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繼續講約翰福音17章。之前我們花了幾個禮拜的時間,講耶穌在17章前兩個主要禱告。這兩個禱告分別是耶穌為自己禱告,以及耶穌為門徒禱告。在這兩個禱告結束以後,接下來耶穌要為相信門徒所傳福音而信主的人禱告。耶穌在17章的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主要禱告,與耶穌為門徒的禱告有關。上個禮拜我們講的範圍是約翰福音17章17到19節,耶穌為門徒成聖禱告。耶穌禱告天父將門徒分別為聖,讓門徒帶著使命向世界宣揚福音。在20到23節,耶穌接著發展門徒成聖傳揚福音的概念,為聽信門徒所傳福音的人禱告。從耶穌的禱告脈絡我們可以看見,耶穌差遣門徒去傳福音,要門徒為耶穌作見證,門徒的見證必定有果效。福音要由門徒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繼續不停向世界作見證。各國、各方、各民將有許多人,因為聽見福音而相信耶穌,以至於教會在地上不斷擴張。這是上帝對教會的心意。我們進入今天的經文,這次先看17章20到21節,22到23節下個禮拜再講。
約翰福音17章20到21節「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裡面,我在你裡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耶穌在20到23節禱告的內容,是祈求所有的門徒都能夠合一,這裡面包括還沒有相信耶穌、歸向耶穌的世人。耶穌祈求天父,讓門徒在合一中可以產生有效的見證,讓世人看見門徒的見證而相信耶穌。約翰福音13章34到35節「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耶穌進一步為將來的門徒禱告,是從耶穌為第一代門徒的禱告延伸而來。耶穌祈求天父,讓所有會成為耶穌門徒的人,都能夠合而為一。這個禱告的範圍極廣,連我們也被包含在其中。甚至我們可以說,這是耶穌親自為我們做的禱告。在約翰福音17章11節,耶穌已經為門徒合一禱告:「從今以後,我不在世上,他們卻在世上;我往你那裡去。聖父啊,求你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現在耶穌祈求天父將這個合一擴展,擴展到所有會成為耶穌門徒的人身上。
這個範圍更大的合一,本質像耶穌先前的禱告一樣,必須在真理和愛裡達到合一。所有耶穌的門徒都要相信、順服在耶穌的啟示之下。不同的是第一代耶穌門徒直接從耶穌領受啟示,後來的門徒則是藉由第一代門徒的見證認識耶穌。第一代門徒的見證非常重要,因為背後有上帝聖靈的權威,聖靈藉著使徒啟示出新約聖經。聖經是一切基督門徒信仰與生活的最高準則,所有的基督徒都必須順服在聖經的權威之下,相信接受聖經為耶穌基督做的見證。上帝使用聖經使教會成長,如果離開聖經,教會就不再是教會。耶穌禱告的合一不是一種靜止的合一,而是教會在成長擴展的過程中,因為相信福音,不同時間、空間、語言、種族、思想文化、社會體系的人,都可以在真道上合一,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加入上帝國度的大家庭。要使許多這麼不同的人合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實上初代教會就曾經為了一點小事鬧過不愉快。使徒行傳6章1節「那時,門徒增多,有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因為在天天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耶穌知道教會會遇到的情況和挑戰,所以事先為教會合一禱告,讓各國、各方、各民可以合一成為一個教會,同享救恩同受榮耀,在信仰真理上合一。
