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我們今天繼續講耶弗他,當以色列人犯罪到一個新高峰的時候,上帝把他們交在敵人亞捫人和非利士人手裡,以色列人就受了很大的苦。在苦難之中,以色列人向上帝悔改,但是被上帝責備他們虛情假意,每次一脫離苦難,馬上又去犯罪。以色列人沒有等上帝為他們興起士師拯救他們,卻靠自己的努力達成共識,邀請被他們趕出去的耶弗他回來帶領他們和亞捫人打仗。耶弗他是大能的勇士,也很會談判,條件談妥之後,耶弗他答應帶領以色列人打仗,開戰前也兩次派人和亞捫王談判,亞捫王說不過耶弗他,就打算來硬的搶土地。
接下來我們看士師記11章29到33節「耶和華的靈降在耶弗他身上,他就經過基列和瑪拿西,來到基列的米斯巴,又從米斯巴來到亞捫人那裡。耶弗他就向耶和華許願,說:你若將亞捫人交在我手中,我從亞捫人那裡平平安安回來的時候,無論什麼人,先從我家門出來迎接我,就必歸你,我也必將他獻上為燔祭。於是耶弗他往亞捫人那裡去,與他們爭戰;耶和華將他們交在他手中,他就大大殺敗他們,從亞羅珥到米匿,直到亞備勒基拉明,攻取了二十座城。這樣亞捫人就被以色列人制伏了。」一路以來以色列人一直靠自己找出路、想辦法,立耶弗他做領袖、做元帥,耶弗他也盡力用他三吋不爛之舌展開外交談判,結果還是避免不了與亞捫人之間的武裝衝突,在耶弗他有進一步的行動之前,上帝突然出手,「耶和華的靈降在耶弗他身上」。人的盡頭是上帝的開始,在人意想不到的時候,上帝主動出手施恩,要拯救以色列人。以色列人找了耶弗他來對付亞捫人,因為耶弗他是一個大能的勇士,但是在上帝的靈降下之前,耶弗他身上始終缺乏上帝的神聖呼召,給他位置的不是上帝,只是以色列人自己,我們看不見耶弗他做為新一代以色列士師的合法性,我們只看見一群想利用上帝,脫離眼前苦難的以色列人,還有趁機透過談判取得地位,透過談判想保持地位的耶弗他。在以色列新一輪的墮落循環裡,除了士師記第10章上帝責備以色列人,長期以來都是虛假悔改以外,我們看不見上帝興起士師拯救以色列人的作為。從前每一代士師故事都有完整犯罪、審判、悔改、拯救四個循環,但從基甸那一代開始,上帝派先知在以色列人悔改時責備他們,四個循環的輪子轉得不是很順,到了耶弗他,悔改和拯救幾乎是轉不動了,以色列人的悔改只剩表面功夫,他們想要自己救自己。但是現在不一樣,上帝再次介入以色列人的歷史,主動施恩拯救他們,繼續推動循環。
上帝這次的作為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儘管以色列人已經爛成這樣,只會對上帝虛情假意做表面工夫應付,實際上每個人都在自我中心盤算自己利益,想盡辦法利用上帝、利用別人,可是上帝還是沒有放棄這樣污穢骯髒的人,雖然上帝對以色列人發怒,還是願意主動施恩拯救以色列人。這裡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屬靈原則,就是上帝的恩典沒有因為人的不配產生改變。如果這個時候上帝沒有出手,我們就不能知道原來上帝的拯救,不是因為人本身配不配得到,乃是因為上帝自己願意主動賜下給予不配的人。如果上帝只救好寶寶,那麼我們很多人都沒希望得救了。在耶弗他之前,士師記記載「耶和華的靈降在某人身上」的士師還有俄陀聶、基甸,俄陀聶是第一代士師,也是士師記裡最好的士師,上帝的靈降在他身上一點都不奇怪,基甸雖然成功之後墮落了,但是他也是一代傳奇人物,因為上帝的靈與基甸同在,基甸可以帶300個人打贏十幾萬人,比蘭陵王還厲害。