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繼續講約翰福音15章。在15章一開始,耶穌用葡萄樹和枝子的比喻講解自己和門徒之間的關係。耶穌要門徒像葡萄枝子持續連在葡萄樹上一樣,持續住在耶穌基督裡面,住在耶穌的話語裡,住在耶穌的愛裡,依靠耶穌向天父禱告,結出果子榮耀主名。耶穌要以天父愛他的愛來愛門徒,讓門徒在愛中遵守耶穌的命令而喜樂,這個喜樂不是普通的喜樂,乃是耶穌自己的喜樂要充滿門徒,使門徒的心感到滿足。
約翰福音15章12到13節「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耶穌吩咐門徒要遵守他的命令,並且把所有的命令濃縮為「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門徒能夠彼此相愛,是從對上帝的愛、對耶穌的愛延伸而來。馬太福音22章36到40節「夫子,律法上的誡命,哪一條是最大的呢?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門徒因為愛上帝,所以愛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因為門徒愛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所以願意順服、遵守耶穌的命令,願意努力去實踐彼此相愛的誡命。因此彼此相愛成為門徒是否真誠順服耶穌的試驗,彼此相愛把愛上帝與愛其他門徒連結在一起,不是分開的兩件事,愛其他門徒成為門徒是否真正愛上帝的證明。
約翰壹書4章11到12節「親愛的弟兄啊,神既是這樣愛我們,我們也當彼此相愛。從來沒有人見過神,我們若彼此相愛,神就住在我們裡面,愛他的心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了。」20到21節「人若說我愛神,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愛神的,也當愛弟兄,這是我們從神所受的命令。」耶穌在約翰福音13章34到35節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我們知道,耶穌給門徒的標準是門徒靠自己不可能達到的,因為標準是耶穌愛門徒的愛,是天父愛耶穌的愛。除非枝子連在葡萄樹上,領受葡萄樹的生命,否則門徒靠自己不可能彰顯出天父愛耶穌、耶穌愛門徒的愛。
主耶穌為門徒彼此相愛立下實際標準,「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不久之後,主耶穌就會用生命實踐自己的命令。羅馬書5章8節「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上帝的愛藉著耶穌基督的死向我們顯明。透過約翰福音的經文,我們知道耶穌基督不是為與他沒有關係的人捨命,乃是為他的朋友捨命。儘管我們從前還不認識基督,還在罪惡裡作罪人,作上帝的仇敵,基督卻愛我們,先為我們捨命,上帝永恆的愛就這樣在基督裡向我們顯明。所以在約翰福音15章接下去的經文,耶穌要告訴門徒,誰是他的朋友,誰是耶穌基督要捨命救贖的朋友。主耶穌提醒門徒,愛耶穌的人不是只躲在自己的小天地裡,享受自己與耶穌的關係就足夠的人,愛耶穌的門徒需要和其他愛耶穌的門徒建立關係,一起在基督裡享受彼此相愛的關係。門徒之間的關係不應該是彼此互相比較、互相爭奪、互相把對方踩到腳底下。耶穌教導我們,門徒之間的關係乃是要互相捨己,以基督愛我們的愛來彼此相愛。耶穌在釘十字架以前,把最後的時間拿來教導門徒彼此相愛,遵守耶穌的命令,而不是教導門徒系統神學。耶穌不是認為正確的教義不重要,耶穌乃是強調正確教義必須有的生活實踐。耶穌不要門徒成為冷酷的神學專家,耶穌是要門徒成為充滿愛心和聖潔,在生活中順服主耶穌的門徒,以外在的愛心行動實踐內在的真實信心。
