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上次我們講到帶給以色列人80年太平日子的第二代士師以笏死了之後,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得罪上帝,因此上帝把以色列人交在新的敵人夏瑣王耶賓手裡,夏瑣王耶賓是迦南本地人。進入士師時代,以色列人離開上帝越來越遠,可是以色列的敵人卻離他們越來越近,從前被約書亞制服的迦南人,現在成為制服以色列人的勝利者。夏瑣王耶賓靠著他有9百輛鐵車的強大軍事實力,大大欺壓以色列人20年。以色列人就呼求耶和華。
士師記4章4到5節「有一位女先知名叫底波拉,是拉比多的妻,當時作以色列的士師。她住在以法蓮山地拉瑪和伯特利中間,在底波拉的棕樹下。以色列人都上他那裡去聽判斷。」當以色列人為了被夏瑣王耶賓大大欺壓20年,呼求耶和華的時候,很奇怪的,聖經接下來說的不是「耶和華就為他們興起一位拯救者,」「就是誰的兒子誰。」好像從前額陀聶、以笏的時候一樣。這次上帝的作為不一樣了,不一樣不是因為上帝本身有什麼改變,而是因為以色列人改變,和以前不一樣了。因為以色列人自己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所以上帝回應的方式產生了改變。我們看見,當以色列人呼求耶和華拯救之後,聖經馬上告訴我們的是「有一位女先知名叫底波拉」,這位女先知底波拉是拉比多的老婆,同時也是以色列的士師,聖經說「以色列人都上他那裡去聽判斷。」從以色列人出埃及開始,這是聖經第二次記載女性擔任以色列的領袖,第一次在摩西的時代,摩西的姐姐米利暗示以色列第一位女先知,在以色列人過紅海之後,摩西和米利暗帶領以色列的男人和婦女一起讚美上帝、敬拜上帝。過了2百年之後,上帝興起第二位女先知底波拉,她同時是以色列的審判官,也就是士師。在底波拉之後,聖經第三位記名的女先知叫做戶勒大,那是底波拉5百多年之後約西亞作猶大王時候的事,約西亞王有事求問耶和華,祭司希勒家就帶著一群人去問女先知戶勒大。聖經最後一位記名的女先知是路加福音的亞拿,亞拿在聖殿裡遇到剛剛出生8天的主耶穌,2章38節「正當那時,他進前來稱謝神,將孩子的事對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講說。」雖然耶穌降生才8天,亞拿就到處向人傳耶穌了。對比聖經中的4位女先知,我們可以在底波拉身上看到一個很特別的現象,除了底波拉之外,其他3位女先知都沒有承擔審判、領導以色列人的責任。在米利暗的時代有摩西、亞倫,戶勒大有約西亞王和他的官僚體系,耶穌時代的亞拿就更不用說了,以色列人是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下。只有底波拉一個人和大家不一樣,底波拉之前沒有像她的,底波拉之後也沒有像她的,在大衛王朝的歷史裡曾經有一位太后想要當武則天,成功政變統治國家6年,但是6年後支持大衛王朝的人起來推翻篡位的太后,因為太后缺乏合法治理以色列人的正當性,底波拉卻是上帝親自揀選、親自興起的士師。為什麼底波拉會不一樣呢?