使徒行傳15章記載教會歷史上一件大事,就是第一次普世教會大公會議,全世界教會領袖聚集在一起開會。為什麼要開這個大公會議呢?因為教會遇到不曉得應該怎樣解決的問題,所以聚在一起開會,要明白上帝的心意如何。第一次大公會議召開,是因為教會在理解救恩如何運作上,出現了不同意見。使徒行傳15章1節「有幾個人從猶太下來,教訓弟兄們說:你們若不按摩西的規條受割禮,不能得救。」這件事發生在安提阿教會。安提阿教會的存在是教會歷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因為福音從猶太人流出傳給外邦人。我們知道安提阿教會有兩位重量級牧師巴拿巴和保羅。福音傳開是一件好事,但是隨著福音傳給外邦人,新的信仰問題產生出來。本來教會只有猶太人的時候,所有猶太人都按照摩西律法過生活,生下來就受割禮,還要守節期和潔淨條例。但是當福音傳給非猶太人的時候,教會對於如何對待這些非猶太人的外邦信徒產生不同意見。有一派意見是「你們若不按摩西的規條受割禮,不能得救」,另外一派則是反對這個意見,認為只要單單相信耶穌,不需要再加上守摩西律法、守割禮,就可以得救。對今天的基督徒來說,我們很清楚知道答案是後者。但是對於剛剛發生這個問題的初代教會來說,絕大部分基督徒其實是猶太人,他們從小就被教導要守摩西律法,實際上也盡量照著律法生活。所以初代教會有不少人抱持第一種看法,認為當時還是極少數的外邦基督徒,必須要完全歸化成猶太人,像正統猶太人一樣按照律法生活,才算是真正得救的上帝選民。
使徒行傳15章2節「保羅、巴拿巴與他們大大的紛爭辯論;眾門徒就定規,叫保羅、巴拿巴和本會中幾個人,為所辯論的,上耶路撒冷去見使徒和長老。」感謝上帝,當時安提阿教會的牧師是保羅和巴拿巴。他們為了保守福音的完整性極力爭辯,沒有妥協屈服,否則今天我們信了耶穌以後,都要用猶太人的方式過生活。雖然保羅和巴拿巴為了福音極力爭辯,但是光在地方教會辯論,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兩派意見之間的衝突。雙方都堅持自己的立場不願意退後,沒有一派願意向另外一派靠攏。兩邊也沒有辦法協調出大家都滿意的中見立場,所以只好召開大公會議,把問題提到全體教會的層面一起來討論研究。在大會中間,使徒行傳15章5節告訴我們,「惟有幾個信徒、是法利賽教門的人,起來說:必須給外邦人行割禮,吩咐他們遵守摩西的律法。」在福音書裡,我們看見法利賽人是耶穌的死對頭。所以有法利賽人相信耶穌,成為耶穌門徒,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一件事。上帝的恩典在他們身上彰顯出來。只是這些法利賽人信了耶穌以後,對信仰的認識還沒有完全歸正,還不明白唯靠耶穌恩典白白得救的真正意義。
我們要記得,那時候是新約聖經還沒有被啟示下來的年代。當時的基督徒不像我們,有羅馬書、加拉太書、以弗所書、希伯來書這些新約聖經書卷可以閱讀學習,聖經把救恩的道理講得清楚明白。那時候只有舊約聖經,新約聖經一卷都還沒有,教會只能靠使徒口頭的教導認識耶穌基督、認識救恩。在這樣的環境底下,初代教會產生這種信仰問題,不是一件奇怪的事。經過熱烈並且充分的辯論以後,使徒行傳15章6到11節告訴我們,「使徒和長老聚會商議這事;辯論已經多了,彼得就起來,說:諸位弟兄,你們知道神早已在你們中間揀選了我,叫外邦人從我口中得聽福音之道,而且相信。知道人心的神也為他們作了見證,賜聖靈給他們,正如給我們一樣;又藉著信潔淨了他們的心,並不分他們我們。現在為什麼試探神,要把我們祖宗和我們所不能負的軛放在門徒的頸項上呢?我們得救乃是因主耶穌的恩,和他們一樣,這是我們所信的。」上帝使用使徒啟示救恩的道理。彼得清楚點出問題的癥結,如果要靠行律法得救,這是人不可能做到的事,而且還是試探上帝的大罪。不管從猶太人的歷史,還是現在的生活經驗,都能夠證明這一點。因此無論是猶太人還是非猶太人,都只能靠主耶穌的恩典得救,這是教會的真實信仰。
彼得說完以後,巴拿巴和保羅也出來說話。他們在大會中「述說神藉他們在外邦人中所行的神蹟奇事。」巴拿巴和保羅講述上帝的作為。我們的信仰不是建立在人的理論上,乃是建立在上帝自己的作為上。蒙恩信主的人只能追認上帝的作為,而不是判斷上帝的作為對不對,合不合我的理。當巴拿巴和保羅做見證的時候,大家都安靜不說話。聽他們講論上帝在外邦人身上的大作為,聽上帝怎樣拯救原本與亞伯拉罕無關,與耶穌福音無關的外邦人,使他們轉向主,成為主的肢體,成為教會的一份子。如同使徒行傳11章17節說的,「神既然給他們恩賜,像在我們信主耶穌基督的時候給了我們一樣;我是誰,能攔阻神呢!」巴拿巴和保羅講完以後,最後由主耶穌肉身的兄弟雅各出來做總結。雅各說:「諸位弟兄,請聽我的話。方才西門述說神當初怎樣眷顧外邦人,從他們中間選取百姓歸於自己的名下;眾先知的話也與這意思相合。正如經上所寫的:此後,我要回來,重新修造大衛倒塌的帳幕,把那破壞的重新修造建立起來,叫餘剩的人,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外邦人,都尋求主。這話是從創世以來,顯明這事的主說的。所以據我的意見,不可難為那歸服神的外邦人;只要寫信,吩咐他們禁戒偶像的污穢和姦淫,並勒死的牲畜和血。因為從古以來,摩西的書在各城有人傳講,每逢安息日,在會堂裡誦讀。」