約翰福音15章14到15節「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僕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耶穌清楚定義他的朋友是誰。世俗的朋友關係通常建立在相互幫助或者有共同利益的基礎上,但是耶穌對朋友的定義不是這樣,耶穌對朋友的定義不是興趣相投,不是利害關係。耶穌朋友的特質只有一項,就是順服遵行耶穌的話語。不是順服讓人有資格成為耶穌的朋友,乃是耶穌的朋友身上必定有順服的生命本質,因為「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耶穌和朋友的關係是單向的,耶穌的朋友必定遵守耶穌的話語,但是不可以反過來,門徒不可以對耶穌說,如果耶穌遵守我的話語,才是我的朋友,這是絕對不行的。上帝的朋友、耶穌的朋友是一個尊貴、崇高的特殊身分。雅各書2章23節「這就應驗經上所說: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他又得稱為神的朋友。」聖經稱呼亞伯拉罕是上帝的朋友,可是卻從來沒有反過來說,稱呼上帝是亞伯拉罕的朋友。
摩西也是一樣,出埃及記33章11節「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摩西轉到營裡去,惟有他的幫手─一個少年人嫩的兒子約書亞不離開會幕。」摩西是上帝的朋友,上帝卻沒有被稱為是摩西的朋友。約翰福音11章11節「耶穌說了這話,隨後對他們說:我們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拉撒路是耶穌的朋友,耶穌沒有被稱呼是拉撒路的朋友。不是因為亞伯拉罕、摩西、拉撒路和上帝、和耶穌沒有實際的朋友關係,而是上帝的朋友、耶穌的朋友必須按特定的方式來了解。大衛和所羅門作王的時候,「王的朋友」是一個尊貴、特別的稱呼,「王的朋友」會和朝廷大官的名字擺在一起。在羅馬帝國,皇帝的朋友是一個特殊稱號,比大官還要大。對羅馬皇帝身邊的人來說,如果能被稱為皇帝的朋友,是一件無上光榮的事,很多人擠破頭想要得到這個稱號。如果連成為地上暫時作王的人的朋友,都不是一件普通的事,何況成為天上永恆國度永遠作王,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朋友,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耶穌的朋友是住在耶穌愛裡的人,耶穌的朋友是蒙受耶穌恩典的人,耶穌的朋友也是必須順服耶穌的人,這是一個特別和隆重的恩典。
耶穌繼續講論朋友和僕人的差別。其實在聖經裡「上帝的僕人」是一個尊貴的稱呼,亞伯拉罕、摩西、大衛、但以理、保羅都被稱為上帝的僕人,都是上帝百姓極為尊重的人。上帝僕人必須遵守上帝的命令,就像耶穌的僕人必須遵守耶穌的命令一樣,但是僕人不知道主人為什麼這樣吩咐命令,朋友卻知道主人做事的目的和意義。因此僕人和朋友的分別,不在於有沒有順服主人的命令,而是在於知不知道主人的心意。上帝的心意、耶穌的心意不是靠人自己的智慧聰明可以猜到、可以明白,乃是上帝施恩將隱密的事啟示給人知道,讓直接領受啟示的人,以及被光照明白啟示的人,可以知道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奧秘。耶穌門徒是一群事奉耶穌基督的僕人,僕人必須效忠主人,順服主人的命令,但是耶穌門徒不只是僕人,也是耶穌的朋友,所以可以在遵守耶穌命令的時候,明白耶穌命令的意義,這是上帝賜給耶穌門徒的特別恩典。其實耶穌大可以純粹以上帝的主權命令門徒,要求門徒遵守,只告訴門徒要做什麼,沒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門徒,對門徒分享自己的心。但是耶穌不願意和門徒的關係停留在這個層次,耶穌反而願意視門徒為朋友,把自己的計畫、目的和動機告訴門徒,讓門徒可以分享耶穌的信心,擁有與耶穌交心的特權。
耶穌說自己「不再」稱呼門徒為僕人,表示上帝在歷史中的救贖計畫,往前跨進一大步,進入下一個階段。舊約裡的以色列人雖然與上帝立約,被稱為上帝的僕人,卻不像耶穌的門徒一樣,這麼完整、深入知道上帝的救贖工作。在逾越節晚餐的時候,門徒還不明白耶穌的教導,但是在耶穌三年多的傳道時間裡,已經向門徒清楚啟示自己從天父領受的工作。而且不久以後在聖靈的幫助之下,門徒要充分明白耶穌的啟示,在耶穌開啟的新約救恩框架中,看見上帝的救贖工作怎樣在過去歷史中逐漸顯明,看見耶穌現在怎樣應驗、成全舊約聖經的預言,看見將來整個世界的結局,看見救贖計畫怎樣在末後的審判和新天新地中應驗,看見上帝國度要完全實現。耶穌的門徒要比從前相信上帝的人更加蒙福,更多明白上帝救贖罪人的整個心意和工作。
