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15:1-6

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講創世記1516節。在創世記14章,從東方來的4王攻打亞伯蘭姪兒羅得居住的約旦河平原。「四王就把所多瑪和蛾摩拉所有的財物,並一切的糧食都擄掠去了;又把亞伯蘭的姪兒羅得和羅得的財物擄掠去了。當時羅得正住在所多瑪。」「亞伯蘭聽見他姪兒被擄去,就率領他家裡生養的精練壯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便在夜間,自己同僕人分隊殺敗敵人,又追到大馬色左邊的何把,將被擄掠的一切財物奪回來,連他姪兒羅得和他的財物,以及婦女、人民也都奪回來。亞伯蘭殺敗基大老瑪和與他同盟的王回來的時候,所多瑪王出來,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又有撒冷王麥基洗德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他是至高神的祭司。他為亞伯蘭祝福,說:願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賜福與亞伯蘭!至高的神把敵人交在你手裡,是應當稱頌的!亞伯蘭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來,給麥基洗德。所多瑪王對亞伯蘭說:你把人口給我,財物你自己拿去吧!亞伯蘭對所多瑪王說:我已經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華起誓: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只有僕人所吃的,並與我同行的亞乃、以實各、幔利所應得的分,可以任憑他們拿去。」上次講到這裡,現在我們繼續往下講。

創世記151節「這事以後,耶和華在異象中有話對亞伯蘭說: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的賞賜你。」「這事以後」指的是創世記144王與5王之戰,以及後續亞伯蘭救回姪兒羅得的整個事件結束以後。這是創世記記載上帝第4次對亞伯蘭說話。上帝第1次對亞伯蘭說話,是在創世記1213節。上帝呼召亞伯蘭前往所指示之地,應許賜下後裔和土地,使亞伯蘭成為大國,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亞伯蘭得福。上帝第2次對亞伯蘭說話,是在127節。亞伯蘭順服上帝呼召,來到迦南地中部示劍,於是「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上帝第3次對亞伯蘭說話,是在羅得離別亞伯蘭以後。上帝重申應許,要賜給亞伯蘭土地和子孫,上帝應許要使亞伯蘭「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亞伯蘭從4王手中,救回羅德與被擄去的人口、財物以後,上帝第4次向亞伯蘭說話。這次上帝對亞伯蘭說話的時機很關鍵,亞伯蘭雖然以寡擊眾,打敗橫掃四方的4王聯軍,但是亞伯蘭也和4王結下樑子,曝露在被報復威脅的危機之中。在這樣的時刻,上帝透過異象向亞伯蘭保證,上帝會保護亞伯蘭,上帝要亞伯蘭放膽相信祂。當信心的考驗、危難的時刻來臨時,上帝要屬祂的人相信祂的話語。上帝要人在危難中以祂的話語堅固信心,相信上帝的保護、相信上帝的應許必定成就,不受環境影響。

上帝這次「在異象中」向亞伯蘭說話。「異象」這個字在舊約聖經一共出現過4次,1次在這裡,2次在民數記24章,都是記載術士巴蘭說:「得聽神的言語,得見全能者的異象。」最後一次在以西結書13章,以西結責備假先知:「你們豈不是見了虛假的異象嗎?」異象與先知的職份有關,重點在領受上帝啟示的話語。亞伯蘭在異象中領受上帝啟示的話語,這暗示亞伯蘭具有先知的身份。事實上在創世記207節,上帝直接告訴亞比米勒,亞伯蘭是先知。上帝在異象中告訴亞伯蘭2件事,首先是「亞伯蘭,你不要懼怕!」上帝知道亞伯蘭害怕4王聯軍回來報復,所以一開始就告訴亞伯蘭不要懼怕。聖經原文甚至使用命令式,表示上帝是命令亞伯蘭不要懼怕,以此消除亞伯蘭內心的恐懼。約書亞記19節「我豈沒有吩咐你嗎?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在約書亞記第1章,上帝也不斷鼓勵約書亞剛強壯膽,不要懼怕。雖然摩西已經死亡離開世界,但是上帝仍然與約書亞和以色列人同在。上帝必定要實現祂的應許,藉著約書亞使以色列人承受應許之地為業。上帝百姓雖然有上帝的話語,有上帝的應許為保證,但是當環境的困難來臨時,我們還是很容易陷入恐懼,不曉得甚至不相信上帝的話語真的能實現。然而上帝在改變環境以前,先要用祂的話語改變我們懼怕的心。上帝要我們再一次把焦點集中在祂身上,集中在祂的話語上,相信不管環境如何,上帝的話語必定實現。提摩太後書17節「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