在聖靈的引導之下,教會對救恩做出正確的信仰告白。普世大公教會從此承認,人只有靠恩典得救,靠相信耶穌得救。這次會議清楚否定人靠行為遵守律法得救的空間,行為不能使人得救。因為對救恩有更清楚的看見,所以教會按照對救恩的正確認識立下決議,信耶穌的外邦人不必像猶太人一樣,遵守摩西律法受割禮。耶穌基督釘十字架已經足夠使人得救,不分猶太人外邦人。這次大公會議是一次很美好的見證,後來教會遇到信仰上的問題不能解決時,也效法使徒行傳15章,召開過許多次大公會議。教會在聖靈的幫助下分辨異端,確立真實的信仰,持守純正的救恩。耶穌知道教會會在信仰上遇到問題,所以為教會禱告。因著上帝的保守,教會可以知道和分辨什麼是必須堅持的信仰核心不可退讓,如果退讓就會失去救恩;教會可以知道什麼是不需要堅持的部分,不需要硬性規定普世教會都必須一致遵守。該堅持的要堅持,不該太堅持的不要太堅持,可以給大家保留彈性空間。這樣教會在保持文化多元之時,卻不至於失去在真理裡的合一。
耶穌為教會一切門徒祈求的合一,是以耶穌與天父的合一為原形,就像耶穌為使徒合一禱告的時候一樣。耶穌與天父的合一是一種互相內住的合一,並且透過耶穌的工作向人顯現出來。人透過可以被看見的耶穌,看見那不能被看見的天父上帝。約翰福音14章9到10節「耶穌對他說: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嗎?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怎麼說將父顯給我們看呢?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你不信嗎?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憑著自己說的,乃是住在我裡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天父與耶穌各自擁有獨立、完全的位格,然而祂們卻能完全合一。按照天父與耶穌的合一,門徒之間也有各自獨立、完全的位格。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獨立的思想、情感、意志,可以透過我們的身體表達,然而我們卻共同順服在上帝的啟示之下彼此合一。如同使徒保羅在以弗所書4章1到6節所說:「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
普世教會一切門徒的合一,不但要以耶穌與天父的合一為原形,類比天父與耶穌的合一,耶穌還進一步祈求天父,讓所有的門徒都能夠在天父與聖子耶穌裡面。耶穌說:「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在約翰福音15章,耶穌向門徒講論葡萄樹與枝子的比喻,要門徒完全依靠耶穌,住在耶穌裡面。耶穌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耶穌又說:「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門徒在真理裡合一、門徒與三一上帝合一,這個合一保守我們的救恩,保守我們的生命成長,也保守我們做工的果效。因為耶穌基督釘十字架受難復活升天,三一上帝第三位格聖靈被賜下來給門徒。藉著聖靈內住,我們與三一上帝合一。約翰壹書4章13節「神將他的靈賜給我們,從此就知道我們是住在他裡面,他也住在我們裡面。」在聖靈裡我們可以依靠上帝、仰賴上帝,經歷上帝話語的真實可信。經歷我們如果離了耶穌,的確不能做什麼,沒有聖靈同在能力的彰顯。相反的,我們如果常在耶穌裡面,禱告依靠耶穌基督,耶穌賜給門徒多結果子的應許,我們也可以經歷得到。民數記23章19節「神非人,必不致說謊,也非人子,必不致後悔。他說話豈不照著行呢?他發言豈不要成就呢?」因著門徒的合一,世人可以相信耶穌基督的確是天父上帝差遣而來的救贖主。今天我們講到這裡,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