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9:1-8
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進入但以理書第9章。在但以理書第7章,巴比倫王伯沙撒元年,上帝啟示但以理從新巴比倫帝國起,一直到末後上帝國度降臨的人類歷史進展。在但以理書第8章,伯沙撒3年,上帝又啟示但以理,從瑪代波斯帝國到希臘帝國,未來4百年將要發生的事,尤其是關於安提阿古4世的事。到但以理書第9章,瑪代波斯王大利烏元年,則是從但以理的禱告開始。等到但以理禱告結束,第9章最後告訴我們,上帝垂聽了但以理的禱告,並且派天使回答但以理,上帝已經定了70個7,要引進上帝永恆的國度。
但以理書9章1到2節「瑪代族亞哈隨魯的兒子大利烏立為迦勒底國的王元年,就是他在位第一年,我但以理從書上得知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耶利米,論耶路撒冷荒涼的年數,七十年為滿。」大利烏王元年是主前539年。但以理書第5章告訴我們,在新巴比倫帝國最後一夜,上帝數算新巴比倫帝國的虧欠。上帝透過但以理通知伯沙撒王,新巴比倫帝國的國祚到此為止,上帝要把國分裂歸給瑪代波斯。當天晚上,新巴比倫帝國最後一位王伯沙撒被殺,瑪代人大利烏取得迦勒底國。迦勒底國就是新巴比倫帝國。上帝使但以理零距離親眼目睹、親身經歷這個歷史轉變的時刻,這為但以理書第9章的故事埋下伏筆。但以理書9章1節說,「大利烏立為迦勒底國的王」。大利烏能作王是因為上帝立他為王。是上帝使新巴比倫帝國滅亡,是上帝使大利烏和瑪代波斯帝國興起,是上帝推動祂的救贖計畫往下一個階段邁進。在但以理書第9章,大利烏被稱為「瑪代族亞哈隨魯的兒子」。亞哈隨魯是大利烏的爸爸,是波斯國王。大利烏是波斯國王之子,同時也是瑪代人的子孫,因為大利烏的媽媽是瑪代王的女兒。
對上帝百姓來說,大利烏以瑪代波斯帝國取代新巴比倫帝國,是一件重要的大事。因為從應許之地擄去上帝百姓的巴比倫傾倒了,上帝審判了從前用來審判上帝百姓的器具。巴比倫軍隊在主前605年打敗猶大,殺死許多以色列人,把猶大王和許多貴族精英擄到巴比倫,但以理和他的4個朋友被擄。主前597年,巴比倫第2次攻打猶大,佔領耶路撒冷,擄走更多猶大百姓和猶大王約雅斤,先知以西結被擄。主前586年,巴比倫第3次也是最後1次攻打猶大,摧毀首都耶路撒冷和聖殿,猶大國滅亡。從主前605年上帝百姓第1次被擄,到主前539年大利烏立為迦勒底國的王元年,中間過了66年。當年十幾歲被擄到巴比倫的但以理,到大利烏王元年已經超過80歲。被擄的上帝百姓大部分死在巴比倫,在巴比倫出生的第一代上帝百姓則超過60歲。在這60多年的歲月裡,上帝百姓一直盼望歸回故鄉,但是在長期的等待中,上帝百姓的信心逐漸消磨。上帝百姓經歷許多失望和沮喪,不曉得上帝的應許什麼時候實現,甚至會不會實現。然而大利烏的出現,改變這個膠著的情勢。現在擄去上帝百姓的巴比倫滅亡了,現在新的國度掌權,現在上帝百姓有新的盼望。上帝百姓盼望結束被擄生活,盼望在新王的統治下,可以重歸故土,重建聖殿和聖城。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但以理打開了耶利米書。但以理讀到耶利米書的預言,「得知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耶利米,論耶路撒冷荒涼的年數,七十年為滿。」但以理是第1次讀耶利米書,第1次知道耶利米的預言嗎?當然不可能。但是從新巴比倫帝國滅亡以後,但以理讀經的眼光不一樣了。