如果耶和華的靈沒有降在俄陀聶身上,除非我們有俄陀聶、以笏、底波拉,或者至少有基甸的程度,要不然我們怎麼能夠期待上帝的恩典臨到我們身上,上帝的恩典不是廉價的,就算用盡我們所有的一切也買不起,但是上帝的靈降在耶弗他身上,簡單的一句話就把耶弗他以及和他在一起,跟他一樣不配蒙恩的以色列人,同樣帶進上帝的恩典之中。在俄陀聶之後,上帝的靈也降臨在士師記最後一位士師參孫身上,這同樣表示上帝是主動施恩的上帝,上帝施恩的原因不是因為人身上有什麼值得上帝施恩的原因,乃是因為上帝自己是一位願意施恩給人憐憫人的上帝。所以,當我們覺得自己不配來到上帝面前,祈求上帝恩典的時候,這是正確的、正常的,可是我們同時也要記得,上帝就是願意施恩給我們這些不配的罪人,讓我們可以靠著耶穌基督的血洗淨我們的罪,這是上帝在聖經裡給我們的應許,上帝施恩給人本來就不是因為我們配,而是因為祂主動愛人、憐憫人。
聖靈降臨在耶弗他身上,讓耶弗他產生正確的行動回應,耶弗他很快地在基列地到處招兵買馬,號召以色列人起來跟隨他爭戰,如同從前的士師起來吹角,接著耶弗他帶領號召來的以色列人到前線和已經在那裡備戰的同胞會合,準備和亞捫人開戰。開戰之後,耶弗他和亞捫人作戰非常順利,經文告訴我們「耶和華將他們交在他手中,」有了這一句話,接下來戰事的發展就是一面倒,開戰前以為自己穩贏的亞捫人,被原本瞧不起的以色列人徹底打敗,亞捫人被以色列人制伏了。耶弗他的故事發展到這裡,一切都很順利,可是偏偏在聖靈降在耶弗他身上,和上帝把亞捫人交在耶弗他手中兩段之間,加入了30、31節,「耶弗他就向耶和華許願,說:你若將亞捫人交在我手中,我從亞捫人那裡平平安安回來的時候,無論什麼人,先從我家門出來迎接我,就必歸你,我也必將他獻上為燔祭。」耶弗他和基甸一樣,兩個人都有聖靈降在身上,兩個人都因為聖靈降臨打勝仗,可是兩個人也都在正式開戰之前,因為敵人比自己更強大感到恐懼,這個恐懼沒有因為聖靈降在他們身上而消失。耶弗他和基甸一樣,沒有真正相信上帝的心,打仗前基甸一直不斷問上帝:「你是不是真的要藉著我的手拯救以色列人?」耶弗他也是這樣,耶弗他說:「你若將亞捫人交在我手中」,表示他不敢確定上帝到底有沒有要讓他打勝仗,不敢相信聖靈降下的目的就是為了使他們得勝,因此基甸在懷疑恐懼之下向上帝許願羊毛濕了又乾,耶弗他也在同樣的懷疑恐懼之下許願要獻人為祭,背後的動機都是出於不信上帝。
聖經其實沒有反對人向上帝許願,只有說許願一定要還,要不然寧可不要許願。雖然聖經許可人向上帝許願,但是耶弗他的許願並不是出於聖靈的引導,因為:第一、耶弗他許願的動機是出於不信。第二、耶弗他許願的內容違背聖經。聖經是聖靈啟示給人的,啟示聖經的聖靈不會引導人違反聖經。耶弗他為了抓緊上帝,確認上帝能幫他打勝仗,就和上帝做利益交換,耶弗他願意用人來獻祭燒給上帝,表明他的誠意,耶弗他認為人是最高貴的祭物,只要上帝這次保佑他,他願意獻上最高等的祭物給上帝作為交換,甚至關於獻祭的人選,耶弗他都想好了,就是他打勝仗回去第一個出來迎接他的人,可能耶弗他心裡已經知道這個人是誰,因為這不是他第一次出門拼命,不是他第一次拼命勝利回家。
