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進入約翰福音17章。在約翰福音16章最後一節,耶穌啟示自己已經勝了世界,「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17章是耶穌的禱告,耶穌的禱告顯現出16章耶穌已經勝過世界的觀點。17章耶穌的禱告不是愁苦、抱怨、充滿憂愁的禱告,耶穌乃是以長遠得勝的角度和眼光禱告。耶穌知道雖然在成就上帝旨意的過程中會有爭戰衝突,不過真正的得勝始終是屬於耶穌和教會。在17章耶穌的禱告裡,耶穌禱告的主題包括對天父的順服,耶穌要藉著死亡和被高舉來榮耀天父。還有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啟示,天父從世界揀選門徒賜給耶穌。以及門徒在世界的使命,聖父與聖子的合一要成為門徒合一的典範,門徒要蒙保守得勝,最終可以站立在聖父和聖子面前。耶穌的禱告濃縮約翰福音前面16章的重點,不只預備耶穌即將被高舉在十字架上,還指出耶穌要回到天父那裡去,這也是耶穌在最後晚餐與門徒臨別時,對門徒教導講論的重要主題之一。從結構上來看,17章1到5節是耶穌為自己的禱告,17章6到19節是耶穌為門徒的禱告,17章20到26節是耶穌為教會的禱告。
約翰福音17章1節「耶穌說了這話,就舉目望天,說:父啊,時候到了,願你榮耀你的兒子,使兒子也榮耀你;」耶穌說了這話,這話包括耶穌在約翰福音14到16章最後晚餐的講論。耶穌禱告的方式是舉目望天,舉目望天是猶太人傳統的禱告姿勢,猶太人禱告的時候常常採用這種姿勢。約翰福音11章41節「他們就把石頭挪開。耶穌舉目望天,說:父啊,我感謝你,因為你已經聽我。」、馬可福音7章33到34節「耶穌領他離開眾人,到一邊去,就用指頭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頭,望天歎息,對他說:以法大!就是說:開了吧!」耶穌常常使用這種姿勢禱告。路加福音18章13節「那稅吏遠遠的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稅吏在聖殿禱告,連舉目望天也不敢,表示稅吏承認自己不配來到上帝面前,但是稅吏以憂傷痛悔的心,仍然懇求上帝開恩憐憫這個不配蒙恩的罪人。除了舉目望天以外,俯伏在地禱告也是猶太人會使用的禱告姿勢。馬太福音26章39節「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就是俯伏在地禱告。耶穌以俯伏在地的姿勢禱告,表達自己心裡的迫切和痛苦。其實禱告的外表姿勢沒有一定,可以這樣可以那樣,但是禱告的心靈真誠、謙卑、迫切、依靠上帝的心沒有不同。禱告的心比禱告的姿勢更重要。耶穌禱告的時候,稱呼上帝為父。在17章耶穌的禱告裡,父的稱呼一共出現6次。耶穌除了直接稱呼上帝為父以外,隨著耶穌繼續禱告,父的稱呼也進一步改變成為「聖父」或者是「公義的父」。
經文告訴我們,耶穌向天父禱告祈求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願你榮耀你的兒子」。在「父啊!」之後,耶穌禱告首先說的是「時候到了。」時候到了是耶穌開啟17章整篇禱告的前提。在約翰福音前面的章節經文裡,我們看見好幾次耶穌「時候還沒有到」。例如2章4節「耶穌說:母親,我與你有什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7章30節「他們就想要捉拿耶穌;只是沒有人下手,因為他的時候還沒有到。」、8章20節「這些話是耶穌在殿裡的庫房、教訓人時所說的,也沒有人拿他,因為他的時候還沒有到。」不過耶穌的時候不是永遠都不會到,從約翰福音12章23節開始,耶穌便說自己的時候到了。耶穌騎驢駒進入耶路撒冷之後,有幾個上來預備過逾越節的希利尼人要見耶穌,那時候「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耶穌的時候就是天父上帝定下耶穌背負世人的罪惡,被釘十字架受死,被高舉得榮耀的時候。約翰福音12章23到24節「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這兩節經文把耶穌得榮耀和耶穌受死連接起來,在耶穌身上,受死和得榮耀不是分開來的兩件事情。
到約翰福音17章,耶穌解釋得更清楚。耶穌得榮耀就是耶穌回到天上原本與天父上帝同享的榮耀裡。17章5節「父阿、現在求你使我同你享榮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榮耀。」耶穌知道現在天父指定的時候到了。時候到了耶穌不是被動逆來順受,等事情自己發生,耶穌乃是以禱告回應。因為時候到了,所以耶穌禱告。耶穌禱告天父,讓事情能夠按照天父的旨意安排成就,讓聖子耶穌可以照著天父所定的旨意去世。聖子耶穌可以藉著順服天父的安排榮耀天父,成就天父上帝的旨意。在耶穌的眼裡,上帝的主權是人禱告的原因和動力,上帝的主權不但沒有否定、沒有消除人的責任,上帝的主權反而成為人必須盡責的原因,上帝的主權保證人盡責以後,可以得到上帝應許的成果。使徒行傳18章9到11節「夜間主在異象中對保羅說、不要怕、只管講、不要閉口.有我與你同在、必沒有人下手害你.因為在這城裏我有許多的百姓。保羅在那裏住了一年零六個月、將 神的道教訓他們。」保羅在哥林多傳福音的時候,被人抗拒、被人毀謗,保羅就心裡害怕,想要打退堂鼓。但是復活的主耶穌在異象中向保羅顯現,主耶穌賜給應許,堅固保羅的信心。保羅就在哥林多住了一年半,靠著耶穌的話,把哥林多教會建立起來。保羅以行動回應耶穌基督的主權,耶穌的話成為保羅繼續努力的原因和動力,成為保羅做工必定有果效的保證。