當以笏、珊迦的時代過去之後,以色列人產生了一個轉變,男人不見了,男人在上帝面前好像睡著了,以色列雖然有幾十萬的男人,但是這幾十萬人裡找不到像摩西一樣的人,找不到像約書亞、像迦勒一樣的人,甚至連像俄陀聶、像以笏、珊迦這樣的人都找不到了。新一代的以色列人不再像前輩們一樣,願意用單純的心接受上帝的話語,用單純的心回應上帝的話語。底波拉不是沒有先生,但是上帝沒有使用她先生拉比多作士師,而是使用拉比多的太太底波拉作士師管理以色列人。當男人不願意順服上帝失去肩膀的時候,上帝就興起願意被使用的女人底波拉來做原本上帝交給男人承擔的責任。我們現在的時代也是男人失去肩膀不願意承擔責任的時代。差不多從我父母那一代開始,台灣的經濟好轉,很多男人賺了錢就忘記自己是誰,有了錢就往外跑找女人外遇,丟下家庭的擔子和責任,很多婦女被迫扛起被丈夫丟棄的家庭、孩子,像底波拉一樣擔起責任。但是就像整個士師時代只有一個底波拉一樣,當女人被迫扛起男人丟棄的責任時,女人沒有辦法永遠扛著,到我這一代,還是有很多偉大的女人被迫扛起男人的爛攤子,但是我們越來越多看到,如果男人可以不負責任丟掉自己的家庭孩子,女人為什麼要傻傻地犧牲自己一輩子來扛,女人也要追求自己的人生,像男人一樣,因此我們看到愈來越多的隔代教養。男人女人都不要負責,就把小孩塞給爸媽,反正爸媽會想辦法。這個再發展下去會很可怕,再過一個世代,阿公阿嬤都不在了,就算在也完全沒能力,帶不動孩子了,請問到時候要把人往哪裡塞?大家都不負責就是大家都等著準備負責,等我們老了,孩子們大了,我們就會為自己迎來一個可怕的時代。昨天才有一則新聞,嘉義有一對父子是社會邊緣戶,爸爸載兒子騎車的時候,因為旁邊的摩托車靠太近,後座的兒子突然拿西瓜刀出來連砍2刀,被砍的機車騎士騎車拼命跑,才沒被砍死。我衷心盼望台灣的將來不要繼續這樣惡化下去。
士師記4章6到7節「她打發人從拿弗他利的基低斯將亞比挪菴的兒子巴拉召了來,對他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吩咐你說:你率領一萬拿弗他利和西布倫人上他泊山去。我必使耶賓的將軍西西拉率領他的車輛和全軍往基順河,到你那裡去;我必將他交在你手中。」底波拉這位女士師說話、做事都很有魄力,底波拉住在「以法蓮山地拉瑪和伯特利中間,」這個地方離巴拉家「拿弗他利的基低斯」差不多有2百公里的距離,大約是從這裡(桃園市)到雲林縣的距離。底波拉派人走2百公里的路,穿山越嶺到巴拉家,叫巴拉走2百公里穿山越嶺到底波拉那裡。等巴拉到了,底波拉開門見山對他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有話吩咐你」、「你再走2百公里穿山越嶺回家去招兵買馬,然後上他泊山準備打仗,上帝會把敵人全部的軍隊交在你手裡。」
相較於底波拉的直接、乾脆,巴拉就顯得猶豫不決、缺乏擔當。巴拉這個名字的意思是閃電,拿弗他利的基低斯是一個重要的城市,聖經學者推測巴拉的家在拿弗他利的基低斯是名門望族,因此當巴拉回去的時候,可以很快的招聚一萬人跟他一起上去打仗。相對於俄陀聶、以笏來說,閃電巴拉有很好的家世背景,巴拉背後有豐富的人力物力,現在耶和華上帝透過女士師底波拉傳遞祂的話語給巴拉,要興起巴拉成為新一代的士師,像從前歷史中那些屬靈偉人一樣。巴拉的回應卻和俄陀聶、以笏前兩位士師很不一樣。士師記4章8節,巴拉對底波拉說:「你若同我去,我就去;你若不同我去,我就不去。」在底波拉面前,閃電巴拉好像一個吃奶的小孩,跟媽媽討價還價。巴拉不敢直接違反上帝的旨意說:「我不去。」但是他也不願意乾脆地順服上帝說:「沒問題,我去。」巴拉選了一個他覺得好像比較安全的答案,就是有條件的順服。「你跟我去我就去,你不跟我去我就不去。」從巴拉開始,接下去的士師在回應耶和華上帝的呼召時,都是有條件的順服,基甸要神蹟,耶弗他要權力,參孫根本完全被女色誘惑,在回應上帝、順服上帝這件事上徹底失敗。士師時代的黑暗不是一天造成的,是一代一代的人逐漸沉淪下去,剛開始慢慢地,後來整片垮下去。在俄陀聶和以笏的時代,上帝可以從平民老百姓裡興起士師,因為當時老百姓平均的素質還可以,願意為上帝拼命,可是到了底波拉、巴拉的時代,連以色列年輕一輩的菁英份子都扭扭捏捏,只願意有條件順服,失去不怕死為上帝而活的信心了。