申命記18章10節「你們中間不可有人使兒女經火」,「使兒女經火」是當時其他民族拜偶像獻人為祭的方式,上帝不准以色列人學他們的鄰居用這種方式敬拜上帝,也不准以色列人學她們的鄰居去敬拜偶像,聖經明文禁止用人獻祭。有人可能會用上帝要亞伯拉罕獻獨生子以撒的故事來證明上帝要人用人獻祭,其實不是這樣,當亞伯拉罕要拿刀殺兒子以撒的時候,耶和華的使者從天上呼叫亞伯拉罕,不准亞伯拉罕動手傷害以撒,還為亞伯拉罕預備一隻公羊,讓亞伯拉罕拿來獻祭給上帝,而不是獻上兒子以撒。上帝要的根本就不是用人來獻祭,在亞伯拉罕的故事裡,上帝透過亞伯拉罕的信心和順服,來預表將來上帝的獨生子耶穌基督要為了人的罪犧牲自己的生命,死在十字架上洗淨人的罪,真正被獻祭的公羊救了本來該被殺掉的以撒,正如耶穌基督救了本來該被定罪審判的我們一樣。除了上帝之子耶穌基督之外,上帝不准人獻人為祭。耶弗他已經有聖靈在身上,本來這就是他必勝的確據,如同他的前輩們一樣,但是耶弗他從小離開上帝太遠,以至於他用自己的方法想抓緊上帝,結果反而讓耶弗他的得勝染上極大的污點,也讓上帝和他的子民蒙受羞辱。
34到40節「耶弗他回米斯巴到了自己的家,不料,他女兒拿著鼓跳舞出來迎接他,是他獨生的,此外無兒無女。耶弗他看見他,就撕裂衣服,說:哀哉!我的女兒啊,你使我甚是愁苦,叫我作難了;因為我已經向耶和華開口許願,不能挽回。他女兒回答說:父啊,你既向耶和華開口,就當照你口中所說的向我行,因耶和華已經在仇敵亞捫人身上為你報仇;又對父親說:有一件事求你允准:容我去兩個月,與同伴在山上,好哀哭我終為處女。耶弗他說:你去吧!就容他去兩個月。他便和同伴去了,在山上為他終為處女哀哭。兩月已滿,他回到父親那裡,父親就照所許的願向他行了。女兒終身沒有親近男子。此後以色列中有個規矩,每年以色列的女子去為基列人耶弗他的女兒哀哭四天。」耶弗他原本心中預料的那個人沒有跑第一個出來迎接他,第一個跑出來迎接他的是他的獨生女,是耶弗他怎麼也想不到,最不願意這個時候見到的人。除了自己以外,這個獨生女是耶弗他心裡唯一在乎的人,其他任何人殺死燒給上帝都沒關係。爸爸苦了一輩子,好不容易翻身打勝仗回來,作女兒的想要第一個出來迎接爸爸,這個很正常,可是女兒不知道爸爸在戰場上許過願,所以耶弗他看到女兒第一個跑出來,第一反應是撕裂衣服,把上衣撕成兩半,表示他的心被撕成兩半,非常地痛苦。本來耶弗他打勝仗回來是很歡樂、很高興的一件事,一路上的氣氛大家都很興奮、情緒很高昂,但是耶弗他回來第一句話是「哀哉!」太悲哀了,然後怪罪女兒:「你使我甚是愁苦,」這句話原文直接翻譯是「你迫使我必須跪下」,意思是耶弗他看到女兒難過到站都站不住,要跪到地上去了。我們要知道,耶弗他是很在乎形象的一個人,當他和以色列長老,和亞捫王,和上帝談判的時候,他都是一付要掌控整個情勢的樣子,這樣的人要他公開承認自己軟腳到要跪倒在地上,這是多大的痛苦。接著他繼續指責女兒:「叫我作難了;」意思是你給我找麻煩,都是你害我的,最後說明原因:「因為我已經向耶和華開口許願,不能挽回。」把最終責任推給上帝,許願要還願。
從耶弗他的話我們看見,在耶弗他心裡,從頭到尾錯的都是女兒跟上帝,耶弗他自己都沒有錯。耶弗他的反應很像在上帝面前受審判的亞當,那時候亞當把犯罪的責任推給上帝、推給他太太,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他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千錯萬錯,反正主要不是亞當自己的錯。亞當墮落後,我們這些亞當之子也和亞當一樣,很會為自己犯罪找藉口開脫,都是別人的錯,是上帝的錯,害我怎樣怎樣,都是一樣。