但以理從帝國的更替中,看見上帝的作為。但以理知道上帝從前藉先知耶利米說的預言正在應驗。耶利米說了什麼呢?耶利米書25章11到12節「這全地必然荒涼,令人驚駭。這些國民要服事巴比倫王七十年。七十年滿了以後,我必刑罰巴比倫王和那國民,並迦勒底人之地,因他們的罪孽使那地永遠荒涼。這是耶和華說的。」、29章10節「耶和華如此說:為巴比倫所定的七十年滿了以後,我要眷顧你們,向你們成就我的恩言,使你們仍回此地。」但以理現在知道,巴比倫被刑罰滅亡了,70年的期限快到了,耶利米的預言正在應驗。雖然預言正在應驗,但以理也知道上帝百姓不是什麼都不用做,只要坐著不動等時間到,歸回故鄉就會自動發生。上帝百姓必須對上帝做出正確的回應。利未記26章40到42節「他們要承認自己的罪和他們祖宗的罪,就是干犯我的那罪,並且承認自己行事與我反對,我所以行事與他們反對,把他們帶到仇敵之地。那時,他們未受割禮的心若謙卑了,他們也服了罪孽的刑罰,我就要記念我與雅各所立的約,與以撒所立的約,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並要記念這地。」按照上帝的話語,歸回應許之地之前,得罪上帝的上帝百姓,必須要先向上帝承認自己的罪,認罪悔改恢復與上帝的關係。
但以理書9章3到4節「我便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神祈禱懇求。我向耶和華─我的神祈禱、認罪,說:主啊,大而可畏的神,向愛主、守主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按照聖經原文的次序,9章3節應該是「我定意向主神祈禱懇求,禁食、披麻、蒙灰。」但以理看見上帝的作為顯現出來,知道上帝的應許正在應驗,他的反應是立刻順服上帝的要求,以罪人的身分在上帝面前認罪悔改。但以理「定意向主神祈禱懇求」。「定意向」原文直接翻譯是「以臉面對」。但以理不是側著臉,不是背著臉,不是想要禱告又不好意思,不是不敢來到上帝面前。但以理是把臉面向主上帝,朝著耶路撒冷,坦然無懼來到上帝面前傾心吐意。但以理禱告的對象是「主上帝」,「主上帝」這個稱號強調上帝的主權,但以理認識上帝的主權。在80多年的歲月裡,但以理多次看見上帝彰顯出至高主權。但以理知道上帝是萬有的主宰,整個受造界都在上帝的主權治理之下,人間國度和歷史演變全都在上帝主權管理之下。因為這個緣故,但以理向上帝禱告祈求。但以理懇求上帝施恩憐憫,以祂的主權和大能改變情勢,釋放被擄的上帝百姓歸回故土。但以理以行動表明悔改,禁食、披麻、蒙灰都是聖經裡,上帝百姓向上帝哀痛悔改的記號。例如尼希米記9章1節「這月二十四日,以色列人聚集禁食,身穿麻衣,頭蒙灰塵。」、以斯帖記4章3節「王的諭旨所到的各省各處,猶大人大大悲哀,禁食哭泣哀號,穿麻衣躺在灰中的甚多。」
但以理以行動表明這是一個為罪憂傷痛悔的禱告,然而從但以理禱告的內容來看,但以理的禱告卻是從讚美上帝開始。但以理讚美上帝:「主啊,大而可畏的神,向愛主、守主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在認罪悔改之前,但以理先讚美上帝。首先,但以理稱呼上帝是主。這是但以理對上帝很重要的認識,上帝是統管萬有的主,只有主上帝有能力帶來改變。第二,上帝除了是主以外,還是「大而可畏的神」。申命記7章17到21節「你若心裡說,這些國的民比我更多,我怎能趕出他們呢?你不要懼怕他們,要牢牢記念耶和華─你神向法老和埃及全地所行的事,就是你親眼所看見的大試驗、神蹟、奇事,和大能的手,並伸出來的膀臂,都是耶和華─你神領你出來所用的。