巴拉願意上戰場,前提是女先知要和他一起上戰場,新約時代的舊約聖經希臘文翻譯本在這裡為巴拉補充了一句「因為我不知道耶和華的使者什麼時候會使我順利」。巴拉為什麼不敢自己上戰場,一定要拉個女人陪自己去?因為巴拉對自己沒信心,我跟上帝關係不夠好,戰場上瞬息萬變,萬一上帝說話我沒聽見,延誤了軍機打敗仗,那不就完蛋了。妳底波拉不但是士師,又是女先知,妳跟上帝的關係很好,上帝有話會先對妳說,妳跟我一起去,我就不會不知道上帝的旨意了。巴拉的心態像不像今天很多基督徒的心態?找個神人背書不管做什麼總是比較放心。士師記沒有告訴我們上帝有沒有直接呼召巴拉,就像士師記沒有記載上帝有沒有直接呼召俄陀聶和以笏、珊迦,但是士師記特別記載底波拉和巴拉的對話,這是要突顯出巴拉的不信、懷疑。當上帝藉著底波拉呼召巴拉的時候,巴拉完全不懷疑底波拉冒用耶和華上帝的名呼召他,但是對於上帝呼召的內容,巴拉不信、懷疑了,因為這超出巴拉的理性和經驗,而巴拉的理性和經驗隨著以色列人越來越深入士師時代,已經受到迦南人的汙染了。說到底,就是相信耶和華上帝還是相信迦南偶像的問題。怎麼說呢?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在開戰前已經把戰前的準備、戰爭局勢的發展,和戰爭的結果都預先告訴巴拉了,可是巴拉不相信上帝透過底波拉說的話,特別是戰爭的結果。巴拉覺得自己需要一個能夠通靈直達天聽的人在他旁邊,隨時告訴他該做什麼,他才敢上場打仗。
上帝說:「我必將敵人交在你手中。」什麼叫交在你手中?就是你一定會贏,敵人怎麼打都贏不了你,以色列人不是好像機器一樣,一定要完全符合每一個條件,上帝才會使他們得勝。巴拉對上帝的認識其實比較像台灣民間信仰,在台灣民間信仰裡有很多禁忌,為了不要觸犯禁忌,很多人每天都很小心注意這個、注意那個,就怕一個不小心犯錯,自己就要倒楣了。上個禮拜是農曆七月中元節,很多人都在拜好兄弟,因為不敢不拜,恐怕不拜得罪好兄弟自己倒楣,寧可信其有。不過農曆七月我們不會看到基督徒拜好兄弟,我們自己也沒有拜,因為我們知道上帝是我們的靠山,耶穌基督已經釋放我們得以自由,歌羅西書2章13到15節「你們從前在過犯和未受割禮的肉體中死了,神赦免了你們一切過犯,便叫你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又塗抹了在律例上所寫攻擊我們,有礙於我們的字據,把他撤去,釘在十字架上。既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擄來,明顯給眾人看,就仗著十字架誇勝。」真正的信仰是叫人得自由,而不是把人捆得越來越緊,越來越生活在懼怕之中。巴拉把迦南偶像禁忌的觀念套在耶和華上帝身上,因此他不敢在沒有專業女先知陪伴的情況下,獨自依靠耶和華上帝的話語上陣作戰。面對巴拉的要求,底波拉答應了,但是底波拉也給巴拉的勝利加上附帶條件,士師記4章9節「我必與你同去,只是你在所行的路上得不著榮耀,因為耶和華要將西西拉交在一個婦人手裡。於是底波拉起來,與巴拉一同往基低斯去了。」上帝還是會照祂的話語讓巴拉打勝仗,但是首功閃電巴拉沒份了,上帝要把這個榮耀賜給一個弱女子。當男人不行的時候,上帝就興起願意的女人。底波拉很阿沙力地就跟巴拉回去募兵了。