約翰福音15章16節「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他就賜給你們。」耶穌提升門徒的地位,給門徒前所未有的特權之後,立刻加上補充說明,以免門徒因為所得的恩典太大,變得驕傲自大。在約翰福音裡,「上帝的揀選」這個主題通常出現在耶穌教導門徒要謙卑的時候。約翰福音6章70節「耶穌說:我不是揀選了你們十二個門徒嗎?但你們中間有一個是魔鬼。」五餅二魚以後,許多門徒因為耶穌生命之糧的講論,決定離開耶穌。這時候以彼得為首的十二門徒向耶穌信仰告白:「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我們已經信了,又知道你是神的聖者。」對於彼得的信仰告白,耶穌以自己主動揀選門徒作為回應,提醒門徒能夠領受眾人無法領受的真理,不是因為門徒自己有什麼了不起的智慧能力,不是因為門徒自己心志意志比別人更強,比其他人更愛主,乃是出於耶穌主動的揀選。耶穌主動揀選保守門徒,可以相信領受耶穌啟示的真理,耶穌主動的揀選保守門徒不至於失喪滅亡。所以當門徒顯現出超越眾人的信心和屬靈知識時,不可以因此自高自大,因為一切都是出於上帝主動揀選的恩典。
約翰福音13章18節「我這話不是指著你們眾人說的,我知道我所揀選的是誰。現在要應驗經上的話,說:同我吃飯的人用腳踢我。」這是耶穌在最後晚餐說的話,即使是五餅二魚、生命之糧講論以後留下來的十二門徒,如果沒有先被耶穌主動揀選,也沒辦法真正跟隨耶穌到底。耶穌講了這句話不久以後,猶大就出門去出賣耶穌。在約翰福音15章16節,耶穌同樣以主動的揀選提醒門徒。門徒能夠享有從前歷代聖徒沒有的特權,不是因為他們比亞伯拉罕、摩西、撒母耳、以利亞或者其他先知更敬虔、更愛主,而是因為耶穌主動揀選,耶穌主動施恩給門徒。不是門徒選擇了耶穌,乃是耶穌選擇了門徒。耶穌的啟示讓我們知道,越是蒙恩的人反而越是更要謙卑。哥林多前書15章10節「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並且他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與我同在。」
耶穌主動揀選門徒,不只賜給門徒朋友的身分和親密關係,不只讓門徒可以更清楚知道上帝的計畫和心意。耶穌的揀選也分派差遣門徒,讓門徒可以去和結果子。耶穌分派門徒是一種特別的差派,差派門徒從事傳道的工作。「去」和「結果子」在聖經原文裡是兩個動詞,負責說明耶穌分派差遣的工作內容。耶穌分派門徒出去結果子,就是耶穌差遣門徒出去傳福音領人歸主,果子就是新的悔改歸正歸向耶穌的人。領人歸主是耶穌揀選門徒要達到的目的,每一個蒙受耶穌揀選的門徒,都會在耶穌主動的恩典之下,領受耶穌差派,在耶穌賜給我們的人際關係裡、生活環境裡,出去傳福音結果子,這是上帝在我們身上的心意。耶穌的揀選不是只給使徒、只給傳道人,而是給每一個得救的門徒。揀選使我們能夠明白和相信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救恩,揀選使我們能夠去傳福音,揀選使我們能夠結果子領人歸主,揀選使我們福音果子可以常存,真正得永生信耶穌,不會信到一半就跑走離開耶穌,像賣主的猶大一樣。這一切都是出於耶穌主動揀選的恩典。
果子能夠常存,門徒和新的門徒都可以持續不斷藉著信心,住在耶穌的教訓裡,住在耶穌的愛裡,耶穌和門徒之間可以有親密的聯合。門徒不應該只是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而是接受耶穌差派,帶領其他還在羊圈外的人,進入耶穌基督的救恩裡面,像我們一樣。最後耶穌說:「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他就賜給你們。」這句話和前面「去結果子」,還有「叫你們的果子常存」在聖經原文文法上平行,意思是說門徒蒙揀選受差遣出去傳福音結果子,必須要奉耶穌的名向天父禱告,才會結得出果子。傳福音結果子和禱告不可分開,只有藉著禱告,門徒才能領人歸主,並且果子得以常存。只有依靠上帝的能力才能成就這事,枝子必須連在葡萄樹上,才能夠結果子。耶穌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今天我們講到這裡,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