其實上帝根本沒有要耶弗他許願,沒有要耶弗他獻人為祭,甚至上帝禁止人用人獻祭給祂,但是耶弗他不管,他覺得愛怎樣就怎樣,沒想到害死自己的獨生女,斷了自己的血脈。有人認為耶弗他沒有真的把女兒獻為燔祭用火燒死,只是讓女兒一輩子沒有結婚,沒有傳宗接代。這種解釋出現是因為沒有辦法接受,以色列的士師竟然會跟隨鄰近國家的風俗,用上帝明文禁止的方式獻人為祭。但是經文很清楚地告訴我們「父親就照所許的願向他行了。」耶弗他還是照自己向上帝許的願去做了。耶弗他的女兒很可悲,成為爸爸為了鞏固權位的犧牲品,經文沒有記載耶弗他女兒的名字,刻意把這個不幸的女孩子隱藏起來,不像之前的押撒、底波拉、雅億一樣記下她們的名字。
士師記走到後面,我們可以看到的其中一個現象是,女性的角色、女性的地位越來越衰微、越來越悲慘。在士師記一開始,迦勒的女兒、俄陀聶的太太押撒成為俄陀聶極大的幫助者,為了娶押撒的緣故,俄陀聶拼命依靠上帝打下基列西弗,娶押撒的時候,新娘押撒勸新郎俄陀聶向父親迦勒求一塊田,幫助小倆口展開新的生活,在應許之地承受上帝的賜福,俄陀聶不好意思說,當迦勒問女兒押撒有什麼需要的時候,女兒押撒向父親說:「求你賜福給我,你既將我安置在南地,求你也給我水泉。」結果迦勒把上下兩股水泉都賜給押撒和俄陀聶,後來俄陀聶就用這兩股水泉澆灌田地,在這塊田地逐漸成長成可以轉回整個墮落世代的以色列第一代士師。同樣是父女,同樣是士師,耶弗他帶給女兒的不是祝福,乃是毀滅,不只毀滅女兒,也毀了他自己。從基甸開始,以色列女性已經變成沒有姓名的成群妻妾,再也看不到底波拉、雅億這樣被上帝使用的女人,基甸之後耶弗他的女兒成為沒有名字,不該被犧牲卻被犧牲的悲劇人物,到後面的參孫,更後面士師記最後兩段故事,女性的地位、待遇越來越悲慘,最後像貨物一樣被人隨意交易,連女孩子們自己的爸爸、兄弟家人都只能眼睜睜看著事情發生,完全沒有能力阻止。有人因為這個緣故,認為聖經很不尊重女性,其實不是這樣,聖經是把人類世界的真實情形顯露出來,當人正確敬畏上帝、與上帝同行的時候,人的尊嚴才能夠得到真正的維護,因為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人正確地敬畏上帝,才會正確地對待按上帝形象造的人,男人、女人都受到正確地對待。但是當人不正確地敬拜上帝,甚至不敬拜上帝時,就會發生類似耶弗他亂許願,結果犧牲女兒的事情。其實按照聖經,耶弗他的許願根本就不能成立,也不可以照著去做,這件事不只耶弗他自己不知道,連耶弗他身邊的以色列眾人,包括長老、領袖、前一代士師留下來的30個兒子,在耶弗他亂許願之前、亂許願的時候、亂許願之後,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話,用聖經叫耶弗他悔改歸正,不准耶弗他違反上帝的命令。沒有一個人站出來,這是整個時代的墮落,因此耶弗他的女兒死了,耶弗他之後,還有很多類似的事情會發生。當人不正確敬拜上帝的時候,到頭來真正吃虧的還是人自己,不是只有女人,也包括男人。
耶弗他的女兒死了,以色列人能做的只是「每年以色列的女子去為基列人耶弗他的女兒哀哭四天」。接下來我們一起禱告,求主幫助我們,能夠在基督裡恢復與上帝正確的敬拜關係,不要像耶弗他一樣,也求主讓我們能夠彼此提醒,一起在主裡成長學習。我們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