士師記4章10到13節「巴拉就招聚西布倫人和拿弗他利人到基低斯,跟他上去的有一萬人。底波拉也同他上去。摩西岳父何巴的後裔,基尼人希百曾離開基尼族,到靠近基低斯撒拿音的橡樹旁支搭帳棚。有人告訴西西拉說:亞比挪菴的兒子巴拉已經上他泊山了。西西拉就聚集所有的鐵車九百輛和跟隨他的全軍,從外邦人的夏羅設出來,到了基順河。」這段經文交代了參戰人員,包括夏瑣王耶賓的大將軍西西拉、鐵車9百輛和大軍,以及跟著以色列人進迦南地,摩西岳父的後代希百,希百沒有上場打仗,但是即將在他家發生的事會成為結束戰爭的關鍵,我們下個禮拜會講。還有巴拉率領的以色列人,特別是西布倫和拿弗他利2個支派,我們看見願意和巴拉一起出來打仗的人有1萬人。其實以色列人不是不願意出來打仗、面對敵人,可是大家都在等別人先說話,當以色列人看見巴拉和底波拉出來要領導他們的時候,這些原本隱藏在民間的勇士就站出來了。以色列不是沒有願意付出代價的人,但是他們開始面臨沒有領袖的問題,或者更準確的說,缺乏好的領導人。我們現在的時代也面臨一樣的問題,不只是台灣,整個世界都面臨缺乏好的領導人。
這幾年台灣的經濟發展不太好,很多其他原本落後台灣的國家,都逐漸迎頭趕上,甚至超越台灣,可是我們只有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很多人就懷念起從前帶領台灣經濟起飛的關鍵人物,其中一位是李國鼎先生。李國鼎先生是帶領台灣社會經濟從農業進入工業、進入資訊科技的一大推手,他曾經擔任過經濟部長和財政部長,1960年代他規劃設立加工出口區,1970年代他參與規劃和執行十大建設,1980年代他規劃並且協助成立了新竹科學園區。從現在回頭看,這幾樣政策決定了台灣經濟幾十年的進步和轉型,直到今天台灣經濟還在受惠。因為有這麼大的貢獻,李國鼎先生得到了很多稱讚,例如「財經重臣、科技教父、國之寶鼎、台灣現代化之父、台灣經濟奇蹟的締造者」等等。李國鼎是基督徒,而且是很好、很敬虔的基督徒,現在已經回到天家了。曾經和李國鼎共事過很多年,擔任過他左右手的李模先生說過:「在他幾十年的公務員生涯中,他只看過少數幾位能切實守法的高級公務員,他很慶幸曾經親自追隨過像李國鼎先生這樣有守有為的好官。」「假如沒有李國鼎,台灣不會是這個樣子;假如我們有多一些李國鼎,台灣也不會只是今天這個樣子。」因著信仰的緣故,李國鼎弟兄可以有信心、有勇氣堅持持續做對的事情。李國鼎弟兄寫過兩本書,一本叫做《工作與信仰》,一本叫做《經驗與信仰》,信仰使他能夠一輩子奉公守法、清清白白貢獻一生給國家,讓台灣人民從很短的時間從貧窮變成均富。均富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當一個社會從貧窮成為富有,通常會看到的是貧富不均、貧富懸殊,而不是均富,但是台灣社會曾經做到過,因為曾經有一群像李國鼎弟兄這樣的人,耶和華上帝就大大賜福台灣。
當挑戰臨到的時候,就是檢視我們信心的最好時機。上帝呼召巴拉成為新一帶的士師拯救以色列人,可是巴拉信心不夠,他不願意獨自擔當責任,要求女士師、女先知底波拉跟他一起上戰場,結果上帝宣佈要奪去他的榮耀。上帝呼召底波拉作先知、作士師審判以色列,底波拉二話不說照著去做。上帝呼召李國鼎堅守信仰,見證台灣經濟奇蹟,李國鼎做到了。上帝對我們每個基督徒都有不同的呼召,都有我們一生要完成的使命和事奉,這是上帝對我特別的呼召,是別人不能取代的。這個呼召不只是禮拜天到教會來做禮拜,也包括我們平日的生活,我們的家庭、職場,和學業。上帝呼召我們在生活的每一個層面活出耶穌基督的樣式,這代表我們必須面對壓力,我們必須面對困難,好像巴拉必須面對大將軍西西拉、鐵車9百輛和敵人的全軍;李國鼎必須面對關說、賄賂、長官的壓力、同僚的爭競、部屬的問題、社會的期待。但是就是在這些磨練之中,我們才會經歷到耶穌基督是又真又活的上帝,經歷到耶穌基督十字架的大能如何拯救我這個罪人,認識到我如果離開耶穌會被罪惡黑暗徹底吞噬。當上帝話語臨到的時候,巴拉選擇推卸責任,把責任分一半給底波拉,因為他不敢完全相信上帝的話,後來不但他自己受虧損,在他以後的士師也有樣學樣,對上帝的話越來越沒信心。求主幫助我們,我們不要成為巴拉,乃是要像底波拉,像李國鼎弟兄,當上帝的呼召、上帝的話語臨到我們的時候,我們的回答是「阿門,我願意順服主的帶領。」願主在我們身上成就他樂意成就的事工,顯出祂的榮耀來。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