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繼續講該隱與亞伯的故事。亞當、夏娃離開伊甸園以後,亞當與夏娃同房,「夏娃就懷孕,生了該隱」。後來夏娃「又生了該隱的兄弟亞伯。亞伯是牧羊的;該隱是種地的。」「有一日,該隱拿地裡的出產為供物獻給耶和華;亞伯也將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耶和華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就大大的發怒,變了臉色。」上帝見該隱發怒,就對他說:「你為什麼發怒呢?你為什麼變了臉色呢?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他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他。」然而該隱不聽上帝警告,不願意遠離罪惡。「該隱與他兄弟亞伯說話;二人正在田間。該隱起來打他兄弟亞伯,把他殺了。」上次講到這裡,現在我們繼續往下講。
創世記4章9節「耶和華對該隱說:你兄弟亞伯在哪裡?他說:我不知道!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該隱殺了弟弟亞伯以後,上帝又向該隱顯現。上帝問該隱:「你兄弟亞伯在哪裡?」上帝的問題讓我們想起亞當。亞當犯罪以後,上帝向亞當顯現,問亞當:「你在哪裡?」亞當與該隱兩父子犯罪以後,上帝都向他們顯現,並且提出問題,要顯明他們的罪。兩個問題都與在哪裡有關,然而上帝問亞當的,是亞當在哪裡,問題針對亞當個人。上帝問該隱的,卻是「你兄弟亞伯在哪裡」,上帝的問題從個人進一步延伸到群體。這告訴我們,人不是只顧自己,也要顧別人,因為上帝會向人追問。曾經有一個律法師,問耶穌:「律法上的誡命,哪一條是最大的呢?」「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上帝向該隱提出問題,詢問他弟弟亞伯在哪裡。其實上帝不是不知道亞伯在哪裡,上帝完全知道亞伯在哪裡。上帝提問的目的是要該隱面對犯罪的事實,要該隱承認犯罪,認罪悔改。
如同亞當、夏娃,該隱沒有認罪悔改。該隱不但沒有認罪悔改,還向上帝說謊,以謊話掩飾自己的罪惡。該隱回答上帝:「我不知道!」事實上該隱知道亞伯在哪裡,因為是他殺了弟弟亞伯,但是該隱說謊否認對謀殺案知情。該隱的行為應驗主耶穌在約翰福音8章44節說的,「你們是出於你們的父魔鬼,你們父的私慾你們偏要行。他從起初是殺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裡沒有真理。他說謊是出於自己;因他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該隱不但向上帝說謊否認犯罪,更膽大包天反問質疑上帝:「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該隱向上帝發出挑戰,否認自己對弟弟亞伯有責任。在聖經原文裡,這裡的「看守」和上帝吩咐亞當「看守」伊甸園的看守是同一個字。該隱否認他有照顧弟弟亞伯的責任。該隱已經成為一個冷酷無情的殺人兇手,面對上帝仍然能夠說謊面不改色。該隱甚至挑釁上帝,把自己的責任撇得一乾二淨。該隱剛硬著心不悔改,對於親手殺死弟弟,完全沒有悔意。走到這一步,該隱已經顯明自己不是上帝預言的女人的後裔。該隱是魔鬼的後裔,逼迫殺害比他更有義的弟弟亞伯。
創世記4章10到12節「耶和華說:你做了什麼事呢?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裡向我哀告。地開了口,從你手裡接受你兄弟的血。現在你必從這地受咒詛。你種地,地不再給你效力;你必流離飄蕩在地上。」上帝等該隱辯解完以後,反問該隱:「你做了什麼事呢?」上帝在伊甸園裡,問過夏娃同一個問題。上帝現在用同一個問題,問夏娃的長子該隱。人犯罪離開伊甸園,卻沒有辦法離開罪惡與罪惡帶來的敗壞。和在伊甸園裡一樣,上帝不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而是在指責人怎麼可以做出這樣的事。夏娃把分別善惡樹的果子給亞當吃,該隱則是殺死自己的弟弟,又說謊推卸責任挑釁上帝。上帝知道該隱犯的罪,上帝也要該隱知道,人的罪惡不能向上帝隱藏。神人大衛對這點有很深的體認,他在詩篇139篇1到6節告白說:「耶和華啊,你已經鑒察我,認識我。我坐下,我起來,你都曉得;你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我行路,我躺臥,你都細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耶和華啊,我舌頭上的話,你沒有一句不知道的。你在我前後環繞我,按手在我身上。這樣的知識奇妙,是我不能測的,至高,是我不能及的。」上帝深知人所做的每一件事,就是人內心深處最隱密的事,也不能向上帝隱藏。「因為他知道萬人,也用不著誰見證人怎樣,因他知道人心裡所存的。」