耶和華─你神必照樣待你所懼怕的一切人民。並且耶和華─你神必打發黃蜂飛到他們中間,直到那剩下而藏躲的人從你面前滅亡。你不要因他們驚恐,因為耶和華─你神在你們中間是大而可畏的神。」上帝藉著摩西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進入曠野之後,上帝告訴以色列人,祂是大而可畏的神。大而可畏的上帝要把迦南人交在以色列人手裡,上帝要把比以色列人多得多的敵人,交給以色列人。上帝要以色列人不要懼怕,要牢牢記住上帝在埃及施行的神蹟奇事。上帝的偉大可畏遠遠超過渺小的人類能夠想像。上帝已經在歷史中,以大能顯明祂能從徹底絕望的環境中,對人施行拯救。
第三,上帝「向愛主、守主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這位大而可畏,掌管全地的主上帝和我們不是沒有關係,上帝與愛祂的人之間有一個約的關係。上帝是守約的上帝。因著這個約,上帝將祂的慈愛施行在人身上,就是那些愛主、遵守主話語的人。在這裡,但以理引用所羅門王的禱告來禱告。列王記上8章23節「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啊,天上地下沒有神可比你的!你向那盡心行在你面前的僕人守約施慈愛。」這是所羅門建完聖殿,奉獻聖殿,站在祭壇前舉手向上帝禱告說的第一句話。所羅門這樣禱告是因為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上帝在西乃山親自向以色列人顯現,親口向以色列人如此啟示宣告自己的本性。出埃及記20章6節「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但以理能夠來到上帝面前禱告,不只是因為上帝是主,不只是因為上帝大而可畏,更是因為上帝是守約施慈愛的上帝。因為上帝信實,因為上帝不背約,所以但以理才能來到上帝面前禱告。但以理求上帝因著這個約,向悔改歸正、愛主守主誡命的人,顯明祂的慈愛。我們之所以能夠禱告,禱告能夠蒙垂聽、蒙應允,是因為上帝永遠不改變,因為上帝信實不違背自己,因為上帝守約施慈愛。即使人違約,上帝也不違約,所以我們才能按照上帝所立的約,來到上帝面前蒙憐憫。
但以理書9章5到8節「我們犯罪作孽,行惡叛逆,偏離你的誡命典章,沒有聽從你僕人眾先知奉你名向我們君王、首領、列祖,和國中一切百姓所說的話。主啊,你是公義的,我們是臉上蒙羞的;因我們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並以色列眾人,或在近處,或在遠處,被你趕到各國的人,都得罪了你,正如今日一樣。主啊,我們和我們的君王、首領、列祖因得罪了你,就都臉上蒙羞。」但以理簡短讚美上帝以後,接著用很長的篇幅認罪悔改。從9章5節到14節,都是但以理認罪悔改的禱告。我們今天會先講到第8節,下次再把剩餘的部分講完。從但以理認罪悔改的內容來看,我們可以看見這不是但以理個人應該認罪悔改的內容。從但以理書我們看見,但以理一直是一個全心全意忠於上帝的人。從年幼的時候開始,但以理就下定決心,即使可能失去性命,也要向上帝保持效忠。但以理向著上帝的這份忠心,一直到年老都沒有改變。事實上我們回顧但以理書第6章,就可以看見但以理為了維持向上帝禱告,寧願被奸人陷害丟進獅子坑,忍受被獅子咬死吞吃的危險,也不願意放棄繼續照常向上帝禱告。但以理書6章10節「但以理知道這禁令蓋了玉璽,就到自己家裡(他樓上的窗戶開向耶路撒冷),一日三次,雙膝跪在他神面前,禱告感謝,與素常一樣。」從個人的角度來看,但以理其實沒有犯這些罪,不需要在上帝面前禁食、披麻、蒙灰,認罪悔改。
