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繼續講約翰福音19章。之前我們講到彼拉多想要釋放無罪的耶穌,但是猶太人卻向彼拉多大喊:「你若釋放這個人,就不是該撒的忠臣。凡以自己為王的,就是背叛該撒了。」猶太人試圖用民意和叛國罪,強逼彼拉多屈服,定耶穌死罪。他們的計策奏效了。彼拉多聽見以後,果然下決心定耶穌死罪,耶穌被帶到一個叫鋪華石處的地方被定罪。彼拉多為了報復猶太人,強逼彼拉多處死耶穌,所以故意挑釁猶太人,對他們說:「看哪,這是你們的王!」其實彼拉多和猶太人都不承認耶穌是猶太人的王。猶太人被挑釁,就大聲喊叫:「除掉他!除掉他!釘他在十字架上!」彼拉多又繼續挑釁:「我可以把你們的王釘十字架嗎?」這時候祭司長們出來回答:「除了該撒,我們沒有王。」約翰福音19章16節「於是彼拉多將耶穌交給他們去釘十字架。」
約翰福音19章17到18節「他們就把耶穌帶了去。耶穌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出來,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髑髏地,希伯來話叫各各他。他們就在那裡釘他在十字架上,還有兩個人和他一同釘著,一邊一個,耶穌在中間。」耶穌確定被判死刑以後,羅馬士兵把耶穌帶出去執行死刑。這時候耶穌第二次被鞭打,就是我們之前說過,耶穌被脫去衣服綁在柱子上,幾個士兵一起用特製的鞭子鞭打耶穌。耶穌所受的每一鞭,都會讓人血肉分離。耶穌被鞭打成重傷以後,羅馬士兵把十字架背在耶穌身上。耶穌背的是十字架橫樑的部分,直樑已經豎立在要釘十字架的刑場上。等耶穌到了刑場,士兵會讓耶穌面朝上躺在地上,兩手伸開釘在十字架的橫樑上。然後士兵會把釘好的耶穌,連同橫樑一起舉起來,把橫樑固定在直樑上。完成十字架刑具,固定好十字架以後,士兵再用釘子釘進耶穌的雙腳,把耶穌的腳固定在十字架的直樑上。這樣作一方面是要支持身體的重量,另一方面也是要增加釘十字架的痛苦。
路加福音23章26節「帶耶穌去的時候,有一個古利奈人西門,從鄉下來;他們就抓住他,把十字架擱在他身上,叫他背著跟隨耶穌。」馬太、馬可、路加三卷福音書記載耶穌前往刑場的過程時,都告訴我們有一個叫做西門的古利奈人,被羅馬士兵叫來替傷重虛弱的耶穌背十字架。但是在約翰福音裡,我們看不見這個替耶穌背十字架的古利奈人西門。不是使徒約翰不曉得這件事,而是約翰福音刻意省略記載。為什麼約翰福音刻意省略呢?這和約翰福音被啟示寫作的角度有關。在前三卷福音書裡,對耶穌的人性有比較多描寫,比較多讓我們看見對耶穌在人性中的受苦和掙扎。這個元素在約翰福音裡不是沒有,但是約翰福音更強調耶穌對天父上帝的獨特關係。約翰福音更把焦點放在天父上帝的絕對主權,以及耶穌對天父上帝的完全順服。因此約翰福音選擇記載耶穌選擇順服,背起天父賜給他的十字架,省略記載後來古利奈人西門的部分。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凸顯耶穌順服天父安排的神學主題,不要我們分心去看西門背十字架。關於耶穌,四卷福音書的記載都是完全正確無誤,但是四卷福音書各有著重要教導的神學主題,因此選擇記載的內容時,會有一些不同取捨,描寫相同事件的時候,會存在不同角度和觀點。