上帝接著指證該隱的罪,說:「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裡向我哀告。地開了口,從你手裡接受你兄弟的血。」雖然該隱在田間無人的地方殺死弟弟亞伯,並且處理了亞伯的屍體,避免讓人發現。但是已經死了的亞伯,仍然能夠開口向上帝哀告。聖經讓我們知道,人死了以後不會徹底消失。人的靈魂仍然存在,人的意識、思想、情感、記憶仍然存留,可以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像活著的時候一樣。亞伯向上帝哀告什麼呢?亞伯哀告上帝給他申冤,求上帝為他討回公道,審判殺死他的哥哥該隱。馬太福音23章33到35節「你們這些蛇類、毒蛇之種啊,怎能逃脫地獄的刑罰呢?所以我差遣先知和智慧人並文士到你們這裡來,有的你們要殺害,要釘十字架;有的你們要在會堂裡鞭打,從這城追逼到那城,叫世上所流義人的血都歸到你們身上,從義人亞伯的血起,直到你們在殿和壇中間所殺的巴拉加的兒子撒迦利亞的血為止。」亞伯是全世界第1位無辜受害的人,亞伯被殺不是因為他犯罪。相反的,亞伯是個蒙上帝悅納的義人。希伯來書11章4節「亞伯因著信,獻祭與神,比該隱所獻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稱義的見證,就是神指他禮物作的見證。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亞伯無辜受害,預表將來耶穌基督也要無辜受害。亞伯的血不停從地裡向上帝呼喊,求告上帝為他申冤雪恨。啟示錄第6章記載,殉道者的靈魂向上帝「大聲喊著說:聖潔真實的主啊,你不審判住在地上的人,給我們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幾時呢?」聖潔、公義的上帝聽見無辜受害者不斷哀求,懇請上帝為他們主持公道。上帝不能當作沒事發生過,好像該隱一樣。因此上帝必定要起來伸張正義,還無辜受害者一個公道,審判該隱和一切犯罪者。
上帝指證該隱的罪以後,向該隱宣告審判,「現在你必從這地受咒詛。你種地,地不再給你效力;你必流離飄蕩在地上。」該隱的刑罰包括兩方面:首先,該隱要從地受咒詛。該隱的爸爸亞當犯罪以後,上帝因著亞當的罪咒詛地。土地的生產力大幅下降,還會長出荊棘和蒺藜。人要終身勞苦、汗流滿面才能糊口。然而該隱要受到更嚴重的處罰,從此土地不再為他效力。該隱不管怎麼努力耕種,都不會有收成。因為該隱用弟弟亞伯的血,汙穢了大地。民數記35章33節「血是污穢地的;若有在地上流人血的,非流那殺人者的血,那地就不得潔淨。」除了土地不再為該隱效力以外,該隱的第二項刑罰是「你必流離飄蕩在地上」。該隱要從家裡被趕出去,該隱不能再和爸爸亞當、媽媽夏娃,以及其他弟弟妹妹一同居住、生活。該隱要成為一個無家可歸、四處漂流的逃犯。他不管在哪裡安頓下來,都會發現無論如何努力耕種,都沒有收成可以糊口。該隱只能在荒野之地不斷遷移,到處流浪,歷盡艱難採集食物,勉強活下去。
創世記4章13到14節「該隱對耶和華說:我的刑罰太重,過於我所能當的。你如今趕逐我離開這地,以致不見你面;我必流離飄蕩在地上,凡遇見我的必殺我。」聽見上帝的審判以後,該隱明白沒有辦法再隱瞞罪行,因此不敢再向上帝驕傲自高。該隱改變態度,向上帝哀嘆自己的刑罰太重。有人認為該隱是在認罪悔改,求上帝赦免罪惡,減輕刑罰。但是該隱從頭到尾,沒有對殺弟弟亞伯表現出悔意。他只是為自己將要受苦而哀嘆,不是真正認罪悔改。該隱首先哀嘆上帝「趕逐他離開這地,以致不見上帝的面」。該隱以為上帝只在伊甸園和伊甸園附近,因此他要被從伊甸園附近趕走,就不能再見到上帝。其實從該隱先前回答上帝的態度來看,該隱不是真的想見上帝的面,他只是想要得到上帝的恩典。該隱想要從上帝手裡得好處,不是真的想要上帝本身。該隱接著哀嘆「我必流離飄蕩在地上」。該隱哀嘆自己要流離失所,四處逃亡流浪,不能再好好過日子。該隱最後哀嘆「凡遇見我的必殺我」。這是該隱最擔心的事。這些遇見該隱的人應該是亞當、夏娃其他的子女,可能還包括將來要出生的人。上帝將該隱殺死弟弟亞伯的罪顯明出來,現在該隱不能再隱藏自己的罪,所以該隱擔心其他家人殺死自己,為亞伯報仇雪恨。該隱被上帝趕出去,被迫切斷家庭人際關係,從此被隔絕在上帝的賜福之外。因此該隱向上帝哀嘆:「我的刑罰太重,過於我所能當的。」該隱知道上帝審判的嚴重性。