但以理這樣認罪禱告不是為了他自己,而是為了他的民族,為了其他的上帝百姓。但以理在禱告中與以色列人認同。但以理在禱告中代表以色列人,來到上帝面前。但以理禱告的時候,不是說「我」怎麼樣,乃是說「我們」犯罪得罪上帝。這是一個在特別時刻的特別禱告。但以理使用5個不同的動詞,涵蓋上帝百姓所犯的不同罪惡。這5個動詞包括「犯罪、作孽、行惡、叛逆」,以及「沒有聽從」。「犯罪」指的是沒有打中目標,我們沒有做到應該做的。「作孽」指的是從正確的路上轉離,我們被罪扭曲走在彎曲的道路上。「行惡」指的是做了違反律法的事,我們做了不應該做的事。「叛逆」指的是違背上帝的旨意,這是對上帝極深的羞辱。上帝百姓怎樣叛逆上帝呢?但以理說是「偏離你的誡命典章」。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後,在西乃山看見上帝降臨。上帝親自向以色列全會眾說話,他們就對摩西說:「求你和我們說話,我們必聽;不要神和我們說話,恐怕我們死亡。」上帝親自顯現說話太恐怖了,所以以色列人希望摩西去聽就好了,摩西轉告就可以了。於是上帝呼召摩西上山,摩西在山上40晝夜,上帝將律法啟示摩西,讓摩西帶下山教導以色列人。
然而以色列人見摩西多日不在,就起了異心。出埃及記32章1節「百姓見摩西遲延不下山,就大家聚集到亞倫那裡,對他說:起來!為我們做神像,可以在我們前面引路;因為領我們出埃及地的那個摩西,我們不知道他遭了什麼事。」在山下留守的亞倫,竟然帶著百姓鑄造金牛犢,向金牛犢守節,獻祭給金牛犢,並且說:「以色列啊,這是領你出埃及地的神。」出埃及記32章7到8節「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下去吧,因為你的百姓,就是你從埃及地領出來的,已經敗壞了。他們快快偏離了我所吩咐的道,為自己鑄了一隻牛犢,向他下拜獻祭,說:以色列啊,這就是領你出埃及地的神。」摩西上山以前,以色列人說我們一定聽上帝透過你吩咐的話。結果摩西上山還不到1個半月,以色列人就把上帝藉著摩西吩咐的話丟在腦後。雖然看見上帝降臨,雖然聽見上帝說話,卻轉眼忘記上帝,做了上帝吩咐他們絕對不可以做的事。他們鑄造金牛犢拜偶像,然後說自己是向耶和華上帝守節,以偶像代替真神。但以理認罪悔改,承認我們「沒有聽從你僕人眾先知奉你名向我們君王、首領、列祖,和國中一切百姓所說的話。」從摩西到但以理,從但以理到如今,上帝百姓的罪都是一樣沒有改變,都是一樣沒有聽從上帝藉著祂僕人向我們所說的話。從君王─國家領導人,到首領─政府各層官員、民間各樣團體主事者,再到普羅大眾一般老百姓,我們就是不聽上帝透過祂僕人傳講的話,我們就是不聽上帝的話。
但以理代表上帝百姓認罪悔改以後,繼續承認上帝是公義的。上帝百姓現在之所以會淪落到國破家亡,聖殿和聖城被徹底摧毀,人民被擄掠流放這樣羞恥的境地,是因為背叛了與上帝所立的約得罪上帝。上帝百姓背約羞辱了立約的上帝,上帝就按照祂的約審判百姓,使上帝百姓臉上蒙羞,正如今日的光景。但以理知道上帝百姓遭受國破家亡這麼大的苦難是罪有應得。百姓受苦不是因為上帝不講理,不是因為上帝不公義,上帝百姓是自作自受活該倒楣。然而得罪上帝的上帝百姓不是沒有盼望,因為上帝在公義的審判以外,憑著自己的至高主權,為祂百姓預留了不配得的慈愛和憐憫。在應該以外,上帝為祂百姓預備了一條不應該的活路。從第9節開始,但以理會在禱告裡加進這個主題,今天我們先講到這裡,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