上帝首先命令亞伯蘭不要懼怕,接著解釋不要懼怕的原因,因為「我是你的盾牌」。盾牌是打仗的時候,用來防禦敵人攻擊的近身武器。在交戰時,盾牌可以保護人不受到傷害。上帝以盾牌做比喻,告訴亞伯蘭自己是他的貼身防護。上帝的同在要成為亞伯蘭最有力的保護,沒有任何敵人可以勝過上帝這道盾牌,傷害到亞伯蘭。藉著盾牌的比喻,上帝也提醒亞伯蘭,亞伯蘭能勝過所向無敵的4王,不是因為亞伯蘭自己厲害,而是因為上帝與亞伯蘭同在。是上帝把4王交在亞伯蘭手裡,是上帝使亞伯蘭得勝。既然是上帝使亞伯蘭得勝,亞伯蘭就不必,也不能靠自己想要勝過4王回來報復。真正能保護亞伯蘭的只有上帝,只有上帝的同在能保證亞伯蘭不受到報復。除了要保護亞伯蘭以外,上帝還應許「必大大的賞賜」亞伯蘭。。創世記142223節「亞伯蘭對所多瑪王說:我已經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華起誓: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在創世記14章,亞伯蘭得勝歸回以後,為了使上帝的名得到榮耀,亞伯蘭拒絕按照當時的習俗,接收4王從所多瑪王奪去的財產。上帝看見亞伯蘭為祂所做的,因此在15章告訴亞伯蘭,自己必大大賞賜他。亞伯蘭拒絕接受從人來的榮耀,上帝就要親自榮耀亞伯蘭,使亞伯蘭成為富足。

創世記1523節「亞伯蘭說:主耶和華啊,我既無子,你還賜我什麼呢?並且要承受我家業的是大馬色人以利以謝。亞伯蘭又說:你沒有給我兒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後嗣。151節是創世記第4次記載上帝對亞伯蘭說話,1523節卻是創世記第1次記載亞伯蘭向上帝回話。亞伯蘭首先稱呼上帝為「主耶和華」。亞伯蘭深深知道,上帝是他的主。亞伯蘭看自己是上帝的僕人,上帝對亞伯蘭有絕對主權。雖然亞伯蘭在回話中帶有埋怨的意味,但是亞伯蘭沒有忘記上帝才是主,自己只是僕人,必須順服聽從主的話語,遵行主的旨意。如同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向天父上帝禱告時所說的,「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上帝應許要大大賞賜亞伯蘭,然而亞伯蘭回答主上帝:「我既無子,你還賜我什麼呢?」「我既無子」原文直接翻譯是「我去,無兒子」,意思是我快要離開世界了,還是沒有兒子。亞伯蘭是在向上帝埋怨,他已經年老了,卻還沒有親生兒子。既然財產將來都要歸與外人,上帝就算給他再多賞賜,又有什麼意義。亞伯蘭抓住機會,在上帝應許賞賜的時候,向上帝發洩自己內心的憂慮。上帝曾經應許賜給亞伯蘭子孫,應許要使亞伯蘭的後裔多如海邊的沙,但是亞伯蘭等到80多歲,人生都快走到盡頭了,還是一個兒子都沒有。上帝應許的後裔在哪裡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亞伯蘭向上帝提出他的答案:「並且要承受我家業的是大馬色人以利以謝。亞伯蘭又說:你沒有給我兒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後嗣。」既然亞伯蘭沒有親生兒子,他就打算收養一個兒子,讓亞伯蘭的家業,和上帝的應許可以在這個養子身上繼續傳承下去。

創世記1545節「耶和華又有話對他說:這人必不成為你的後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為你的後嗣。於是領他走到外邊,說: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嗎?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上帝聽完亞伯蘭的回應以後,立刻回答亞伯蘭:「這人必不成為你的後嗣。」上帝第一時間否決亞伯蘭收養養子成為繼承人的方案。接著上帝又說:「你本身所生的才成為你的後嗣。」隨著時間過去,亞伯蘭沒有看到上帝的應許實現,所以就想用人的方式,代替上帝實現應許。然而這不是上帝的旨意,上帝的旨意是「你本身所生的才成為你的後嗣。」為了加強亞伯蘭的信心,上帝「領他走到外邊,說: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嗎?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今天因為光害的緣故,我們晚上看不到什麼星星,但是在遠離光害的鄉下、荒郊野外甚至深山裡,夜晚的天空充滿密密麻麻的星星,肉眼難以數算。亞伯蘭的時代沒有光害,所以夜晚星空更是格外清楚。在創世記1316節,上帝用地上的塵沙形容亞伯蘭將子孫眾多,現在上帝更進一步,用天上的星形容亞伯蘭將有數不清的後代。

這是上帝第1次用天上的星比喻亞伯蘭的子孫,比起地上飄忽不定的塵沙,天上的眾星更為固定穩妥,不會改變。因此亞伯蘭可以更加放心,相信上帝的應許必定實現。上帝既然有能力創造天和天上的眾星,也必定有能力賜福給亞伯蘭,使亞伯蘭的後裔多如天上眾星。上帝這次的應許相當重要,後來在創世記22章,上帝再次以多如眾星的比喻,應許通過信心考驗的亞伯拉罕,將有無數子孫。在創世記26章,亞伯拉罕死後,上帝向以撒顯現,重申與亞伯拉罕所立之約。上帝要將應許賜給亞伯拉罕的福,賜給以撒,要使以撒的後裔「像天上的星那樣多,又要將這些地都賜給你的後裔。並且地上萬國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幾百年以後,出埃及的以色列人在曠野拜金牛犢,上帝因此要滅絕整個以色列民族。在此危急存亡之際,摩西向上帝禱告求情:「求你記念你的僕人亞伯拉罕、以撒、以色列。你曾指著自己起誓說:我必使你們的後裔像天上的星那樣多,並且我所應許的這全地,必給你們的後裔,他們要永遠承受為業。」出埃及記3214節「於是耶和華後悔,不把所說的禍降與他的百姓。