創世記4章15到16節「耶和華對他說:凡殺該隱的,必遭報七倍。耶和華就給該隱立一個記號,免得人遇見他就殺他。於是該隱離開耶和華的面,去住在伊甸東邊挪得之地。」雖然該隱犯下殺人罪,而且殺的還是自己的弟弟,上帝也向該隱宣告審判,上帝卻仍然向該隱宣告恩典。上帝應許保護該隱,使犯罪者可以繼續在地上存活。耶穌說過,上帝「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這是上帝給罪人的普遍恩典。上帝應允該隱,不容許人伸手殺害該隱。上帝說:「凡殺該隱的,必遭報七倍。」遭報7倍表達絕對禁止,上帝禁止任何人殺害該隱,上帝必要處死殺害該隱的人。上帝為該隱立了一個記號,讓人一看見該隱,就知道這是上帝保護的人,不可以伸手害他的性命。我們不知道這個記號是什麼。該隱的記號除了保護他不要被殺以外,也使他成為眾人的警戒。該隱成為一個活生生的警告,凡是像該隱那樣犯罪的人,必定逃脫不了上帝的審判。該隱犯下該死的罪,雖然他遭受處罰,卻因著上帝的恩典,仍然可以存活,並且上帝答應該隱的祈求,不允許人動用私刑處死該隱。上帝在刑罰當中,還是給該隱留下恩典。
另外,對剛剛開始的人類群體來說,如果上帝沒有伸手阻止人動用私刑報復殺人,殺人報復的行為模式很快會蔓延到整個人類群體。上帝出面阻止人殺害該隱,同時也是保護整個人類群體,不允許殺人罪這麼快蔓延開來。上帝不要人「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人向那行不義的生出嫉妒」。詩篇37篇7到11節「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他;不要因那道路通達的和那惡謀成就的心懷不平。當止住怒氣,離棄忿怒;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因為作惡的必被剪除;惟有等候耶和華的必承受地土。還有片時,惡人要歸於無有;你就是細察他的住處也要歸於無有。但謙卑人必承受地土,以豐盛的平安為樂。」上帝保護該隱,也保護才剛剛開始的人類群體,不要陷入以惡報惡的仇恨循環。上帝會為亞伯伸冤,為亞伯主持公道。亞伯雖然被殺死亡,上帝卻沒有撇棄他。上帝接受亞伯控告哥哥該隱的案件,也接受了亞伯的靈魂。希伯來書11章4節「亞伯因著信,獻祭與神,比該隱所獻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稱義的見證,就是神指他禮物作的見證。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希伯來書列出歷代信心偉人時,把亞伯排在第一位。詩篇116篇15節「在耶和華眼中,看聖民之死極為寶貴。」以賽亞書57章1到2節「義人死亡,無人放在心上;虔誠人被收去,無人思念。這義人被收去是免了將來的禍患;他們得享平安。素行正直的,各人在墳裡安歇。」亞伯雖然被殺,上帝卻使他進入真正的安息,預備在永恆中享福。該隱雖然在地上得以繼續存活,卻只是暫時的,他終究還是要為自己的惡行和不信,付出永恆的代價。約翰壹書3章12節警告我們,「不可像該隱;他是屬那惡者,殺了他的兄弟。為什麼殺了他呢?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兄弟的行為是善的。」
上帝向該隱宣告審判以後,該隱就「離開耶和華的面,去住在伊甸東邊挪得之地」。挪得之地意思是漂流之地。該隱的父母亞當、夏娃因為犯罪,被趕出伊甸園。該隱也因為犯罪,被趕離上帝的面。亞伯的血是控告罪惡,求上帝審判伸冤的血。希伯來書12章24節卻說,耶穌的血「所說的比亞伯的血所說的更美」。基督耶穌的血是赦免罪惡的血,是擔當上帝審判刑罰,求上帝與罪人和好的血。人因為犯罪墮落,在罪惡中彼此傷害。墮落之人離上帝的同在,離起初的樂園越來越遠。然而基督要帶來醫治,救人脫離罪惡的權勢,和上帝的審判刑罰。唯有基督的血能夠「止住罪過,除淨罪惡,贖盡罪孽,引進永義」,逆轉罪惡敗壞上帝所造萬物的局勢。因為「他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又使我們成為國民,作他父神的祭司。」該隱與亞伯的故事講到這裡,下次我們再繼續講該隱後代的故事。我們一起禱告。