耶穌被帶到一個叫髑髏地的地方,希伯來話叫各各他,另外一個我們熟知的名字叫加略山。加略山是從拉丁文來的名字,意思也是髑髏,就是死人骨頭。耶穌在這裡被釘上十字架。耶穌被判處十字架死刑以後,身上的衣服被脫去,裸體接受鞭打,然後背著十字架走向各各他。現在我們稱呼耶穌走過的這條路叫做十架苦路。在十架苦路上,耶穌多次被羅馬士兵鞭打,士兵用這個方式,逼已經遍體麟傷的耶穌,繼續打起精神往前走。釘十字架的死刑犯必須在大太陽底下,連續曝曬幾個小時,有時候甚至是好幾天,受盡痛苦才會死亡。釘十字架的人,必須以雙手、雙腳上的釘子當作支點,用盡全力撐起全身的體重,才能開胸呼吸到空氣。這個過程不但疼痛異常,還會引起強烈的肌肉痙攣,讓人整個身體不斷扭曲變形。如果撐不住這個過程,釘十字架的人就會因為呼吸不到空氣窒息而死。十字架死刑不讓犯人一下乾淨俐落死去,而是要在漫長痛苦的過程中,在全身劇痛抽筋和呼吸不到空氣中間不斷做選擇,一點一滴折磨犯人,直到犯人體力耗盡再也挺不起來呼吸空氣,因此窒息而死。有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會心臟衰竭而死,有的人在過程中腦部缺血缺氧受損,有的人因為流血過多而死。總之在十字架上的時間拖得越久,痛苦就越長越深。肉體的痛苦還不是最難忍受的,最難過的是人被釘在十字架上時,意識其實是清楚的,能看、能聽、能說、能想、能感受。除了身體上的痛苦以外,受刑人還要承受心靈上的巨大痛苦,赤身露體在旁觀者面前,承受他們藐視、嘲笑、咒罵、羞辱。這個叫做釘十字架,是古代西方世界公認最痛苦、最折磨的死法。
今天我們離耶穌的時代差不多2千年,我們很難理解和體會十字架死刑是怎麼一回事。即使如此,我們可以看見四卷福音書記載耶穌釘十字架的時候,卻都沒有把焦點放在描寫耶穌釘十字架受痛苦的細節上。如果這樣寫,一定可以引起很多人對耶穌的同情,但是聖靈刻意不要使徒這樣寫,因為真正重要的不是這個。真正重要的是耶穌基督為罪人而死,拯救罪人脫離審判免於滅亡。因此福音書雖然告訴我們耶穌在十字架上受苦,卻不花太多篇幅過度記錄相關細節,以免我們分心同情耶穌,忘了自己才是需要被憐憫拯救的罪人。路加福音23章27到28節「有許多百姓跟隨耶穌,內中有好些婦女;婦女們為他號咷痛哭。耶穌轉身對他們說: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為我哭,當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不是耶穌需要我們憐憫,是我們需要耶穌憐憫。耶穌釘十字架的時候,有兩個罪犯和耶穌一起釘十字架,一個在耶穌左邊,一個在耶穌右邊。根據聖經原文,這兩個人的身分是恐怖份子,和之前被釋放的巴拉巴一樣。無罪的耶穌被當作恐怖份子釘十字架,這就應驗先知以賽亞說的:「所以,我要使他與位大的同分,與強盛的均分擄物。因為他將命傾倒,以致於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他卻擔當多人的罪,又為罪犯代求。」以賽亞書53章12節。
約翰福音19章19到20節「彼拉多又用牌子寫了一個名號,安在十字架上,寫的是: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有許多猶太人念這名號;因為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與城相近,並且是用希伯來、羅馬、希利尼三樣文字寫的。」耶穌被判定死刑以後,彼拉多把耶穌的罪名寫在一塊牌子上。當耶穌起程走上十架苦路前往各各他時,大街小巷的群眾都可以看見耶穌被定的罪名。等到了各各他,這塊牌子會被固定在耶穌的十字架上。這種讓人帶著牌子遊街示眾的做法,一方面是警告看見的人不要犯罪,一方面是給被定罪的人一個機會。如果遊街示眾的時候,有人站出來提供有力的證詞,遊街示眾就會立刻中斷,當場重新審理案件。只是在整個十架苦路的過程中,沒有任何一個人出來為耶穌翻案,一方面是因為耶穌必須按照天父的旨意釘十字架完成救恩,另一方面是大家都懼怕得罪祭司長,和一起控告陷害耶穌的宗教領袖集團。畢竟連總督彼拉多都敵擋不住他們,只能違背自己的良心和意願,判處耶穌死罪。