耶穌求天父榮耀祂的兒子耶穌,動詞「榮耀」的意思是「披戴光輝」。耶穌求天父為他披戴光輝。耶穌要求的榮耀光輝,不是普通的榮耀,乃是耶穌為了道成肉身,耶穌自我降卑、自我倒空聖子上帝的神性榮耀。耶穌道成肉身沒有捨棄神性,但是耶穌放下自己原有的榮耀,「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現在耶穌祈求天父,回復耶穌道成肉身以前與天父同享的榮耀,就是耶穌在約翰福音17章5節說的,「父阿、現在求你使我同你享榮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榮耀。」在上帝的計畫裡,耶穌釘十字架受死、復活、升天被高舉是不可分割的。耶穌受死和復活不可以分開,耶穌受苦受難和得榮耀不可以分開,耶穌得榮耀必須而且只能透過十字架的道路。關於十字架,對基督徒來說十字架是榮耀的記號,是救主耶穌拯救我們的方式,背十字架是屬靈榮耀的標記。對非基督徒來說,十字架是教會的記號,醫院、慈善機構也會使用十字架當作標誌,甚至十字架也出現在某些國家的國旗,人也把十字架做成首飾配戴在身上。對今天的人來說,我們其實不容易體會古人對十字架的感受,儘管我們可能已經在頭腦上明白。
在耶穌的時代,十字架是死刑的刑具,釘十字架是人類歷史中最殘酷的死刑執行方式。十字架專門用來懲罰罪大惡極的壞蛋,不夠壞的惡人沒有資格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因此對古人來說,十字架是血腥、暴力、殘酷、羞恥的象徵。另外在申命記21章22到23節「人若犯該死的罪、被治死了、你將他挂在木頭上。他的屍首不可留在木頭上過夜、必要當日將他葬埋、免得玷污了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為業之地.因為被掛的人是在 神面前受咒詛的。」從舊約聖經的角度來看,人被釘在木頭做成的十字架上受死,表示這個人是被上帝咒詛的人。可是對耶穌來說,這個受咒詛、被殘酷羞辱十字架死刑,竟然是天父上帝預定使耶穌重回天上榮耀的道路。因為耶穌代替得罪上帝的人被釘十字架受死,上帝的赦免就臨到我們。上帝的憐憫、上帝的公義、上帝的救贖、上帝的慈愛,以人的眼睛和感官可以經歷、可以明白的方式,向世人清楚展現出來。上帝愛罪人愛到願意徹底犧牲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讓沒有罪的耶穌基督,悲慘遭受人類歷史上最兇殘的死刑方式受盡痛苦而死。無罪的耶穌背負世人的罪惡,代替我們受上帝的審判,因為犯罪的人上帝必定審判。藉著耶穌基督,上帝與罪惡被耶穌洗淨的世人和好,凡在耶穌基督裡的人都可以享受上帝的恩典,看見上帝的榮耀和美善,躲避上帝對犯罪之人的怒氣和審判。上帝的榮耀就這樣在耶穌釘十字架受死、復活、被高舉當中顯現出來。
耶穌求的榮耀是創造世界以前,與天父同享的永恆榮耀。這個禱告讓我們知道,耶穌在一切受造物被創造以前就已經存在,那時候其實只有上帝自己存在。這個禱告隱含耶穌是三位一體上帝第二位格聖子上帝的真理。在耶穌的禱告裡,十字架的榮耀和耶穌在創造世界以前,與天父同享的榮耀相連。這樣,耶穌的得勝就在上帝極大無比的榮耀之中完成和顯現。在耶穌向天父為自己的禱告裡,耶穌禱告的最高目的是使聖子榮耀天父。聖子耶穌得榮耀不是耶穌禱告的最高目的,耶穌乃是禱告要透過聖子得榮耀,使天父因此得榮耀。耶穌在十字架上受死,如果沒有成為天父悅納的贖罪祭,如果耶穌沒有恢復與天父同享榮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耶穌同天父所有的榮耀」,天父差派聖子道成肉身為世人贖罪的任務就是以失敗結束。連天父差派聖子都完成不了救贖大功,天父施恩救贖罪人的工作永遠失敗,天父就不能在這件事上得到榮耀。因此耶穌祈求「願你榮耀你的兒子」,是為了天父的旨意能夠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耶穌的禱告是祈求上帝彰顯主權,「使兒子也榮耀你」。耶穌祈求天父榮耀他,乃是表示自己願意順服天父的旨意,甚至是死在十字架上也願意。耶穌祈求天父接受他在十字架上甘心順服到底受死,成為世人的挽回祭和贖罪祭,並且透過十字架的道路,回到創世以前與天父同享的榮耀裡。
最後我們用兩段經文作為結束。羅馬書3章25到26節「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着耶穌的血、藉着人的信、要顯明 神的義.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好在今時顯明他的義、使人知道他自己為義、也稱信耶穌的人為義。」、羅馬書8章1到4節「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裏的、就不定罪了。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裏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律法既因肉體軟弱、有所不能行的、 神就差遣自己的兒子、成為罪身的形狀、作了贖罪祭、在肉體中定了罪案.使律法的義、成就在我們這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身上。」今天我們講到這裡,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