以當上帝向亞伯拉罕說「請帶著」的時候,上帝是在要求亞伯拉罕做一件非比尋常,超乎亞伯拉罕能夠理解的事。上帝請亞伯拉罕完全信靠上帝,雖然亞伯拉罕難以理解,還是要按照上帝的話語去做。上帝要亞伯拉罕做什麼?要亞伯拉罕把最寶貴的兒子獻給上帝,上帝要亞伯拉罕獻上以撒。以撒是亞伯拉罕一百歲才得到的兒子,人老來得子總會特別愛惜。創世記22章2節稱呼以撒是亞伯拉罕的兒子,而且還是亞伯拉罕「獨生的兒子」。這時候以實瑪利已經離開亞伯拉罕,亞伯拉罕根本不知道以實瑪利在哪裡。所以對亞伯拉罕來說,以撒是他唯一的兒子。以撒不但是亞伯拉罕唯一的兒子,還是亞伯拉罕「所愛的」兒子。以撒是亞伯拉罕所愛的獨生子。上帝三次提到以撒的身份,一次比一次更顯出亞伯拉罕與以撒之間的親密父子關係。上帝知道以撒是亞伯拉罕心裡最寶貝的。
上帝要亞伯拉罕帶著以撒去哪裡呢?「往摩利亞地去」。這裡「往」的用法很特別,在整個舊約聖經裡,只有創世記12章1節和22章2節這樣用。創世記12章1節說什麼?「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上帝要亞伯拉罕揮別過去,離開本地、本族、父家,離開他的親人,把他的未來交在上帝手裡。上帝應許亞伯拉罕,若他前往上帝指示之地,亞伯拉罕將會多子多孫成為大國。在22章2節,上帝一樣要亞伯拉罕往,上帝要亞伯拉罕告別安穩的未來,要亞伯拉罕失去他的獨生愛子以撒,把以撒作為燔祭獻給上帝。在這裡我們可以看見一個一致性,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上帝都要亞伯拉罕把自己完全交在祂手裡,完全信靠上帝為亞伯拉罕所預備的。過去上帝不要亞伯拉罕依靠自己的出生背景,現在上帝不要他依靠兒子以撒。上帝要讓亞伯拉罕知道,雖然應許之子以撒出生了,但是成就上帝應許的仍舊是上帝自己,不是靠眼前的以撒。「摩利亞」這個地名在舊約聖經出現過兩次,第二次是在歷代志下。歷代志下3章1節「所羅門就在耶路撒冷、耶和華向他父大衛顯現的摩利亞山上,就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上、大衛所指定的地方預備好了,開工建造耶和華的殿。」摩利亞地、摩利亞山就是後來所羅門王建造聖殿的地方,因此摩利亞山後來被稱為聖殿山。
上帝要亞伯拉罕帶兒子以撒前往摩利亞地,要亞伯拉罕「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像12章1節的呼召一樣,上帝同樣要亞伯拉罕前往上帝指示之地。然而在22章2節,上帝給亞伯拉罕加上一道清楚的命令,要亞伯拉罕把以撒獻為燔祭。燔祭是舊約獻祭制度中,唯一一種要把祭牲完全焚燒,一點都不能留下的獻祭方式。上帝要亞伯拉罕把以撒獻為燔祭,這是一件令現代人感到毛骨悚然的事。但是在古代世界,包括在亞伯拉罕的時代,獻人為祭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事實上在世界各地,包括古印地安人,包括古代中國,都有殺人獻祭的習俗。列王紀下3章26到27節「摩押王見陣勢甚大,難以對敵,就率領七百拿刀的兵,要衝過陣去到以東王那裡,卻是不能;便將那應當接續他作王的長子,在城上獻為燔祭。」雖然人類早有獻人為祭的傳統,上帝卻明令禁止人這樣做。利未記18章21節規定,「不可使你的兒女經火歸與摩洛,也不可褻瀆你神的名。我是耶和華。」聖經明確禁止獻人為祭,這樣做是上帝極為厭惡,在上帝眼中看為大罪的事。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回頭來看上帝的試驗。其實在上帝整個試驗的計劃裡,上帝從頭到尾沒有要亞伯拉罕真的殺死兒子以撒,把以撒獻為燔祭。最後我們看見,上帝出面阻止亞伯拉罕,讓亞伯拉罕用公羊代替以撒獻祭。上帝試驗亞伯拉罕是要亞伯拉罕完全相信上帝,完全順服上帝。不只是亞伯拉罕,連以撒也必須如此。如果在最後一刻以撒不願意,已經一百多歲的亞伯拉罕,沒有能力以武力強迫以撒就範。
上帝曾經告訴亞伯拉罕:「因為從以撒生的,才要稱為你的後裔。」現在亞伯拉罕在理性上面對一個極大的矛盾,上帝一方面要透過以撒使亞伯拉罕子孫滿堂,另一方面卻要在以撒生下後代前殺死以撒,這樣上帝的應許要如何實現呢?上帝親自向亞伯拉罕發出一個不合常理的要求,這是一個真正的信心考驗。亞伯拉罕必須要做出選擇,他是要放棄信靠上帝,抓住上帝賜下的兒子以撒不放,還是繼續信靠上帝,不依靠看得到、摸得到的兒子以撒?這是上帝給亞伯拉罕的試驗,到底亞伯拉罕願意順服上帝到什麼程度?上帝要亞伯拉罕獻以撒是一個重要的信心考驗,上帝要藉此顯明亞伯拉罕成熟的信心。亞伯拉罕獻以撒將成為一個預表,預表將來上帝為了拯救罪人,甘願犧牲自己的獨生愛子。上帝獨生愛子耶穌基督要真正獻出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命救贖我們這些罪人的命。今天我們講到這裡,下個禮拜我們再繼續講亞伯拉罕的回應。我們一起禱告。
講章聲音檔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dL3wbkESQY&list=PLDnM0_a6tKIerBEo_g_MnI38icVHiM3xe&index=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