耶穌牌子上寫的是「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約翰福音接著加上註解,一個是「有許多猶太人念這名號;因為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與城相近。」耶穌在耶路撒冷城旁不遠的地方釘十字架,時間是猶太人的重要節期逾越節,有許多從各地來的猶太人聚集在耶路撒冷。因此很多人跟著出城,看耶穌被釘十字架,而且閱讀耶穌牌子上寫的罪名。另一個註解是「並且是用希伯來、羅馬、希利尼三樣文字寫的。」希伯來文是猶太人的通用文字,羅馬文是羅馬帝國的官方文字,希利尼文是整個羅馬帝國的通用文字。彼拉多故意要讓全世界的人知道,耶穌為什麼被釘十字架,也要警告真正想要謀反的人,耶穌的下場就是他們的警惕。
約翰福音19章21到22節「猶太人的祭司長就對彼拉多說:不要寫猶太人的王,要寫他自己說:我是猶太人的王。彼拉多說:我所寫的,我已經寫上了。」彼拉多一直堅持耶穌是的罪名是「猶太人的王」,祭司長對這點很不滿意。約翰福音19章15節「他們喊著說:除掉他!除掉他!釘他在十字架上!彼拉多說:我可以把你們的王釘十字架嗎?祭司長回答說:除了該撒,我們沒有王。」祭司長控告耶穌的罪名是猶太人的王,並且他們才剛剛在彼拉多面前承認,「除了該撒」,自己沒有其他的王。這表示他們不願意接受耶穌的王權。他們為了要和耶穌撇清關係,要求彼拉多在已經寫好的牌子上加上幾個字,要寫成「他自己說:我是猶太人的王。」意思是雖然耶穌自稱是猶太人的王,但是以祭司長為首的猶太人並不承認。面對祭司長的要求,彼拉多的反應是「我所寫的,我已經寫上了。」彼拉多不願意更改已經寫好的罪名,這是彼拉多對祭司長和猶太人最後的報復。之前我們講過,彼拉多因為被猶太人以反叛羅馬皇帝的罪名威脅,只好定無罪的耶穌十字架死刑,屈服在猶太人的要求之下,彼拉多因此感到很沒面子。彼拉多一定要討回來,他知道自己稱呼耶穌是猶太人的王,會讓告耶穌的人氣到跳腳,所以三番四次不斷用這個方式刺激告耶穌的人。現在彼拉多再一次使用這個手段,諷刺祭司長和猶太人對羅馬皇帝的假效忠。透過耶穌是「猶太人的王」這個罪名,彼拉多趁機打擊猶太人想要脫離羅馬帝國管轄的野心,諷刺猶太人在羅馬帝國面前其實非常虛弱,毫無反抗能力。祭司長知道彼拉多在諷刺嘲笑他們,所以想要改變耶穌的罪名。彼拉多如果照做,失去面子得就會是彼拉多,因此彼拉多堅決不改,以此報復猶太人。
罪惡使人互相爭競,使人想要占上風、占便宜,不願意謙卑下來。罪惡使人把驕傲自大當作榮耀和能力,把謙卑柔和當作無能卑微而瞧不起。然而在上帝眼中,耶穌基督的確是祂賜給猶太人的王,十字架則是耶穌被高舉的方式。耶穌要在十字架上得到榮耀。事實上除了十字架以外,耶穌不能以其他方式得到天父上帝來的榮耀。耶穌公開事奉以前,曾經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試探。路加福音4章5到8節「魔鬼又領他上了高山,霎時間把天下的萬國都指給他看,對他說:這一切權柄、榮華,我都要給你,因為這原是交付我的,我願意給誰就給誰。你若在我面前下拜,這都要歸你。耶穌說: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他。」魔鬼以世上的榮華引誘耶穌,耶穌卻不願意屈服向魔鬼下拜。耶穌不願意從魔鬼得到任何好處,只願意單單討天父上帝喜悅,單單要事奉天父上帝,走十字架的道路得到榮耀。天國君王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把原本只能使人蒙受痛苦羞辱的十字架,轉變成為得勝罪惡死亡的榮耀標誌。上帝透過彼拉多的手,以三種文字,地方語言、官方語言、通用語言,向全世界宣告耶穌基督就是以色列的王,是墮落人類的救主。耶穌基督透過十字架得勝仇敵作王,並且使我們也與他的得勝有份。今天我們講到這裡,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