創世記156節「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有一位神學家說:「創世記15章是在探討亞伯蘭是否能夠信靠上帝,也是在探討上帝是否能被信靠。信心使亞伯蘭能夠信靠,使上帝可以被信靠。可是沒有把握的信心,會懷疑上帝是否耽延。」亞伯蘭聽完上帝的話以後,就以信心回應上帝,相信上帝必定使亞伯蘭有親生兒子,相信上帝必定使亞伯蘭子孫多如繁星,相信上帝一切應許所賜的福都必實現。亞伯蘭相信上帝有能力兌現自己的諾言,亞伯蘭也相信上帝說一是一,上帝的話語真實可靠。亞伯蘭選擇把自己的安全感建立在上帝的話語上,而不是建立在眼前的環境上。雖然上帝的應許經過多年還未實現,可是上帝不是欺騙亞伯蘭,上帝的應許不是不會實現。亞伯蘭只是還需要繼續等候,等候上帝安排的時間來到。事實上,在上帝這次與亞伯蘭說話以後,亞伯蘭還要再等15年左右,上帝應許給亞伯蘭的後裔才會出生。在151節,上帝命令亞伯蘭不要懼怕,信靠上帝是除去恐懼最好的方式。亞伯蘭聽見上帝的話語以後,內心深處的懼怕、懷疑、埋怨全都消除,轉為安心信靠上帝,等候上帝的帶領。為什麼會有這樣奇妙的轉變?這是一個神蹟,是一個奧秘。有些人能夠以信心回應上帝的話語,有些人卻不能因此產生信心,聽見上帝的話語好像沒聽見一樣,然而主的羊認得主的聲音。

上帝在與亞伯蘭對話的過程中,帶領亞伯蘭走到外面,觀看天上眾星。也許在這個過程中,上帝使亞伯蘭動了敬畏的心。如同詩人在詩篇834節的經歷,「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詩篇191節也說,「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羅馬書120節「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也許在觀看星空的時候,亞伯蘭深受上帝創造的大能震撼。比起上帝創造天地萬有的大能,自己的事只是一件小事,對上帝來說根本毫不費力,然而偉大的創造主上帝卻顧念渺小卑微的人。上帝不只有大能,還關心人,樂意賜福給人。「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亞伯蘭以信心通過上帝的考驗,滿足了上帝對所造之人的期望。人類始祖亞當、夏娃犯罪墮落,就是在信心這關失敗。亞當、夏娃不信上帝的話語,選擇相信蛇的鬼話,亞伯蘭卻不信環境和有限的人類經驗,選擇相信上帝的話語。亞伯蘭信上帝,就此重新正確建立人與上帝之間應有的關係。在整本聖經中,創世記156節是一節非常重要的經文。這是舊約聖經唯一一次直接記載人因信被上帝算為義,然而因信稱義這條路卻貫穿整本新舊約聖經。詩篇321節「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哈巴谷書24節「惟義人因信得生」,羅馬書468節解釋得更清楚,「正如大衛稱那在行為以外蒙神算為義的人是有福的。他說: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主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

羅馬書435節也說,「經上說什麼呢?說: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做工的得工價,不算恩典,乃是該得的;惟有不做工的,只信稱罪人為義的神,他的信就算為義。913節「如此看來,這福是單加給那受割禮的人嗎?不也是加給那未受割禮的人嗎?因我們所說,亞伯拉罕的信,就算為他的義,是怎麼算的呢?是在他受割禮的時候呢?是在他未受割禮的時候呢?不是在受割禮的時候,乃是在未受割禮的時候。並且他受了割禮的記號,作他未受割禮的時候因信稱義的印證,叫他作一切未受割禮而信之人的父,使他們也算為義;又作受割禮之人的父,就是那些不但受割禮,並且按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未受割禮而信之蹤跡去行的人。因為神應許亞伯拉罕和他後裔,必得承受世界,不是因律法,乃是因信而得的義。」加拉太書369節「正如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所以,你們要知道:那以信為本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並且聖經既然預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稱義,就早已傳福音給亞伯拉罕,說:萬國都必因你得福。可見那以信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亞伯拉罕一同得福。」亞伯蘭因信稱義,這就成為所有後世上帝子民因信稱義的典範,成為以色列人與我們這些外邦人共同的信心之父。約翰福音839節「耶穌說:你們若是亞伯拉罕的兒子,就必行亞伯拉罕所行的事。」今天講到這裡,我們一起禱告。


講章聲音檔連結https://youtu.be/xYBcVLATFY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